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芃 《天风》2003,(2):38-41
是否圣经中的每一段经文都可以直接拿来作为今天教会和个人的生活准则?我们应如何看待圣经中前后表达不一致的甚至是前后矛盾的经文?是否新约中的书信体书卷有一些属于它们本身的释经原则?提摩太前书第2章第9至15节,是我们在讨论上述问题,包括讨论妇女在教会中的作用等问题时必须面对的。教牧书信一直被视为教会的教会手册,其中的教训对教会有很深的影响。尽管许多圣经学者把教牧书信列为“后保罗学派”的作品,认为这段经文所表达的相对保守的妇女观不能完全代表保罗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为自己谨慎     
安孝辉 《天风》2001,(6):32-33
经文:徒20:28;提前4:16 我们刚读完的两段经文,是主的使徒保罗对以弗所教会的长老们,和青年传道人提摩太的劝勉。保罗要这些作神仆人、管家的人,“为自己谨慎”。这对我们这些在今天教会中,“作教牧人员”的人,是极好的提醒。现在,让我们在圣灵的带领下,共同来探讨,当“为自己谨慎”什么?  相似文献   

3.
使徒保罗说:“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4:2)借着这几节经文,我们看到忠心的仆人和不忠心的仆人所得到的不同结果。什么是忠心呢?保罗在书信中说:“……写信给以弗所的圣徒,就是在基督耶稣里有忠心的  相似文献   

4.
经文:西1:17—20 “教会”一词在四本福音书中仅出现过两次,新约其它23卷中却有100多次,而有关教会的信息和论述,较集中在保罗书信中。刚才我们读的几节经文,着重论述了教会与父神、与基督、与万有的关系,并突出说明了基督为教会全体之首。对于在建设中的中  相似文献   

5.
经文:腓1:3—6 我们知道腓立比书是保罗在罗马监狱里写的,固称“监狱书信”,保罗虽然身陷囹圄,但从书信中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保罗的心里却充满着喜乐和慰藉,“我每逢想念你们,就感谢我的神;每逢为你们众人祈求的时候,常是欢欢喜喜地祈求。”(腓1:3)因  相似文献   

6.
许秀 《天风》1995,(11):4-5
经文:徒20:34—35 这节经文是使徒保罗最后一次上耶路撒冷时,在米利都对以弗所教会长老的临别赠言。保罗此去耶路撒冷,面临的将是捆锁与患难。他知道已快临到为道殉难的时候了,他说:“  相似文献   

7.
陈明 《天风》2002,(7):31-31
新约圣经中提摩太前书、后书、提多书常被称为“教牧书信”。也可以说是保罗一生牧会的经验总结或是保罗临终留给提摩太和提多一封遗嘱。他教导他们怎样牧养教会和管理教会等一系列关于组织教会的事,当然这些教导也适合我们今天牧养教会。  相似文献   

8.
今天我们温州市基督教两会隆重举行按立典礼。39位同工被分别按立为牧师、教师、长老或被选立为执事。我谨以这段经文对受封立的同工作为劝勉。这段经文是保罗对以弗所教会长老的教导。我个人体会,这篇讲述表达了保罗极大的忠  相似文献   

9.
经文:徒20:35 感谢主,刚才我们念过的经节,这是使徒保罗对以弗所教会长老的教导,保罗引用了主耶稣的话:“施比受更为有福”,虽然这句话不在四福音中记载过,但可能这是主耶稣当时传道中常用的一句话。这句话激励着千千万万属神的儿女愿于施舍,慷慨解囊,关怀他人,助人为乐,为主做了美好的见证。 “施”是指施舍、付出、给予;“受”是指领受、接受、获  相似文献   

10.
陈明 《天风》2002,(7):31
新约圣经中提摩太前书、后书、提多书常被称为“教牧书信”。也可以说是保罗一生牧会的经验总结或是保罗临终留给提摩太和提多一封遗嘱。他教导他们怎样牧养教会和管理教会等一系列关于组织教会的事,当然这些教导也适合我们今天牧养教会。一、祷告与代求教会的建立,首先是建立在祷告与代求上的,一个没有“恳求、祷告、代求,祝谢的教会定是一个建立不好的教会。从使徒行传中可以看到早期教会生活的境况,他们常是“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徒1:12-14)。尔后,福音得以传开,建立了耶路撒冷教会,五旬节圣灵降临之后,门徒增添了3000人,这些都是祈祷带来的果效。一个教会若没  相似文献   

11.
<正>从保罗书信我们可以看到,教会建立之初即开始出现各种问题。保罗写信给哥林多教会的时候,哥林多教会还是一个刚建立不久的年轻的教会,这个教会存在的问题中,"纷争"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也是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参林前1:10-4:21)。在整本《哥林多前书》中,保罗的关注都与教会的分裂问题有关。书信开头保罗就劝告他们  相似文献   

