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佛学与科学融通之省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音》1999,(4)
近代以来,科学君临全球,成为举世公认的价值尺度、无上权威。宗教,尤其是被西方人作为宗教之典型的基督教,因表现出与科学明显相悖的禀性,曾藉教权迫害过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科学家,阻碍过科学的发展,因而随科学之进展而大大贬值。“宗教与科学水火不相容”、...  相似文献   

2.
3.
论科学与佛学的内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因斯坦曾经讲过:“没有宗教的科学是残废,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  相似文献   

4.
佛学与后现代主义虽然是不同时代的哲学体系,形式上有较大差别,但他们之间还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对本体论的消解,对主体的否弃态度,对语言的解构,以及异质性思维方式等等。二者的比较会通有利于人们加深对佛学与后现代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释见见 《法音》2009,(2):25-32,33-38
科学的兴起,标示着一种人类社会的强烈变革,不仅改变了人类物质生活的模式,更进而影响人类精神生活的趋向,全面深入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当全世界从旧社会形态走向现代化,科学自始至终主导着这一脉络的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标竿。而从有人类文明便开始起关键作用的宗教,作为一种旧时代的主导,不论在东方或西方国家,与科学的这场历史性的相会,必然会是最激烈且影响最深刻的一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中国的朱子学传入韩国后,经过本土化、民族化的发展,逐渐形成了韩国性理学。韩国朝鲜朝前期,为了树立并巩固统治理念,学者们主要关注如何在现实中实现真正的善并建立一个理想社会,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四端七情论争”。而到了朝鲜后期,面对壬辰倭乱与丙子胡乱导致的萧条  相似文献   

7.
李通玄与法藏虽同值唐朝盛世,但二者所处的地理与政治环境,以及身世、素养、身份、地位的不同却造就了他们不同的华严思想。在判教上,李通玄立十教十宗,法藏主五教十宗;在佛性学说上,李氏倡导法性与人性共通基础的佛性,较早提出了“无情亦有佛性”的说法;在观法实践上,李通玄相对来说,比较重视宗教修行实践,主张教观相分,强调止为观之先。法藏则较重视理论,以观代止,以教代观  相似文献   

8.
学界一般认为 ,南、北禅宗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南顿北渐。本文认为 ,所谓渐修与顿悟 ,实际上是一个修行过程线上的两个不同点 ,即事物变化时的量变和质变。北宗所追求的也是刹那间的顿悟成佛 ,却强调渐修的重要 ;南宗默认渐修过程的存在 ,却强调顿悟。由于强调点不同 ,导致了南北二宗兴衰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蒙山德异以佛性义释道,以顿悟义释修,以唯识义释习,以华严义释境界,将《老子》一书丰富的思想内涵彰显在佛教文化的视域之中。中国禅宗以宗门自居,特别重视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德异对宗门的这些要义有着极为深刻和精当的体会,很自然地将其运用到对《老子》的注释之中。德异在《直注道德经》中不仅运用了大量属于禅宗的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还吸收了不少属于教门,特别是唯识和华严的名相、概念和义理。德异还经常引用儒家经典证成《老子》之义,从而将《老子》思想置入到三教会通的语境之中。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笛卡尔的形而上学思想产生于1628-1629年前后,其主要依据是后来遗失的《形而上学小论文》.通过聚焦笛卡尔在1619年的伟大发现即"惊人的奇妙科学"理论,并对照同时期的三个文本(《来自奥林匹亚》、《指导精神的规则》的前四个规则和《谈谈方法》的前三部分),本文力图揭示出:从"全新科学"到"惊人的奇妙科学",笛...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的比较——从宇宙观、人性论及人生观等方面分析铁鸿业一、两种文化的异同(一)两种文化,两种大典——《论语》与《古兰经》儒家文化根源于孔孟思想,开创于先师孔子。其全部思想精髓包容于《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书之中。孔子述...  相似文献   

