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禘郊祖宗说为王肃的重要礼说,本文以重新整合的《圣证论》为基准,结合《孔子家语》王肃注及经史文献,重构王肃禘郊祖宗说的理论体系。王肃禘郊祖宗说的内核是以帝王受命为中心的政治哲学,具有特殊的宗教性,其说大体承用贾逵、马融旧说,展现出天道与人事两种面相:将天道具体化为人格神,重新确立天人关系;通过对虞、夏、殷、周四代具体庙制的解释重塑人鬼关系。禘郊祖宗说由此成为抽象理论与具体实践的统一体。王肃禘郊祖宗说中的常制代表理论的普遍性,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现实易行性,而“权礼”代表具体实践的特殊性,在不同历史时期并不完全具备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古人说:“与有肝胆人共事,于无字处读书。”如果上天给我机会,跨越时空,广交古今中外名士为友,我会不遗余力“高攀”这样九位朋友,以他们为师,为他们自豪,以能与其交往为荣。  相似文献   

3.
五行说与京房易学刘玉建五行说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史中,始终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作为西汉时期著名易学家的京房,在其创立新的易学体系当中,尤为重视五行说与易学的结合。在易学发展史上,京房是第一位将五行说援引于易学当中的易学家。本文将对五行说的产生、生克及京...  相似文献   

4.
傅玲 《四川心理科学》2014,(13):128-128
小学开设英语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知识经济时代为了更好的与国际发展接轨的必然要求。小学英语教学有其较强的特殊性,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的。通过听、说、读、写、唱、玩、演等方式,着重于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之获得语言知识技能,初步形成对英语的语音、语调的感知,培养其简单英语语言交际的能力。要取得小学英语教学的成功,就应当把握好其特点,遵循其原则。  相似文献   

5.
王船山的人心道心思想存在前后两说。前说为互藏交发说,其文本基础为《尚书引义》;后说为人心通孔说,其文献依据为《读四书大全说》。互藏交发说有两个支柱,即互藏与交发,而交发要求四端与四情数量完全一致。该说面临着性情不分的困境,解决出路在于回归朱子的人心通孔说。在后说的人心道心思想中,船山既回归朱子,又区别于朱子。其基本差异在于:朱子认为道心是情,船山则规定道心是性。  相似文献   

6.
张养浩是元中期的散曲大家,也是一代名儒,一生德行高尚,政绩卓著。但他的散曲却表现了浓厚的出世思想,本文试图从这一点入手,探讨他如何从名儒变成了出世者,以及散曲作为出世之歌隐含的真正意义。一、从居仁由义到视尘世为樊笼张养浩在《翠阴亭记》中曾说,“人之处世,其去就无越山林朝市二途,出乎彼,入乎此,其出也非苟利己,其处也非苟洁身,要之各适于义为无歉。”①这仍然是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因此,居仁由义就成为他奔走仕途的最高准则。元英宗要建一座繁华无比的灯山取乐,朝臣纷纷附和,独有张养浩上书劝谏,说…  相似文献   

7.
每个有良知的人,尤其是为人父母和为人师长者,都应尽到为亲为师的责任。以《古兰经》和圣训为准绳,关心教育子女和穆斯林青少年。循循善诱,引导他们好好做人,使他们在思想上得到提纯和升华。让他们和善良的人们接触,使他们懂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因为人生在世,社交往来难免不交朋友,然而选择什么样的人做朋友是非常重要的,穆圣说:“人易随友人之道,故应注意交结之人。”①又说:“与善人相交或与恶人相交,如同与贩麝香的人或与铁匠(拉风箱者)相交。贩麝香者,要么你受其惠赠,要么你买一点麝香,或嗅到香味;而铁…  相似文献   

8.
说服的艺术     
说服的“说”有“劝说”和“辩说”之分,但二者又是分不开的。想劝而使人服.必须“辫”,辩明是与非、利与害、智与愚,才能达到劝之服的目的。这是属于启发、诱导型的说服。此法主要通过对比论证而立论,以不应该怎么样来显示应该怎么样。想辩而使人服,其目的也还是为了劝告、劝戒别人从善茹流,趋吉避凶,由愚向智。这是属于疏通、引导型的说服。不塞不流.不止不污。只有针对对方的思维误区,辨明正与误、真与谬,才能指点迷津,引之醒悟,导其转轨。此法主要是运用驳论.破而后立。总之,都要通过“说”。而说的艺术,实际上是思维的…  相似文献   

9.
感悟苏东坡     
暑假旅游到蓬莱,在这传说为海上三仙山之一、神话“八仙过海”的地方,我意外地看到了苏公祠!虽然其格局不大,祠内仅存些诗文书法画像的碑刻,但是其“地位”不低,比三清殿、吕祖殿、天后宫、龙王宫所在的位置都要高,与“八仙”蓬莱阁同处丹崖“仙境”之巅。据导游介绍说,  相似文献   

10.
王夫之治《易》,务实求真,主张非无而有,非虚而实.非妄而真,其批判矛头直指佛老,提出了天地自然皆为实有的思想,从客观实际出发,说明天地自然的本性。王夫之易学中的实有思想与清初务实学风有关,受着明清之际反对虚理,崇尚务实思潮的影响。从哲理或思辨意义上说,他对实有思想研讨之湛深,创获之丰富.超拔于同时代人。  相似文献   