12.
郭峰 《天风》2006,(7):28-29
当我们能客观看待世俗世界时,这不等于我们要流于世俗——任何置身于与非基督徒对话的基督徒都必须直面新约哥林多后书6章14到 17节经文的挑战,这其中又以14节为甚,经文提到“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许多时候,教会的牧者会引证这处圣经的记载来警告不同信仰之间通婚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也有人就此经文是否出于保罗的手笔提出质疑,希望以此来消减此经文的信息给基督徒群体造成的严重影响。比如,约瑟夫费茨米尔在他的书《新约的闪族背景》中立文指出哥林多后书6章14到17节是有人从一份库姆兰文献中添加进书信的。总之,人们必须非常小心地来处理哥林多后书 6章14到17节的经文。  相似文献   

13.
保罗的神学     
我们研读保罗书信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通过研读他的书信,可以确定保罗在早期教会史上的地位,可以研究第一世纪妇女的社会地位,也可以研究第一世纪的人们在写作时所用的修辞方法,还可以从体裁和结构方面将保罗书信与希腊一罗马世界的其它书信拿来做对比研究。这些是否就是我们研读保罗书信的目的呢?以上这些理由(也许还有更多)当然都可以引起我们研究保罗书信的兴趣,而且每一种研究方法都能够丰富我们对使徒保罗和他书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陈音 《天风》2006,(1):26-28
最近,我们周围的教会以及信徒们受所谓的“灵恩运动”影响,引起教会的分歧,并带来不利影响。我们如何看待做异梦,见异象,说方言,仆倒在地,被提升天,医病赶鬼等圣经所记载的这些统称为属灵的恩赐? “恩赐”两个字在原文中的意思是“恩典的彰显”,这个字是指神为着教会的益处而赐给个人的属灵礼物。新约圣经中有三处经文列举了“属灵的恩赐”:罗马书12章6至8节;哥林多前书12章8至10节;以弗所书4章11节。从这三处有关圣灵恩赐的经文中,我们可以找出二十种属灵的恩赐。此外,新、旧约圣经中也提到一些别的恩赐,如异梦、异象。  相似文献   

15.
孙天人 《天风》1996,(7):8-9
读《新约》保罗之书信,常见开头是“自称”,末尾是“问安”。特别是在罗马书16章里,“问安”占了相当篇幅,罗列了大堆人名,读时不很有味,可能就因此走马观花,好像这些经文,对我们无关紧要。然而“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提下3:16),“  相似文献   

16.
施比受 《天风》1996,(6):26-28
经文:“基督耶稣的仆人保罗和提摩太写信给凡住腓立比、在基督耶稣里的众圣徒和诸位监督、诸位执事。”(腓1:1) 这节经文是保罗致腓立比教会信中的自称和对收信人的称呼。在这简短的一节经文中,我们可看到腓立比教会的方方面面,从这方方面面又可看到腓立比教会是一个丰盛完美的教会。 今天,中国教会上上下下都在谈论教会的治理与建设,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治理、  相似文献   

17.
彭圣佣 《天风》1994,(1):33-34
靠主喜乐 腓立比书 (一)著者:使徒保罗(1:1)和提摩太同具名。提摩太是保罗的同工,当日与保罗同建腓立比教会,现在保罗准备派他去腓立比(2:19)。 (二)著作时、地:为保罗四封“狱中书信”之一,约主后62—63年,写于罗马。 (三)受书人:腓立比教会的众圣徒和“诸位监督、诸位执事”(1:1)。  相似文献   

18.
陈德群 《天风》2007,(6):23-24
著者:路加医生,他是使徒保罗的同工。在使徒行传的经文中作者多处自称“我们”。表明自己是保罗旅行布道的一个同伴(16:10-17;20:5-15;21:1-18;27:1-28;28:16)。书名:使徒行传,并不是作者路加自己起名的。他称那第三卷福音书(路加福音)为“前书”(1:1),显然称本书是“后书”或“续书”。书中所载是使徒的言行和使徒建设教会的事工,并且议论与救恩有关的要事。因本书是圣灵与使徒同在同工而有的行传,故亦称本书为“圣灵行传”。另外,也有人称之为“第五福音书”,因为四福音是记载耶稣在世所行之事,后一福音是记载耶稣在天上的继续作为。  相似文献   

19.
林培泉  吴新望 《天风》2014,(5):14-15
经文:《哥林多前书》1章10节至18节"合一"是教会兴旺发展的重要因素。若教会内缺乏合一、充满纷争,必然会衰退败落。在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中,保罗清晰表明他了解的纷争现状,并指出了解决之道:高举十架基督,一心一意彼此团结。一、教会纷争。  相似文献   

20.
彭圣佣 《天风》1994,(8):33-34
论主再来有关的事 帖撒罗尼迦前书 (一)著者:使徒保罗(1:1,2:18)。本书虽然由保罗、西拉、提摩太三人联名,但自古以来,教会都公认为保罗的书信。 (二)著作时、地:约主后51年写于哥林多。 (三)受书者:帖撒罗尼迦教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