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德国比勒菲尔德有一个叫波恩的年轻人,他和妻子凯瑟琳开了一家餐厅。餐厅位置选在一条繁华的街道上,虽然开张没多久,客人却一拨接着一拨。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餐厅主人竟然是一对聋哑人!当年,一场高烧夺去了凯瑟琳说话的权利,先天性耳聋把波恩推向了无声世界。因为沟通上的障碍,很多厂家婉拒了他们的工作请求,  相似文献   

2.
弦月     
正弦月,有上弦月、下弦月之分。上弦月,又谓之"新月";下弦月,则谓之"缺月"或者"残月"。张潮在其《幽梦影》中,有"新月恨其易沉,缺月恨其迟上"之语。他认为,"新月易沉,缺月迟上",都难以让人尽赏"弦月"之美,故而,都是叫人遗憾的事情。足见,张潮对"弦月"之喜欢。确然,单是弦月的形状,就叫人喜欢。弦月,月如弦,仿佛随手一拨,轻拢慢捻,一弯月亮,就能弹拨出美妙的乐音;特别是夏日里,  相似文献   

3.
纸上的花朵     
寻常的日子里,或者是在静谧的黄昏,或者是在悄然的雨夜,窗前独坐,我喜欢展开一卷书,默默地读着,此时,我是想让一颗心有所寄托。翻开的书页上,美丽的文字仿佛在纸上荡漾起了醉人的芬芳,让我流连不已。清朝大才子纪晓岚曾经感慨道“纸上云烟过眼多,半生心力坐销磨”,足见书的魅力之大,而纸上漫卷起的云烟,犹如盛开的花朵,着实让人喜爱。  相似文献   

4.
归来     
像只饿昏了的没头苍蝇一样,在这个城市的错综复杂的道路上穿行,步履匆匆,盲目而又无助,我想找的工作到底在哪里呢?那个中介机构只是为会员提供与用人单位沟通的机会,至于用人单位能不能录用你,他们则不能做任何保证。出了中介机构的大门,原来在心中涨得满满的希望,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干瘪得再也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神父一日     
“神父”一词意译于外文,其拉丁原文是Pater, 英文是Father,这两个外文词都是“父亲”的意思。在讲英语的国家,就称呼神父为“Father”,是一种尊称和爱称。我们中国教会为什么在“父”前又加了一个“神”字,称为“神父”,这里不作什么考据,大概是为了区别于自己的生养之父的缘故吧。不过,加上一个字而称为“神父”后,则较明显地表示出这样的一个群体的身份:与“神”有关,而与真正的“父”则无关,因为他们是一群独身者。由此可见,“神父”是与神,或者同宗教活动有关的人。那么,欲说“‘神父’的一天”,我想,实则是说神父…  相似文献   

6.
人生欲望论     
人生欲望论戒圆人类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虽然在社会成员职业结构上处于不同的地位,或者务农而成为农民;或者做工而成为工人;或者读书而成为知识分子和各种管理者;或者经营工商业而成个体劳动者、个体工商业者、私营企业主。他们同样衣食住行,同样生老病死,但在整...  相似文献   

7.
高尔基说过:“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惜,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事就是时间。”身边有几位老师相继退休,听其言,观其行,一种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时隐时现地弥漫于他们的心际。人生苦短,岁月无情,无可奈何花落去。  相似文献   

8.
1、对实践的理解不同。实用主义者一再声明他们的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但是他们对实践的解释是广泛而又含糊的,他们或者把实践归结为作为有机体的个人适应环境的那些生物学的活动,或者把人们的日常生活,包括人们的希望、欲求的满足,甚至个人的心理活动,包括作梦、精神错乱以及  相似文献   

9.
他们都已是中年人,当然也有着中年人的丰富阅历。但当他们握着画笔或者拿起了雕塑刀画佛、塑佛时,又都洋溢着青年人的激情。 塑佛、造佛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主要工作。 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再单纯不过了。他们信仰佛教,相信因果,听命于自然。也许是父辈们的点化和影响,他们逢寺必进,是佛必拜,见经必读,悟性大长、智慧大增。  相似文献   

10.
我想我应该是这一拨农民的朋友,或者说我是他们的一分子,我和他们处在一个文化氛围里边,如果说这张画是中原文化的一个符号性的表达,那我就是其中的一个符号.  相似文献   

