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原的《九歌》是祭祀之作。《云中君》所祭祀的神祇是月神。①游国恩先生列云中君为天神之属;姜亮夫先生考为与东君(日神,男性神)相对的配偶神,她的自然原型是月亮,而在宗教祭歌中升格为女性的人格形象。印证诗中的描写,此说甚是。《九歌》是诗、歌、舞、乐诸种艺术方式相结合的人类早期的艺术产品,它属于宗教文化和神话文学,是自然宗教与古典诗歌相纠连不分的文学杰作,是楚民族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审美意识和哲学观念的形象反映。沅湘之间的“荆楚蛮夷”与中原相比经济文化落后,加上闭关门户,地处偏僻,且又存在着丰富的自…  相似文献   

2.
明朝中期后,阳明和李贽学说的兴盛掀起了有关"人性"的解放运动,在明代男性视角观看下,女性形象以及女性对其本身形象的关注点发生了转变。部分以明代女性形象为对象的明代绘画,在唐宋基础上出现新的女性装作羸弱以及娇媚的形象特征。可以从明代心学的有关论点着手,以男女性不同时代立场作为研究背景,探究明代绘画中女性的形象特征及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3.
虚拟化身是个体在虚拟环境中的自我呈现,化身形象是与特定刻板印象相联系的虚拟化身的外在表象。虚拟化身与攻击性的关系已得到证实,但还有一些问题尚需探讨。本研究通过2个实验,采用线索启动的方法,考察了化身形象、游戏暴力性和玩家性别对化身认同和攻击性的影响,以及化身认同和攻击性之间的关系。实验1结果表明:化身形象与游戏暴力性交互影响化身认同和攻击性。在暴力游戏中,化身形象对化身认同和攻击性有显著影响;在非暴力游戏中,化身形象对化身认同的影响边缘显著,但对攻击性无显著影响。对不同化身形象的认同会诱发不同的攻击性,但受游戏暴力性的影响。实验2结果表明:在暴力游戏中,化身形象与玩家性别交互影响化身认同和攻击性。女性在化身认同方面比男性更易受化身形象影响;男性在攻击性方面比女性更易受化身形象影响。对不同化身形象的认同会导致不同的攻击性,但受性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陈璟 《美与时代》2014,(8):105-106
川端康成以塑造女性形象著称,长久以来,人们对其笔下的男性形象关注甚少。川端康成在成功塑造女性形象的同时,也塑造了一系列具有个人特质的男性形象。通过根据男性的年龄分段,参照其突出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精神特征的表现,将男性形象分为少年、中年和老年男性,并探讨不同年龄阶段男性形象特点的成因,以期对川端康成笔下的男性形象进行较为全面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小说《封神演义》中所载的火神为考察点,将其形象与文献和考古发掘中出现之祆神相比较,证明了小说中之火神与文献记载之祆神在形象、姓名和文化意义方面十分相似。因此佐证了陈垣先生的结论,宋元以后祆神与中国火神信仰已经融合。本文还引用佛经记载,解决了为何唐宋典籍均将祆神比附与摩醯首罗之疑问。  相似文献   

6.
王艳 《美与时代》2006,(6):49-51
随着女性批评话语的建构,女性主义运用解构理论从男女性别的视角,拆解了男性文本中的女性形象。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从女性特质的变化和女性身份权力的变迁两个方面阐述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演变。  相似文献   

7.
火与灶神形象嬗变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火神话之考察入手,进而探讨火神与灶神的关系,揭示其演变规律,说明其演变特点。认为灶神与火神本是同源;随着历史发展,火神与灶神才逐步分化,其演变的共性在于都经过了女性神─—两性神、配偶神─—男性神的过程,与火神相比,灶神在演变过程中还具有老龄化、世俗化、队伍扩大化等特点;同时,祭灶习俗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赋予新义。  相似文献   

8.
徐晗 《四川心理科学》2014,(18):144-144
中西方的女性虽同属“第二性”的地位,但中西方女性的生存状况的差异,以及中西方传统文化内涵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女性文学作品中女性文学形象并不能一概而论。自80年代开始,中国大量译介、借鉴、吸收西方女性文学理论批评来探讨、解析中国女性文学形象,将中国女性文学形象与西方女性文学形象放在同一纬度,明显显示出了其局限性。因而,我们要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重新构建出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9.
就全球而言,在广告艺术领域,近二十多年来,以女性为主打目标群体的品牌纷纷选用男性代言人,纵观广告的发展,以身体、形象、着装、广告语等物质形式塑造出来的男性消费符号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中国的大众文化从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沿着大众文化发展的脉络,以中国广告艺术中出现的男性代言为例,可以分析探讨"男色消费"中男性符号发生的变化背后的原因、社会机制和逻辑话语。  相似文献   