11.
淡化生活     
淡,形声,从水,炎声,(说文)解释为“薄味”。老子曰:“淡乎其味”。淡义由此引申,其间就有平淡。清淡、淡泊。淡然之意。淡,是一种境界;纯真而不幼稚.脱俗而不超凡,平常而不卑微,寂寞而不孤独。以平静之心量一切:高与低、起与伏、贵与贱、贫与富、荣与辱。老...  相似文献   

12.
易学卦变说源于《易传》,始成于汉末虞翻。丁若镛推崇汉易,接受了虞翻的卦变说。虞氏卦变说是丁氏卦变说(推移说)重要的理论来源。无论是其推移说具体内容,还是其整体架构,都可以看到虞翻卦变说对于丁若镛的影响。但是丁若镛并未照搬虞氏卦变说,而是发现了虞氏卦变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深刻的批评;又通过检讨和整合了朱熹、毛奇龄等人卦变说,形成了融历法、筮法、易象为一体的独特卦变体系。因此,丁若镛卦变说本之虞氏,却又与虞翻卦变说有本质区别。丁氏卦变说,以中国古代历法为依据,其内容显得更为合理。又修正了虞翻等人的卦变说缺陷,其逻辑更为条理清晰。故他丰富和发展了虞翻乃至中国古代整个易学史上的卦变说。  相似文献   

13.
佛学与因明的关系问题是学术界尚未涉足又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三法印说与因明量论、三自性说与因三相、缘起说与三支论式等这些主要方面的比较分析,认为佛学对因明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彼此间诸多的相息相通之处是不可置疑的;以此阐明佛学与因明之间存在着相当密切的内在因缘关系。不过,佛学与因明在一些关键之点上有其根本区别,表明佛学本身固有的浓郁的宗教伦理体系色彩,而因明在本质上是一个不断趋向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4.
景以恩 《管子学刊》2011,(3):112-123
华夏族起源问题历来是史学界的难点,但基本有东西方两说。笔者以近年新发现的《泗志钩沉》为切人点,试对东方说作一新的探讨,并以此为基点,对东西方两说作多方面的比较与辨析,以期得出较为合乎实际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三棋是说围棋、象棋、麻将。说围棋、象棋是民族智慧创造的结晶,尚无可厚非。但是着一提到麻将,人们自然而想地就与赌博联系起来,对之则有些不屑一顾了。如今虽府将之风日盛,君子和小人皆有搓麻之瘾。然而在人们的骨子里,总把围象两棋视为高雅地修身养性之妙物,麻将则成了常有君子玩之又耻之,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市井小人的偷鸡摸狗之玩物。麻将好也罢坏也罢,历肘百年而不衰.足以见其顽强的生命力。仅凭这一点就不能等闲视之。围棋,有人说它最初是一种天文工具,棋盘为天,棋子为星.即“仰则现象于天。”玩过围棋的人都知道,围棋的…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将哲学界定为把握其时代的思想。海德格尔则将哲学描述为引导存在走向独立与创造的机遇。如果我们以这些定义为出发点,那么可以说俄罗斯哲学思想的发展符合黑格尔的观念。它首先是民族历史意识的一种形态。  相似文献   

17.
简论六祖坛经的无相忏悔兼谈唐代禅宗忏法体系的形成湛如一、序说KSAMA—意译为忏摩,略译为悔、忍恕。谓乞请他人宽恕自己之罪过,《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8上说:此之一人,于我等处,凡有所作,常为先首,我不相助,彼定生嗔。我等食竟从乞欢喜。食已,详至其...  相似文献   

18.
思孟五行说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荀子《非十二号》对子思、孟轲的批判,给后人留下了一个难解的千古之谜:“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抵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于思唱之,孟柯和之,世俗之沟犹音儒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河之罪也。”这里的“五行”,苟子没有明言是什么。唐人杨惊释为“五常”,是为五种德行,即仁义礼智信。从章太炎开始,人们对苟子的思孟五行说提出了许多新看法。章太炎、郭沫若、范文澜。杨荣…  相似文献   

19.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似成定论。然史、汉、通鉴记此事相异。董氏对策不在建元;建元尊儒发自御史大夫赵绾;《汉书》移秦“丞相绾奏”黜李斯奏议补建元元年;司马光移董策建元元年,始成此说。汉武尊儒未罢百家,而是“兼容并包”,“霸王道杂之”,以醇儒传经,能者为治。汉武删《今上本记》;杨恽等多人缮补《史记》;刘歆为刘氏中兴崇汉武,尊古文、神秘《周礼》,是易王绾奏议为卫绾奏议始作俑者。司马光以《通鉴》说宋神宗更化易政,反对王安石变法,是其伪造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的基本动机。  相似文献   

20.
蔡元定主张"河十洛九"、"河先洛后",与刘牧的"河九洛十"、"河洛同出"说相反。蔡元定强调河图与洛书的区分,与朱熹的"虚中为易、实中为范"说企图融合河图、洛书也不同。其目的是加强十数图与《周易》八卦的关联,九数图与《洪范》九畴的关联,进而将《洪范》纳入易学系统。其子蔡沈的《洪范皇极》以《周易》为象学,对应河图,以《洪范》为数学,对应洛书,正是这一目的的体现。这一区分是对刘牧河图、洛书说的发展,蔡氏父子由此构建了其范数之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