11.
正我很认同伍尔夫的一个观点:坚守自我比什么都重要。假设,一个人什么都有了,名、利、权,啥也不缺了,可是就没了自己,这样的人,就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妖魔鬼怪中往往有他的嘴脸。《圣经》有云:一个人要是失去了自我,即使拥有了全世界,又有什么意义呢?诚如斯言。没有什么比坚守自我更重要了。可是,尘世中有太多的人却不能做到这一点。他们或者随波逐流,或者阿谀奉承,或者步人后尘,或者损人利己,或者无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天主教》2010,(4):40-40
支派是古代社会中的一种组织,支派之下又分部落及家族,各有其首长维持治安行政。遇有战争发生,则有首长来召集全民团结御敌。但是支派之组织,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历史问题,盖它之形成,并不是靠单纯的血统关系,而亦有其外在的因素,比如弱小民族的自行加入,或者被征服民族的强迫参加等。  相似文献   

13.
金色的窗户     
有两个孩子住在山下一间简陋的房子里。他们常常一起仰望对面高高山顶上那一座漂亮的城堡,它矗立在雾霭山峦中,时隐时现,显得庄严而又神秘。而最令他们惊羡的是,那里的每一扇窗户都在阳光下闪耀出灿烂的金光,比起他们自家那扇连窗棂子也被风雨侵蚀得黑黝黝的玻璃窗来,实在是太高贵、太美丽了。  相似文献   

14.
恩敏 《天风》2011,(9):47-48
近年来,有一个有趣现象,有不少青年人跑到教堂来找牧师,要求在教堂举行婚礼。当牧师问及他们是否是基督徒时,有人就吞吞吐吐,也有人则干脆摇头。不是基督徒,哪又为什么喜欢来教堂婚礼?回答是:“具有高贵典雅风格的西式教堂婚礼很‘洋派’啊!”也有人回答则是“电视上英国王子都这样,很摩登呀”!总而言之是“比较时髦”!  相似文献   

15.
手持大镰刃收获庄稼的农妇,昂然挺立,充满豪气,代表了法国人民的崇高和坚强。这幅画体现了画家的艺术主张:歌颂劳苦大众,既表现他们的高傲与尊严,又让人们看到他们内心的纯净美。  相似文献   

16.
印度佛教在其创立之初即有着人本化的意蕴,而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菩萨人格则彰显了佛教的伦理特色。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本土伦理相冲突、调适、融合,则真正实现了佛教伦理的大发展。佛教伦理中国化或者是彰显佛教原有的伦理文化因素,或者是与中土伦理相融合,作为其结果,中国佛教伦理形成了自身的基本理念和行为规范,它不仅在佛教徒中有重要规范作用,而且对中国伦理文化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沃伦·哈定是一个喜欢说“是”的人,而克利夫兰则是一个喜欢说“不”的人,他们两人虽然性格迥异,但是,他们都以自己的奋斗方式,最终登上了美国总统的宝座。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康德的义务论主张道德行为的动机或者根据是纯粹理性以及对法则的意识,而非感性情感或者欲望,这一点决定着行为的道德属性.对此,情感主义者提出了大量批评,站在休谟主义的立场上,他们认为道德动机的根据应该是在以同情为主的情感而非理性之中,而康德的"理性中心主义"将导致认知与行动上的诸多困难.情感主义者们并未真正理解康...  相似文献   

19.
一点一横长     
盛夏身处燠热,想让自己静下心来看点书或者想点心事,谈何容易。万般无奈之中,蓦然想到练字。古人说,练字小则可以戒躁,大则能够逸志,不妨试试。于是,就搜罗文房四宝,一点一横长地开练起来。  相似文献   

20.
"理解康德就意味着超越康德",这句话对于德国观念论、新康德主义以及海德格尔来说都是适用的,但德国观念论是在康德的思想道路上超越康德,新康德主义与海德格尔则可能是在重建康德。海德格尔对新康德主义的批评以及与卡西尔在达沃斯的交锋都是源于他们各自对康德哲学核心问题的不同理解,本质上还是由彼此不同的哲学立场所决定的。具体而言,是新康德主义的知识论立场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立场,以及由此而来的对康德哲学知性与逻辑的强调,或者是对康德哲学感性、有限性以及先验想象力的重视。不过,在卡西尔与海德格尔之间,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他们思想对话的交汇点,而这恰恰是他们在达沃斯之后可以继续对话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