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笛卡儿的困境 提出心物二元论的人不算少,但以笛卡儿最著名。他推崇的认知方法着眼于对象的分割、形状和运动,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倚重自明的观念;不过,笛卡儿很快就知道,有些对象没有可割性、形状和运动可言;于是提出心物二元论,指出对象如果有分割、形状和运动可言,便统称为“物”,否则便统称为“心”;两者都可知,所用的方法和概念却不相同。虽然如此,笛卡儿毕竟没有切断心物之间的联系,他清楚地表明了人由心物两种实体合并而成,承认心通过意念引发行动;如果是这样,行动便有别与笛卡儿所指的物,也有别于他所指的心;那么,行为究竟是物还是心呢?这个问题不好回答,让笛卡儿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2.
物理学与几何学的关系密切:几何不仅是物理学家描述物理的数学手段,而且是启发他们物理思想的源泉。当物理学家重新考察几何学与物理学的关系时,物理学就会发生一次重大进步甚至革命。伽利略、牛顿的物理学革命将欧几里得几何引入,确立了描写我们世界的数学法则,奠定了经典物理  相似文献   

3.
风落之果     
徐彦 《天风》2007,(8):17
秋风中,一枚熟透的苹果从枝头坠落,正好打在牛顿的面门上。他弯腰、捡起,“放”在心中,和着伽利略、笛卡儿的逻辑推理与实验,细细咀嚼、品味……最终,这意外的一击启迪了牛顿,使之成为十七世纪动力学伟大的奠基者。这“风落之果”也会悄悄降临在我们的头上。走在灵程道上,不经意间,试炼的痛楚就会临到我们,软弱的我们有时会因此而乱了方寸,惯于悠游的步履失去了方向,就像灾难骤然袭向约伯,一日之间,  相似文献   

4.
“笛卡儿的二元论”在西方哲学看来很象一个稻草人,因为就“笛卡儿二元论”这一命名的观点来看,事实上,这一贬意称呼与其所由来的历史情况无关。当然,不少人会论辩说,笛卡儿是一位提出心灵和躯体的本质及它们相互之间作用的独特理论的作者,然而,这一理论却经常被丑化为“笛卡儿的二元论”而遭到批评。真实的情况是:笛卡儿坚  相似文献   

5.
笛卡儿的“我思故我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笛卡儿在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为他引入了“思 (考 )”这一概念 ,并使它成为哲学的核心问题 ,从而开创并形成了认识论的研究。他的思想的集中体现就是他的名言“Cogito ,ergosum”。这句话的英译是“Ithink ,thereforeIam” ,德译是“Ichdenke ,deshalbichbin” ,而汉译一般是“我思故我在”。按照我的理解 ,笛卡儿的这句话 ,英译和德译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汉译却有问题。它的正确翻译应该是 :“我思故我是”。在本文中 ,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①一笛卡儿从怀…  相似文献   

6.
费多益 《哲学动态》2008,12(3):60-66
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开启了近代哲学之门,这一命题自被提出之日起就引发了众多的解读和争论.而从"自我"中寻找确定性的根源和生存的意义与价值,正是笛卡儿以来的现代主体性哲学努力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7.
经典力学革命中起核心作用的是运动概念的变化。亚里士多德力学把运动理解成位移,这种运动概念与因果解释图式一起,限定了力学解释的基本特征。为了解决抛体问题而引入的冲力理论是一个过渡,伽利略在用冲力理论解释自由落体运动时改变了思考问题的方向,转向新的运动概念——运动就是瞬时运动。这个概念结合力学解释的因果图式预告了惯性定律。  相似文献   

8.
苏联人民确实以自己过去的伟大革命、多世纪的丰富的文化和哲学领域中的牢固的唯物主义传统为自豪。尼古拉·普拉诺维奇·奥格辽夫(1813-1877年)——十九世纪俄罗斯革命民主主义者、哲学唯物主义者、政论家、诗人,——和别林斯基和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同列为革命俄罗斯的杰出代表。 (?).奥格辽夫是属于贵族革命家一代的人物。从青年时起,他就站在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为人民的自由而斗争的道路上。奥格辽夫在俄国反农奴制运动发展的影响下,在自己的思想发展过程中,从贵族的革命者成为农民革命民主主义者、农奴制农民利益的捍卫者。奥格辽夫和赫尔岑一样,是逃避检查的俄罗斯民主主义刊物(如“北极  相似文献   

9.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圣才。人们把他与牛顿和哥伯尼相提并论,一点也不为过。他提出的“相对论”理论,把人们的思想从绝对时空观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大大改变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看法,引发了世界物理学界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称他是“一个其思想对世界的变化作出了超过任何其他人的贡献的科学先驱者。”爱因斯坦无疑取得了巨大的科学成就,然而,人们看到的只是他头顶上方圣洁的科学光环,有谁能知道他在经历了怎样的孤独心灵苦旅之后,才大彻大悟并由此登上事业颠峰的呢?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其中的心灵苦旅是多么艰辛,多么漫长……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三部分论证朝鲜劳动党奉行的主体思想,即坚持独立自主地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解决革命和建设的一切问题的原则。第一部分分析了确立主体思想的必要性,叙述了朝鲜劳动党确立主体思想以及向教条主义和修正主义进行斗争的经过。第二部分论证独立自主思想是主体思想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为贯彻独立自主思想所必须坚持的三个基本原则,即:一、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活动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二、坚持自力更生的革命原则,贯彻群众路线;三、搞好本国的革命,以加速世界革命的胜利。第三部分论证主体思想是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进行一切工作的创造性思想,并提出为贯彻这个思想所必须遵循的兰个基本原则,即:一、老老实实地研究自己的东西,精通和珍视自已的东西;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本国的现实结合起来;三、具有主体性地批判地对待别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著名天文学家伽利略诞生四百周年,中国科学界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天文学家,陈遵妫先生在 2月25日人民日报上发表一篇文章,题为:纪念伽利略诞生四百周年。我阅读之后,真是百感交集,恨上心头,共中最大的伤感是罗马教廷对伽利略的无理迫害。我情不自禁地略赘数行,谴责和揭露罗马教廷的狰狞面貌,以慰先哲。  相似文献   

