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学者认为马克思提出的是纯粹的社会批判理论,他们忽略了马克思对自然哲学的深厚兴趣。因此,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术合作中,恩格斯一直被视为是主导自然科学研究的一方,他的自然辩证法被指责为歪曲了马克思原初的辩证法思想。但近二十年来,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简称MEGA~2)新文献的出版,马克思在生态学、矿物学、植物学、化学、地质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摘录和笔记得到披露。学界研究的重点开始从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争论,逐渐转移到马克思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本文旨在介绍当代德国依据MEGA~2在马克思关注自然科学问题上开展的最新研究。  相似文献   

2.
MEGA~2第二部分不仅出版了一大批新的马克思经济学手稿,而且分别出版了马克思的原始手稿和恩格斯的编辑稿,为《资本论》的比较研究提供了文献基础。德国学者利用这些新的文献资料,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思想历程进行重新界定和分期,如提出马克思有过《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两个写作计划,而相关手稿的归属也被重新界划。在对比马克思和恩格斯手稿基础上,德国学者强调,马克思的经济学批判方法论是关系性而非实体性的,他的经济学首要的是逻辑性、抽象性,而非历史性、实证性。这对于我们利用MEGA~2做好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1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沉睡了近一个世纪,于本世纪30年代(1932年)才正式问世。《手稿》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一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事件。它使我们有可能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马克思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MEGA2研究     
20世纪 60年代开始编辑 ,1975年正式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 (Marx Engels Gesamtausgabe ,以下简称MEGA2 ) ,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出版工程。全书规划为 114卷 ,到目前为止已出版 5 0余卷 ,全部出齐可能要到本世纪 2 0年代。MEGA2不仅汇集了已发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原著文字写作的全部文献 ,包括他们的著作和文章 ,草稿和未完成的手稿 ,他们执笔的工人运动文件 ,他们的书信以及摘录、摘要、笔记和读书评注等等 ,是收录马克思恩格斯文献最全的版本 ,而且每卷正卷之外 ,均附以极为翔实的“学术资料卷” ,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2 0 0 2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 (MEGA2 )研究”被立项批准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 (课题工作时间为 2 0 0 2— 2 0 0 7年 )。本刊现以笔谈的形式摘要发表课题组部分成员的前期研究成果 ,供学术界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马哲史研究会,为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于四月下旬举行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学术讨论会。对《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地位、意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不同看法综述如下: 第一种看法认为,《手稿》是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是新哲学形成的标志。理由是:(1)《手稿》是包括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在内的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发祥地,它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著作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2)《手稿》是从经济学上剖析市民社会的第一部著作,特别是在异化劳动的理论中,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一系列基本的规定性,如关于人“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于19世纪40—50年代,集中体现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及二人合著的《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伴随着马克思恩格斯整个思想体系的日渐成熟,他们的生态文明思想也逐步走向成熟。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集中体现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之中。在《人类学笔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及若干书信中,晚年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多样性,进一步贯彻并丰富发展了他们先前的生态文明思想。  相似文献   

7.
在对MEGA~2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坚持思想史研究的初衷,以独立的、批判性的姿态面对MEGA~2。对MEGA~2提供的大量新文献应该给予更多的重视,发掘马克思思想发展中一些重要而又不为人知的学术线索,充实和更新我们对马克思的思想史理解。回到MEGA~2的原文语境,将使我们重新发现许多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构境中至关重要的概念,从而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体系。这是对"回到马克思"的一次再归基。  相似文献   

8.
<正>一些国外的生态哲学家,包括部分"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多次提出历史唯物主义与生态思想是否相容的问题。笔者认为,环境(生态)危机无疑不是马克思那个时代的问题与挑战,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和《资本论》等文献表明,唯物史观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思想,马克思将其具体贯彻到了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和批判中。因此,发挥和发展马克思的生态学思  相似文献   

9.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与《克罗茨纳赫笔记》被统称为马克思的"克罗茨纳赫时期"的作品。对两者关系的讨论构成克罗茨纳赫时期研究的重心。对此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已广为学界所接受的苏联学者尼·拉宾的"交叉说",即《克罗茨纳赫笔记》摘录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创作之中;二是新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一部分第2卷(MEGA~②I/2)编者的推论,即《克罗茨纳赫笔记》可能摘录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之后。在MEGA~②I/2卷文献学推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克罗茨纳赫笔记》的确摘录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论犹太人问题》之间,这一文献学事实对于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完成研究主题由政治国家批判向市民社会批判的转向,及其投入政治经济学批判起到了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实践观的一个“矛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开始, 国内对马克思实践观的追问已经延续了20多年。在诸多有待深化的问题中, 有一个问题值得引起关注, 那就是《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下简称《手稿》)与《资本论》之间的“矛盾问题”。在《手稿》中, 马克思指出:“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 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 第 96 页) 而在《资本论》中, 马克思这样说道:“事实上, 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  相似文献   

