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牧(十五)     
汪维藩 《天风》2009,(9):46-47
(三十五)随主脚踪 1957年初,笔者和李晨钟牧师一同在圣光刊社任编辑,办公室设在长江路估衣廊卫理公会城中会堂三楼。《圣光》的刊名是贾玉铭老牧师起的,内容以讲章、灵修为主。1957年2月创刊,每双月出一期,当年共出版6期。但1958年只出了一期,因反右运动停刊,《圣光》前后共出了7期后,就此夭折。  相似文献   

2.
1875年创刊的《亿万华民》是西方最大的在华基督教传教团体——中国内地会的会刊。该刊是内地会向西方社会反馈其在华传教动态,中国时政、历史、地理等信息的主要窗口,也是引导西方社会潜在的捐赠者为内地会提供人力和物力支持的动力源,其长达89年的发行历程使之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丰碑。  相似文献   

3.
周蜀蓉 《宗教学研究》2007,8(4):178-186
本文在研读大量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对卫理公会华西教区在成都办的《青年问题》月刊做了全面分析,内容包括该刊的创办历史、组织机构、内容特色与经营管理,并对其历史价值做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路平 《天风》1994,(11)
港华人基督教联会庆祝《周报》30周年 由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主办的《基督教周报》,自1964年创刊至今已历时30年。联会于9月4日假九龙青年会举行感恩崇拜。该刊在联会200多堂会的支持下,本着报  相似文献   

5.
郭显德近代在华传教活动之初探段琦郭显德是19世纪来华的美国长老会牧师,在华传教时间长达56年,经历了清末民初这一重要历史阶段,其主要活动地点是在山东烟台及胶东地区,是近代西方传教士中颇有代表性的人物。本文着重对他的神学思想、传教特点、教育思想、中国观...  相似文献   

6.
宗教界动态     
<正>北京天主教《天光》报创刊20周年座谈会召开10月19日,北京天主教《天光》报创刊2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作为北京天主教唯一的报刊,《天光》报20年来一直坚持爱国爱教的政治方向,贴近现实生活,加强信仰与实践的结合,推进北京教会文化建设。兴化书院成立庆典在徐州举行10月22日,兴化书院在徐州兴化禅寺成立,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担任兴化书院院长,兴化寺方丈果光担任执行院长。据了解,兴化书院将秉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宏愿,发挥藏书、讲学、研修、修身功能,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研究、交流与培训。  相似文献   

7.
《天风》2000,(12)
新千年曼德拉荣膺世界卫理公会和平奖 9月21日,世界卫理公会联合会在南非的好望角授予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世界卫理公会和平奖。曼德拉是本年度第一位世界卫理公会和平奖得主。该联合会主席弗朗斯·奥格尔博士称曼德拉是“二十世纪下半叶自由、正义与和平的  相似文献   

8.
1994年1月1日,由国家气功科学联合会和中华体育气功研究会主办的《国际气功报》在西安正式创刊。社长兼总编辑为郭周礼。自称该报是我国唯一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气功专业大报。每周一期,至1996年底共发行157期(缺第5期)。1997年改为每周二期,截止到1997年被查封共出版178  相似文献   

9.
基督宗教在中国长达1300多年的传播过程中,与中华文明相互接触、交流、碰撞、融合,开创了一条"中国化"道路。从建筑到教义、从事工到文化,莆田堂都力求实现基督教的中国特色。一基督教莆田堂原名天道堂,属于卫理公会宗派,为卫理公会兴化年议会总堂。基督教卫理公会于1864年传入福建兴化地区。此前一年,莆田南日岛草湖村村民林振珍前往福州探亲,路过卫理公会福州小  相似文献   

