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生学业成就动机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周国韬 《心理科学》1993,16(6):344-348,378
本研究根据我国初中生的实际编制了一套测量初中生学业成就动机的自陈式量表。该量表由外部行为表现和内部心理因素两个分量表构成。行为表现分置表包括主动性、行为策略和坚持性三个子量表,心理因素分量表包括能力、兴趣、目的、知识价值观四个子量表。测题分析和测验分析的结果表明此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能用于鉴别初中生学业成就动机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动机的发展及性别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动机的发展及性别差异。方法:采用东北师大心理系“成就动机”课题组编制的“学业成就动机量表”对河北辛集小学三年~高三89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年级与性别间存在交互效应,男生学业成就动机水平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发展;女生较男生变化更曲折。并且,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其学业成就动机水平均依次降低。另外,小学三年、四年、五年、初一、初二学生学业成就动机存在显的性别差异,小学六年、初三、高中三个年级则不存在性别差异。结论:中小学男生与女生学业成就动机的发展不同步,到初三、高中发展趋同。  相似文献   

3.
长沙市大学生成就动机取向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大学生学校类型、年级、性别三个维度,探讨长沙市大学生成就动机取向的特点。从湖南省长沙市三所大学中(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随机抽取300名大学生,每个学校各100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1)长沙市大学生的个我取向成就动机明显高于社会取向成就动机;(2)长沙市不同学校类型的大学生成就动机取向无明显差异;(3)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取向无明显差异;(4)长沙市大学生成就动机取向的性别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沈烈敏 《心理科学》2002,25(1):57-59
该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能力问卷量表,结合教师问卷、个案访谈和调查等方法对80名小学四年级学生、94名初中一年级学生、85名高中一年级学生,共259名被试进行了假设一验证和范畴化认知方式与学业不良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各学习年限段学业不良学生在这两方面的得分均低于学业优秀者,且差异显著;各学习年限段学业不良学生间在这两方面的得分差异显著,呈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王洪礼  胡寒春 《心理科学》2005,28(3):675-677
运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高师本科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其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上,大一至大四学生无年级、性别、专业的显著差异;在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上,大三、大四差异显著;2、大四与其他各年级学生在自评症状各因子上存在极显著差异,男女生在自评症状的强迫和偏执两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3、学业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因子上差异显著;4、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较高相关。  相似文献   

