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主持人语】:2018年4月底,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原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中心(现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中心)举办了第二届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的近十名国外学者来自德、俄、荷、英、意、日收藏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的档案馆、马克思恩格斯纪念馆以及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编辑单位。外方学者与来自中国国内多家单位的学者围绕"马  相似文献   

2.
徐素华 《哲学动态》2003,(11):11-12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心由欧洲向东方的转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也超越欧洲范围,开始在东方各国传播,出现了东方民族语言的新版本.在东方各国中,日本可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最早传播地,中国则要稍迟一些.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传播的最初形式是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片段摘译,包括间接的片段摘译(即翻译外国学者的摘要)和直接的片段摘译(即中国学者自己的摘译),时间大体是在1900年至1920年间,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文版本沿革史就开端于此.所谓片段摘译,就是把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某些重要片段或章节摘要出来,翻译成中文,介绍给中国读者.这种原著片段摘译,虽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中文版本,但却是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文版本的雏形.研究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文版本沿革史,不应忽略这最初的形式.正是以此为起点,才有了后来的形式多样的版本.  相似文献   

3.
由徐吉升、李玉春、孙桃香三位同志主编的《马克思恩格斯书信论哲学》一书的出版,填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项空白。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书信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地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所以缺乏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其实,马克思恩格斯的书信是他们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书信同各国工人运动领导人联系,探讨和指导共产主义运动;也通过这些书信不断地、深入地讨论理论问题,而且有些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9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简称MEGA~2)的编辑出版计划重新启动后,国际上掀起了一股基于MEGA~2新文献的研究热潮。法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一方面依据MEGA~2启动了法文版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编译工程(简称GEME),积极推动MEGA~2的国际研究;另一方面,从20世纪90年代初,法国学者就开始利用MEGA~2新文献,围绕着《资本论》及其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重新探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内涵、马克思思想形成史中的问题式转换、马克思与黑格尔、斯宾诺莎、亚里士多德、青年黑格尔派等理论关系问题。法国学界的思想研究动态,对我们开展MEGA~2研究的借鉴意义在于必须处理好文献考据与思想研究间的关系,避免将MEGA~2研究等同于文献考据的实证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MEGA2研究     
20世纪 60年代开始编辑 ,1975年正式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 (Marx Engels Gesamtausgabe ,以下简称MEGA2 ) ,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出版工程。全书规划为 114卷 ,到目前为止已出版 5 0余卷 ,全部出齐可能要到本世纪 2 0年代。MEGA2不仅汇集了已发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原著文字写作的全部文献 ,包括他们的著作和文章 ,草稿和未完成的手稿 ,他们执笔的工人运动文件 ,他们的书信以及摘录、摘要、笔记和读书评注等等 ,是收录马克思恩格斯文献最全的版本 ,而且每卷正卷之外 ,均附以极为翔实的“学术资料卷” ,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2 0 0 2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 (MEGA2 )研究”被立项批准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 (课题工作时间为 2 0 0 2— 2 0 0 7年 )。本刊现以笔谈的形式摘要发表课题组部分成员的前期研究成果 ,供学术界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批判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宗教理论的一部分,一直为学者所关注。目前大部分学者仅从狭义的角度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批判,而在此之外还应存在一种从广义上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批判的方式。梳理这两种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批判的方式与各自的内涵,探寻两种方式的合理性与立意,进而推导出狭义、广义两种理解方式的理论意义,有助于从历时性的角度理解早期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并为丰富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学科性提供理论基础。因此,有必要对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批判进行狭义与广义的理解区分,以期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标志唯物史观诞生的重要著作。遗憾的是,这部著作在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并未出版。因此,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作的有关"两厚册八开本"未能在威斯特伐里亚出版的说明就成为困扰学界的历史之谜。本文通过对MEGA~2第Ⅲ部分即书信部分,特别是对他人在1845—1847年写给马克思恩格斯的书信的考证研究,基本重建了那段历史,从而揭开了这一历史之谜。这有助于学人更深刻地体会《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珍贵价值。  相似文献   

8.
比利时KADOC文献中心是收藏欧洲低地国家天主教教会文献的专门机构,其中收藏有大量天主教(也有新教)在华传教的文献资料,涉及耶稣会、遣使会、圣母圣心会、方济小兄弟会、圣言会等多个修会,既包含西方教会和来华传教士的档案,也藏有大量中国神职人员、信徒及天主教中国化的文献。但是这一丰富的资源还远没有被有效地利用,本文通过梳理中外利用该馆藏的已有研究成果和KADOC所藏在华天主教文献概况,将这一重要档案馆介绍给相关领域的研究者。  相似文献   

