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风》2020,(4)
正很多基督徒都很喜欢词句优美的《诗篇》,也会在祷告中使用其中的祷告词或音乐伴唱的神圣诗歌。阅读《诗篇》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文中经常出现"上行之诗"的小标注,那么什么是"上行之诗"?今天,让我带领大家了解一下《诗篇》中的"上行之诗"。何谓上行之诗"上行之诗"又称为朝圣之歌、升阶之歌。《和合本》中《诗篇》120篇括号中小字为"上行(或作'登阶’)之诗",《吕振中译本》翻译为"上殿之诗",《思高本》翻译为"登圣殿歌"。更复杂的情况在《武加大译本》中翻译为canticum  相似文献   

2.
《诗篇》历来是深受犹太人和基督徒喜爱的一卷书。从二十世纪中后叶(1980年代之后)至今,《诗篇》的研究以正典进路为主导。目前,《诗篇》研究的趋势是形式考证的方法仍在使用,正典进路逐步占居上风。自从威尔逊于1985年发表了他的博士论文The Editing of the Hebrew Psalter以来,学者们从不同层面对《诗篇》正典的编排架构和神学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后研究《诗篇》的学者们在威尔逊的基础上继往开来,推陈出新,迎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采用正典进路研究诗篇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正>诗是情感共通的语言,诗不但可以跨越时代和民族,而且能打破人与人之间贫富、智愚、老少的界限;诗能够触摸人的心灵深处,引发共鸣,让人找到真正的自我其感人之深、影响之大,是公认的。中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创作的两个高峰。圣经中的《诗篇》、智慧诗歌(《约伯记》《箴言》)、爱歌(《雅歌》)和哀歌(《耶利米哀歌》)是来自希伯来的诗歌,在世界诗坛上同样占有一席之地,它是"基督教的诗经",也是家传户诵的典籍;是普世教会崇拜的指南,也是信徒灵修的良伴。  相似文献   

4.
诗歌约占旧约圣经的三分之一。完全不存在诗歌的旧约书卷只有7卷,《诗篇》整部都是诗歌,《约伯记》《雅歌》《耶利米哀歌》《箴言》,还有《传道书》的大部分以及先知书(除《耶利米书》《但以理书》和《约拿书》以外),甚至是历史书的一些段落(参创49;出15;士5;撒下22及其他)均是诗歌体。  相似文献   

5.
在《希伯来圣经》(或《旧约圣经》)中,囊括150首各种体裁和内容的《诗篇》,历来倍受犹太人和基督徒的珍爱。现代圣经研究强调从形式(即体裁)角度对《诗篇》加以分类,然而,有些《诗篇》作品无法简单归为任何单一体裁,这就需要结合内容对该诗篇进行解读,《诗篇》89即是一例。针对《诗篇》89融赞美诗、先知神谕和哀歌为一体的复杂特征,本文尝试从以色列流亡背景出发来加以厘析,并尝试将之归为“国族哀歌”。  相似文献   

6.
林超群 《天风》2009,(11):60-60
《诗篇》中文版注释书、灵修书在国内教会出版不多,由岳清华博士编著的《诗篇导读》一书,目前已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我在细读之后愿意隆重推介这本充满生命气息的如诗之作。  相似文献   

7.
《孔子诗论》说《关雎》等七篇义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孔子诗论》看,孔子解诗,注重诗篇主题大意的论说和诗篇思想大义的阐发。前者是对诗义除掉背景材料后的更高度概括,与诗的本旨有时距离不是太远;后者则是着力挖掘诗篇背后隐藏的抽象义理,是一种读诗者的新体悟,与诗的本旨相去渐远。孔子这种解读方式,在《诗经》阐释史上有创新意义,是《诗经》研究走向义理化的开端。《孔子诗论》不仅体现了孔子诗教的本质和特点,更与孔子的思想相一致,是研究早期儒家诗学及孔子思想的珍贵材料。  相似文献   

8.
汤士文 《天风》1994,(收录汇总):26-28
《诗篇》中的伦理教导是一个被许多人忽略的学术上的盲点.有关《诗篇》中伦理教导的著作少之又少.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习惯于认为《诗篇》是一部有关祷告和赞美的诗集.正如在教会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不会祷告读《诗篇》,缺少智慧读《箴言》."好像《诗篇》主要就是教导我们如何向上帝祷告的.  相似文献   

9.
王文兵 《天风》2022,(5):44-46
<正>每次读《诗篇》1篇,我总是会把自己沉浸在一幅美好的画面里:我躺卧在草地上,手托着下巴,静静地望着小溪边上的果树一天天地长高,树叶随风而动,溪水潺潺而流,耳边萦绕的是大自然发出的清新、欢乐之乐,这是一幅充满和谐、充满安逸、充满爱的画面,我在思索着其中有哪些爱。1.拣选之爱《诗篇》1篇里“栽在溪水旁”中的“栽”字原文是“移植”的意思,就是说树是从另外一个地方被挑选出来,然后又被安放在这里的。挑选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被选者是要在经过历练之后再经过初步的考验合格才有可能被选中,被选之后再去更有深度的地方继续培养,当然主动权是在于上帝。  相似文献   

