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座位     
邓声镭 《天风》2001,(7):17
礼拜天,来参加崇拜的弟兄姊妹,早早就来到了教堂。时间还早,甲姊妹把书包交给邻座,出去一下。进来乙姊妹刚刚落座,邻座几位姊妹不让她坐在那里:“有人坐。”“不是空位吗?”“你怎么不讲理,她会回来。”“我怎么不讲理?”这时甲姊妹回来:“这是我坐的。”乙姊妹气愤愤喃喃地找别处座位去了。  相似文献   

2.
吴志福 《天风》2017,(7):34-35
前段时间,有位姊妹跟我说:“我们教会有位女同工最近情绪很低落。原因是她与一位非信徒结婚后,发现教会里的弟兄姊妹对她不再像以前那么热情了。这位姊妹感到难以接受,因为她的丈夫虽然不信主,但很支持她在教会的服侍,而她公公也开始了解基督信仰,有信主的想法。为何教会里的人如此轻看不同信仰的夫妻?”  相似文献   

3.
正夫妻之间只要改变一下观念,只要有一方肯让步,一切就可能完全转变夜深了,丈夫还不见踪影。刘姊妹独自坐在客厅生闷气。一点,一点半,两点……"今天,无论如何,我一定要等到他回来,看他如何辩解?"以前丈夫晚归的时候,刘姊妹都是躺在床上等他,待他轻轻推开房门,就开始埋怨他甚至提高嗓门骂他。"不要惊动邻居好不好?要吵明天再吵。"晚归明明是自己理亏,但丈夫每次都拿邻居做靠山,翻身背向刘姊妹,不理不睬,反让她成为半夜里无  相似文献   

4.
耳闻教会一位唱诗班的教唱者,被“东方闪电”迷惑去了,当时我有点震惊和疑虑:一位信主十六年的姊妹,灵命不能说不长,她的丈夫也是教会的负责人和讲道者,怎么会一下子被异端邪说掳去。她曾对丈夫说:“你放我走,我要跟姊妹们外出跑天路,闯荡江湖。”弄得她的丈夫日夜守住她,教会里也无心去讲道了。其实圣经明说:“在后来的时候,必有人离弃真道,听从那引诱人的邪  相似文献   

5.
蒙恩 《天风》1996,(12):35-36
每礼拜天,当弟兄姊妹走到教会,进入圣殿时,总会看到一个健壮的老姊妹,不是在安排弟兄姊妹就坐,便是在带领姊妹祷告,有时还安慰遭遇患难的弟兄姊妹。她就是我们教会里的王德荣老姊妹。 王姊妹今年75岁,起初,她是一个不幸的人,早年被丈夫遗弃,自己带着几个儿女艰难度日。后来,孩子长大成家了,她信靠了耶稣,神赐给了她一个幸福的晚年,身体健康,儿女孝顺,  相似文献   

6.
每礼拜天,当弟兄姊妹走到教会,进入圣殿时,总会看到一个健壮的老姊妹,不是在安排弟兄姊妹就坐,便是在帮助姊妹祷告,有时还安慰遭遇患难的弟兄妹妹。她就是我们教会里的王德荣老姊妹。 王姊妹今年75岁,起初她是一个不幸的人,早年被丈夫遗弃,自己带着几个儿女艰难度日。后来,孩子长大成家了,她信靠了耶稣,神赐给了她一个幸福的晚年,身体健康,儿女孝顺,  相似文献   

7.
小芳 《天风》2007,(6):41
圣经上是说过“上帝配合的,人不可分开”(太19:6下),上帝设立婚姻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离婚,乃是要人为他生育敬虔的后代,享受亲情之乐,享受爱的生活。但是总有离了婚的人,若一概地给他们贴上一个违背神圣盟约的标签,未免太浅薄了。某大城市的郊县有一位信主的姊妹名叫徐元元,她和丈夫育有两个女儿,女儿们都上中学了。徐姊妹信主之前为人泼辣,丈夫一向迁就她;信主之后,她经常听道,懂得了不少圣经道理,晓得做妻子的应当  相似文献   

8.
霖涌 《天风》2011,(12):24-25
丈夫离世、孩子年幼、生活无助……一个个泰山压顶般的重担压着她喘不气过来,原本幸福温暖的家庭似乎到了支离破碎的边缘。然而,她靠着神的爱和主内弟兄姊妹的关怀,有了活下去的信心,终于走出困境。她——就是厦门竹树堂陈园姊妹。  相似文献   

9.
刘凌维 《天风》2018,(7):54-54
聚会结束走出教堂,我远远看到和我约好的俞姊妹在烈日下焦急地张望,她看起来比一年前见面时憔悴了许多。我们找了一个安静的茶舍坐下,她深深地叹了口气,讲起她的烦心事。俞姊妹的儿子,从小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去年考进了市里最好的高中。进入这所市重点高中后,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他,在新班级里只能处于中下游.  相似文献   

10.
病中的爱     
四川黄盼姊妹今年27岁,生了一个婴孩刚满5个月。复活节那天,她抱着孩子来到教堂,与众信徒及香港友人们分享主恩,大家争先抱着她的孩子照相,彼此心中十分快乐。不料,当夜她的丈夫急病发作,第二天凌晨住进了医院。6点钟左右,黄姊妹打电话给教会的同工王伟,说丈夫住院,请求代为祷告。王伟那几天很忙,以为她丈夫那么年轻,身体一  相似文献   

