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与书写中,汉代美学长期处于薄弱环节。依据美学史的研究范式,其原因有二:汉代艺术与非艺术界线的模糊、知识系统内容区分的含混,以及思想家理论抽象思维的不足,与美学作为艺术哲学的界定之间存在错位;汉代美学发展的非同一性,与美学史书写的启蒙史观之间存在错位。基于此,《中国美学经典·汉代卷》通过艺术哲学向文化哲学的位移,和从中国美学自身特征出发对启蒙史观的调整,得以形成新的中国美学史研究范式并介入两汉历史,从而为还原汉代美学的本来面目提供了可能。该书运用新美学史范式重新建构了汉代美学史料体系,展现了汉代美学的多元性、丰富性与敞开性,凸显了汉代美学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2.
十年来,中国美学史的研究成果斐然,不仅有大量很有价值的专题论文出现,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好几本大部头的美学史著作出版,如,李泽厚、刘纲纪主编的《中国美学史》第一、二卷;叶朗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敏泽著的《中国美学思想史》第一卷,等等.不过,这些美学史著作都是通史性质的,除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简要地论及近代美学外,其他美学史著都还没有写到近代.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近代美学史研究的需要就显得更为迫切.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了卢善庆先生50万字的《中国近代美学史》巨著,也许正是适应这种需求,成为国内第一部系统论述中国近代美学思想的专著.  相似文献   

3.
徐大威的美学专著《中国审美形态的识别性问题研究》于2017年8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作为中国审美形态研究的新成果有以下三点创获:首先,该书以审美形态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了中国美学史应该如何书写的问题;其次,该书创新性地提出了作为中国审美形态在思维方式上识别的"灵性直观"的新思想、新概念,并以此作为分析、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再次,该书提炼并确定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审美形态如"道""气""兴""神""意境""境界"等。该成果对于建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美学,摆脱西方审美形态和西方美学的制约,进而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美学史是美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它已形成为一种专门的学科,对各种美学思想、美学理论、美学流派、美学思潮发展演变的历史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按照地域范围的不同,美学史既包括对世界美学思想历史发展的研究,也包括对各国美学思想历史发展的研究.所谓"西方美学史",是相对于东方美学史、中国美学史而言的,也是一种地域性的区分,一般包括欧洲各国、美国以及俄国美学思想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湖北省美学学会、湖北省文联、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学院、武汉建材学院等联合举办的中西美学与艺术比较讨论会于1984年10月24日至27日在武汉召开,有美学工作者100多人参加。中西美学艺术比较讨论会是在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美学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这就向美学提出了如何通过对中西美学的比较研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密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这个重要课题。解放后,我国美学界对于西方美学史的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如朱光潜、汝信、蒋孔阳等的西方美学史著作)。近年来,关于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也得到了开拓(如李泽厚、刘钢  相似文献   

6.
老子与柏拉图分别是中国古典美学史和西方美学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老子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其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他是古希腊成就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对后来西方美学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老子的哲学体系以"道"为主,柏拉图的思想体系是"理念"为基础.本文将对两者的同异作一些简要的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7.
章辉 《学海》2005,(3):169-172
一20世纪已成为历史。在回顾20世纪中国学术史的时候,西方美学研究可谓西学东渐的重要一支。80年代以来,在50-60年代朱光潜、汝信等先生的辉煌大著《西方美学史》、《西方美学史论丛》、《西方美学史论丛续编》等的基础上,西方美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均得到了极大的开拓,特别是古希腊罗马美学和德国古典美学得到了深入研究,除了美学史教材和论著外,柏拉图、康德、席勒、黑格尔的美学文艺学思想研究的著作都在不断出版。原因很简单,古希腊罗马美学是西方美学的开端和源头,它奠定了西方美学的逻辑起点,人们自然对其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兴趣。德…  相似文献   

8.
朱志荣的新著《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是我国上古美学史研究的重大收获。该书将文物作为我国上古美学史研究的重要对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从审美意识到美学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填补了我国上古美学史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由江苏省美学学会、《江苏画刊》编辑部、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美学史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0月17日至22日在无锡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北京、天津、上海、四川、山东、安徽、福建、甘肃、陕西、河北、辽宁等省市和江苏的美学工作者共80余人。这是国内第一次中国美学史讨论会。会议收到论文42篇。在大会、小会和个别交谈中,大家围绕着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对象,方法,中国美学史的体系、范畴、概念,中西美学比较以及历代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家的美学思想,进行了广泛热烈的讨论。现分三个方面摘要纪述于下。  相似文献   

10.
三十年来,朱立元教授在美学研究方面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首先专攻黑格尔美学;由研究西方古典美学逐步过渡到研究西方现当代美学,同时学习中国古典美学;在研究美学史和反思美学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实践存在论美学",建构起自己的美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最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近五十万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美学史著作,也是叶朗同志继《中国小说美学》后又一部开拓性的著作。这里我想谈的,是《大纲》的研究方法。美学史方法,特别是中国美学史的方法,是近年来美学争论的热点。其中一个最重大的  相似文献   

