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体书店既是文化空间也是消费空间,它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质和人文气息,是城市文化的宣传阵地,也是文化生活的精神宝地。当代实体书店不仅提供给读者购书的空间,还提供给读者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的服务。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开始注重追求多元化的文娱活动。书店作为文化消费空间,有必要提高空间内的文化认同来满足读者的精神需求。文章以诚品书店宜兰店为例,通过SD法和因子分析法对书店空间进行量化分析,以此为提升书店文化认同感提供一些经验,为传播城市文化提供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2.
书店是商业建筑的一种,其销售的书籍是传递知识的重要载体,书店同时还是城市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高地,书店的经营状况、书店建筑空间的演变备受社会关注。文章梳理了我国书店的发展历程及其建筑空间发展的变化,以广州为例对现存有代表性的四十余处书店进行调查,总结了广州书店发展的四个阶段,并选取了新华书店永汉北路店、新华书店荔湾教育书店、广州购书中心与方所四家书店为代表案例,研究了小型书店、中型书店、大型书店与新型书店的建筑平面、空间与风格。  相似文献   

3.
1941年3月第二届国民参政会上,沈钧儒以国民参政员身份,在会上提出《为提议保障文化出版事业案》(以下简称“提案”),内容是反对国民党政府在国共合作抗日期间,蓄意破坏抗日文化事业,到处查封生活书店和其他进步书店,纵容军警宪特  相似文献   

4.
陶莞 《美与时代》2023,(2):19-21
实体书店是读者重要的精神家园,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实体书店受到互联网浪潮冲击,经营情况不佳,急需转型。实体书店可以依靠数字化转型和技术赋能,与数字科技创新融合,拓宽广度,提升高度,传承为读者服务的精神、为阅览服务的初衷、为文化服务的担当,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找寻自身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抗战中后期国民党抗日反共两面政策评析杨颖奇抗战中后期,即自抗战相持阶段到来至抗战胜利这一时期,国民党总的来说是抗日的,但是又实行消极避战、保存实力的政策,坐待抗战胜利;总的来说是联共的,但是又实行政治限共、军事限共的政策,企图遏制中共及其抗日武装力量...  相似文献   

6.
抗战初期国民党抗日反共两面政策评析杨颖奇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对抗战是比较积极的,对共产党的关系也比较好,这已是历史结论。但同时也不应忘记,其抗战政策还有着勉强的、片面的、甚至企求妥协的一面;其联共政策也还隐含着溶共、限共、反共的一面。本文即对此加以评...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不是神为本,而是人为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君为轻,民为贵,这是中国人本主义的传统特色。着重从社会制度考察伦理关系,从民生和人性角度解释和解决道德问题,是中国人本主义的又一特色。这种人本主义否定鬼神,但不拒绝“神道设教”,所以无神论与多神论并存,随意造神毁神则成为惯常现象。任何神都没有独尊的资格,也没有宗教迫害和宗教战争。新中国以人民的意志建国立宪,宗教信仰是个人的私事,受到宪法保护,在国家决策上,没有神灵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历史街区也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得到进一步发展。历史街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重经济效益而轻视文化的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街区的发展需要把握住保护和发展这个平衡点。开封市书店街文化基因传承路径研究以开封历史文化街区书店街为研究对象,梳理开封地区特色文化资源,从文化基因入手,分析其文化基因特点以及开封市书店街文化基因传承困境,希冀能提出对策,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开发提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9.
黄声远是我国台湾乡土建筑师的代表,他的建筑诗意般地根植于人和生活。他的建筑在地性表达,使人们对空间环境有着深刻的文化认同。文章通过梳理归纳在地性理论,结合与黄声远的访谈来阐述建筑师如何表达建筑的在地性,并通过诚品书店宜兰店来解析空间如何展现宜兰的人文情怀,帮助书店解决均质化问题,并发展书店的在地性表达。  相似文献   