10.
随着CG行业的快速发展,部分插画师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逐渐失去了绘画创作的初心,在创作中一味地讨好观众,使得大众审美疲劳。尤其是在一些女性形象的绘画创作上,部分插画师为了迎合男性的审美标准,使大量露骨、低俗的女性形象的插画充斥在网络上。因此,女性形象在CG插画中的多元化运用已经成为现今的热门话题。只有对CG插画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多元应用,才能提高CG插画中女性形象的表现力,改变当今CG插画行业发展的良莠不齐现象,这对于我国CG插画相关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写实风格、抽象风格、卡通风格、奇幻风格、装饰风格等多种艺术风格的运用,能够提升CG插画中女性形象的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不断为CG插画的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1.
在父权文化语境下,动画作品中的大部分女性角色是由男性创造的,在主流动画中,面临着男女角色失衡的困境。女权主义作为一种全新的批评方法,把动画看作一种符号体系,以此来审视女性作为符号在动画作品中的再现——在魔幻与科幻的童话中,女性形象被忽略;在后宫动漫中,女性形象被消费;在浪漫爱情童话中,女性形象被刻板化。我们揭示主流动画中男女角色的失衡,以期社会给予引导与关注,最终实现动画角色的重新塑造。  相似文献   

12.
从近年来热播电视剧中抽取女性形象随机样本,引入“女性形象建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后发现,在主流意识形态和商业他律共同作用之下,近年来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社会、经济地位虽有大幅度提升,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污名化、“被看”等情况.对于已然存在于女性形象之上的传播偏向,外在地位的提升并不足以遏制这一趋势.反之,强化女性的内在性别意识和性别认同,避免被男性同化成为“男性化的主体”,确立女性形象自觉的主体存在,或许是应对电视剧中女性形象传播偏向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从言情小说的读写转向耽美小说的读写,实际反映了"同人女"对传统女性形象的不认同,以及她们面对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不一致时的焦虑。为了从原有的性别认同中突围,她们选择在耽美文本中用"受"这一男性形象取代原有的女性形象,并将女性从文本内容中心驱逐出去,以回避这一社会符号。并转而对"受"这一形象新鲜的性别气质、社会身份和社会情境内涵产生了认同,文本本身的媒介特性也在这一认同突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古代绘画作品中充满了女神、著名女性的形象,即使是世俗生活中的女子,形象也是被类型化的,处处流露出男性的审美理想和对女性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夏冰 《美与时代》2007,(10):124-127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不外乎女人和男人,而在长期的男性话语中心的统治下,女性"象牙女郎"形象已尘埃落定,甚至内化成评价女性的权威标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萌芽、发展的,旨在消解菲勒斯中心地位.它在前期女性形象批评、女性中心的建立之基础上,逐渐从用身躯撞击男权神话大门的鲁莽中走出,以一种"超性别"的姿态与男性携手去彻底解构男权神话,摆脱"边缘"和"无言"的尴尬境地,试图开发出一条"双性和谐"的道路,成为反叛性、抗争性和包容性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6.
阿波罗神形象发展经历了"自然之神"等三个阶段,代表"光明"与"预言"之神形象的阿波罗才真正显示了"日神"风貌;现存的阿波罗神像中以梵蒂冈博物馆贝尔韦德里宫的阿波罗像最为优美;而米开朗基罗所绘《最后的审判》中的耶稣基督形象,是对此神像形态的原样借用;梵蒂冈艺术中阿波罗神与耶稣基督的这种关联,向我们揭示了古希腊文明在基督宗教中的保存与演变,并启发我们深入探究艺术与神学、人性与神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唐代墓室壁画形象地记录了当时贵族的社会生活。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对唐墓中"女着男装"图像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唐代不同社会性别对"女着男装"风尚所持的不同思想观念。文章从男性和女性两个角度分析这一现象发展的原因。女性除了爱美之心外,更多的是对社会属性下男性身份的向往。唐代女性的衣着装饰、社会权利均为男性赋予,事实上男性仍然掌握最高权力。唐代墓室壁画中一定规模的"女着男装"现象,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8.
1985年以后的文学中,一些女作家通过对母亲形象的"去神圣化"或"去慈化",塑造了一组丑陋、自私、心理兼生理畸形的母亲群像。而莫言则在母亲形象去神圣化的书写上,加入了肉身化的叙事元素,力图表达对女性的歌颂,将母亲、情人、美人的三合一式女性列为完美女性,在关于女性的写作范式方面做出了可贵的努力和创新,但无法摆脱男性视角的局限。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八卦神”形象与“易”的关系入题,再强调东王公,西王母的“阴阳”对立统一神系的起源和发展,都与道“身中神”系有关,勾勒出“易”与整个道教神仙体系的“符号学”关系。  相似文献   

20.
"十七年"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另类"。由于政治对文学的裹挟,文学中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严重异化。女性的性别意识、性别特点被刻意隐没,女性形象成为时代政治、思想道德的代言人和传声筒。作为人的基本情感内容的爱情被涂抹上了浓烈的政治色彩。女性话语权逐渐丧失,进而成为男性形象的陪衬和点缀,成为被改造、被教育的"被观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