11.
因为《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所以,《手稿》发表后,曾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研究《手稿》的热潮。在我国,《手稿》热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人性、人道主义、社会主义时期的异化问题大讨论和美学大讨论中。促使人们大谈《手稿》的内在机缘,首要的是人们深受异化了的“社会主义”之害,人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和权利,于是欲借《手稿》之酒杯,浇胸中积郁之垒块,呼唤人性,伸张人道;其次  相似文献   

12.
(1981年5月26日至同年6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现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东德〕G.迈斯涅尔《文摘》 1981年第5期马克思恩格斯与民族运动—多样性问题 〔澳〕伊恩·卡明斯《文摘》1981 年第5期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结 构〔苏〕阿·弗.契尔丹采夫《文 摘》1981年第5期卡尔·马克思与异化〔美〕伊格纳斯· 费尔利希特《文摘》]981年第5期 “异化劳动”理论初探—读《经济学 —哲学手稿》胡福明《群众论 丛》1981年第3期马克思的异化及人道主义思想探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何新 《人文杂志…  相似文献   

13.
也谈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兼与俞吾金先生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 2 0世纪 80年代初关于人性、人的本质和人道主义的讨论 ,到 80年代中后期关于主体性问题的深入探讨 ,再到 90年代以来方兴未艾的所谓“人学”热 ,中国哲学界对于人的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一个基本的共识是 :人也是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对象 ,在马克思哲学中 ,并不存在所谓“人学的空场”。不过 ,上述研究基本上还只是看到了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对象意义 ,还没有把它作为马克思哲学的一种内在理论维度去理解和确认。俞吾金教授在《人文关怀 :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 (《光明日报》2 0 0 1年 2月 6日。以下简称“《俞文》”)中提…  相似文献   

14.
李乾坤 《学海》2012,(3):144-147
目前国内学界对于马克思"社会"思想研究主要关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1844年手稿》)中马克思为何会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意义上的"类"转向"社会"这一问题的探讨上。然而,如果回到当时的历史语境中,我们会发现一个重要问题被忽视了:马克思的"社会"①概  相似文献   

15.
16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写出了划时代的标志性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正是在这本书中,马克思承接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创新性成果,并将其进一步深化和升华,系统地提出和论证了“新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最终完成了自《手稿》开始的哲学革命变革。实践唯物主义作为“新唯物主义”的表现形态,其根本特征是强调实践,凸显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它实际上是马克思对传统人学思想的革命性的改造和提升,是深刻体现了划时代哲学革命变革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的原始文献中,他并没有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样的观点,从德文原文看,马克思用以表征历史唯物主义关键性原则的概念是社会定在和定在方式。虽然在1845—1847年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特定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刻意回避使用定在概念,但是从《共产党宣言》开始,特别是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等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重新启用社会定在等概念来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具体性和现实性,并由此揭露资产阶级经济拜物教的秘密。社会定在决定人们的一切意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原则。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非常重视机器问题的研究,他在《资本论》第2手稿,即1861~1863年手稿23个笔记本的第V本最后部分、第X IX本全部和第XX本的开头部分,写下了《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这部分手稿(以下简称《机器》手稿),这由1863年1月24、28日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1]也可以清楚地看出。与  相似文献   

18.
<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写于170年前。由于该文本的独特性及其特殊的历史境遇,所以它成为争议最大同时也是误读最严重的文本,从而构成哲学史特别是哲学文献诠释史中的一道风景线,乃至这一现象本身也成为一项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笔者在多年前曾经从青年黑格尔派特别是费尔巴哈、赫斯与马克思思想关系的角度对《手稿》进行过较为详细的解读,澄清和阐释费尔巴哈、赫斯对《手稿》的实际影响。~([1])本文拟从另外的视角,结合哈贝马斯、阿尔都塞、阿伦特、海德格尔等人的相关评论,对《手稿》的性质、地位特别是有争议的主要问题进行某种再释和讨论。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对《手稿》的一种辩护和正名,这是基于对《手稿》中表述的劳动观的基本肯定以及相关争议问题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19.
交融与优化──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美学思想与经济思想的关系庄锡华马克思恩格斯对美学问题的讨论往往在政治经济学专著中出现,美学理论与经济学理论为什么会如此密不可分地融合在一起?本文便是笔者对此进行思考的一些体会。众所周知,《19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政治思想是否蕴含伦理诉求,或者说马克思政治学说的伦理学基础问题,从第二国际至今,一直为人们所争论.20世纪30年代<巴黎手稿>的发现,使马克思政治思想的伦理基础再也无法否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