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天风》2007,(4):25
圣经之中记载了两个不同背景的拉撒路.其中一个是用香膏抹主,又用头发擦主脚的马利亚的兄弟拉撒路,而另外一个是乞丐拉撒路.  相似文献   

2.
今天,我们要查考的是逾越节前耶稣先回到伯大尼,然后再从伯大尼上耶路撒冷去过节期间的所言所行。这一段经文也是耶稣最后的公开事工。耶稣在伯大尼和耶路撒冷(约12:1—50)逾越节前六日,耶稣来到伯大尼,就是拉撒路复活的地方(约12:1)。在那里有人为耶稣预备了晚餐。和耶稣一同坐席的还有拉撒路以及其他的人。马大一如既往地以行动者的形象服侍主(约12:2)。这时候,马利亚带着一瓶非常昂贵的香膏进来。她跪在耶稣面前并用自己的头发膏抹耶  相似文献   

3.
朱贵金 《天风》2002,(4):8-8
圣经中提到六个马利亚:(1)耶稣的母亲马利亚;(2)小雅各的母亲马利亚;(3)抹大拉的马利亚;(4)伯大尼的马利亚;(5)马可的母亲马利亚;(6)罗马的信徒马利亚;本段记载的足抹大拉的马利亚在七日的第一日寻见主的经历。 1、渴慕的心这位马利亚曾经有七个鬼附在她身上,忍受了  相似文献   

4.
路加福音10:38—42记载的马大和马利亚接待主耶稣是我们大家较为熟悉的圣经,这段圣经让我们看到两种不同的事奉:从马利亚身上看到的是一种安静的内在的事奉,从马大  相似文献   

5.
模范女性传     
靖玖玮 《天风》1995,(7):2-3
在旧约圣经中,有女先知、女士师,新约中有女使徒、女执事。福音书里记载了很多爱主的妇女,她们跟随主、服事主、供给主的需要,直到十字架下。耶稣复活以后的喜信也是妇女先传报出来的,因为主最先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直到今天的教会,热心爱主的人以姊妹居多数。  相似文献   

6.
神不偏待人     
李雪菲 《天风》2002,(5):50-50
过去常常想到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人天生下来就出生在富裕的国度家庭,过着舒适的生活?而有人就生在穷乡僻壤,过我们看来受苦的日子? 这久久盘旋在脑际的疑难问题,现今终于有了答案。现实生活又一次验证了神不偏待人这一真理。同时想起圣经记载的拉撒路一个乞丐和财主的故事:“有一个财主,穿着紫色袍和细麻布衣服,天天奢华宴乐。又有一个讨饭的,名叫拉撒路,浑身  相似文献   

7.
张少华 《天风》2006,(4):20-21
关于马大的事迹,圣经并没有多做交代,只有在三处提及她的名字(参路10:38-42;约11:1-44; 12:1-11),而且经文里面的描述都很简短,但有意思的是经文却记载了主耶稣和马大的三次对话,同时经文也反应出马大与她的妹妹马利亚具有鲜明对比的性格。马大的性格比较热心、直率;马利亚生性似乎较为沉稳、安静。因此马大这个人物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8.
蔡恺真 《天风》1994,(4):2-3
读经:约翰福音二十章一至十八节 根据圣经的记载,主复活至主升天,有四十天之久,多次向门徒显现(徒1:2、3),而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被公认是第一次(可16:9)。但前三福音均未记述,故使徒约翰在圣灵的感动下,特加补充说明,同时将当日的亲身体会,  相似文献   

9.
李钦峰 《天风》2011,(7):11-12
伯大尼在圣经中是一个非常优美的地方,在圣经中多次记载了伯大尼,伯大尼距耶路撒冷约有1.5公里,圣经记载主耶稣曾经9次光临这里,并在这里留下了美好的脚踪。主耶稣为什么愿意到伯大尼呢?我想是因为在伯大尼有服侍接待耶稣的家庭,他们用服侍的心表达对主的感恩之情,也同样留给我们美好的见证和榜样。  相似文献   

10.
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借着节日让我们来谈谈圣经中的一位好姊妹——耶稣的母亲马利亚,我们可以从她对天使的回应看到她的信仰生命。一、怎么有这事呢(参路1:34)当上帝透过天使向童贞女马利亚说,上帝要借着她的肉身降下独生子时,马利亚的第一反应是:怎么有这事呢?这是她对自我的认知,她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有限的人,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  相似文献   

