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民间美术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其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具有生命力和极强表现力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民间艺术文化中的活化石。民间美术的独特性质、绘画风格和表现技巧,都对现代油画创作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现代油画艺术家要想不断创新并实现进一步发展,创作出独具特色的油画作品,并在国际艺术界中获得一席之地,就要将民间美术融入油画创作中,并丰富作品的文化内涵,注重与时俱进。民间美术色彩是现代油画创作的宝贵灵感源泉,其为现代油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现代油画也会将民间美术色彩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2.
在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王宏伟先生的油画作品《花好月圆》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与和谐温馨的名字脱颖而出,从而获得提名奖。其画面考究的构图、含蓄的用色、独特的风格和新颖的立意充分表现出中国油画所特有的“东方美”,是中西审美契合的精品,为此次画展增添一笔别样的色彩。  相似文献   

3.
一、主观性色彩在油画中的重要性 在油画艺术领域中,色彩作为其重要的元素,不仅赋予了画面生命和美,同时也是表达各种情感,理念和信息的载体.一般当我们欣赏油画作品时,我们往往会为艺术家对色彩娴熟的驾驭能力而震惊和赞叹,并且认为真实再现客体是油画色彩的主要特征和优势,而忽略了油画艺术中色彩的创造性和油画色彩的表现性.  相似文献   

4.
夏茹 《美与时代》2023,(3):27-29
绘画创作是一种有目的、有设计思维的艺术活动,是在确立结构之后,通过运用造型元素,组合绘画中的冷暖色彩,对被绘对象的内外构成客观的反映。油画作品的构图在创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直接关系到画面内容是否丰富、意境是否浓郁。鉴于构图的重要性,以构图为切入点,对油画创作中的构图艺术表现和运用等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5.
油画作品的创作灵感,是来源于创作者对生活的领悟。油画属于色彩艺术,创作者通过油画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油画作品和创作者的内心是相互联系的,创作风格无论是抽象、写实还是意象,都是客观世界存在的。文章介绍了作者的三幅油画作品,分别为《平淡的一天》《谁的童年》和《惊梦》,通过介绍让人们体会到作者创作目的、内心情感和思想表达,感受到油画创作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油画语言的个性化是不同时期的油画家们一直探索和追求的目标.画家们会把对客观世界的整体感悟转换为色彩、线条、笔触等绘画语言要素.油画语言最基本的概念是指油画的造型语言,它以油画构图的营造、色彩的冷暖、明暗的对比、体形的塑造为词汇,来表现人物、景物、环境等绘画内容.而个性化的造型语言是油画家们在超越常规词汇后使用的更加自由、独特的语言体系,它的特征是个体的、自由的、综合的、创造性的.因此,绘画语言不仅是技巧和形式的表现,还是思想、思维、知识、直觉和感情相互融合的结果.绘画语言的运用,直接影响到绘画作品的风格.也可以说,绘画语言直接反应出画家的审美方式、审美观念和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7.
意象油画是近年来我国美术界提倡的绘画理论,从这一概念出现开始,中国的艺术界对于其含义一直未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若其作为一种绘画风格亦或是一种艺术流派,它是否具有一种稳定的结构?同样作为用油画媒介表达内心感情,它同表现主义油画具有何种差别?基于对意象油画的概念的研究,具体到画家苏天赐的作品中探讨意象油画与表现主义油画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8.
画家简介:齐军玲,女,山东潍坊人,现为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读研究生。油画作品参加中国蓉城国际美术作品双年展并获提名奖,入选全国青年素描和色彩静物风景写生作品大赛。作品和文章曾在《美术大观》、《美术报》、《艺术研究》等专业刊物上发表。  相似文献   

