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第三种:佛教思想研究。 佛教思想研究,也需要阅读很多的资料。首先,当然是最基本的佛经,关于早期佛教思想,要读《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等等,包括有关佛本生的经典,可能还要去看一下保存在《南传大藏经》里面的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2.
汉译四部《阿含经》在传统上被视为小乘经典而未受到重视。近代以来,受欧州、日本学者的影响,从20世纪20年代起,梁启超、吕澂、聂耦庚、邱晞明、印顺法师等一批中国学者,陆续开始了对汉译《阿含经》的整理、研究。他们的成果一定程度纠正了传统上对《阿含经》是小乘经的认识,促进了对《阿含经》的重新重视。近代以来《阿含经》的再发现,也直接影响了人间佛教思潮的兴起,促进了南北传佛教交流,并将为中国三语系佛教的持续交融发展贡献独特的智慧。  相似文献   

3.
黄崑威 《中国哲学史》2015,(2):34-39,55
"本际"词源为古代印度与原始佛教同时代的外道思想流派解释世界本源的哲学范畴。"本际"虽在汉译佛典中也间有使用,但在大乘经典中,才被赋予形上学的内涵,逐渐突出其"本体"色彩。"本际"又曾经是道教与中国佛教哲学的范畴之一。道教学者借"本际"一词的多义性,探讨"道体"与"道性"的本体之究竟和本源之起始,诠释"道"与"自然"在重玄学语境中的内涵和外延;"本际"范畴的定义,经历了由相似本体论向道性论和心性论的逻辑发展,这也是李荣的"本际义"与《本际经》及《宝藏论》的哲学诠释路径。《宗镜录》的"本际义"是佛教如来藏思想与道教重玄学"本际"理论相互借鉴、吸收的成果,代表了中国佛教宋代以后的思想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4.
在佛教典籍中,比较起来,《法句经》并不是很有名,然而它却是一部值得向广大佛学爱好者推荐的重要的佛教经典。大家知道,佛祖释达牟尼生前,他的关于佛教的学说并没有形诸于文字,而是由弟子口口相传。释地涅梁后,弟子们通过集会的方法,“结集”他仿学说,形成以经、律、论“三藏”为主要内容的最初的佛教典籍,其中的“经”藏系指现在的四部《阿含经》。《阿含经》是释迹所创佛教学说及其生前经历的最原始的记录,是探寻佛教原始教义的基本依据。而《法句经》便是与《阿含经》有着直接关系的~部经典,它是哪可含经》及早期律藏典籍中…  相似文献   

5.
2000年中国佛菩萨挂历:120元中国佛菩萨台历:10元《佛光大辞典》560元/《中华佛学通典》420元《中阿含经》(上、中、下)60元《增一阿含》(上、下)45元《杂阿含》(上、中、下)68元/《长阿含》(一册)25元《中韩佛教关系一千年》45元《彬县大佛寺造像艺术》1000元《禅宗宗派源流》51元/《科学常识答问》14元《观世音应化灵异图像》附:《观音菩萨普门品三十二应相》1000元《中华大藏经》32300元(106卷)《中华佛典集成》(15辑精装)5800元《敦煌写经》330元/《佛教东渐》…  相似文献   

6.
原始佛教哲学的“缘起”说,在其哲学体系中较为复杂。佛教最早的经典四《阿含经》中,对“缘起”有几种不同的说法。释迦牟尼生前没有著作,其思想是由弟子们凭记忆流传下来的,因口耳相传便免不了流传者以己意而有所增改,所以形成了几种不同的“缘起”说。我们认为,四《阿含经》中的几种不同的“缘起”说,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众生进行分析而形成的,大致可分为三类:“因缘和合缘起”说,“  相似文献   