11.
严育英 《天风》2004,(7):37-37
作为基督徒,当你在接受批评时能否理解别人,当你受到称赞时,能否把它作为进步的动力。经文路加福音10章40-42节,马大伺候的事多,心里忙乱,就进前来说,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个人伺候,你不在意吗?请吩咐她来帮助我。耶稣回答说,马大,马大,你为许多的事,思虑烦扰。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马利亚已经选择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夺去的。在圣经里只讲马利亚安静地听道,没有说马利亚听道后的举动如何,这段经文给我们初步的印象就是如此,然而当我们仔细默想与思考时,便发现马利亚的听道是跟她的行道结合在一起的。为什么说马利亚将神的道听进去了?  相似文献   

12.
陈德群 《天风》2007,(4):18-19
新约圣经中,跟随主耶稣的女徒中,名叫马利亚的共有六位。她们信仰的共同特点是十分热爱主,为主献上自己的一切,但她们每人却各有自己的特殊事奉和风格。  相似文献   

13.
真爱无价     
张合安 《天风》2006,(22):6-9
逾越节前六日,耶稣来到伯大尼,就是他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之处。有人在那里给耶稣预备筵席,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稣坐席的人中。马利亚就拿着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抹耶稣的脚,又用自己头发去擦,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有一个门徒,就是那将要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说:“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他说这话,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又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耶稣说:“由她吧!她是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约12:1-8)  相似文献   

14.
耶稣哭了     
杨兴品 《天风》2006,(19):19
道成肉身的耶稣已经彻底与人类的软弱认同,真切感受着人类的悲苦,深切同情着人类的命运!约翰福音第11章,主要是记载主耶稣使拉撒路从死里复活的神迹,其中,我们所选的经文记载了拉撒路复活前,他的两个姐姐和  相似文献   

15.
<正>"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经文:约20:11-18《约翰福音》20章11节至18节的经文记载了复活的主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从圣经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对耶稣的认识是基于耶稣的显现和启示。耶稣复活后,"用许多的凭据将自己活活地显给使徒看,四十天之久向他们显现,讲说神国的事"(参徒1:3)。耶稣的显现是他复活的重要凭据。  相似文献   

16.
何介苗 《天风》2006,(6):14-15
马大与马利亚的关系从肉身而言是同胞姐妹,从信仰而言是同道,同信耶稣,从事奉工作而言是同工,同跟随、同事奉耶稣的。因此,从“同胞”、“同道”、“同工”的“三同”的关系来说,她们应该是同心,毫无隔膜。但她们也有不同点,有各自的特点:1、马大性格热情活泼,马利亚性格安静温柔;2、马大的恩赐适合接待、伺候主,马利亚的恩赐适合陪伴主。如果把马大、马利亚不同性情、不同恩赐结合起来事奉主显然又是最恰当、合适。是的,她们堪称最佳搭档,马大伺候了主,马利亚陪伴了主,她们在各自的工作上荣耀主。但马利亚得主的称赞,马大却受了主的责备,为什么?  相似文献   

17.
教会书坊     
《天风》2006,(3)
《耶稣的故事VCD》(上下部4张)定价:28.00元本片根据圣经《约翰福音》为主线,综合四福音记载关于耶稣的内容拍摄。生动展现耶稣受试探、迦南婚宴、呼召门徒、使拉撒路复活、耶稣被钉死、复活等重要场面。描写了耶稣丰富的情感世界,他的喜怒哀乐,是人可亲可近的救主。本片制作精美、表现真实、感人至深。《大卫的故事VCD》(上下部4张)定价:28.00元本片根据圣经《撒母耳记(上、下)》记载的内容拍摄, 讲述大卫的一生。巧妙地运用《诗篇》内容作为旁白,给人以深刻的人生启迪。  相似文献   

18.
复活与祝福     
沈光玮 《天风》2007,(7):4-5
主不单是以道理来论证复活,并以他神性的大能战胜了死亡,当他面对坟墓的时候,大声呼喊“拉撒路出来。”那死了四天的人就从坟墓中复活出来。  相似文献   

19.
“圣母”马利亚,从天主教神学观点来看是《圣经》中的第二号人物,主人公耶稣基督是她的儿子,“为了人类得救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相信耶稣基督的宗教都尊敬圣母马利亚,最典型的是天主教和东正教。所有基督徒都认为圣母马利亚是人,是“第一位得救赎者”,“耶稣基督救  相似文献   

20.
马大伺候主     
沈承恩 《天风》2003,(5):6-8
路10:38—42 这一段圣经的小标题是:“马大为事忙乱。”一看这标题,我们就会认为马大这个人不太好。再一看这段经文,马大受到耶稣的批评,我们更觉得马大这个人不行。一般我们会把为了生活忙于事务的人称为马大。虽然这样称法并不一定要贬低马大,但也决没有意思要表扬马大。好像一个忙于事务的人是一个不属灵的人,一个不属灵的人怎么值得表扬呢?为什么对马大会有不属灵的评价?因为把马大与马利亚作比较。马利亚属灵,因为她坐在耶稣脚前听耶稣讲道;马大不属灵,因为她忙于家务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