9.
<正>抗战时期徐悲鸿的油画作品极少,而研究价值甚大。这一时期的徐悲鸿油画作品真正做到了中西融合,将严格的造型与印象主义的光、色及传统的平面、写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徐悲鸿绘画的意义在于,他用实践告诉我们绘画艺术不应停滞,不照搬照抄固有模式与风格,坚持油画艺术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0.
农民作为最具时代特征的社会群体之一,一直都是中国油画重要的表现对象。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及全球视野的打开,江西的油画家们对西方油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在融合本土与外来文化方面做出了大量尝试,农民题材佳作迭出。但近些年,农民题材油画作品数量锐减,这种传统题材似乎已经“过时”了。以时代为脉络,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江西农民题材油画的发展,并分析推动其发展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在油画作品中色彩的运用也越来越重要,对于一幅油画作品来说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是油画艺术中主要研究的对象。在描绘油画作品的过程中色彩的运用方式能够对油画艺术作品的表现力产生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油画色彩的运用是油画作品的灵魂,通过色彩的运用能够传达出作者的艺术风格以及整个作品所要表达的艺术内涵和作品所要传达的具体内容。对于油画艺术来说对色彩规律和色彩语言的掌握一定要熟练,这样才能绘制出好的油画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2.
风景油画写生作品是以大自然为对象来创作的,其不仅是将大自然的各种景象搬到画布上,更是创作者自身情感的表达。风景油画写生创作者必须有效把握情感表达的手段,突出展现作品的情感性,这样才能够使自身的创作水平大大提升。情感表达是风景油画写生创作的灵魂,因此对风景油画写生中的情感表达进行分析,探讨风景油画写生的三要素,即构图、色彩、笔触,同时阐述构图、色彩、笔触的情感表达方式,以更好地提升风景油画写生创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油画起源于西方,传入中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逐步演变过程中实现本土化,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下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形式美。油画中的形式美是绘画者在创作中综合造型、色彩、明暗、肌理、空间等因素创造的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作品,从而传达给观者一种美感。中国风景油画不同于西方表达的自然事物,其融合前人思想,在风格上表达出一种中国意境,甚至有些作品具有禅学、道学的味道。在绘画创作中,形式美大多在画面中通过对比统一体现出来,更突出一种协调感。当代中国风景油画的形式美在西方传统风景油画绘画语言的基础上,又与中国的传统绘画元素相融合,为绘画创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亨利·马蒂斯作为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深深影响了20世纪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绘画风格。借助阿恩海姆的视知觉色彩的审美原理研究以及基于色彩原理基础上对马蒂斯的油画作品《生命的快乐》进行深度色彩美学研究,系统认识和对比马蒂斯作品色彩背后的感情依附和审美呈现,揭示其作品的那种狂野性与鲜艳性背后所孕育的美学态度,为这个深受后印象艺术流派色彩影响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艺术流派色彩意蕴做一些延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东方元素影响了很多西方现代大师的风格,在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意境一词开始超越了中国国画的界域,成为评价艺术的普遍概念。意境在中国油画中的显现更是不容忽视,它体现了中国当代油画艺术中的文人情怀。有一种说法认为,本世纪初,中国绘画从虚走向实,而西方绘画从实走向虚。在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意境一词开  相似文献   

16.
何多苓作为当代油画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绘画风格充满着文人气息的士意。结合何多苓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同时通过自述与他述,了解其绘画内容与形式,解读其绘画作品中的情绪,并探究其情绪的传递途径。由此得出何多苓的绘画的情绪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经历的变化而变化,并运用色彩、构图、笔触的形式进行情绪的传达。  相似文献   

17.
<正>由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美中油画家联盟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美国当代写实油画展",精选了美国当代最优秀的51位写实主义艺术家的100幅代表作品,既有人物肖像也有静物和风景,它们代表了美国写实油画的最高水平。这些作品可分为4类:1.与现代艺术和现代科技结合;2.对现代社会的逃避,回归传统;3.追求纯粹艺术,挖掘精神自在;4.反映社会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封面作为大众接触杂志的第一视觉印象,其设计的效果对整个杂志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今杂志种类繁多,各种类型层出不齐,出现了多而不精的现象。要想在众多杂志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找到一种新的设计风格,给杂志以新面貌。面对多以摄影作品为主的杂志封面,采用油画的技法作为杂志封面的主要表现形式,展现一种新的视觉符号。把油画与平面设计相结合,使其既有油彩的特性,又具有平面的构造特点,色彩与笔触的融合比传统的杂志封面更具表现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美术绘画的发展,装饰元素对油画创作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注入装饰元素的油画作品具有象征性、趣味性和装饰性等特征,是理想化绘画语言的表现。装饰元素在油画中要按照形式美的法则,有次序、有规律、有条理地组织在一起。油画中的装饰性色彩弱化了真实性和逼真感,强调了个性化色彩的认知感,更多运用主观性的色彩表现。  相似文献   

20.
油画是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自从传入我国以来,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美术表达形式。在油画的创作过程中,色彩是非常重要的表达元素,通过色彩的运用,可以展现出不同油画作品的独特艺术表现力。同时,色彩也是油画艺术的情感表现载体,通过色彩的运用,可以将油画中蕴含的情感展现在观众眼前,这对于提升油画的艺术表现力是非常关键的。文章在深入分析近现代油画艺术色彩运用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其中的色彩情感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