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因局部住处环境不同所致信息偏盛,可能引发心理障碍。大学生的信息偏盛表现在地域、家庭、社会关系、学校、同学、媒体、综合七个方面。这七个方面可以简单划分为好与不好两类,不仅不好的局部信息环境可能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而且好的局部环境同样可能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本具体分析了家庭信息偏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媒体信息偏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学习成绩致信息偏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后简要讨论了信息偏盛所致心理障碍的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信社会认知的自我-同学目标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对大学生自信社会认知进行计量和非计量的自我一同学目标比较.自信水平报告和自信社会比较的分析表明:自信水平报告自我目标低于同学目标;自信水平报告的自我一同学比较与自我一同学自信社会比较之间并不完全一致;积极的比较关系和不稳定的自信反身意识是大学生自信水平社会认知的特点.自信内容重要性的分析表明:被肯定的自信特征内容包括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及有所作为等,被否定的则包括外貌仪表、伴侣家庭、未知领域及对问题的思考等.同时,自我目标自信内容结构相比同学目标更为分化和均衡,同学目标结构是相对简约便利.整个研究表明,两类目标具有不同的自信社会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你是否因为回避和同学交往而对自己的懦弱行为不断苦恼;是否因为别人的一句不经意的话而对同学耿耿于怀;是否因为不爱与人交往而觉得自己不合群;是否因为一点小事而过度敏感?在无忧无虑的大学校园中,同学朋友之间的交往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却总有一些学生时刻受到人际交往问题的困扰。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逐年增多,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在人际交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进行研究,无论是对大学生个人成长,还是对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通过问卷调查法,得知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存在奢侈消费、攀比消费、过度超前消费等现象。由于家庭、社会、学校都会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观,因此家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学校要加强正确的价值观教育,社会要重视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己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5.
张慧  黄璇 《四川心理科学》2014,(10):146-146
一、调查概要 (一)调查背景 寒假是各种聚会的高发时期,然而近年来,在大学生中出现了寒假春节“恐聚族”的现象,在网上和身边的大学生同学中我发现,这种现象还是蛮普遍的,由此确定了我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一位女大学生在由于人际关系敏感,不能与同学正常交往,出现焦虑情绪、睡眠障碍、学习效率下降等症状。咨询师通过摄入性会谈收集了资料,发现来访者之所以陷入困境与复杂的家庭关系有关。咨询师主要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来访者进行认知重建,通过5次咨询,来访者情绪趋于平稳,睡眠得到了改善,学习效率得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人格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家庭环境与大学生抑郁和疏离感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抑郁和疏离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随机整群抽取了江苏省19所高校19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CES D量表、Alienation量表得分和心理健康的可能家庭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4.7%的大学生CES-D量表得分≥20,3.3%的大学生Alienation量表得分≤30;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家庭月收入、家庭凝聚力、家庭沟通、家庭冲突、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情感表达等,对大学生的抑郁和疏离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可见,家庭因素仍然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大学校园的学习和生活中都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以往文献表明家庭第一代大学生表现出了明显的心理适应水平低, 学校参与度不高以及学业表现不足。文化不匹配理论从大学生的文化自我模式与高校文化规范之间关系出发, 解释了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的适应与学业成就等方面的不利处境。以文化不匹配理论为基础, 对家庭第一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行为挑战及其干预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未来的研究可以关注人格因素对文化不匹配的调节作用, 也可以探讨教育多样化在推进教育公平过程中的角色以及我国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独特心理特征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技术,探讨家庭功能与大学生情绪表达性、孤独感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功能的作用机制,即家庭功能能否通过情绪表达影响大学生孤独感。结果发现:(1)家庭功能对大学生情绪表达性、孤独感有显著预测作用,家庭亲密度或适应性水平高的大学生更倾向具有高的情绪表达性,更少的体验到亲情、爱情以及社交孤独感;(2)情绪表达性对大学生社交孤独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即大学生越乐于表达情绪,其社交孤独感就越少;(3)家庭功能既直接对社交孤独感产生影响,又通过情绪表达性间接影响社交孤独感,即情绪表达性在家庭功能与社交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探讨了家庭仪式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基于自我控制理论,研究构建了以社会联结和自我控制为链式中介的家庭仪式影响幸福感的假设模型,并采用修订的家庭仪式问卷、社会联结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和幸福感量表对675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家庭仪式与社会联结、自我控制、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社会联结与自我控制在家庭仪式促进幸福感的关系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法考察了454名大学生对学校抱有的犬儒态度与其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并探讨了社会支持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大学生犬儒态度与其生活满意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2)政策犬儒、学习犬儒和环境犬儒对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以政策犬儒的影响效果较为突出;学校犬儒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3)家庭支持、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以及朋友支持对大学生犬儒态度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均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北京高校大学生家庭教会信徒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督教家庭教会近年来在高校校园传教十分活跃,家庭教会大学生信徒不断增多。课题组以定量调查与定性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高校的家庭教会大学生信徒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教会大学生信徒对基督教的信仰更多带有终极追求的成分,对教会活动表现了很高的热忱。他们加入教会的途径多为传教的结果,入教与排遣不良情绪有关。他们的价值观深受基督教的影响,显示了比较多的消极倾向。从差异性的角度看,男生信徒、教育、心理类专业的大学生信徒最值得关注。对于家庭教会的大学生信徒应当区别不同学生,给予正确的思想引导。  相似文献   

13.