12.
本书首先是一种阐明海德格尔思想的尝试。它把海德格尔的思想同本书第一部分专门讨论的哲学传统对立起来。其中主要是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有时候也有笛卡儿,他们被挑选为这哲学传统中突出的典范。在著者看来,海德格尔最要反  相似文献   

13.
《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美]苏珊·邓恩著,杨小刚、鲁刚译校,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版)是美国女性思想史研究者苏珊·邓恩的第二本论著,讲述的是发生在18世纪的两个国度中外表相似而本质不同的革命故事。写下这篇读后感的一个基本用意是:从苏珊对两个革命故事娓娓道来的叙述中,令人感到启蒙馈赠我们的遗产并不是那些看上去闪烁着耀眼光彩的词句华章, 而是——知识领袖统领思想的时代已经终结。  相似文献   

14.
有时哲学家们有这样一个愿望:从根本上重新考察现有的被普遍接受了的一些哲学观点、学说和问题。古希腊的怀疑论者(如皮浪、阿尔克西拉伊、卡内亚德等)为批判地考察事物和现象的哲学传统打下了基础。文艺复兴晚期,笛卡儿继承了这一传统,批判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一些神学学说和愚昧无知的偏见。“自然理性的光辉”应当继承确信不疑的才能从而代替在宗教改革时期占统治地位的那种充满感情激动和理智混乱的喧嚣噪音。在宗教不容异说的条件下,“怀疑一切”的笛卡儿是难以发表自己的观点的。他的著名的“系统的怀疑方法”是以这一信仰为前提的,即不允许对这一方法的可靠性有任何怀疑。既然断言“无中不能生有”的论  相似文献   

15.
本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am Chomsky 1928—)提出了一种新的语言学理论——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这种理论以它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研究方法引起了语言学界的普遍关注,被称为“乔姆斯基革命”,这场革命不仅冲击着语言学领域本身,而且对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拟从哲学和方法论的角度,对乔姆斯基语言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作简略地介绍和评述,以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16.
1839年底,恩格斯在研究了当时出版的施特劳斯批判宗教的著作以后,开始加紧研究黑格尔哲学,从这时起恩格斯就已经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了。借助黑格尔哲学,恩格斯就有可能为自己的政治的和社会的思想和志向提供一个更加坚实的哲学基础。而在此以前,恩格斯曾经以白尔尼和其它青年黑格尔分子为榜样,借用启蒙运动那种抽象的“每个人的自然权利”作为基础。从恩格斯给格雷培兄弟的信中可以看出黑格尔哲学一开始就给青年恩格斯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黑格尔关于“人和神按其本质来说(是)  相似文献   

17.
对于古典认识论和近代开端时的科学来说,不存在发现与论证之间的关系问题。培根和笛卡儿把发现首先(如果不是唯一)理解为确立新的科学规律。科学家是运用可靠的研究方法,通过逻辑推理,从认识原理中发现新规律的。认识原理按其本性来说是绝对真的。对于培根来说,这种认识原理是通过实验而得到的经验资料;对于笛卡儿来说,这种认识原理是依靠理性直觉说明的最一般的科学原理、原则。对此应该补充说明的是:从认识原理中推导出新规律的逻辑方法,被认为是绝对可靠的,即能保证将真理性特征从前提传给结论。对于培根来说,这种逻辑方法就是消元归纳法;对于笛卡儿来说,这种逻辑方法则是演绎法。因此,认  相似文献   

18.
哲学的终结和思想的任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标题表示一种沉思的尝试。沉思执着于追问。追问乃通向答案之途。如若答案毕竟可得,那它必在于一种思想的转换,而不在于一种对某个事态的陈述。本文具有一个更为广泛的关联背景。自1930年以来,我一再尝试更其原始地去构成《存在与时间》的课题。而这意味着,要对《存在与时间》中的问题出发点作一种内在的批判。由此必得澄清,批判性的问题——即思想的事情是何种事情的问题——如何必然地和持续地归属于思想。所以,《存在与时间》这个任务的标题也将改变了。我们问: 1.从何种意义上说,哲学在现时代进入其终结了? 2.哲学终结之际为思想留下了何种任务? 一、从何种意义上说,哲学在现时代  相似文献   

19.
袁经文 《宗教学研究》2004,31(4):144-147
以唯识学思想为主线,结合西方笛卡儿、洛克、康德等人的哲学学说,对庄子思想内在逻辑中所具备的色境唯识思想、主体意识思想、现象界和本体界沟通的二重世界思想,进行揭显;确立庄子思想在认识论史上的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20.
略论徐光启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七世纪初期的徐光启,和西方近代思想的奠基者培根、伽里略、开普勒、笛卡儿等人恰好同时。徐光启的科学贡献,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而对他的哲学思想,却历来为研究者所忽视,本文试图就这后一方面略论徐光启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