11.
金燕 《天风》2003,(8):30-31
有一位姊妹,常常挨丈夫的打骂,她向教会求助,教会说你要有爱心,要忍耐,这是你的功课。一天,这位姊妹的丈夫竟在疯狂之中掐她的喉咙,不是女儿及时相救,这位姊妹就丧命了……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青年一下火车,突然感到车站上有一种紧张的气氛,一些人注意他的行动,还有一些人又对他微笑。另有一位女病人无端断定另一个女病人是她的已故丈夫的化身,她说:“虽然她的外貌是女的,但是她的灵魂是男的,她的鼻子和我的丈夫的鼻子一模一样。”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上述现象称之为“妄想症”,是指错误的或不现实的信念或推理,尽管客观事实证明这种想法与事实不符或不可能实现,但难以使之动摇和纠正。妄想内容往往反映病人的情绪,如情  相似文献   

13.
拒贪胜骗     
杨筠如 《天风》2005,(4):51-51
2004年10月3日是一个很普通的日子,然而对于刘桂华姊妹来说是经历患难的日子。在这天她的丈夫外出 打工时遭遇车祸,将其右腿摔成开放、粉碎性骨折。因当地医疗技术条件所限必需到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接受 治疗,急需手术费2万多元,这么多的钱对于生活已经非常艰难的刘姊妹夫妇来说真是一个天文数字啊,刘姊 妹的丈夫所在单位因经济状况不佳放了长假。刘姊妹在五营基督教会担负讲台义工事奉,日常生活来源只能靠 丈夫打工挣来的微薄收入维持着。原本生活就已很艰难,这突如其来的横祸,又重重地压在了刘姊妹的肩上。为 了孩子上学,夫妇二人已欠下了一笔债,如今的刘姊妹能去哪里借钱呀!  相似文献   

14.
雪峰 《天风》2013,(5):63-63
某年高考前的一天,我在教会里接待了一位专程前来找我的老姊妹。她对我说:"请为我的孙子祷告,他要参加高考,祈求上帝帮助他考上好的大学。"我问:"平时成绩怎么样?"她答道:"很差,靠着他自己,根本没有考上的可能,所以才要求主帮助,因为在人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姊妹的话语中,流露着真情,也充满了信心,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盼望没有实力的孩子考上大学,在感情上是没有问题的,我完全理解她的心情。可是,因此祈求上帝施行"神迹",在信仰上是存在问题的。于是,我委婉地对她说:"我可以为你的孙子祷告,但只能求主帮助他正常发挥,而不能要求上帝必须使他考上好的大学。"姊妹不太情愿地点了点头,我们一起做了祷告。结束后,我送她走,她再次叮咛我,他们全家都非常希望孩子考上大学,就这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15.
1996年的《妇女之友》杂志上,曾刊登一篇文章:一位信主的姊妹,嫁了一位不信主的丈夫,但丈夫屡有外遇,还多次当众对她施行暴力,两人相处的时候,又对她实施残酷的人性摧残;迫害她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离婚。但这位姊妹因着信仰的缘故,坚持逆来顺受,从不反抗,也不张扬,后来她死于家中。当法医检验她的死因时,发现她身上满是  相似文献   

16.
马素英是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相城教会的一个姊妹,年已73岁,年轻人都亲切地称她"马姨".马姊妹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母亲是虔诚的基督徒,看到神在母亲身上显出的大能,她的心里很早就埋下了福音的种子,她和哥、嫂、弟媳都先后受洗归主.提起马姊妹,教内教外无不交口称赞,称她是完全奉献的模范.关于她的事迹,《淮北日报》曾有"雷锋在身边"的主题报道."愿向主奉献一切,我所有时间、财物;献我身,献我灵魂,永完全,永归与主."(《依傍十架歌》)这是她的心声,也是她的实践.马姊妹一路走来,亲身经历了相城教会的发展;相城教会的兴旺也见证了马姊妹的付出.  相似文献   

17.
灰色姻缘路     
万菊来 《天风》2007,(14):40-41
曹敏姊妹美丽、善良,是某教会诗班成员。27岁那年,她嫁给了一个比她小一岁的丈夫。那时,曹敏还没有信主,她像花一样含苞待放,天真烂漫。她体态丰腴,面容姣好,温柔多情,善解人意,总是憧憬着婚姻能够带给她无比的幸福和温馨。  相似文献   

18.
特别的春节     
吴玉明  邵立良 《天风》2017,(4):24-25
<正>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农历腊月二十八,我正带儿子一起兴高采烈地逛街,手机响了,是罗姊妹的电话。她说:"吴姊妹,我带了一位病人在古城教堂等你,请你快来!"于是我将儿子送回家后,来到教堂。在教堂门口,我见到罗姊妹扶着面黄肌瘦的小郭。罗姊妹说她要带病重的小郭到医院做HIV检测,但  相似文献   

19.
吴志福 《天风》2017,(5):14-15
<正>当一个人为婴儿换尿布时,连上帝和天使都会微笑笔者认识一位年轻姊妹,她热心侍奉,教会有事随传随到,在不少弟兄姊妹眼中,她是上主的好仆人。而一些了解她实际情况的人则不以为然,他们觉得这位姊妹终日在教会当义工而不去工作,生活所需都靠父母供应,这是非常错误的行为。这位姊妹的问题虽然只是极端个案,不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20.
万菊来 《天风》2007,(18):40-41
抱起丈夫是什么滋味?有人说浪漫;有人说有情趣;也有人耳红心跳羞答答。但是,如果你看到余春香姊妹脸上过早出现的刀刻斧凿般的皱纹及黑眼袋,你就什么都知道了。她十一年如一日,服侍患病中风的丈夫,几千个日日夜夜,抱起瘫痪的丈夫,用基督的爱,演绎着一个感情真挚的爱情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