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夜曲是肖邦作品中最重要、最精致的一个部分,它贯穿了肖邦的整个创作生涯。肖邦的《夜曲Op.15 No.3》整首作品从优雅而华丽的旋律、创新而独特的和声到大胆频繁的转调,都透露着肖邦夜曲的无限魅力,表达了肖邦内心忧愁痛苦的情感。  相似文献   

2.
兼谈肖邦的名字如同贝多芬、李斯特一样,在全世界都家喻户晓。这除了肖邦音乐本身的艺术价值之外,还得力于华沙肖邦协会对肖邦的推广。中国近现代作曲家如冼星海、江文也,都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如同肖邦的作品一样,需要有识之士加以研究和推广,肖邦协会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相似文献   

3.
弗列德里克·肖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具有创造性与独创性的音乐家。肖邦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在他近30年的音乐创作生涯中,为人们留下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夜曲"是肖邦钢琴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肖邦的夜曲旋律细腻柔美,和声语汇色彩斑斓,最能体现肖邦"钢琴诗人"的气质与特点。通过从音乐旋律、钢琴织体、低音声部进行等方面进行分析,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肖邦《夜曲Op.15 No.3》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肖邦是音乐文化史中最伟大的旋律作家,把叙事曲作为一种器乐体裁为肖邦首创.他在波兰民族音乐的基础上,从欧洲各国的音乐文化中吸取养料来创造新型综合主题,把歌唱性的音调、舞曲的音调、富有语言表现力的宣叙性音调融合在一起.把声乐性和器乐性的特点融合在一起,用一个主题表现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内容.这种综合性主题表达多种内容是肖邦叙事曲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5.
弗雷德里克·肖邦是19世纪波兰最伟大的民族作曲家和爱国主义音乐家,他的音乐创作始终是与波兰的生活和波兰的民间艺术紧密相联的,他以波兰民族的音乐体裁波罗涅兹舞曲开始,又以波兰民族的音乐体裁玛祖卡结束。肖邦一生共创作了18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并且都是与波兰民族音乐相联系的。他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强烈的民族精神,他的每一首乐曲都像一首饱含波兰泥土芳香的音诗。其中,玛祖卡舞曲的创作尤为重要。肖邦的50余首玛祖卡舞曲几乎都是很短小的乐曲,但它却是肖邦钢琴作品中很有价值的艺术珍品之一。它们具有惊人的多样性,每一首都是…  相似文献   

6.
肖邦"夜曲"的旋律优美宽广,表达的情感细腻动人,深受人们的喜爱。肖邦"夜曲"的旋律写作充满了技术性,旋律线条通常带有强烈的起伏性,重复手段的使用使音乐的旋律既有变化又有统一,华丽的装饰音更是肖邦"夜曲"中一道美丽、迷人的"风景"。  相似文献   

7.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作曲家,被称为“钢琴诗人”.他的音乐表达出其内心浓烈的爱国情感与民族特色.肖邦的钢琴练习曲有它独特的魅力,不仅保持了古典传统练习曲的精髓,还发展了练习曲的技术难度,并在发展技巧的基础上,融入了个人细腻的情感以及对祖国的思念.《离别》练习曲就是其杰出的代表作品,具有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8.
肖邦的音乐是钢琴音乐王国的珍品.他的音乐以诗性著称,在19世纪,肖邦就被称为"钢琴诗人"了,这是一个恰当的称号.他的孕育于浪漫主义精神的艺术,成就了钢琴的黄金时代.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使他的音乐与波兰紧紧相连.  相似文献   

9.
肖邦是在斯拉夫民族音乐汇入欧洲音乐主流之前,第一位在自己的音乐中强烈地渲染和突出了斯拉夫民族因素的伟大作曲家。肖邦音乐中最精华的东西,就要把他的民族精神、爱国感情强调出来。  相似文献   