10.
意大利籍耶稣会士熊三拔于1606年来华。在华传教多年,积极学习中国语言文字,结识诸多中国士大夫,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刻地了解。在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中,熊三拔是科学传教的先驱者之一。在中国传教约15年,留下了《泰西水法》、《简平仪说》、《表度说》、《象数论》等诸多中文著作。作为西方水利科学技术的专家,所撰中文著作介绍了西方天文、历法、水利等技术,对中国的水利科学技术、天文历法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因而他成为了天主教来华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1.
<正>濛濛晓雾初开,皓皓旭日方升。——《神曲·炼狱》第十七2017年11月,正当《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创刊20年纪念之际,浙江大学吴朝晖校长挥笔写下了题为《让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开源中实现传承与创新》的序言。这篇序言,不但具有丰富的学术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是针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办刊理念、发展路径和未来目标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2.
告读者     
《社会心理科学》2010,(2):F0002-F0002
《社会心理科学》创刊于1985年,至今已发行了108期,是心理学各领域中青年学者发表学术论文的园地,也是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青少年心理健康》于2001年创刊,已发行了55期;系《社会心理科学》的姊妹刊物。  相似文献   

13.
《华西教区简报》于1904年在英国创刊,是基督教圣公会所办的英文刊物。该刊主要记录英国圣公会、内地会以及圣经布道会在华西教区的传教活动,是基督教在中国西南地区活动、发展的重要史料。由于该刊在海外出版发行,此前并不为国内学界知晓。本文根据新发现的《华西教区简报》相关材料,介绍该刊出版发行、主要内容等基本情况,并略述其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4.
20年内容尽在其中  任何领域一点即通  《医学与哲学》创刊于 1980年 4月 ,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亦是国内仅有的一本关于医学科学发展的理论探讨的综合性学术杂志 ;是一本品味高雅、学术性强、内容丰富的理论刊物。《医学与哲学》是国家级医学核心期刊和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创刊 2 0年来 ,《医学与哲学》以刊载有关医学领域的先进观点、思想、观念和价值等理论问题而著称。诸如医学模式、医学伦理学、卫生体制改革、医院管理学、心身医学、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发展道路、临…  相似文献   

15.
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反洋教运动的高峰。作为"当事人"的来华西方传教士,在英文期刊《教务杂志》上发表不少文章,站在教会内部观察与反思义和团运动及其后的庚子赔款。西方传教士还呼吁调整在华传教政策,调适与世俗权力的关系,重视社会改良事业的推进。这些举措不仅缓和了紧张的民教关系,还迎来了宗教发展的历史性契机。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06,(24)
《天风》创刊于1945年,由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主办。自创刊以来一直是我国基督教重要的综合性期刊,被评定为国家A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目前在海内外广泛发行,具有很高的影响力、权威性。为满足广大读者需求,2007年《天风》以半月刊形式面市。上下半月刊将一如既往遵循办刊宗旨,力求以鲜活、敏锐的视角及关切现实的讲章,真正成为广大信徒属灵的良伴、福音事工的助手。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佛教史上,东晋的释慧远(公元334-416年)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学术界重点研究的人物。著名的《三报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们研究他的思想所依赖的不可缺少的材料。然而,他这篇论述中有一些难以理解的语句和概念,尤其是有关“现报”的那一部份。对《三报论》的解释,中外许多学者已经作出了相当程度的努力。本文在前人已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之上,试图提出一个比较周全而且合理的解释,并讨论慧远的“现报论”在思想史上的意义。为方便起见,现将《三报论》的有关部分录之如下:“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日后报…  相似文献   

18.
晚清时期法国天主教对华传教政策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前,1723年清朝政府曾经颁布禁止外国人在华传教和中国人信教的“禁教令”,在此后一百多年期间,仅有极少数的外国传教士在华秘密传教。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1844年法国利用《中法黄埔条约》,强迫清政府废止“禁教令”,使得外国的对华传教活动便由秘密转为公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法国同时向罗马教廷和清朝政府施压,顺利地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保护”各国在华传教利益的特权(史称“保教权”)。19世纪末,因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法国又不得不放弃它的所谓“保教权”。  相似文献   

19.
正《益世主日报》系天主教定期刊物,民国元年2月在天津出版,原名《广益录》,后改名《广益报》,与1915年衍生的天津《益世报》同属于天主教会出版。作为天主教专刊,经历了20世纪前期的中国社会变革及诸多历史事件,记录了天主教福传事业在华的艰难历程,在教徒中影响不菲,被认为是"华北一总公教报的首先问世的老前辈,为华公教报纸之嚆失"。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界的权威报刊《光明日报》(2003年1月28日“理论周刊”版)以“中国伦理学会会刊《伦理学研究》创刊”为题,报道了《伦理学研究》的创刊情况。文中指出:《伦理学研究》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