12.
西方美学史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方美学史的研究及其学科建设 ,在我国美学研究中是起步较晚、也较为落后的部门。尽管近代中国美学是在“西学东渐”的文化背景下 ,深受西方美学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 ,对西方美学的引进和介绍也在 2 0世纪初叶至 30年代形成过一股热潮 ,但对西方美学史的研究却没有系统地展开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对象和分期问题聂振斌对于中国美学史研究的一般对象与方法,近几年已有不少学者发表了看法,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美学史是研究审美意识淡展史的。审美意识有两种表现形态:一是抽象的理论形态;二是具体的感性形态。广义的美学史把以上两种形态作为研究对象,而狭义的美学史则仅研究抽象的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第二种意见反对把美学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认为美学史的对象范围只能是审美意识中已经形成为理论形态的那一部分。第三种意见认为中国美学史应当研究中国的艺术美和体现这些艺术美的理论。我认为美学史研究的对象范围,除了专门的美学家的思想、著述外,还要把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文艺家、文艺批评家等思想体系中的审美观点、文艺观点包括在内。至于审美对象(艺术、社会、自然)史只能作为历史背景材料和某些理论观点的具体印证而被吸收到美学史的撰写范围之内。关干中国近代美学的历史分期习惯套用社会发展的一般历史分期,即以"五四"为界.把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历史,分为"近代"与"现代"两个住质不同的社会阶段,并作为美学史的划界依据,我认为应该依据美学思想自身的发展过程,不应该机械地套用一般历史学的分期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正>如果说学术期刊的根就是学术,那么《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根,就是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它包含了两支重要的队伍。一支是国际、国内众多的美学研究者,他们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中心,兼及东西美学和美学史的研究;另一支是一个由高级别的国际、国内专家组成的编委会,他们随时向编辑部提出各种方向性的指导性意见,以及美学学科的前沿信息。所以要办好《马克思主义美  相似文献   

15.
许洪淦 《美与时代》2014,(4):116-116
一、西方美学史研究状况综述 我国对西方美学史的介绍和研究,是和近代西学东渐的大文化背景相联系的。对西方美学史的介绍和研究,自20世纪初到30年代形成了一股较大的热潮,但此后多有沉寂;至60年代初,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的问世,标志着对西方美学史进行系统研究的开始;到了80年代以后,以蒋孔阳、朱立元先生主编的《西方美学通史》为代表,我国西方美学史研究则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相继出现了10余部有关西方美学思想史著作。综观20世纪我国西方美学史的研究,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篇从方法论角度谈美学史问题的文章。它更多地注意了探讨美的本质的理论其自身结构与所蕴含之间的相关问题,这或许对当前的美学研究有所启发。 前几年社会对于美学的热望曾经推动了美学的研究工作,甚至促使美学研究者们暂时放下了美本质的争论与探究,转向具体问题的研究:或则研究部门美学,或则考察美学史,至今已取得相当一批成果。但在继续这类研究的同时,是否也要进行某些反思:从它取得的成果出发思考一下理论出发点方面的问题;思考一下二者有哪些必然联系,这两方面应如何相互依托、相互推进等问题,以图基本理论和具体问题的研究能相得益彰,让美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同时获得进展。  相似文献   

17.
2013年是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诞辰90周年。不久前,全国各地很多学者聚集上海复旦大学,纪念蒋先生并重温蒋孔阳先生的学术思想。学界一致公认,蒋孔阳先生对中国当代美学界做出了可与朱光潜、宗白华相媲美的杰出贡献。他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一、实践论审美理论的哲学思考;二、创造论文艺美学的精微探索;三、西方美学译介与西方美学史研究;四、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研究;五、美学研究的现实关怀和文艺批评实践;六、美学研究新领域的拓展;七、美学学术史研究、美学文献学的资料整理和学术刊物的创办;八、美学人才的培养和复旦美学学派的溉沃;九、美学的践履:散文创作、美学的人生化与人生的美学化;十、一代大师,泽被整个中国美学学界。蒋孔阳先生的美学研究兼收并蓄、自出机杼、文风清新,达到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境界,值得我国美学后人认真钻研和学习。  相似文献   

18.
四、美学史研究和现代资产阶级美学批判在较高的方法论水准上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成就,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问题的丰富,为进一步有成效地掌握美学遗产准备了条件。在八十年代上半期,美学遗产的容量有了增长,把握了一些新的时期和空间地域,以前,它们的美学还没有成为详细分析的对象,这些时期和空间为古希腊罗马晚期、中世纪、中国、日本和印度。在多卷本《美学史文献和资料》中,第一次用俄语发表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时期许多大思想家的论著。对现代资产阶级美学的批判包括广泛的领域,不断揭示和分析国外理论思想和艺术思想中最新的流派和倾向。  相似文献   

19.
刘纲纪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学家,他曾与李泽厚先生一道共同主编过《中国美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其后,他又于1992年出版了专著《周易美学》(湖南教育出版社),这是国内第一本全面介绍《周易》美学思想的著作,是一部具有开拓性与原创性的重要著述。对《周易》美学的研究,中国当代美学家也有过论述。叶朗先生《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就列有专章“《易传》的美学”。他认为,《易传》(主要是《系辞传》)在美学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突出了“象”这个范畴,并提出了“立象尽意”和“观物取象”两个命题,从而构…  相似文献   

20.
曾繁仁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美学研究,视角遍及美学领域的各个角落,尤其是在美学基础理论、西方美学史、审美教育、文艺美学和生态美学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曾繁仁先生在国内美育理论研究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从学科建设的意义上讲,曾繁仁是中国文艺美学的开创者;对生态美学的理论建构则是其力求使中国美学走出困境、求得突破,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新体系的有益尝试。曾繁仁先生的学术研究体现了深厚的人文蕴涵和独特的诗性魅力,他致力于在审美批判中实现审美救赎,以人审美地生活、诗意地栖居作为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达到了极高的治学境界。在多年的美学探索中,曾繁仁先生形成了严谨不苟与纵横捭阖、哲学思索与现实关怀、学理探究与实践追求、历史反思和与时俱进相结合的治学风格。曾繁仁先生成一家之言,在中国美学界树起了一面新的旗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