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仁秀 《美与时代》2005,(10):20-21
文化批评的出现是20世纪西方文论发展的必然,它为西方文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新的视角,大大促进了西方文论的繁荣.在新的世纪里,文化批评仍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2.
论西方伦理学的道德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西方伦理学的道德论证,指西方伦理学对人类道德生活的论证方式。作为一门哲学的基本学科,两千多年来,随着西方社会从古代经中世纪直到现、当代的发展,西方伦理学的道德论证方式也经历了相应的变化。这一演变不仅形成了西方古代和现代的两种伦理学范式,而且还反映出西方古代和现代道德生活的不同。了解这一过程,不仅对于我们深入理解西方伦理学的发展线索,而且对于我们合理地组织当代社会的道德生活,都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本文拟根据德语的相关文献,从古代的幸福论和现代的义务论、客观的宇宙论论证和主观的人类学论证、最高的价值是不可…  相似文献   

3.
《法音》1991,(8)
笔者从1985年以来,在复旦大学先后承担宗教学概论、佛学哲学史、佛学原著选读和禅学讲座等课程,曾主持三期宗教干部专修科或专业证书班。与十来所佛教院校保持着联系,1990年受上海佛教协会委托主持复旦大学佛学研究班,同时兼任安徽九华山佛学院客座教授。为发起“佛教文化丛书”,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是过去事实的记载,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我们所拥有的现在,都是建立在历史留给我们的基础之上的。历史科学的最终目的是"古为今用",是为了有助于解决今天的问题,决不可为研究而研究,为历史而历史。忽视历史研究的现实意义,或不重视历史的研究,都是不正确的。西方音乐史的写作与研读也是如此。作为一名音乐专业的学生,想要学好音乐史,首先要选择一本好的教材,有了这样的教材,才能更容易、更迅速和更准确地掌握好音乐史这方面的知识。田可文、陈永编著的《西方音乐史》,于润洋主编的《西方音乐通史》,不单单向我们介绍了西方音乐的起源与发展,还展现出了西方音乐审美文化特有的神秘与魅力。  相似文献   

5.
西方音乐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净化论音乐思想、美德论音乐思想、情理协调论音乐思想。其特点是:它是特定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环境和民族性格的产物,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强调从美与善的关系角度审视音乐与道德之间的关系;突出强调音乐的伦理功效,并主张严格规范音乐。西方音乐伦理思想启示我们:要重视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在音乐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要重视音乐的伦理性与艺术性的问题研究;要重视音乐的美与善的关系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可上溯至古希腊。1879年,德国的威廉·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培养出一大批一流的心理学家,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于我国来说,心理学是一门“引进”的学科,与发达国家心理学的总体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的心理学比较落后。因此,为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心理学,有必要出版有关西方心理学史方面的书籍,让从事心理学及有关学科工作、研究的人了解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吸收。借鉴西方心理学中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一方面用于指导我国心理学的研究,丰富我国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7.
从方法论上看,在目前西方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的宏观研究中,“世界体系”论是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这一流派虽已被介绍到我国,但迄今为止,我国学术界还缺乏对它的考察。本文拟就“世界体系”论产生的世界历史和思想文化前提,特别是它与马克思有关思想的关系,陈一管之见。笔者以为,加强这方面的考察对于推进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是有种益的。在本世纪以前,西方世界历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欧洲中心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西方的“全球历史观”形成和发展起来,并最终取代了“欧洲中心论”。从思想文化根源上看,要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音乐史教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音乐史作为高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教师应更多地去注意其对学生素质培养过程中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合理地安排课程进度,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去引发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素质、增长知识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9.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罗尔斯正义论的批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袁久红 《学海》2002,3(2):26-30
作为当代西方自由主义正义理论的典型代表的罗尔斯的正义论 ,自其在 2 0世纪 70年代提出后就遭到了来自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阵营的尖锐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指认罗尔斯的正义论有十大错误 ,包括脱离社会生产来抽象谈论分配正义、陷入了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不加批判地假定了社会阶级存在的永恒性 ,等等 ,同时 ,罗尔斯提出的两个正义原则也存在内在矛盾 ,是乌托邦主义的。本文即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罗尔斯正义论的批判的一个批判性考察  相似文献   