7.
《法音》1992,(3)
“巴利三藏”中的经藏,由《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和《小部》五部组成,巴利语称为“Panca Nikaya”。“五部”中的前四部,大体上与汉译“四阿含”相当。“五部”基本上是依据所含经文的长短和篇章结构而划分的。但从内容来看,每部也都隐约显示出本部的特点。说一切有部的《萨婆多毗尼毗婆沙》是这样阐述“四阿含”的中心内容和宗旨的:“为诸天世时随时说法,集为《增一》,是劝化人所习。为利根众生说诸深意,名《中阿含》,是学问者所习。说种种禅法,名《杂阿含》,是坐禅人所习。破除外道,是《长阿含》。”我们研究《相应部》、《长部》、《中部》、《增支部》等四部的内容和宗旨时,也可参  相似文献   

8.
正本书由不同的角度分别探讨中古时期佛道交流的不同议题,焦点集中在《灵宝经》当中的佛教概念。大乘佛教经典译介进入中国后櫂櫂櫂櫂櫂櫂,其中的观念开始渗透并被借用到中国本土的经典,最明显的就是古灵宝经。本书即在佛道的脉络下探讨佛教观念在《灵宝经》中的借用与转化,试着去了解在4  相似文献   

9.
《佛教常识答问》30元《佛光大辞典》560元/《中华佛学通典》420元《中阿含经》(上、中、下)60元《增一阿含》(上、下)45元《杂阿含》(上、中、下)68元/《长阿含》(一册)25元《中韩佛教关系一千年》45元/《频伽藏》16500元《彬县大佛寺造像艺术》1000元《禅宗宗派源流》51元/《科学常识答问》14元99年佛教常识台历4元《观世音应化灵异图像》附:《观音菩萨普门品三十二应相》1000元《中华大藏经》32300元(106卷)《中华佛典集成》(15辑精装)5800元《敦煌写经》330元…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15,(2)
<正>"顺世论(Lokayatika)"是印度古代哲学中最另类的一个派别,佛教称之为"顺世外道"。所谓"外道"就是在佛道之外另立他道而行。佛教对于外道一定要不遗余力予以破斥,因为不行佛道就会误入歧途,迷失在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这关系到每个众生的生死大事,自然马虎不得。顺世论既然在佛道外而行,那么佛教对它的批判也就不会手下留情。顺世论的经典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幸运  相似文献   

11.
《长阿含经》中的法数类经典书林漫步法数,指的是带有数字的佛教术语。对包括法数在内的佛教术语和义理,进行分别、抉择、整理与阐述的经典,通常称为“阿毗达磨”,即作为经、律、论“三藏”之一的“论”一类的经典。一般认为,论典是晚出的一种体裁,成立于经、律两类...  相似文献   

12.
大乘佛法是不是佛说,这不仅关乎信仰,也关乎印度佛教的历史真相。由于大乘非佛说的结论,与印度佛教的义理和史传文献有着严重的冲突,因此这一论点仍有值得深入探讨的思想空间和理论需要。本文主要从《阿含经》中的三乘法的观念、弥勒菩萨授记的意味、佛说法深浅的对机意趣、识灭涅槃与物质生灭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试图重新讨论《阿含经》诸深义经所蕴含的义理与大乘义理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圣严 《法音》2006,(9):26-31
在家居士是佛教的基础,在释迦牟尼佛的时候,就非常重视家庭生活,重视夫妻之间、亲子之间,如何彼此相待。甚至还有经典讲到结婚之后,怀孕、生子的事。例如《善生经》、《玉耶女经》,均对夫妻亲子有明确的伦常原则。《长阿含十六经》明文说:为子求善婚娶是父母的义务。《中阿含一三五经》亦明言:“夫当以五事爱敬供给妻子。”“妻子当以十三事善敬顺夫。”并说:若人慈愍妻子者,必有增益,则无损耗。由此可知,佛教并不是与世隔绝的,应从佛教徒的立场、从将来要踏入人生另一境界的立场来认识婚姻和家庭。建立佛化家庭的意义1、以宗教信仰来促进家…  相似文献   