10.
书店是书籍的载体,是城市精神文化的栖息地。可近几年,大大小小独立书店倒闭的消息不绝于耳,其生存状况鲜有关注,令人担忧。以南京独立书店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专访的形式,探究当前独立书店的生存现状及其所遇到的困境和阻力,为独立书店运营模式的优化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跟一位书店创意总监聊天,聊天过程中,他突然问道,现在人们不愿意走进书店,究竟是为什么?我想,他内心想必是知道答案的,可透过他睿智却忧郁的眼神,我似乎可以读到他内心真正的焦虑——这个民族的文化归宿。书店是什么?书店是一座孤岛,它可以让我们远离城市的喧嚣与争吵,是我们寻求内心安宁的场所。书店,不是家,却给予我们家一样的感受,让我们在油  相似文献   

12.
中小型书店的大量存在是打造书香中国的基本前提条件之一。目前的中小型民营书店业大都在经历着改革前的阵痛或正在改革的道路上摸索前行。特色明显的书店可以缩小经营规模,研精致思,遵循纯粹极致的空间设计原则,着重突出文化创意和品牌效应,营造优质阅读空间,在功能业态和阅读空间上体现自身特色,在经营上销售与之特色相关的书籍和相关的周边衍生品。这样中小规模书店既可以减少房租负担,又可以减少人力成本投入,降低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13.
在旧社会漫长的岁月里,我們少数民族就象沒有父母的孤儿一样,长期陷于貧穷落后的深渊而不能自拔。尤其是我們回族,从清朝直到国民党反动統治时代,受过的屠杀、迫害、虐待、侮辱是说不完的。有些地方的回族被杀絕了,有些地方的回族被迫而不得不隐瞞自己的民族成份,有些地方的清真寺和土地房屋被燒毀或霸占了庑┯醚聪吕吹氖肥?回想起来宁无余憾。  相似文献   

14.
耶稣,我慈爱的天主,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当我遭受磨难、被人迫害时,是你悄悄地来到我的身旁,伸出温暖的双手,拉着我,告诉我:站起来,别倒下,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将要来临,是非必能辩明,冤案终会纠正。当我身患重病,卧床不起长达数年之久,几乎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5月10日,全国第一家宗教文化出版物专业书店——北京宗文书店开业。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副局长王  相似文献   

16.
以勒 《天风》2007,(14):33
初期教会的曲折不仅体现在犹太人的迫害,而更为严重的是罗马帝国的迫害。为何这样一个曾经能够容忍基督教的帝国开始对基督教会进行迫害呢?  相似文献   

17.
《李达年谱》所述李达生平事迹中,存在些许遗漏和错讹之处。有关李达早年求学经历和建党时的个别表述值得商榷;对李达离开党中央机关一事的表述应更为严谨;李达1936年回乡及其前后的一些事件未被提及;对李达在颠沛流离时期为避免国民党当局和日军迫害坚持著述和办学进行不屈的斗争,应做进一步的适当表述;李达的家庭成分应做适当说明;李达为冯玉祥讲学的时间和1939年李达的经历等情况应做修正。  相似文献   

18.
赵康英 《世界宗教研究》2011,(4):106-115,194
尤西比乌斯所著的《教会史》不仅是研究早期基督教和教会发展情况的宝贵史料,也是研究他本人宗教观的重要资料之一。《教会史》反映出尤西比乌斯的宗教观是由几种不同的神学观点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迫害神学"。通过对《教会史》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他的这种"迫害神学"在教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特征:早期是"异教迫害论";中期是"皇帝迫害论";而晚期则是"上帝惩罚性迫害论"。尤西比乌斯认为,所有的这些迫害其实都是上帝的安排,是上帝伟大计划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爱尔兰著名的哲学家厄里根纳因为自己的见解与宗教哲学不一致,受到了教会的迫害。  相似文献   

20.
圣保禄原名“扫禄”,西里卡的塔尔索城人(今土耳其境内),从小接受严格的传统教育,是一位虔诚的犹太教徒,在当时多元文化地区的氛围里,虽然希腊文是他的母语,但他却精通多种语言,给他在深研犹太经卷创造了机遇。然而,在他得到犹太审判庭的授权后,开始极力对耶稣的追随者进行迫害。可是。复活的基督召叫了他.使他由最初憎恨和迫害基督徒到皈依天主成为基督徒,后又被召选为宗徒,取名为“保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