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2.
香港道教界于丁酉年(2017)举办十年一度的盛事——“金策罗天大醮”,这是一个为国家、为国人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大型科仪。其间,还举办了文化讲座。本人有幸受邀参与,在讲座中谈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香港黄大仙信俗”是如何播道弘扬、如何面对日新月异的世俗社会、如何面对挑战进行创新而走向世界等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采 《美与时代》2014,(6):112-112
非物质文虎遗产的概念是在文化遗产概念的基础之上衍生出来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中,国际上是存在很复杂的流程的,这一认定流程在“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鉴定项目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丁奕 《中国宗教》2022,(11):74-75
坛城沙画是藏传佛教中一种独特的宗教艺术,画面用砂料以圆和方的几何形态表现宇宙结构的本源,呈现变化多样的“神灵”聚居处。其绘制过程复杂而细致,但画卷总是“转瞬即逝”,充分体现了“瞬间艺术”的价值和意义。藏传佛教的坛城沙画,以其“瞬间之美”闻名于世。作为藏族文化中最为独特的古老技艺,这门精妙绝伦的宗教艺术一直相承至今,兼具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2014年,作为坛城沙画的代表,西藏日喀则“彩砂坛城绘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5.

在上海地域范围内,冬令膏方的认知度、参与度、美誉度都很高;上海冬令膏方兼具传统医药和民俗两方面特点,民俗是底色,医俗是源头和核心,而药俗则最直观、可视程度最高;三“俗”的汇流与交融,造就了灿烂多姿的上海冬令膏方文化。上海冬令膏方的技艺与文化以群体传承为主,家庭(或家族)传承、社会传承为辅的特征十分突出;具有周期性特点,且集中在冬季的中医诊疗和中药炮制煎煮场所,带有明显的仪式和节日庆典风格,有多种文化符号表达。上海的中医药专家与当地百姓共同塑造了冬令膏方的习俗。

  相似文献   

6.
马佳丽 《美与时代》2020,(11):102-103
文章以CNKI数据库中1989—2019年收录的民俗文化文献为研究数据,利用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运用数据统计、共词聚类分析法和战略坐标分析法,描述我国近30年来乡村民俗文化研究的主要议题、内容、特点以及展望。  相似文献   

7.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艺术鉴赏课内容引入高校教学体系,不仅能丰富高校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而且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未将"非遗"的内容列入高等教育体系,导致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脱节。要构建完善的"非遗"课程体系,就要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观念、教学实施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国保护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立武 《管子学刊》2009,(1):114-119
虽然国际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了相关的立法,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特性和各国立法理念的差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国保护一直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以至于出现了跨国侵犯非物质文化遗产权益的现象。我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收集、保护的传统,同样面临着不断被外国组织或团体侵犯非物质文化遗产权益的现状。我国应当借鉴他国立法经验,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国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9.
中医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多年,但其中仍有较多理论问题存在争议,如对"遗产"的理解和认识、"文化"的本质、"文化"和"形式"的关系、中医知识体系的属性.这些问题不明确,必然导致对中医文化的认识偏差,甚至怀疑中医、反对中医、取消中医等消极思想的蔓延,这些认识偏差严重削弱了"非遗"必须具备的"持续认同感".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它源于民间生活,是其所存在的地域内民族历史、民族个性、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的“活”的显现,是一种不能脱离民族的特殊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全球对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也唤起了我国艺术界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创造的重新审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有创新才是最好的继承。也许本栏目可以助您思考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以五台山为中心的佛教音乐文物、文献及文化特征的探究,笔者认为“以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做为五台山佛教音乐的起始”,这种看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通过对五台山佛教音乐转化过程的分析,意在表明五台山佛教音乐并非是随同佛教一并传入的。并对保护、发展具有厚重历史的五台山佛教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力求为积极推进五台山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一直放在其发展的首位。然而在现代语境下民间艺术出现了"保护性的破坏"和"市场化的腐蚀"趋势,传统传播方式也显露出种种局限性。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所具有的优势,不但可以加强大众参与度和对民间艺术原生态的保护,同时可以解决传播的种种难题,为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播指出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富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衡水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的保护与传承,是政府、社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以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对探索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将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谢宛鹿 《美与时代》2020,(2):121-122
徽州建筑的建造技艺于2008年被收录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名录之内,对于其抢救和保护的工作随之开启,并收获了很好的成果,但是与建造技艺相辅相成的建房仪式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实,房屋建造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仪式性,并且建房仪式中蕴含了人们潜意识中的深层含义,揭示了过去人类所持有的宇宙观念,它应与建造技艺共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6.
佛教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青 《佛教文化》2009,(2):37-39
中国数千年的辉煌历史,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56个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民族,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具有无法估量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作为妈祖文化记忆的重要形式,包含着诸多推进海峡两岸和平的因子.清代妈祖信俗档案和当代两岸宗教直航记录中都记载了有关妈祖的功绩,是重要的和平记忆.在海峡两岸妈祖文化圈中,妈祖信仰认同可以从两岸妈祖祭祀、巡游档案、妈祖文化交流档案和妈祖公益慈善档案中找到坚实的事实佐证,从而体现出一种天然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8.
李义勇  梁冰 《管子学刊》2010,(4):104-107
周村烧饼是风格独具的传统食品,薄、香、酥、脆的产品风味,沿袭久远的工艺特色,对民俗和地域性食品的深刻影响,以及特色鲜明的传承与创新,使其成为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已建立起了传承体系和机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同时由于受传统传承观念和传承方式的局限、现代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以及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也存在着传承人老龄化突出、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少基本权益的保障和必要的资金支持、缺乏科学的传承理念与方法等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项目面临着后继乏人、人亡艺绝的风险。鉴于此,全面客观地分析目前我国非遗的传承及传承人保护情况,对于建设和完善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具有重要的针对性和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间信仰的互动关系。本文通过上海的三个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与民间信仰、黄道婆信仰与上海的海派精神两个专题的探索,论述了下列观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为我国民间信仰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理论,因为前者的使命就是保护与传承对建设和谐社会仍然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而一部分的传统文化正寓含在民间信仰中。因此,我们研究保护与传承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忽略研究其民间信仰的源起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