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高血压学会(ESC/ESH)于2007年公布了新的《高血压治疗指南》,新的指南主要围绕着近年来循证医学的证据,对高血压的控制目标以及治疗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并根据英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关于G阻滞剂的新观点,强调了个体化降压治疗的重要性,并指出G阻滞剂仍可作为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增加,各国对心力衰竭指南进行了更新.主要是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与心衰学会公布的心力衰竭新指南、2011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2010年英国国立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2009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实践指南工作组成人心力衰竭诊疗指南及2010年我国的急性心力衰竭指南等.各国指南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都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其中不乏亮点,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更加重视血运重建的治疗作用、推荐心力衰竭治疗的一种新型β受体阻滞剂奈必洛尔等等.我们对以上几个指南做了浅要分析,以取长补短更规范的诊治心力衰竭患者.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是我国居民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冠心病的主要死因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系列病因相同,但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和预后差别很大的疾病谱.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进行危险分层和个体化治疗已成为共识.本文对最近发表的中华心血管病学会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指南,并结合欧洲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学会指南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4.
2010年9月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和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ACTS)领导下的联合项目组、指南委员会及其评审专家共N起草的一份经多方权衡、以患者为中心、以证据为导向的关于心肌再血管化治疗的操作指南。指南涉及冠心痛患者的评估、治疗决策、二级预防等,第一次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经皮介入治疗在同一指导性文件中加以讨论。为利于临床医师阅读,撰写本指南解读。  相似文献   

5.
随着抗病毒药物包括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和核苷(酸)类似物(NAs)在临床上的长期和广泛应用,加之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颁布和不断更新,同时肝病学会和感染病学会的专家对《指南》的广泛巡讲、解读,使包括基层医院在内的广大肝病工作者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认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6.
走过十九年的曲折历程,在探索与发展中,2009年10月9-13日,由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 议组委会、美国心脏病学学院(ACC)、亚太心脏联盟(APHA)、美国心律学会(HRS)、日本循环器学会(JCS)、欧洲高血压学会(ESH)、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等多个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或机构联合主办的长成国际心脏病学会议(GW-ICC),  相似文献   

7.
2008年3月31日一项关于联合方案治疗收缩性高血压防止心血管事件研究(ACCOMPLISH)的结果在美国心脏病学会第57届年度会议上公布。其结果显示:与传统治疗方案相比.ACEI加CCB联合方案应用于高危高血压患者可降低20%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系统方法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力衰竭 (简称心衰 )是临床常见的综合症 ,各种原因和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都会发生心衰 ,心衰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致残率高 ,预后差 ,是心血管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据报道 5年死亡率女性病人约 4 8% ,而男性高达 6 0 %以上[1] 。尽管随着研究的深入 ,近年来心衰的治疗有不少进展 ,但如何根据不同病因的心衰或心衰的不同时期选择最适当的方案 ,选用最有效的药物仍是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根据系统方法的原理 ,探讨系统方法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1 整体性原则的应用由于导致心衰的基本病因多种多样 ,有…  相似文献   

9.
心衰治疗的战略转移──—心衰学说的思维变迁与未来治疗展望西安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710061)袁祖贻导师刘治全本世纪以来,有关心衰发生、发展的机制出现了三种范例,并以此为中心,试图解释心衰的临床现象,同时也以此思维模式为基础调整我们的治疗战略。随着对...  相似文献   

10.
心力衰竭的始动因素与续动因素──对心力衰竭研究现状之认识及未来之管见西安医科大学一附院心内科博士生(710061)马爱群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大多数心脏病的最终结局。核心问题是心脏的泵血功能障碍。引起心脏泵血功能障碍的原因可分为始动因素与续动因素两大...  相似文献   