10.
苟志效,1957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国际符号学学会会员。东亚国际符号学学会会员。广东省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会理事、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副主任、硕士生导师,《现代哲学》责任编辑。1982年以来先后在陕西省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主讲过“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马克思哲学原著选读”、“管理哲学”、“哲学专业英语”、“德国古典哲学原著选读”、“政治哲学”、“经济哲学”、“行政决策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市场道德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1.
西方伦理学的研究视野和考察视角随其历史的演进而滚动式地拓展。在希腊罗马伦理学中 ,只有哲学视野 (含存在论、认识论、人性论、生存论等视角 )。在中世纪基督教伦理学中 ,神学视野 (含神性论、神人关系论、灵魂论等视角 )统辖哲学视野。在近代西方伦理学中 ,哲学视野是脊梁 ,心理学视野 (以情感论视角为主 )和神学视野为两翼 ,而其他诸视野———如政治学的、历史学的、生物学的视野———充当侧肢。在现代西方伦理学中 ,哲学视野 (在原有视角之外新增价值论等视角 )、语言学视野 (含语义学、语用学等视角 )、心理学视野 (在原有视角之外新增潜意识论、发生认识论、需要—动机论、环境—行为论等视角 )和神学视野四强争雄的格局呈现出来 ,其他诸视野———生物学的、人类学的、经济学的、政治学的、历史学的、社会学的视野———则扮演配角。研究视野和考察视角的不断拓展为西方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正湖北大学江畅教授新著《西方德性思想史》由人民出版社于2016年7月出版。该书分古代卷、近代卷、现代卷上、现代卷下四卷,总计334.9万字,是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和研究西方德性思想史的著作。作者坚持忠于元典、突出重点、尊重原貌、总体观照原则,在认真研读西方古典思想家原著的基础上,对西方自古至今的德性思想作初步的系统疏理和阐述,并力求揭示其演进过程、精神实质和显著特色,着重阐明西方主要思想家德性思想的来龙去脉、基本观点、内在逻辑、突出贡献和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3.
春秋时期的乐论是西周礼乐制度衰落背景下一些贤士大夫和王国乐官对"乐"的地位、功能、性质等问题认识的集中体现,是中国早期文艺、美学思想的基本表现形态。春秋乐论在发展中以礼、仪相分为基本思路,逐渐聚焦于乐与政治、乐与道德、乐与审美等重要主题,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思想见解和极为广阔的思考领域,从而为后来的儒家乐论启示了论乐思路,确定了价值取向,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东西方传统的德性伦理具有不同的内涵。中国传统德性论认为,德性是与生俱来的;西方传统认为,人的德性是后天养成的。中国的德性伦理不仅规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西方的德性伦理则只规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的德性伦理相对独立;西方的德性伦理则要受理性的支配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西方教会创世论与进化论之争的新动向●段琦自80年代以来,西方教会再度就创世论与进化论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近年来,两个动向引起世人的关注:一是1996年10月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正式承认进化论;二是新创世论派和“智慧设计论派”向达尔文进化论提出了新...  相似文献   

16.
西方德育课程思想演变的基本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德育课程思想历史发展呈现出一种辩证否定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探讨西方德育课程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分析其基本特征和局限,对我国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许洪淦 《美与时代》2014,(4):116-116
一、西方美学史研究状况综述 我国对西方美学史的介绍和研究,是和近代西学东渐的大文化背景相联系的。对西方美学史的介绍和研究,自20世纪初到30年代形成了一股较大的热潮,但此后多有沉寂;至60年代初,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的问世,标志着对西方美学史进行系统研究的开始;到了80年代以后,以蒋孔阳、朱立元先生主编的《西方美学通史》为代表,我国西方美学史研究则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相继出现了10余部有关西方美学思想史著作。综观20世纪我国西方美学史的研究,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关于西方心理学中的多元文化论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浩生 《心理科学》2001,24(6):680-682
多元文化论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心理学中的多元文化论思潮试图摆脱传统心理学对西方主流文化的依赖性,把心理学建立在多元文化的基础。本文在分析西方心理学中的多元文化论思潮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基本主张,并对这种思潮的意义及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认为它是继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之后心理学的第四力量。  相似文献   

19.
虽然西方研究意识形态问题的理论家们对“意识形态”达不成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完整定义,但绝大多数人都赞成在定义中应该包括意识形态具有实践的功能这一点.对于意识形态的实践功能究竟意味着什么的问题,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但归纳一下,大体上分为三种,即“革命论”、“合法论”和“终结论”.一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在意识形态问题中主要关心的是社会革命,于是他们顺理成章地把意识形态的实践功能理解为意识形态的革命功能.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家是葛兰西和卢卡奇.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代表人物,朱光潜对西方移情论美学进行了系统、全面而准确的评介。由于朱光潜的英国语言文学和心理学的学术背景,朱光潜对西方移情的评价带有明显的心理学特色和英文理论文本基因。这使得朱光潜在评介西方移情论美学取得重要成就的同时,也造成了对它的某种误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