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15,(1)
<正>教会要传讲纯正的道,讲道事关教会的兴衰。信徒的生命光景是刚强茁壮还是软弱无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得到充足而有效的灵粮供应。讲道是教牧人员的荣耀,如何对不同的人传讲并讲好永不改变的真道,实在是件大不易的事,也应成为教牧人员毕生追求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9,(11)
<正>编者按:教牧人员应有怎样的追求、如何成为信徒的榜样,圣经中便有据可循,从使徒保罗的谆谆教导到彼得的"灵程八步",为今日的教牧人员提供了最好的借鉴。本期我们继续邀请几位牧者同工,从圣经真理出发,探讨教牧人员如何在侍奉实践上不断学习,成为教会的好管  相似文献   

3.
<正>教牧人员也是公众人物,必须在教会内外都树立良好的形象,才配得上牧者的职分保罗在《哥林多前书》4章1节至2节写道:"人应当以我们为基督的执事,为上帝奥秘事的管家。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同时,保罗也告诉提摩太:"你若将这些事提醒弟兄们,便是基督耶稣的好执事。"(参提前4:6)上帝要求侍奉他的人要忠心,每个教牧人员都要做耶稣基督的好执事,最后都要在上帝面前交账。初期教会的设立执事起源于基督教群体内部照看寡妇的事工,因  相似文献   

4.
王雪 《天风》2008,(16):34-36
随着中国教会的发展一一新兴教会不断涌现,信徒人数持续增长,中国教会的教牧人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这些教牧人员在各地教会的各个不同的岗位上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担当着多种事奉工作。广义上的教牧人员应包括圣职人员(如:牧师、长老等)和其他教职人员(如:神学毕业生、义工等)。我们通常把同在教会中做事奉工作的教牧人员称为“同工”,  相似文献   

5.
《天风》2007,(21)
云龙区三自举办培灵会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三自爱国会借徐州市云龙区南关教会庆祝百年华诞之际,于10月1日一届全区教牧人员、义工退修会暨培灵会,大会的主题是:建造生命,更新异象。8000多弟兄姊妹欢聚一堂,共同分享属灵盛宴,同心祈愿天父上帝继续赐福他的众仆人,愿圣灵的手天天引导,愿地上有形的教会建造得合乎主的心意。(尹少华供稿)河北省基督教第五次代表会议召开河北省綦督教第五次代表会议2007年9月17日在省会石家庄召开,来自全省11个地区的教牧同工和信徒代表共107人参  相似文献   

6.
孙美慈 《金陵神学志》2000,(3):55-58,61
作为一位女性教牧人员,如何从自身的角度来看《圣经》中妇女在教会中的作用,从而提高女性对自身的认识,积极参与中国教会事工,在教会乃至社会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体现最初上帝创造女性的真正价值。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探讨的。  相似文献   

7.
中外教会历史说明,教会健康发展与教牧同工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中国教会的复兴祈望神兴起大批优秀的教牧同工。现实的近况:1.从数量上看:"庄稼多、作工的人少!"尽管这三十年各地神学院校、培训中心竭尽全力,培养了许多神学人才,但与需要量相比仍有杯水车薪之嫌。近几年不少地方顺利实现新老交替,但也有些地方却是青黄不接。2.教会事工日益繁重,教牧人员往往"上至海陆空、下到阴沟洞",事无巨细包括牧养、行政甚至工程等工作都需要教牧人员兼顾,以致教牧人员所有时间全被教会事务占据,未能有时间好好培育灵命,更没时间顾及家庭需要。休息对教牧人员来说几乎被看为"体贴肉体"的"奢侈品"。  相似文献   

8.
所有的基督徒都是平等地在上帝面前为属灵的祭司,都有讲道、施行圣礼和做其它事工的权利。但为了教会秩序的缘故,一些人从教会群体中蒙召行使公共性的事奉,如讲道和施行圣礼。新约的信徒皆祭司从圣经经文本身上应被视为团体的意义,虽然它不排除个体的信徒的祭司的身份和他/她的灵魂的自由。信徒作为祭司的首要功能是通过分享我们的中保耶稣基督的祭司职分而为他人代祷,以及向他献身,而不是个体的信徒的直接面向上帝。不管教会的治理体制、职能的设置、权力的运用、管理的形式等等如何,事工的各个方面都指向在基督的身体中的合一,而不是强调属灵的个人主义。从上帝和基督的任命而来的权柄和从堂会的委托而来的权柄之间要有一个较合适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天风》2019,(12)
<正>奉献精神是基督教的传家宝,也是教牧人员的人生价值教牧人员是"领头羊",是信徒的榜样,一言一行都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教牧人员不仅要以口传道,还要以身作则、以行证道。教牧人员不仅是教会人,也是社会人,所以教牧人员也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根据圣经的教导,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教牧人员的社会行为规范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基督教教职牧养人员通称‘教牧’。~([1])教牧是我国基督教信仰生活和教会行政管理的重要成员。教牧的体质状态和灵命境况直接关系到他们所牧养的群体和个人的信仰内涵与工作效率。本文通过海内外文献期刊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调研等,分析了教牧身、心、灵等方面的整全生命成长和教牧心、性、意、力的运行规律,旨在引领中国基督教在合法、合理、合情的处境中,渐渐趋近基督教中国化,尤其是教牧灵修生活中国化,并促进教牧与神、与己、与群体、与世界的和谐韵律关系,使教会成为教会、社会和个人的祝福。  相似文献   

