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康钧 《天风》2007,(15):34-39
本文以著名神学家奥特的"群体信仰维度"所涉定的内涵,即信仰行动或通过信仰与个人相遇、交流而产生的群体的视角,思考、分析教会作为社会团体,如何更好地积极地服务社群,并寻求以上帝是爱为指向的社会互动。中国教会与社会,正共同经历着和谐社会道德体系的建构,直面社会转型期间种种结构性缺失,教会与社会相互关系也必然与人的善美趋向及社会道德秩序相关。文章认为,在中国社会中,教会要甘心情愿服侍众人,并且以耶稣关怀人的方式的基督教特质出发,肯定人的价值,并与社会真正和睦、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2.
信仰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反映人们对某一特定目标的肯定关系,体现为信念、理想、思想和理论等等。如列宁所说:“理想只能是现实的某种反映”,(《列宁全集》第1卷第393页)从不同角度看,信仰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从主体看,有个体信仰和群体信仰。在个体信仰和群体信仰之间并没有绝对分明的界限。个体信仰在社会实践中一旦为某一群体接受之后,就转化为群体信仰;而群体信仰则又给个体信仰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一个客观的外在环境,二者相互为用,相得益彰。从构成看,有朴素信仰和理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圣经》文本中贬抑视觉上直接"看神"、而重视听觉且把"信道"建立在"听道"基础上这一现象入手,结合克尔凯郭尔在《哲学片断》中对信仰问题的讨论,分析了直接性的"看"和"听"在树立基督教信仰过程中所可能造成的误区,旨在揭示启蒙运动后信仰之为"精神性"和"内在性"的本质,以肃清宗教信仰领域中的诸种迷信思想,明确宗教在理念与实践上不可解决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交叉的方式比较了克尔凯郭尔和尼采对待基督教信仰的不同态度,提出二者的根本分歧不在于是否信仰基督教,而在于是否承认存在的"整体性"和"目的性"。  相似文献   

4.
正"玄帝"一名,在道教文献中出现甚早,东晋中叶杨羲、许谧等撰《上清后圣道君列纪》记:"上清金阙后圣帝君李诸弘元,一讳玄水,字子光,一字山渊,盖地皇之胄,玄帝时人"~1,此处"玄帝"意谓北方水行主神。《太上妙始经》说,诸天中北名玄天。玄帝信仰在宋元以下道教诸信仰中十分盛行,然追根溯源,却应从先秦的四灵信仰说起。《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  相似文献   

5.
《论语》中"德"共出现40例,这40例"德"具有丰富的内涵,从"德"的主体方面设置个人与群体、君子与小人两组观察维度,从"德"的具体所指方面设置秉性与行为的区别,从"德"的作用方面设置治民与化民的不同,以此来分析《论语》中"德"的含义,联系今天的社会现实,可以发现《论语》中关于"德"的论述,对于我们今天进行道德教育、道德评价以及个人的修身进德都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6.
前言 《诗篇》是整本圣经中最多被新约圣经所引用的,第一说明了新约圣经的作者都非常熟识《《诗篇》,而当时的听众亦需要发现上帝作为的深度;第二说明了《诗篇》中弥赛亚的预言不仅重要,而且已应验在耶稣基督身上;第三说明了《诗篇》如其他旧约书卷一样,充满了指向神在约中救恩的旨意,并带领信仰的群体对上帝在耶稣基督里的预备做出合理的回应!《诗篇》在崇拜中既可成为以色列群体实存的证据,更是神对亚伯拉罕的应许的具体应验:"万国要因你得福!"我们唱颂《诗篇》,连结古今的信仰群体,向我们救恩的元帅欢呼感谢!教会的崇拜乃向世界宣告这信实的盟约就在目前,焦点就在耶稣基督为人开通崭新的开始,要引进上帝为人预备的将来!  相似文献   

7.
王守恩在2008年第9期《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发表文章《民间信仰研究的价值、成就与未来趋向》。文章指出,当前的民间信仰研究主要集中于民间信仰与社  相似文献   

8.
文摘     
基督教信仰与中西文化卓新平在2007年2月上半月刊《天风》上发表文章《基督教信仰与中西文化》。文章认为,基督教传华历史有着社会政治层面和中西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精神信仰及其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丽丽  金盛华 《心理学探新》2005,25(3):46-49,58
运用问卷法对431名中学生的精神信仰和生活满意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精神信仰的总体状况呈现出社会信仰最强、实用信仰次之、超自然信仰最弱的特点。在社会信仰上更注重国家民族信仰,在实用信仰上更注重家庭信仰,在超自然信仰上更注重宗教信仰;精神信仰各维度对不同领域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各不相同。不同生活满意度水平的学生在社会信仰和实用信仰的所有构成维度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易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也是民间信仰重要的信仰资源。从民间信仰的思想根源上来说,《易》构建了鬼神信仰的理论基础。同时,《易》及其蕴含的思想又在民间信仰的具体信仰活动中扮演多重角色,对于塑造圣人形象,帮助求仙得道,神秘化图腾,神化凡夫俗子等信仰活动存在影响。究其原因,《易》的起源、《易》的衍生物、《易》的研究目的等方面的世俗化沾染了浓郁的信仰色彩,以致易学与民间信仰保持的多重关联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1.
《周易》对于"神道设教"的内容和形式做了显明而清晰的表述。"神道"既是治者塑造自身形象的内涵,也是"设教"赖以衍伸的渊薮。"神道设教"反映了殷周之际思想观念重大变化的动向,呈现了务实和谐的政治理想与敬神演绎的信仰世界,凸显了神明之道、圣人之道、教化之道三个维度,对中国传统的社会治理和宗教文化的影响至深至巨。  相似文献   