9.
作为天主教传教士在16至17世纪撰写的众多的书信和其它文献,是当代学者用于研究东方基教史的主要资料来源.本文通过对远东耶稣会的年报制度考察,以日本丰臣秀吉发布的驱逐传教士的重大事件为例,分析了这些书信的来龙去脉后,指出这些书信的可信度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可信,有很多细节都被隐瞒或修改过,因此需要通过各种史料的排比印证,找到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事实真相,是现代研究者不可推辞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2月1~2日,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与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在清华大学共同举办了"第二届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研讨会。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哲学研究》杂志、《教学与研究》杂志、《清华大学学报》等单位的专家与学者参会,主要讨论了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拾文 《法音》1990,(11)
本刊讯印光法师在三十年代初期至四十年代中期,与著名佛教学者徐蔚如居士的书信手稿,最近在徐居士的外甥张叔文先生家的藏书中发现.这批书信手稿共有十五封信,约一万三千多字,大部分内容未经发表,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另有印光法师在抗日战争期间写给其皈依弟子何希净(雅南)居士的书信手稿一篇,系由何希净的后人提供.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于19世纪40—50年代,集中体现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及二人合著的《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伴随着马克思恩格斯整个思想体系的日渐成熟,他们的生态文明思想也逐步走向成熟。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集中体现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之中。在《人类学笔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及若干书信中,晚年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多样性,进一步贯彻并丰富发展了他们先前的生态文明思想。  相似文献   

13.
正初期教会在文学、艺术、等文化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沿,对欧洲和世界的贡献影响深远。教会在宗教文学上的渊源是四部福音、宗徒大事录、默示录和宗徒们的书信。从地窟里所发现的各种装饰和壁画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4.
传统地理环境理论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哲学教学和研究中关于地理环境问题的理论几乎完全是照搬苏联学者的说法。近十年来我国学者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反复认真的研究,发现其中问题不少。但尚未有人对此进行系统的批判考察。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地理环境学说的真正面貌,本文试作一初步的反思,以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15.
正【编者按】:马克思恩格斯的传世文献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直接现实。编校可靠而全面的经典文献,本身就是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性工作。MEGA的工作自梁赞诺夫以来既是马克思主义史的一部分,又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特殊力量,MEGA2尤其日益显示出这方面的影响和潜力。更深入地检视、开发、运用MEGA2,补偏救弊,张皇幽眇,推陈出新,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研究,也正是新时代的学术召唤。本组专题论文,以由张一兵教授领衔的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团队的有关新成果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使用了大量一手文献和最新披露的教廷档案、秘密文件、书信等,详尽描述了1924年于上海召开的天主教第一届中国教务会议的缘由、过程、内幕及其影响和意义。围绕20世纪20年代在华天主教"本地化"运动的首要事件——"第一届中国教务会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予以全方位的描述和观察,并试图在20世纪在华天主教"本地化"运动的大脉络中,捕捉此次会议的意义、影响和价值。当中所首次披露的大量教廷珍贵文献,也为我们透过文本了解第一届教务会议的细节、程序和会议内容提供了可能。而困扰该领域学者多年的一些问题:如围绕会议程序和主题而展开的争论与讨论,本文也首次依据最新文献,予以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17.
对于李约瑟提出的“为什么近代科学不在中国文明中间产生,而只在欧洲发达起来”,众多学者试图做出解答。目前对于李约瑟之谜的研究主要基于技术、人口资源、经济地理等十三个角度。这些不同角度解释均有其自身的逻辑自洽性,但是如果放在一个更长的历史时间段击考察,会发现有些解释并不是十分完美,十分充分。下面就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相关研究做一个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8.
明清之际耶稣会士译著文献的刊刻与流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之际欧洲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等进入中国内地传播天主教,确立并贯彻了书籍传教的基本方针,翻译著述了数百种西学文献。这些译著文献的刊刻地点以北京为中心,其次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部省份城市,并延伸到我国西北地区的绛州和西安两城市,是耶稣会士传教活动区域的生动显现。明清间数百种西学文献的译著和刊刻主要以个人文化行为为主,刊刻者主要是传教士和中国士大夫,兼有教徒和书商。这些译著文献版本复杂,流传广泛;宗教类文献种类多,刊刻数量大,流传日渐衰微;自然科技类文献种类有限,却影响巨大,流传深远。  相似文献   

19.
本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部原作遗产,有他们的著作、文章、草稿和未完成的手稿,他们起草的工人运动的文件,他们的书信以及他们对一些书作的摘要、概要、笔记和批注。出版这样一种版本是和当代科学和革命实践的迫切需要一致的,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学  相似文献   

20.
1896年,中俄签署了《中俄密约》,俄罗斯攫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的特权。由于中东铁路以哈尔滨为中心进行修建,当时盛行俄罗斯的新艺术建筑也随之进入的哈尔滨的城市建设中,哈尔滨的城市发展从此变得与众不同。新艺术建筑代表当时世界发展方向,能够在近代哈尔滨的城市建筑中出现,在中国建筑体系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的近代建筑史学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主要对现存于哈尔滨的新艺术建筑的装饰纹样进行探讨和分析。希望能为以后研究哈尔滨新艺术建筑的学者们提供一些可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