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流派与思潮。一批青年画家突破传统的绘画模式和色彩观念,在绘画的表现形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开辟了绘画语言的新天地,所呈现的种种绘画表现形式以及形成的绘画风格,可以说是印象派绘画的创举和对绘画的革命。  相似文献   

2.
水粉属于水彩的一种,即不透明水彩颜料,常用于初学者学习色彩画的入门画材,其用法模拟油画技法。水粉颜色的透明色彩种类较少,而要画好水粉画就必须充分掌握水粉各颜料的个性,了解它的受色能力的强弱、覆盖能力的大小、。这些问题都要通过不断实践,做到熟能生巧。在水粉静物写生中也会具有印象主义色彩。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史中的重要艺术流派,它强调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印象,反对遵守规律,主张艺术革新。而色彩的变化是由光色造成的,色彩是随着观察位置,受光状态的不同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若将印象主义色彩加入水粉静物绘画中,则能更好的体现出画面所具有的绘画性和强烈的色感。  相似文献   

3.
邓亚乔 《美与时代》2013,(12):88-89
在此处印象主义绘画风格被归类于一种涂绘风格来阐述。追求对光和色的表现,着力呈现瞬间的整体视觉感受;注重在自然环境下物态的颜色,发挥光色原理加强表现力而进行的绘画创作。后期注重主观意识的后印象主义,涂绘风格从印象派绘画风格到后印象派绘画风格的演变过程中依旧存在,并持续发展。题材的转变,强调形体的构成,寻求画面动能关系与精神层面的探索,运用强烈主观将视觉以外的精神层面表现出来的致力于自我的表现方式,这些客观因素在印象主义到后印象主义的转变过程中,不断增进绘画风格的多样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印象主义与传统绘画的比较,可以看出印象主义画派的缺憾之处。但在世界绘画史中,印象派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传统的视觉观察方法和绘画语言的一种丰富和革新。  相似文献   

5.
印象主义绘画在西方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同样真实描绘自然的前提下,与传统绘画相比,印象主义带来的是一场光与色的革命,这是再现方式的巨大差异。从此开始,传统绘画观念受到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6.
印象主义批评是19世纪的重要派别,印象主义批评家王尔德、劳伦斯等认为文学的本质带有神秘性,批评家只能对作品谈感受,却无法分析,他们强调要以纯属个人的、无法重复的、无法验证的主观感受去感受和品住艺术。印象主义批评的基本特征:思维方式的直觉感悟性,主体生命投入的情感体验性,批评文本的美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贾宇 《美与时代》2014,(11):72-72
色彩教学作为高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与艺术史的发展共同进步、开拓创新。我国现阶段色彩教育的主流方向仍是受西方19世纪印象主义色彩观的影响,长期以来高校色彩教学普遍采用条件色的理论,教学方法固化单一。印象主义可以说是现代主义的开端,二战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中的色域绘画,既是受中国水墨的影响,又是在西方艺术史构架下发展出来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杨政 《思维与智慧》2006,(11):13-13
一行人去玩赛车。都是头一次玩,除了兴奋,还不免惴惴。玩赛车就是玩速度。胆大的,几圈过后,就“飞”起来了;胆小的,任别人一再超过他,也不紧不慢。回来的路上,他们谈论着赛车。有一位说:啊,今天终于有了风驰电掣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诞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主义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顽强反抗官方学院派艺术的统治,后来成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他们重写生、重实践,主张走出画室,描绘外光和大自然的瞬息变化,用奔放的笔触和没有调和的颜色在画布上直接糅合,形成冷暖色调对比强烈的新画风。  相似文献   

10.
关于感觉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感觉定义的分析,发现动物及不具备语言能力或相应生活经验的婴幼儿是不具备感觉能力的,而这显然是不正确的。究其实质,传统意义上的感觉或认知心理学中的感觉等当属于意识的范畴,而这与感觉是最低级的心理现象这一认识相矛盾,最后指出有必要对感觉进行重新规范  相似文献   

11.
家的感觉     
每到周末,当我看到同事老任急匆匆收拾东西往家里赶的样子时,便在心中滋长一种思绪: 回家!回家!我在心中问自己, 家是什么? 家是个固定的地方吗?家是三问简陋的老屋,还是漂亮的楼房?是饮食起居的场所,还是每晚的归宿?真的,我一时说不大清楚。  相似文献   