12.
巫蛊信仰是一种在我国起源很早且流传久远的民间信仰,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至今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有信仰者。《周易》蛊卦就体现了这种信仰。先儒释《周易》蛊卦之"蛊"为"事",为"败坏",或"败极而有事",均不符合蛊卦之本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上古文献中渗透着"天有意志"的思想,有学者据此认为中国曾经存在类似希伯来式的上帝信仰,并希望由此能把两大文明连接起来。但笔者把轴心时期《希伯来圣经》的"耶和华"形象和道家原初经典《老子》中的"天"的概念相对比,并从汉代道教正式形成时的经典《太平经》入手解读"皇天"的概念,发现《老子》中的"天"和《太平经》中的"皇天"是一脉相承的。虽然在道教时期"天"有表现出相对明显的人格化属性,但它依然无法违背自然之道来创世或影响"道本体"。这与《希伯来圣经》中耶和华介入历史创世、创造奇迹有本质上的不同。所以中国古代的"道"与"天"及相关的概念不是希伯来式的信仰对象,其本身是非人格化的,具有无神论特质。  相似文献   

14.
正在道教经典中,有一类以"血湖"命名或包含有"血湖"信仰的经典,涉及道经、忏悔、符咒、图篆等内容,诸如《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正统道藏》第2册)、《太一救苦天尊说拔度血湖宝忏》(《道藏》第9册)、《上清灵宝大法》(《道藏》第31册)和《血湖六幕集》(《藏外道书》第14册)等等,这些血湖类经典共同构成了道教思想、信仰和仪式实践的  相似文献   

15.
正《道教义枢》成书于唐高宗时,为青溪大德孟安排法师在整合前人《玄门大义》的基础上编纂而成,全书分为十卷共三十七品,现收于明《正统道藏》太平部。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芟夷繁冗,广引众经,以事类之",以期达到"显至道之教方,标《大义》之枢要"的目的。该书为道教由南北朝到隋唐以来教义教理的集成之果,为道教诸多信仰说教与信仰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今笔者以第一卷第二品《法身义》为主,以《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中关于"天尊有几身"的内容为辅,展开讨论,以阐述道教多神信仰的神学义理其神学信仰对世间教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声 《天风》2010,(10):I0001-I0001
<正>9月初,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的新作《幸福了吗》正式面市,相比10年前销量67万册但略显青涩的《痛并快乐着》,加入更多思考的《幸福了吗》显得更为成熟和睿智。对于书中多次提到的"信仰"一词,白岩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有信仰的人不一定都幸福,但是没有信仰一定不幸福。"  相似文献   

17.
"龙王"一词最早随佛经传入,结合之前中国本土原有的龙的形象,又经过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最终成为在儒、释、道以及民间信仰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神灵。五台山的龙王传说历史悠久,唐代《古清凉传》、宋代《广清凉传》《续清凉传》等史志中多有记载,发展到今天,形成了以"五爷"为代表的独具特色的龙王信仰。五台山龙王信仰随佛教传入而产生,但又带有浓厚的民间信仰色彩。  相似文献   

18.
民间信仰复兴是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社会事实。对于该社会事实之形成原因,学界已有一些从不同角度进行的因果解释。为了全面、深入地把握这种现象的原因,本文首先纳入一种历时性维度,将信仰传承的惯习作为一种孕育着民间信仰复兴的基本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然后再立足于现时性维度进行探讨,即把信仰结构的供与需两方面因素作为促成民间信仰复兴的重要原因来展开讨论;最后还将辅以一种动态性维度,即把灵验机制作为维系民间信仰复兴的关键因素。本文将此分析框架称为"三维模型",至于该模型的解释力尚需更多实证研究予以检验。  相似文献   

19.
<正>《学诚法师文集系列》一套8册于近期出版,这是学诚法师第一套系统而权威的文集著作,辑录了他发表在杂志上的论文、出席国内外宗教会议的发言和在访谈节目中的谈话。首批3册分别为《信仰与对话》《和合与愿景》和《责任与担当》,主要揭示佛教文化的时代价值,乃佛法之"用";次批5册分别为《佛法与人生》《智慧与成功》《修行与念佛》《持戒与觉悟》和《出家与修道》,主要阐释佛法学修的次第精要,是佛法之"体"。  相似文献   

20.
本文自汉文典籍《马氏南唐书》、《夷坚志》、《太平广记》中钩沉出三则唐宋时代江淮摩尼教、胡神信仰材料。其中五代时蕲州摩尼教信仰上承唐代长江下游的摩尼教传布,下启北宋蕲州摩尼教信仰和元末蕲州起义;金下邳县摩尼教信仰上承五代中原摩尼教起义,下接元末红巾军在下邳的起义活动;唐代楚州、泗州之间的胡神信仰,则连接了西北内地和东南沿海的胡神信仰分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