在校大学生心理咨询问题类别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萍 《社会心理科学》2005,20(1):77-79,109
分析在校就读的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总体情况以及咨询问题在不同样本大学生中的分布特征。结论为大学生咨询问题的类别与其性别、年级、与家庭的联系、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家庭融洽程度等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集体施测,收集了405名大学生的主观和客观家庭社会阶层、自尊以及物质主义的状况,探讨家庭社会阶层与物质主义的关系及自尊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主观家庭社会阶层与物质主义显著负相关,客观家庭社会阶层与物质主义相关不显著;主观和客观家庭社会阶层与自尊均呈显著正相关;自尊与物质主义显著负相关;(2)自尊在主观家庭社会阶层与物质主义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即主观家庭社会阶层通过自尊间接影响物质主义。表明主观家庭社会阶层低的大学生由于感受到更低的自尊,因而更容易形成物质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5.
在大学生群体中选取三个样本进行集体施测。选取500名大学生作为样本一,使用家庭近乎完美量表中文版、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Beck抑郁问卷对其施测,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和效标效度分析;六周后在样本一中随机抽取71名大学生作为样本二,使用家庭近乎完美量表对其施测,对数据进行重测信度分析;另选取500名大学生作为样本三,使用家庭近乎完美量表中文版、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的中文修订版和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对其施测,对数据进行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分析。结果表明,家庭近乎完美量表中文版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基本特点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问卷对全国 1 3所大学共 2 0 0 7名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感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1 )在大学生群体中心理压力感的主要来源依次有学业压力、学校环境压力、情绪压力、择业压力和人际压力 ,大都是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2 )从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的年级发展趋势看 ,二、三年级的大学生在各方面的压力感均高于一、四年级 ;(3 )女生在择业和学业压力感方面高于男生 ,男生在家庭、恋爱、身体健康、适应和挫折方面的压力感高于女生 ;(4)来自乡村的大学生在家庭、择业和学校环境方面的压力感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 ;(5)在家庭、择业、学校环境和学业压力感方面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家庭功能与情绪表达性、情感体验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为探讨大学生家庭功能与情绪表达性、情感体验之间的关系,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情感量表、情绪表达性量表对851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家庭功能对大学生情绪表达性及情感体验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2)情绪表达性在家庭功能与负性情感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社会支持问卷》和自尊量表(SES)调查了370名大学生,考察其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表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自尊水平显著高于来自乡镇的大学生;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显著高于男生,大学二年级学生的社会支持显著低于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结构(同学朋友支持,家人支持,恋人支持,老师支持)、性质(情感支持,陪伴支持,物质支持,信息支持)和评价(满意程度)各个维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社会支持、情感支持、同学朋友支持对大学生自尊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自尊高的大学生在社会支持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自尊低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大学生信教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学生信教是当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现象。根据2003年、2005年和2008年三次较大规模调查的结果,信教大学生的总比例约在10%左右,信基督教的约占大学生总人数的不足4%。从绝对量看,来自农民家庭的信教大学生较多,从家庭背景与信教人数之比看,来自个体户家庭和私营企业主家庭的大学生较多。从性别的角度看,女生较多。从年级看,低年级的较多,但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呈上升趋势。个案分析,家庭的影响、民族传统的影响不容忽视,学生个人遭遇的问题和宗教组织的积极拉拢是重要诱因。分析大学生信教的成因,国民教育体系的某些缺憾使得学生在形成世界观、价值观的时期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从而导致信仰空白或曰精神荒漠的出现,从而给了宗教以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20.
探讨天水师范学院大学生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基本状况,为高校顺利开展心理健康工作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提供参照依据。结果表明:天水师范学院大学生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整体水平良好。实际家庭亲密度与理想家庭亲密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际适应性与理想适应性差异不显著。实际亲密度在性别、不同生源地和是否为独生子女这三个维度上均存在差异,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实际适应性差异显著,理想亲密度在性别和不同生源地两个维度上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