11.
肖安平 《天风》2006,(7):34-35
作为牧范,教牧人员不仅在灵性上, 而且在道德上、生活上要有更高的要求。他们是供应羊群灵命需要,带领信徒过好实际生活的牧羊人, 就当效法基督,成为“好牧人”。今天中国教会要想让信徒的生活过得更好,更荣耀主,提高他们的素质, 就应该首先提高带领信徒的教牧人员之灵性、道德等各方面水平和素质。因此为了建设好中国教会,牧养好羊群,树立形象,教牧人员就应该不停地加强学习,追求、操练和提高属灵知识,特别是在各种挑战和试探面前,要经得起考验,不断提高道德水准和灵性修养,进一步完善自己,见证主,荣耀主。下面我就重点谈一谈教牧人员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2.
神人喜爱     
项建华 《天风》2002,(5):1-1
中国教会正处在全面建设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全体教牧同工要起表率作用,无论是神学思想建设或是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人才建设等各项事工的开展以及政策的落实和宪法、法律、法规的遵行,都要求教牧同工起模范带头作用。正是这样,我们就应从心里做到爱国爱教,做到“四个维护”,加上维护教会的合法权益。我们的心中要装有教会属灵的元首基督,装有神的群羊,也要装有全国人民。我们要团结广大信徒,不偏听偏信,从国家利益、教会利益和信徒利益出发开展各项事工。实行民主管理,不要一人说了算,不搞一言堂,更不要行家长作风。  相似文献   

13.
翁溯利 《天风》2016,(8):14-15
正教牧人员传给世人的应为真理之"道",授予信徒的当是侍主之"业"。现今有很多教会尤其是基层教会,存在"信徒多,工人少"的牧养窘境;笔者认为现今教会可以借鉴使徒教会的牧养理念,抓好四件事:第一件事:教风的控管使徒时代的教会在犹大地全面发展时,信徒越发增添(参徒5:12-16),教会免不了会有某些不良风气,此时教会的掌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03,(10):32-35
现今的时代是需要青年人奋斗和作为的时代,青年人要担负起历史的重托。对青年教牧人员的培养是肘代赋予教会的重要任务,它直接关系到信徒的信仰生活;直接关系到教会的发展和未来 怎样作好青年教牧人员的工作,北京李永红牧师认为:青年人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支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重要力量。他们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在新的形势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关键靠人才,希望在青年一代的身上。在教会中对青年教牧人员的培养更是关系到教会的发展和前途,青年同工自身的教牧水平决定了教会整体的信仰水平。那么,作好青年教牧人员的培养工作是重中之重,是当务之急。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作好这项事工。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不时听到中年教牧英年早逝的消息,噩耗令人心酸。中年"早逝"的现象在社会上早已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在教会内,可能较少有人顾及。因此有必要提出来,望引起各方重视。教牧人员无疑是教会的重要人物,肩负管理全教会运作、信徒牧养及教会发展等重任。尤其在人才匮乏(也缺少行政同工)的中国教会,一个教牧每每"上至海陆空、下至阴沟洞",什么都可能要去顾到,所以稍尽忠一点的教牧总是有一种侍奉不完的感觉。有不少教牧感叹自己已经走进了"耗尽"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蒙闽 《天风》2008,(24):12-14
今日教会的很多教牧同工正面临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信徒素质需不断提高以及教会事工与个人生活的多重压力,为此,本期主题栏“教会与教牧”中的三篇文章从教牧同工可能面对的试探、教牧同工的阅读以及灵修的需要等方面作了分享,相信读后对教牧同工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蒙闽 《天风》2008,(24)
今日教会的很多教牧同工正面临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信徒素质需不断提高以及教会事工与个人生活的多重压力,为此,本期主题栏"教会与教牧"中的三篇文章从教牧同工可能面对的试探、教牧同工的阅读以及灵修的需要等方面作了分享,相信读后对教牧同工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教会中有一种不正确认识:神学思想建设是神学院的事,与教会无关。事实上,教会中牧师和传道人的每一篇讲章,甚至于每一个祷告,以至于为信徒提供的每一次教牧关怀都是一次神学努力,也都有意或无意地具有一定的神学导  相似文献   

19.
王圣民 《天风》2003,(5):22-23
在教会中,尤其是一般平信徒,对教牧同工有一种期待,透过教牧同工美好的形象,感同身受上帝对人类善美的赐予。 实际上,牧者的形象是不同的,他(她)有很多示范性,对信徒的影响是非同一般。当你站在圣台上,信徒会将你看得很神圣,你的很多方面都会被放大,当你从台上走下来,在日常生活中,你的形象还在起着作用。教牧同工在信徒的心目中,无  相似文献   

20.
转型时期河北基督教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后,河北基督教大体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恢复,90年代的快速增长,进入21世纪后的平稳发展三个阶段;信徒、教牧人员数量增长的同时,信徒的"三多"现象也在改变。教会积极参与社会事业,开展对外交流,整体上呈现出与社会相适应的面貌。不过,教会也面临奉献意识淡薄、教牧人员短缺、异端的挑战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