14.
《佛光大辞典》560元/《中华佛学通典》420元《中阿含经》(上、中、下)60元《增一阿含》(上、下)45元《杂阿含》(上、中、下)68元/《长阿含》(一册)25元《中韩佛教关系一千年》45元/《频伽藏》16500元《彬县大佛寺造像艺术》1000元《禅宗宗派源流》51元/《科学常识答问》14元99年佛教常识台历4元《观世音应化灵异图像》附:《观音菩萨普门品三十二应相》1000元《中华大藏经》32300元(106卷)《中华佛典集成》(15辑精装)5800元《敦煌写经》330元/《佛教东渐》20元《地藏经法研究》20元/《大智度论的故事》19元《佛教人物古今谈》36元(上下册各…  相似文献   

15.
佛学从缘起法则出发,阐明业力因果,强调善恶有报、业唯心造,对宿命论等不符合缘起法则的“异论”邪见,进行了破斥批判。《增一阿含经》说世间有三种邪见,信之者即使德行无亏,也必然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这三种邪见是:一、认为人的苦乐贵贱等际遇纯粹由前定的宿命论;二、认为人的命运都由神的安排之神意论;三、认为人的命运纯由机会运气决定的机运论。《杂阿含经》卷三载佛驳斥这三种外道之说为邪见。此类邪见,佛典中归之于“邪因论”。──其所认决定人命运的原因,是错误的、片面的、不正确的。据佛经讲,此类邪见,是当时印度…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中国佛教寺庙经济现象是佛教组织形式随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原始佛教时期,佛教僧团将得道解脱作为唯一目标,将物质生活要求降到最简最低的状态。据《阿含经》及《僧祇律》等记载,僧人行止依照的"四依法"——粪扫衣、乞食、树下坐、陈弃药,可见当时佛教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汉译四部《阿含经》及南传佛教的基本原典,从原始佛教习用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及十二因缘角度对心意识的原始含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并对原始佛教的唯心说作了初步的描述,间接涉及了《阿含经》与大乘佛教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常正 《法音》2005,(8):42-46
三、香与佛教袅袅香烟,灵动飘逸,上通苍穹,感格鬼神,下怡性情,净化环境,因此香在大多数的宗教和各种祭祀活动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供品与用品,在佛教中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与作用。佛教创立于印度,印度属热带气候,不仅盛产各种香料,而且民间广泛采用香料来增香除臭、驱虫辟秽、防治疾病。也因此,佛经关于香的记载非常之多,如《佛说戒德香经》、《阿含经》、《华严经》、《楞严经》、《悲华经》、《六祖坛经》、《瑜伽师地论》、《玄应音义》、《大唐西域记》以及许多密宗经典等等。佛经中所记载的香品的种类难以计数,现今使用的绝大多数香料在经…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16,(11)
正一、五种相承佛教传入中国当为公元一世纪前后,兴于印度的佛教经西域地区传入中国。其后,中国十分盛行由印度传入的汉译佛教经典。出身于西域龟兹地区的鸠摩罗什(344-413)被迎入长安,先后汉译了天台所依经典《法华经》以及《大般若经》、《阿弥陀经》、《维摩经》等大乘经典。此外,还汉译了《中论》、《大智度论》等中观教派的论著,被誉为伟大的译经家。至今,其译经旧  相似文献   

20.
佛教和道教均有厨经.佛教有敦煌写经《佛说三厨经》《佛说停厨经》以及在敦煌写经基础上发展出来的高野山写经《佛说三停厨经》,道教有《老子说五厨经》.虽然天厨思想在中、印都可追溯各自的源头,但就这些厨经的内容和结构来看,道教的厨经逻辑顺畅,而佛教的厨经却问题颇多.本文通过比较佛道两教的厨经,研究天厨思想的内涵、佛道厨经的同异之处以及佛道厨经的具体方法,最后总结出厨会传统演化的社会学景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