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迪士尼推出的"公主系列"为受众刻画了一个又一个公主形象,她们身上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反映了当时的女性形象以及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新版动画电影《美女与野兽》等待解救的不是公主,而是王子。王子因为自私和冷酷无情而受到仙女的惩罚,被施咒变成一只野兽。正是因为贝尔的出现,才教育了王子,让王子完成了由"兽"到"人"的回归。这种超层次的对男性的拯救更加彰显女性主义。在影片中女性不再消极等待,爱情不再是人生唯一目的,她们有了梦想,有了追求,找到了自己的身份,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拉康的《讲座XVII》是一部往往被忽视的拉康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拉康开创性地提出了四种话语理论,而这四种话语不能简单看成是精神分析理论内部一次理论运动。最为关键的是,今天的某些左翼理论家如齐泽克,已经充分看到了这四种话语理论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的根源。在今天,这四种话语,尤其是普遍性话语,已经成为了左翼批判资本主义的全新利器。我们也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诠释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找到未来社会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陈畅 《学海》2012,(1):155-159
《明儒学案》通常被视为中国第一部学术史著作,这种观点的误区是把《明儒学案》与其所属学术传统割裂开来。《明儒学案》并没有超出传统上"以道为体、以史为用"的道统史观,它是以总结明代儒学为途径、以表彰刘宗周之学为目标的道统论著作。刘宗周建立了一种从整体上超越朱子学和阳明学的哲学立场,黄宗羲在此基础上发展出通达的道统史观,把存在诸多差异的明儒学术统合为一个价值整体。其话语特色是:既按各家思想自身的逻辑突出其特质,又使各家思想以参证、彰显刘宗周之学的方式存在于话语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4.
拉康的《讲座XVII)是一部往往被忽视的拉康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拉康开创性地提出了四种话语理论,而这四种话语不能简单看成是精神分析理论内部一次理论运动。最为关键的是,今天的某些左翼理论家如齐泽克,已经充分看到了这四种话语理论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的根源。在今天,这四种话语,尤其是普遍性话语,已经成为了左翼批判资本主义的全新利器。我们也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诠释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找到未来社会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观音菩萨的原型妙善公主的传说,民间有多种版本。妙善公主的原型至少又有道迹和南阳公主两种。观音大士"初非男女定相",只是"应缘而现"。而后,经元代管道升《观世音菩萨传略》,以及朱弁《曲洧旧闻》的细化与渲染,妙善公主便作为观音的化身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然而,神话传说毕竟缺乏历史证据。于是,南阳公主作为观音的原型便应运而生,《大悲卷》为南阳公主作为妙善公主和观音的原型提供了文献的依据,妙善公主的美丽传说便有了历史的佐证,南阳公主这一历史人物也就成为中国佛教中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的象征,既为外来文化增加了中国化的色彩,也肯定了中国百姓关注现实的情怀。  相似文献   

6.
苏珊·格拉斯佩尔在《边界》中的女性话语试验展现了其最具先锋性的一面.剧中克莱尔的话语将其女性经验完全暴露在外,一方面成为克莱尔以“他者”姿态对抗父权体系的武器,另一方面又造成自我与他人交际的失败,并最终导致克莱尔的失控与疯癫.以女性主义话语理论分析克莱尔话语的女性特质,以及此种女性话语对克莱尔人际关系与命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从现代性与理性的视角出发,认为孔子没有思辨哲学,只有道德哲学;保罗.博维则从后现代与非理性的视角出发,认为孔子只是复制了他自称要终结的结构。对于黑格尔而言,思辨哲学的重要假想敌之一就是中世纪神学以及与之相关的非理性话语,但是这一假想敌并未在孔子与《论语》中出现。对于保罗.博维而言,关注边缘群体是其批判孔子的主要立足点,但是这一群体本身却并未在《论语》之中出场。事实上,《论语》的话语展开是一种关于生命的独白,全部内容都蕴含在个体生命的历程之中,一方面与黑格尔、保罗.博维等西方学人立足于理性与非理性所进行的思考与论述有着极大的不同,另一方面也限定了《论语》话语解释力的三重自我限度。  相似文献   