10.
高建国 《天风》2008,(22):38-39
前一段时间,我曾研读了《诗篇》84篇。从中看到了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渴慕神,就是对神的院宇、对神的工作和对神的赐福的渴慕;二是心向神,向神的感谢赞美、呼吁祷告和朝见敬拜;三是经历神,就是住神里面有福,灵命道路有福,靠神的人有福。现在我们再研读一篇《诗篇》,也就是34篇。它的内容更为丰富,教训更加深刻,也能使我们体会到有更大勉励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审判"是《诗篇》82篇基本主题之一,并从希伯来词"审判"出发,解析了该诗"审判"主题的意义层次,其具体表现为:"审判"是耶和华实现公义之途径,是以色列上帝公义的有力武器,它也体现了耶和华在宇宙的基本职能。而诗歌中"天上审判"的主题实际关注的却是人间"地上公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沈承恩 《天风》2001,(9):4-6
经文:诗篇150篇 诗篇150篇是诗篇的总结,其实诗篇的总结是一组诗篇,就是诗篇146篇至150篇.这5篇诗篇从形式到内容都有相同之处.形式相同:每篇诗都以"你们要赞美耶和华"这句话作为开始和结束,也就是说,这5篇诗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都是"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内容相同:这5篇诗的中心思想都是"赞美",就是"要赞美耶和华".所以这5篇诗篇以"赞美"来总结整部诗篇.诗篇的内容是很丰富的,有祈求、悔罪、感谢、赞美等,但是在最后的总结里面,只有赞美.这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王秀玲 《天风》2006,(20):4-6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诗23:1-2)。经文:诗23:1-2诗篇23篇是一首千万信徒非常喜爱的脍炙人口的美丽诗歌,多少信徒不但会倒背如流,而且会引吭高歌,不计其数的人被它感动得泪流满面。有人称这首诗为“诗篇中的珍珠篇”。也有人称  相似文献   

14.
经文:诗篇150篇 诗篇150篇是诗篇的总结,其实诗篇的总结是一组诗篇,就是诗篇146篇至150篇。这5篇诗篇从形式到内容都有相同之处。形式相同:每篇诗都以“你们要赞美耶和华”这句话作为开始和结束,也就是说,这5篇诗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都是“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内容相同:这5篇诗的中心思想都是“赞美”,就是“要赞美耶和华”。所以这5篇诗篇以“赞美”来总结整部诗篇。诗篇的内容是很丰富的,有祈求、悔罪、感谢、赞美等,但是在最后的总结里面,只有赞美。这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汤士文 《天风》2022,(10):23-25
诗篇中大部分内容是诗人向上帝发出的祷告.正如教会里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不会祷告读诗篇,缺少智慧读箴言."诗篇为基督徒提供了祷告、灵修的范本.潘霍华(Dietrich Bonhoeffer)曾说:"理解诗篇的唯一方法就是用膝盖跪下来,全体会众尽力用诗篇的语言来祷告."四世纪的基督教领袖亚他那修(Athanasius)认为我们应该用诗篇来祷告,不管我们身处何种境遇,总会有一首诗篇适合我们的需要.祷告的内容主要包括赞美、感谢、认罪、奉献、祈求和代求等.本文先来谈谈赞美.因为诗篇首先是教导我们如何赞美上帝的.  相似文献   

16.
张历红 《天风》2004,(6):36-37
诗篇23篇是信徒非常喜爱的一首诗,因为该诗记载了个人对上帝恩典的经历,诗中运用了羊和牧人,客旅与主人以及战士和元帅三重关系的比喻,揭示了人和神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色列民族是一个特别蒙天主拣选的民族,因此,他们也是一个善于歌颂与赞美天主恩典的民族。在《圣经》中所记载的众多优美的诗篇里,有四位以色列女诗人的诗歌,她们是米黎盎、德波辣、亚纳、玛利亚的诗。  相似文献   

18.
王园园 《天风》2022,(1):39-40
《诗篇》包含着丰富的神学信息,4世纪的神学家亚他那修说过:"大部分圣经是向我们说话,唯独《诗篇》是代我们说话."语言是神的创造,诗歌是神给予我们探索"美"的礼物;同样地,人类以诗的语言回应神也是对上主的摆上.  相似文献   

19.
方回在《瀛奎律髓》中体现出尊盛唐而抑晚唐的强烈倾向,但在实际选诗时他却选取晚唐诗篇多过盛唐诗篇,使得《瀛奎律髓》中的诗论主张与选诗实际之间发生错位。造成这种错位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在于韩■、吴融、杜牧等一部分晚唐人的诗歌自为翘楚,"不全似晚唐";二是在于晚唐诗虽格卑却不乏佳句,方回常常因句存诗;三是在于方回将杜甫尊为"律诗之祖",而由晚唐姚合、贾岛等人入手来学习杜甫是一条切实的学杜门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方回秉承着"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的选诗观,既看到了晚唐诗"格卑"的一面,也看到了晚唐诗有"细润""工整"等可取之处。同时,他希望能以晚唐之"细润"济江西之"粗抹",从而达到纠正江西缺失、重振江西旗鼓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汤士文 《天风》2022,(6):27-30
<正>耶稣从死里复活以后,升天之前向门徒显现时曾说:“这就是我从前与你们同在之时所告诉你们的话说: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的,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参路24∶44)在耶稣看来,《诗篇》中有指着他所说的话,包含弥赛亚的预言。希伯来文的“弥赛亚”一词的含义是“受膏者”或“被拣选者”,相当于希腊文的“基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