12.
许多艺术家认为,绘画已经没有了发展的可能,所谓绘画创作只不过是重复以前绘画大师的图样而已。本文通过对西方绘画艺术还原性的探究,提出一些绘画创作的新思路,并通过对西方绘画艺术发展史的研究及自身的一些绘画实践,从而得出绘画艺术是无限发展的结论。我们需要作的其实是在那把尺子上找到某个刻度。  相似文献   

13.
在通常情况下,色彩在我们心中似乎成了一种固定的形式语言,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对色彩的概念进行理解,就会发现其中所拥有的层次对于进一步研究色彩在视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说物体的造型是绘画的灵魂,那么色彩便是绘画艺术的生命。我们在欣赏一幅画的时候最直接、最快速的视觉表现是色彩语言的绘画形式,不同的色彩会引起人们不同的色彩情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笛卡尔式的透视主义对绘画产生了很大影响,但这一影响常常被忽视和贬低。他对透视在绘画中的存在样式的哲学反思,触及了从柏拉图直至梅洛-庞蒂等哲学家所意谓的绘画的本质。与梅洛-庞蒂及其含混倾向不同,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借助于"自然之光"使得绘画得到了清楚分明的表达。他和梅洛-庞蒂各自表达着绘画传统中的两个可以并行不悖的走向:"心看"与"眼看"。  相似文献   

15.
《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这本书是德勒兹在这个有秩序的世界里创建的一种概念,在这个概念的大前提下,美学世界有了新的存在条件和存在方式,而在这种变化里,作者对绘画的呈现和诞生有了新的思考:在哲学范畴中什么是绘画的实质,它与其他艺术形式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我们对绘画的创作到底还处在什么阶段,什么是绘画的真实?这些问题,我们并不一定要去解决它,但一定要去思考,用思辨的方式来思考。文章借助书中的几个词如歇斯底里的微笑、音乐中的在场感、绘画与绘画动作之间的关系等几个点来阐述这一思辨过程。  相似文献   

16.
视觉感觉记忆信息在模式识别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振玲  杨仲乐 《心理科学》2004,27(3):624-627
该研究设计了新的实验方法进行了两项全部报告实验和两项抽样模式识别实验,考察视觉感觉记忆(visual sensorymemory,VSM)信息在模式识别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在限定利用短时记忆(shor-term memory,STM)信息的抽样模式识别作业中,识别出的模式与转换到短时记忆的模式在数量上无显著性差别,而在短时记忆和感觉记忆信息都可能利用的识别作业中,虽然转换到短时记忆的模式数量并未增加,但识别出的模式比转换到短时记忆的模式数量增加了1倍(P<0.001)。这表明,未能转换到短时记忆的感觉记忆信息可被直接用于模式识别。  相似文献   

17.
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通过题画诗引入多种色调,使画面与题诗之间构成张力。黑色是徐渭内心世界的基本色调,象征现实的人生状态;黑色与红色成为其世俗生活层面的现实和理想的冲突,同时色彩和意象之间也构成张力,凸现出徐渭在现实生存中的尴尬境地和内心冲突。这强化了徐渭绘画的主体意识和抒情功能。  相似文献   

18.
迈克尔·巴克森德尔(Michael Baxandall)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史家、艺术批评家。在他的一生中,他一直强调弗·雷·利维斯(F.R.Leavis)对他的思想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从这一角度入手,试图分析利维斯具体在哪些方面对巴克森德尔的艺术史观产生了影响,以便更好地理解巴克森德尔的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19.
近来研究表明杏仁体与感觉、情绪和记忆关系密切。对恐惧条件反射的研究发现杏仁体是情绪活动的关键性结构;导致恐惧条件反射的细胞及分子机制研究征实杏仁体具有情绪学习与记忆机能;杏仁体在向中感觉信息的筛选和凋制中具有显著作用和重要意义。本文将综述这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李义天 《哲学动态》2020,(4):92-102
作为人类道德心理的基本要素,情感在美德伦理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根据亚里士多德,情感被理解为一种伴随着快乐或痛苦的心理感觉。为了激起或体验这种心理感觉,行为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生理基础、认知程度和欲求范围。在前两者大致相同的条件下,表现为行为者的欲望或善观念并蕴含着相关判断的个体欲求,将成为情感是否产生以及如何产生的关键。然而,这仅仅表明情感在结构上涉及认知,但不能认定情感可以在事实上被还原为认知。情感与认知之间的复杂关系,使得一个具有实践智慧的美德行为者不仅在践行美德时伴随着恰当的情感体验,而且情感本身的恰当运用也构成了激发美德的一个内在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