8.
宏度 《法音》2000,(11)
本刊讯  应江泽民主席和夫人王冶坪的邀请,泰国诗丽吉王后代表普密蓬国王陛下于10月16至31日访问我国,诗琳通公主等随行。10月17日上午,诗琳通公主参访广济寺并拜会了中国佛教协会,受到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刀述仁居士、副秘书长张琳先生和广济寺监院演觉法师等的热情接待。刀述仁副会长向诗琳通公主介绍了中国佛教的现况,并代表中国佛教协会赠送诗琳通公主一部《房山石经》。 诗琳通公主从1980年起刻苦学习中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如今已能熟练地用中文与外界沟通。1981年公主首次访华后,即撰写了《踏访龙的国土…  相似文献   

9.
《学海》2015,(3):144-156
在1984年《光明日报》社举办的优秀理论文章评选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荣膺特别奖,但获奖名单的公布及奖金的颁发与分发,引来了一场多年未见平息的著作权之争。按照政治系统分析理论,可以把撰写《实》文原稿的胡福明看作民间社会"学术话语"的供给者,而把参与修改《实》文的吴江、孙长江等人看作位居权力系统边缘,并促使"学术话语"转换为"政治修辞"的观念把关性质的"守门者"。两类角色都有其理论贡献,但他们各自的角色认知却发生了某种错位。值得庆幸的是,他们不无论战色彩的回忆文章合在一起,恰好还原了《实》文撰写、修改及发表的历史实况。据此,不仅可以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贡献度及贡献方式给出典型性的个案评估,还可以在政治过程的意义上对当代中国的权力系统运作机制作微观的剖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10.
李双套 《世界哲学》2020,(1):5-13,160
《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的主导话语是哲学话语,在该文中,马克思也开始使用政治经济学话语,在以哲学批判为主导分析框架的前提下构建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辅助分析框架。马克思在坚持从哲学层面分析“物质利益难事”的同时,使用了“劳动”“价值”和“额外价值”这些政治经济学核心话语。这些话语蕴含着马克思思想中的无产阶级立场、客观价值论和资本批判的方法。当然,这时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还不成熟,立场、观点和方法都处于话语萌发和思想发端阶段。  相似文献   

11.
朱刚 《现代哲学》2005,(1):96-102
本文主要讨论了德里达对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所作的关于“真实话语”与“想象话语”之区分的解构。在德里达看来,无论是真实话语还是想象话语,首先都是一种“本源的重复结构”。这种本源的重复比真实话语与想象话语的区分更古老,它是一切话语乃至一切符号的“共根”。本文详细梳理了德里达的解构过程和解构策略,并指出这种解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构传统形而上学所确立的本原与替补的差异体系,由此揭示了这种解构对于西方形而上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古风教授新著《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存活论》有以下三个突出亮点:一是敢于直面“真”问题,发掘出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存活”的文艺学现象;二是综合运用研究方法,为学界提供了一个成功范本;三是勇于探索,新见迭出,具有学术创新价值.总之,该书为我们绘制出了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存活”的地图.  相似文献   

13.
《圣谕广训》在有清两百余年间,流传极广,并出现了按时宣讲和大量衍生作品。其始作出于清初礼乐道统重建的需要。这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有一套自成体系的真理话语。一言蔽之,即为:儒教孝道之普世真理。十九世纪来华的新教传教士对《圣谕广训》非常关注,有不少英译本和评论文章。他们多是基于基督教真理话语系统,严厉地批评《圣谕》,进而攻击儒学和华夏文明。两种真理话语之大别,正是中西冲突和两教争讼不休的源头。  相似文献   

