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论和以禅通画的理论,在中国绘画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样,作为一个杰出的山水画家,在董其昌的山水画中也体现和验证了禅宗思想对他艺术追求的影响.本文试从董其昌山水画中笔墨语言的运用、画面意境的追求及创作方法等方面来分析禅宗思想对董其昌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明代山水画家董其昌,在我国的绘画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董其昌的山水画和山水画论的症结,就在师古人大大地超过了师造化。他心目中充满古人的笔墨之美,因而他所谓的师造化也就容易流为空谈了。董其昌过分模仿古人,以致也害了清代四王,也误导了明末清初的担当和尚的绘画艺术。文人画精神是董其昌艺术思想的核心和理论基础。他提出山水画南北二宗说,扬南宗,抑北宗;这种用南北的理论来划分文人画和院体画的观点,是为了标榜门户,不免牵强附会,自相矛盾。但是,从另一方面,董其昌研究山水画中的笔墨和风格的演变则有些独到见解,董其昌所尊崇的先工后淡、绚烂之极、反造疏淡的艺术境界,是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3.
前言中国的山水画,究其起源及思想,与神仙道教(包括老庄思想)有着密切关系。留传到今天的画像石和古镜等上面描绘的山水就有作为神仙的衬景的,但这还不能称之为山水画,到了公元四世纪才开始出现以山水为主题的绘画。关于四世纪山水画出现的历史原因,可举出政治的、社会的、地理的以及思想史上的理由。如果从与思想史的关系上来看中国的山水画,大体上应考虑下述一点:即外在的山水和内在的心灵,通过绘画  相似文献   

4.
董其昌在中国山水画中融入禅宗美学思想一直是中国绘画美学史上的重要论题。现存世资料内容丰富且影响较大的便是董其昌在著述《画禅室随笔》中对于南北宗论的记载。从画学角度看,其在禅宗“顿悟”的熏陶下,以“以禅论画”的方式进行画派分类,将中国文人画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基于此,以董其昌的南北宗论为切入点,探究董其昌的禅宗美学思想对于中国文人画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宗炳的《画山水序》作为我国第一篇正式的山水画论,其在画论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和他同时代的王微接着写出了山水画论《叙画》,其美学思想同样值得我们关注。他在《叙画》中提高了绘画的社会地位,提出山水画应该作为一门独立的绘画学科,同时,他的"明神降之"指出了艺术创作过程中构思活动以及精神思考的重要性。其思想观念对后世文人画的影响也是值得我们探究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陆俨少先生与桂林山水的缘起谈及先生的艺术生涯与写生情怀。从中国山水绘画写生发展的脉络入手,探讨在山水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山水画在写生演进中表现手法以及表现形式的演变。在传统与变革之间,中国山水画如何发展,直至50年代左右,写生热潮的簇拥下,其写生的缘由以及发展的历史背景需要,从而衍生出陆俨少先生绘画生涯中这一阶段对于他在山水画写生方面的突破、探讨与同时代的画家相较有何异同,有何发展与更新。对于陆俨少先生在自我绘画修养和作品带给山水画坛的新意流方向、对他整个流淌着的艺术思源的启发,以及对后来的绘画者的影响以及对桂林山水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刘伟 《美与时代》2007,(7):93-95
《林泉高致》是中国绘画史上一部系统完整的山水画论.郭熙把山水画的功能归结为"快人意,获我心",使其回复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刘研 《美与时代》2014,(5):73-74
郭熙的《林泉高致》集中体现了基于儒学的绘画美学思想。其中以绘画“四可”来提高人格的境界;阐释山水画的创作过程,在自然中真正地理解、感受和把握山水变化的美;在“三远”说中表达画家对于生命境界的追求以及心灵安顿的寻求。《林泉高致》不仅是对山水绘画的总结,更具有美学和文化上的重要意义,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9.
李唐是南宋山水画四大家之首,李唐的山水绘画在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李唐的山水绘画对南宋画院及以后的绘画产生了极大影响。文章对李唐的作品《万壑松风图》进行个案的研究,从构图特色、创作背景、表现手法、艺术内涵和艺术风格等方面,来阐述从"崇古"到"苍劲有力"山水风格转变的开端和创新性研究,用笔墨语言来表述对山川自然的亲身领悟,进而表达自己对本真的精神追求。通过对其笔墨表现和艺术内涵的研究,结合李唐的绘画技法更深地了解《万壑松风图》鲜明的情感特色和时代价值,深入了解李唐绘画的精神表现,探讨李唐的绘画风格对其后世的影响,以便运用到自身的绘画学习中来。  相似文献   