11.
从指南看TIA概念的演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概念从20世纪50年代提出至今已有50余年,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和神经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TIA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卒中协会(ASA)在2009年6月发表最新指南提出TIA是由脑、脊髓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且无急性脑梗死证据。本文对新指南进行了解读,并对TIA概念的演变进行了简单回顾,同时探讨这种演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即使是经过了治疗,仍较正常人有较高的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有关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有较大的影响。其首要死亡原因是缺血性事件。阿司匹林是经过大量安慰剂对照、随机临床试验证实、可降低首次心肌梗死及缺血性脑卒中危险的抗血小板药物。近年来有关阿司匹林在防治缺血性心血管病方面的循证医学证据逐渐增多,国内及国际的心血管病防治指南均推荐应用阿司匹林。随着卒中预防领域内几项关键性的临床试验(ESPRIT、CHARISMA及WHS)的公布,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写作委员会对2006版指南的内容进行了更新。本文结合新的临床试验的证据,对阿司匹林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以期能更适当地应用阿司匹林,减少与高血压有关的缺血事件,提高人口的生存质量及寿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房颤消融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提高,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已列入I类推荐,慢性房颤射频消融也列入Ⅱa类适应证。肺静脉电隔离仍是慢性房颤消融的基石。但由于慢性房颤病因不一,机制更加复杂,除了肺静脉电隔离外,还需进行心房基质改良,其消融策略、术式、终点还存在若干争议。  相似文献   

14.
探讨实施卫生部所颁发的手足口病诊疗与防控指南存在的难点.通过实践,依据指南,笔者将近几年工作中所遇到处理各种肠道病毒感染病例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列出实施指南存在诸多临床及非临床的影响因素,包括:(1)上报、隔离引起的矛盾;(2)诊断、治疗、转诊引起的矛盾;(3)处理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疱疹性咽峡炎等与手足口病的矛盾.较多的矛盾令基层医院依照目前的指南难以良好地开展工作,期待更完善的指南以及各地医疗主管部门制定切合实际的、可行的、各种具体的防控预案.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病机制处于不断嬗变的过程,CHF的药物治疗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β-受体阻滞剂在CHF的治疗策略中,经历了从禁用到必用的过程,成为了CHF药物治疗的重大突破。大量临床试验表明,β-受体阻滞剂不仅能改善患者预后,而且能明显改善左室的舒张和收缩功能,全面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β-受体阻滞剂在CHF治疗中地位的变化,体现了哲学发展观与疾病的治疗以及药物应用的紧密联系,指导着我们的临床实践,也体现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密切联系。本文将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的新旧观念进行阐述、比较,对其作用机制以及临床用药进行介绍,并对其发展空间进行展望。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有能力从长远的角度控制疾病。  相似文献   

16.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由于临床不典型和致病微生物的多样性,导致目前临床上PID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介绍PID发病机制、高危因素、后遗症和并发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推荐其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规范。  相似文献   

17.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生活水平提高和寿命延长使得患者数量在逐年增加。电切镜的应用使下尿路疾病尤其是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新的治疗方法近年发展较快,并在BPH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症状和程度各不相同,并且高龄高危患者居多,其手术适应证需要进一步探讨。开放前列腺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经尿道激光治疗、腹腔镜手术近几年开始尝试,初步应用证实其应用得当是有效、微创、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因此发展迅速。微波、超声消融、支架植入治疗目前较少应用,但有其适应证,尚不能替代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可作为对症辅助治疗或适用于无法耐受手术者。结合国内外BPH诊治指南提出的手术适应证,查阅近年国内外发表相关文献,对于指南在实际应用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进行探讨。对各种外科手术的临床疗效予以对比和总结,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外科治疗的临床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18.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非小细胞肺癌被认为是老年疾病。迄今为止尚无专门针对治疗老年NSCLC的指导原则。作者就当今对老年NSCLC的治疗策略进行论述,并指出年龄不是影响NSCLC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以及化学治疗的单一因素。  相似文献   

19.
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妇科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与患者的病死率升高密切相关。患者自身状态、肿瘤的类型、分期及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手段均可构成VTE的危险因素。但目前尚缺乏专门针对妇科恶性肿瘤合并VTE的临床实验数据以及预防和诊治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