14.
《学海》2020,(1):73-80
本文所说的"主人翁话语"是指围绕工人阶级既是国家(或社会)的主人翁,也是公营(或国营)企业的主人翁这种宣称而构建的一套话语,其基本内容有二:一是关于作为主人翁的工人阶级的权利与责任的话语;二是关于如何使工人阶级具有主人翁的责任感的话语。基于对相关历史文献的梳理和解读,本文对主人翁话语在苏区萌芽、在边区初步发展并最终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得以兴起的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郭萍 《周易研究》2022,(3):101-112
当今建构中国哲学话语的一个重要根由是为了摆脱近百年来西方话语对于中国哲学主体性的宰制,而福柯的“话语理论”就对话语宰制主体的问题做了理论上的揭示与批判。不过,与福柯批判现代性的后现代立场不同,中国学界大多基于中西对峙的民族立场而批判现代西方话语的西方性,这也成为近现代儒学话语建构的底色。然而,包括儒学话语在内的任何主体话语都不具有自明性,而是有着前主体的共同本源,即前主体性言说,其本源地生发着主体话语的实质内容,同时也引导着主体话语的时代更迭。因此不论中西,都需要以当下的现代性生活本身为共同渊源,建构与之相宜的主体话语。据此而言,传统儒学话语并不是落后于西方,而是落后于时代,故当今建构儒学话语的根本在于实现传统儒学的现代转化,即以儒家的思维方式言说现代主体价值。唯其如此,我们才能在顺应时代的积极意义上持守儒学话语的独特性,才能在发展现代主体价值的普遍意义上有效地批判现代西方话语。  相似文献   

16.
乔佳 《中国宗教》2023,(10):88-89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理应有着系统性的论述,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述中,并没有一部专门的宗教学体系的呈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卓新平研究员的新著《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体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7月)很好地解决了此问题。  相似文献   

17.
民主革命时期,李大钊较早使用了“民族复兴”话语,不过中共党内更多使用的是“民族解放”概念,其间在十年内战中曾激烈地批判国民党的“民族复兴”论,抗战时期则从正面有限地使用了“民族复兴”话语。建国前夕,毛泽东肯定了“复兴”的现实可能。改革开放以后,“民族复兴”话语重新出现,并在中共十六大以后高频使用。习近平将其发展构建为内容丰富的“民族复兴中国梦”话语系统。这一话语系统的构建既有现实基础和客观需要,也反映着话语构建者的主观意图。“民族复兴中国梦”实现了传统话语向现代话语的转换、中国话语与世界话语的对接、民族话语和人民话语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郭忠华 《学海》2023,(1):42-53
西方不仅是一个地域概念,更构建了一套表征自由、平等、正义的政治话语体系。在反思东方主义的基础上,以公民话语作为抓手,艾辛提出了西方政治话语构建的“他异性”范式。它表明,西方政治话语构建以群体区隔作为基础,通过团结、竞争和疏离策略而建立起有关自身统治的话语。“他异性”范式尽管把西方政治话语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但与东方主义一样,它忽略了欧洲近代早期的“正面他异性”策略。这种策略体现在对东方的理想化上,伏尔泰的《中国孤儿》表现得较为典型,它为欧洲现代话语建构提供了参照标准。内部“他异性”策略与正反两种外部“他异性”策略结合在一起,构成西方政治话语建构的三种策略。它们表明,以自由、平等、正义自居的西方政治建立在群体区隔和不平等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公主寺     
公主寺因信诚公主所建而得名,是五台山著名寺庙之一。现将公主寺的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一《广清凉传》载:“北台之西、繁峙县东南,有一寺名公主寺,后魏文帝第四女信诚公主所置。”寺庙最初建在山寺村,后来移至公主村东南。山寺村四山环抱、山势峻峭,古公主寺就建在从半山伸出的一块百余亩的台地上。既然是地位显赫的公主出家,为什么不去五台山的中心——台怀建寺。  相似文献   

20.
青年毛泽东受时代思潮影响,接受了国民性改造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分析方法,帮助毛泽东完成了对国民性话语的扬弃,创立了以阶级分析为基础、人民性为核心、合法性建构为目的、纳入和包容为基点的独具特色的人民话语。人民话语对国民性话语的扬弃,是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历史任务和国民性话语本身的局限使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则为超越国民性话语提供了思想资源和条件。人民话语与国民性话语之间是扬弃、超越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对立和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