10.
肖邦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音乐独具风格,十分注重表达的抒情性和富于诗意,因此被誉为"钢琴诗人"。《c小调革命练习曲》创作于肖邦祖国正遭受残酷侵略的时期,此时肖邦心中的悲愤和担忧交织在一起,于是用这首《c小调革命练习曲》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波澜,号召大家拿起武器勇敢地与敌人战斗,并表达了坚信祖国必胜的信心,这在该曲的曲式结构、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上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1.
以肖邦音乐为刺激材料,采用数字n-back实验范式来研究肖邦音乐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方式,并通过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技术),研究不同音乐条件下,正常人大脑皮层的脑电活动情况,进而探讨音乐对工作记忆影响的神经机制。30名被试参加了3种音乐条件(无音乐、先导音乐、背景音乐)下的n-back(n=1、2)工作记忆任务的行为实验,收集行为数据;14名被试参加了同样实验过程的ERP实验,记录脑电数据。行为结果发现音乐条件对工作记忆效果有显著影响,且先导音乐条件下记忆效果最好;脑电结果显示P3波幅随记忆负荷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高记忆负荷水平下,P3波幅随先导音乐、背景音乐、无音乐的顺序逐渐呈现下降趋势;源定位分析发现音乐对工作记忆的促进作用可能跟大脑顶叶被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2.
美丽的错误     
美籍波兰钢琴家鲁宾斯坦·阿图尔是位天才音乐家。5岁登台演奏,10岁起,就在欧洲各地演奏莫扎特等人的协奏曲。1946年入美国籍,他一生不断地录制肖邦的作品,使自己的气质与肖邦的气质真正合而为一。他的演奏有温暖亲切的抒情、敏锐的分句加上丰富的音色与浓郁的诗意的特色。除肖邦之外,他演奏的贝多芬、布拉姆斯和柴科夫斯基的作品都注重于抒情性,并有自己的特色。鲁宾斯坦被称为“最正宗的肖邦”。一次,他在演奏巴拉基列夫的《伊斯拉美》时突然忘记了乐谱,脑子中一片空白,无以为继的他只好凭着对巴拉基列夫乐曲风格的理解,胡乱弹了下去。结…  相似文献   

13.
希曼诺夫斯基是继肖邦之后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被尊称为“现代波兰音乐之父”。希曼诺夫斯基于1916年至1918年创作的《十二首练习曲》继承了先辈遗留下来的传统,本着艺术性高于技术性的原则,将古典主义简洁明快的和声、浪漫主义具有强烈主观性的情感与各种复杂的演奏技术融合一体,用现代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相似文献   

14.
陆道骆 《天风》2005,(3):44-44
傅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生前曾翻译了许多法国文学名著如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贝多芬传》等等,他的儿子傅聪是世界著名的钢琴家,也是波兰肖邦钢琴比赛评委中唯一的亚洲人。 傅雷夫妇在"文革"浩劫中,双双自杀,含恨离世,用自己宝贵的生命维护了人格的尊严和生命的升华。当年傅雷先生的两个孩子,大儿子傅聪生在英国,二儿子傅敏在北京关在"牛棚"里。  相似文献   

15.
聂安丽 《美与时代》2007,(6):104-106
肖邦作为浪漫主义音乐语言的缔造者之一,其钢琴音乐创作高度的思想价值就在于,从不受传统的束缚,且在音乐史上表现出完美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16.
玛祖卡是肖邦钢琴作品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种体裁.肖邦的玛祖卡具有强烈的诗意和浓郁的民间风味,这两种意蕴在玛祖卡舞曲中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玛祖卡具有了超乎想象的美感,让人深深的陶醉.  相似文献   

17.
肖邦是一名小型曲式大师,尽管他的老师埃尔斯纳一再鼓励他从事民族歌剧的创作,但在肖邦的创作生涯中,并没有创作出足以显示其天才的大型歌剧或交响曲。但这丝毫没有妨碍肖邦那些拥有气势过人旋律、纯粹之美音色以及富有个人特质抒情性的钢琴曲在世界音乐发展史的浪漫主义时期所占有的地位。肖邦是浪漫主义时代最具有独创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风格完全是他自己的,人们绝不会把他的风格与其他人的相混淆,他那孕育浪漫主义精神的艺术,构成了钢琴这一乐器的黄金时代。在肖邦创作的小型曲式中,前奏曲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与肖邦同时期的另一位著名作…  相似文献   

18.
肖邦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夜曲就是他钢琴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首《‘夜曲Op.15 NO.3’》简短而优美的旋律和精妙的写作手法,让我们领略到了肖邦的音乐创作才能,"钢琴诗人"的称号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19.
在19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受到感伤主义思潮的冲击,反映在浪漫主义音乐中往往是借景抒发惆怅与感伤之情.钢琴音乐创作同样难以摆脱这种影响,因此抒情性成为钢琴音乐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肖邦是公认的浪漫主义时期抒情性创作风格的主要代表,在其众多的创作体裁中,最能反映他音乐作品的抒情性和诗意性的就是贯穿他一生创作、具有浓厚浪漫主义风格的夜曲.  相似文献   

20.
最惬意这样的生活,在一个周末的午后,在自家房子的阳台上,陷进宽大柔软的旧沙发里,沏上一杯冒着清香气的绿茶,暖暖的阳光照进来,洒在面前的书页上。窗前的君子兰正开着一簇簇黄红相间的花,并散发着淡淡的芬芳。偶尔有小麻雀落脚在窗台上,叽叽喳喳一阵子后飞走了。客厅里的音乐轻轻地飘过来,分不清是莫扎特还是肖邦的作品,因为此时的心情正沉迷在书里。是的,有时候,人因环境而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