6.
关于学业不良学生考试焦虑及考试焦虑形成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烈敏 《心理科学》2003,26(5):839-842
本研究以小学四年级学生80名、初中一年级学生157名、高中一年级学生89名,共326名学生为被试,采用实验法和测验法研究了学业不良学生的考试焦虑状况和考试焦虑形成的心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各学习年限段学业不良者的考试焦虑水平普遍高于学业优秀者,尤其初中学业不良者与学业优秀者之间差异极显著;来自智力与学科学习活动挫折可以导致学生焦虑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自信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车丽萍 《心理科学》2003,26(4):661-666
本研究选取93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编“大学生自信问卷”?考察了大学生自信的年龄特点、性别差异及学校类型差异。结果表明:大学生自信总水平差异显著,除社交自信外,整体自信、学业自信和身体自信均存在极显著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大学生在整体、学业和身体自信及其分维度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一、四年级显著高于二、三年级,其中三年级自信度明显低于其它年级;学业、社交、身体自信及其分维度存在显著学校类型差异,非重点大学学生显著高于重点大学学生;年级和学校类型在身体自信、整体自信、学业自信、社交自信及其某些层面上存在显著交互作用;性别和学校类型在身体自信某分维度的交互作用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成就动机与成功恐惧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陈俊  张积家 《心理科学》2003,26(1):107-110
运用成就动机问卷与投射测验研究了454名中学生的成就动机与成功恐惧,结果表明,中学生的成就动机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重点中学学生的成就动机显著强于普通中学学生。男生和女生均存在着成功恐惧,其恐惧主要与学业、人际关系、家庭和事业有关。被试在女主人公身上投射出更多的成功恐惧。中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与成功恐惧呈显著的负相关,而避免失败的动机与成功恐惧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平  李凤英  姜媛 《心理科学》2006,29(3):541-545
本文采用学业自我调节问卷,探讨了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特点。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小学生在自我调节学习的外部调节、摄入性调节、认同调节和内部动机维度上存在差异;不同调节类型对学习成绩有影响;不同年级、不同调节水平对数学成绩有显著影响,在语文成绩上未达显著;最后,本文对于该方向的未来研究给予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高等师范生成就动机取向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赫云鹏 《心理科学》2005,28(3):697-698
本文以12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等师范生的成就动机取向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高师生的个我取向成就动机明显高于社会取向成就动机;2、高师生成就动机取向的性别差异不明显;3、不同文化背景(城市与农村)学生的成就动机取向无明显差异;4、不同年级学生的成就动机取向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以小学五年级、初二年级和高二年级共35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10个月的追踪设计,运用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旨在揭示中小学生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相互影响,检验交互影响模型和发展观。结果发现,在前、后测中,小五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得分呈现发展性差异,且均显著高于初二和高二学生;中小学生样本总体T1时间学业自我概念能显著正向预测T2时间学业成绩,T1时间学业成绩能显著正向预测T2时间学业自我概念,符合交互影响模型;小学五年级T1时间学业自我概念能显著正向预测T2时间学业成绩,符合自我增强模型;初二和高二学生T1时间学业成绩能显著正向预测T2时间学业自我概念,符合技能发展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变化,中小学生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因果关系顺序也在发生变化,支持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心理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烈敏 《心理科学》1999,(6):559-560
1引言学生学业不良问题(LearningDisabilities)是目前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课题。为了解释教育实际情境中学生学业成绩分离的主要原因,本研究试图寻找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个体心理因素。根据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我们选择了智力、注意力集中能力、成就动机和焦虑状态四个心理能力和身心状态项目.比较小学与初中学业优劣不同的学生在这四个方面的差异。2研究方法2.1被试在上海市某中心小学四年级六个班中.每班取学习成绩一贯优秀且近次考试名列前茅者10人,平时成绩一贯低劣且近次考试名列最末…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法,选取755名初中生(其中流动儿童562名)作为被试,对未来取向及其与学业卷入的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未来取向与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城市儿童差异较大,具体表现为,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受教育领域未来目标显著较少,未来职业目标较多;未来计划得分显著较低;未来评价方面,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具有较少的内部归因,乐观性也较弱;(2)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未来取向主要表现出了年级差异,初一年级受教育目标显著高于初二年级,而未来职业内部归因显著低于初二年级;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则表现出了性别差异,男生在各领域上的外部归因和乐观性均显著高于女生;(3)教育计划和乐观性对流动儿童的行为卷入得分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教育的外部归因和未来的职业计划有着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流动儿童的未来受教育计划、教育目标和乐观性以及职业的内部归因对其心理卷入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成功恐惧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运用成就动机问卷和投射测验研究了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成功恐惧。结果表明 ,大学生的成功恐惧有四种 ,分别与人际、家庭、学业和事业有关。由投射测验引起的成功恐惧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专业差异。成就动机、追求成功的动机与成功恐惧负相关显著 ,避免失败的动机与成功恐惧正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15.
工作记忆、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是执行功能的主要成分.选择了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学生被试共320人,根据市三次统考与综合评定的学业成绩将他们分成四种学业成绩类型,研究了他们执行功能各主要成分的发展.结果发现:工作记忆、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都与学业成绩有高度的相关,各学业成绩类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或非常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陶新华  朱艳  张卜林 《心理学报》2007,39(6):1074-1083
以苏州市聋生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探讨其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聋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不及正常学生,表现在总分以及躯体症状、焦虑担忧、抑郁三个分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正常学生。学业压力、应对方式、内部成就动机和外部成就动机是影响聋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聋生所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要高于正常学生,聋生的成就动机也高于正常学生,而面对压力,他们的行为应对方式却较多退缩性的。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是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对聋生自强、自立、自理能力培养不到位,助长了聋生因残疾而产生的惰性和依赖性行为,对聋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消极影响。社会应提倡更多的正常人学习手语,让聋生有更好的社会交往环境  相似文献   

17.
姜媛  白学军  沈德立 《心理科学》2008,31(6):1308-1312
情绪调节策略近年已成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考察了中小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年级、性别、学业水平发展特点.结果表明在认知重评策略上无性别差异,有年级差异,有学业水平差异,高年级较低年级、高学业水平较低学业水平更倾向采用认知重评策略;在表达抑制策略上无年级差异,无学业水平差异,有性别差异,男生较女生更倾向采用表达抑制策略.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采用问卷法考察初中生师生关系、归因方式、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学绩组学生的师生关系、成就目标定向水平均显著优于低学绩组学生;高成就目标定向组学生的师生关系显著优于低分组学生;(2)在学业归因方面,师生关系高分组学生更倾向于将学业成功归为努力这一内部因素,而低分组学生则更倾向于将学业失败归为外部因素;在人际归因方面,高分组学生倾向于对成功做双重归因,而低分组学生则更易于对成败做外部归因;(3)掌握目标定向、学业成绩及人际内控对师生关系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学业外控对师生关系和掌握目标定向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掌握目标定向通过学业成绩显著影响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学业成就动机归因训练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本研究表明:1.学业成就动机与学业成就有显著正相关。2.中国中学生理想的归固模式为:努力、方法、能力、教师、家庭环境、任务难度、运气。3.用努力归因与现实归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的归因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水平,改善其成就行为;实验情境的训练效果能够很好地迁移到实际学习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20.
采用青少年时间态度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和学业拖延问卷,对 73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旨在探究时间态度与学业拖延的关系,揭示成就动机在时间态度与学业拖延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过去消极、现在消极和未来消极与学业拖延呈显著正相关,过去积极、现在积极和未来积极与学业拖延呈显著负相关。(2)过去消极、现在消极和未来消极与成就动机呈显著负相关,过去积极、现在积极和未来积极与成就动机呈显著正相关;成就动机与学业拖延呈显著负相关。(3)成就动机在现在消极与学业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未来积极、未来消极与学业拖延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