10.
张岚 《美与时代》2023,(2):48-50
郭熙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创作的作品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和政治。现以郭熙的山水画《早春图》为研究对象,分析《早春图》中各图像元素所表现出的“远”的意境,通过解读《早春图》的内涵和山水观,揭示郭熙山水画中图像和意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写山水诀》是黄公望的一篇论述山水画画法的著述,是其绘画经验和艺术思想的总结。《写山水诀》中主要论述了画面的结构布置、笔墨设色、画法画理等内容,较全面地记载了其对前人山水画的风格技法的阐述及自身创作过程中的经验,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元代绘画理论的基本方向和实践状况,从文章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写山水诀》中黄公望的山水画绘画观的传承与转变。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历史上,米芾、米友仁父子"米点山水"的出现,使文人画上新一台阶,为画史所称道。二米的山水画以"墨戏"的创作手法摒弃绘画的一切功利性,抒写文人"寄心"的人生态度,影响到后世文人画的发展。"米点山水"蕴涵着"质朴兴游天真"的审美和创作思维,独特的"水墨戏"韵味和空间意境的营造无疑成为最能反映中国山水画审美特征,其在山水画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文章通过研究米家父子时代风格与个人风格的关系,探究米家父子对把握山水画创作信息的研究起到的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晓军 《美与时代》2013,(9):114-114
中国山水画在创作形式上分为工笔青绿山水和水墨写意山水两种。工笔山水画性格色彩突出,棱角分明,给人毅然肃穆之感写意山水重在形态描绘,突出了书法的自我表现效果,是一种闲适散逸的绘画风格。文章从泼墨技法的历史渊源出发,分析了这一特殊技巧对于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元代的小青绿山水画在青绿山水画史上别具特色,有着明显的时代性。元代绘画追求清淡、高逸,这也体现在它的山水画上。因此,山水画在元代跃入了另一个境界,高雅落寞,有很浓郁的抒情味,即使是富丽浓艳的青绿山水画,在元代也趋向了简澹朴拙。  相似文献   

15.
作为“元四家”之首,黄公望的绘画创作与理论对明清山水画多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结合沈周、董其昌、“四王”等明清时期艺术家的创作,阐述黄公望对明清山水画意境、设色、技法的影响,分析后人对黄公望山水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受到明朝末代画家董其昌等人的影响,清朝的绘画界以文人画为主。并且清代前期的山水画,受到了董其昌理论跟实践的影响。无论是在画面风格上还是构图上都很相似。在风格上,崇尚古人。在运用笔墨上非常有韵味。因此形成了以"清初六家"为首的清代画坛。他们引领整个清代画风。最为重要的是"四王"在当时的山水画地位很高。当时没有人能够与之相媲美。综述了四王生平及成就,四王山水画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四王山水画对后世的影响,四王与拉斐尔前派复古形式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山水画的独立,归根到底,是人对自然山水审美态度的确立。这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主体与山水的真正融入;二是绘画的才能。而这两点,却在宗炳身上高度地统一起来。他以一篇《画山水序》向世人宣布了中国山水画的独立。  相似文献   

18.
古代文学作品中描绘秋色的主题,多以“悲秋”为情感基调,“喜秋”之作鲜有,在诗画互文的语境下,绘画中也不乏“悲秋”之作。对此,以“喜秋”为线索,探究古代山水画中描绘明丽之秋的意境类型,通过对董其昌与蓝瑛经典作品的阐释,总结明净与明艳两种“喜秋”山水的面貌,进一步讨论这一意境类型的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吴门书画兴盛,山水画中以文征明开创的文派山水最为闻名。文派后学中能书善画者颇多,文伯仁即为其中之一,绘画技法融汇诸家,风格多变。文伯仁的山水画作品中透露着文派山水的雅澹气息,在家学基础之上取法古人,深得真髓。文伯仁为文派山水秀雅风格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吴门画派绘画风格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绘画史上,文人山水画既不同于文入画也不同于山水画,是一个独特而有魅力的画派.它发端于唐,成熟于宋元,在此之后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影响了中国绘画一千多年,并成为有别于西方绘画的艺术瑰宝.文人山水画存在的千年里一直以它独特的美征服着世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