12.
在谈本题之前,先要说清什么是佛学。佛即觉义,佛学即觉悟之学。觉悟系从智慧中来,也可以说佛学即是智慧之学,智慧达到圆满高深的水平,即是成佛。智慧的海洋,深不可测,宽广无涯。学习的次第,当依生得慧,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一、菩萨为度众生而学通常所见,研究佛学的目的,大约有三种不同。第一种人,是把佛学当作一般学问来研究。众所周知,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没有信根,没有实践,纵在生花之笔,悬河  相似文献   

13.
王阳明和萨特相隔四百年,相距二万里,哲学思想自然有差异;然古今之变,东西之遥,无碍其相通,盖心学乃人学故。比较两者的哲学,不仅有助于对两者哲学思想研究的深入,而且对于把握中西哲学的基本精神,认识中西文化的特质,亦有积极意义。本文仅对两者的哲学本体论作一探索性的比较,旨在明辨其同异,分析其特点,考察其原因,总结其得失,以期引起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无中生有"的宇宙天文学家哈勃1929年用望远镜发现了著名的"星体红移"现象,证明宇宙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膨胀。这证明早期的宇宙一定比现在更密;越早期的宇宙,其密度就越大。从而一个不可避免的逻辑结论就是:宇宙  相似文献   

15.
主持寄语 伴随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佛学作为文化知识之一种,进入我国高等院校殿堂,受到大学师生的注意,这是目前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这种不大不小的文化热,究竟有哪些热点?具体情况怎样?恐怕迄今为止,人们了解不多,更不清楚。为此,《佛教文化》向大家推荐复旦大学几位同学在王雷泉教授指导下完成的《大学生研修佛学状况扫描》,这篇调查报告的好处是,不是像我们常见的那种“报告文学”式文学化的散漫的“扫描”,而是运用精确的调查数据,来翔实地反映大学生研修佛学的各个热点,有根有据,准确具体。  相似文献   

16.
17.
一、隋唐社会思想文化的新趋向 隋朝与唐朝是中国社会再度由分裂和动乱走向统一和安定的时期,也是政治、经济、文化重新调整和发展的时期。政治的统一,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在学术上,便是南北经学的会归终至统一;表现在宗教上,便是佛教的复兴以至于昌盛;道教也被提高至前所未有的地位。这就为三教各自的发展以及三教间的斗争融合,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和新的历史条件。文化的全方位发展,在总体上展现了与政治经济形势相适应的繁荣与盛大景象。  相似文献   

18.
《法音》1992,(2)
佛日在《中国佛学的继承与重建》中认为,佛教在饱经劫难后,又有了新的转机。在此百废待兴之际,青黄不接,沉滓泛起,佛教的一些老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新问题又层出不穷。解决诸多问题、振兴佛教的关键,首先在于提高广大佛教徒的佛学水平,树立正确的主导思想。欲迭此目的,必须着力解决中国佛学的重建问题,提供一种既契合佛意,又与时代精神、现代社会相协调,适宜于现代人学修的现代佛学。文章分析了中国汉传佛学的成就及其缺欠,提出了重建中国佛学的三个基本原则及目前应着力解决的四大重点问题。有理有据,论述精辟。  相似文献   

19.
谢灵运是中古山水诗的确立者,其人生与佛教关系至密。谢灵运的山水诗一方面极富于声色光影自然清晖之美,另一方面又即色观空,深蕴佛理。以上特征的形成,与他净土信仰的稳定心态及得益于佛学的取象理论有关。始宁山居期间他积极从事于佛教活动,创作了大量山水诗。这些作品,具有"山水不足以娱其情,名理不足以解其忧"的情理纠结,表现了儒家情志与佛教名理的内在冲突。  相似文献   

20.
荀况是战国时代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思想家、朴素唯物主义无神论者。这是大家所公认的,在学术界几乎已经没有争论了。但是,荀况的宇宙观究竟是朴素辩证法的,还是形而上学的?在这个问题上,至今还有不同看法。我们认为荀况宇宙观的基本倾向是属于朴素辩证法的,虽然还有形而上学的缺陷和局限。但是,包遵信同志的《论荀况宇宙观的形而上学特征》一文(《历史研究》1977年第4期),认为苟况宇宙观是以形而上学为其“特征”的,“它没有能从根本上冲破形而上学宇宙观”。这就否定了荀况宇宙观的朴素辩证法的基本性质。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