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响的艺术.对于声乐演唱者而言,是用自己的声音表达音乐、传递情感,在演唱声乐作品时,不仅需要一定的声乐技巧,演唱者自身的素质在声乐表演中也占很重要的地位.其中,外在的素质包括形象素质与表演素质;内在的素质包括音乐素质、文化素质与心理素质,它们密切协作,共同打造声乐演唱的美妙境界.  相似文献   

2.
歌曲总体来讲是一种声乐的艺术,可以借助于器乐演奏来表达.曲调和唱词应是构成歌曲的两大基本及核心因素,因此歌曲具有音乐内涵和文学内涵.笔者认为传统歌曲在音乐内涵上体现出比较明显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比如西方的歌剧与中国的戏曲、民歌在演唱方式、音乐形式等方面均具有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3.
解伟 《美与时代》2005,(11):44-45
任何一种歌唱艺术及其演唱方法都是建立在本民族文化传统及审美情趣基础上的.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也是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语言文化、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识的制约而发展起来的.中国民族声乐与西欧的声乐艺术在结构形态和审美心理上有着极大的差别,这些差别决定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演唱方法上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4.
王艳霞 《美与时代》2003,(10):31-32
歌唱艺术它不仅仅是学习演唱技巧,要更好的完成声乐作品,歌者必须掌握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比如我国一些专业的音乐院校和一些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除学习专业外还要学习与音乐相关的课程以及文科类的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音乐修养。声乐作品来源于生活,以其精练的语言反映人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也反映出作曲家的审美立场和世界观,歌者在表达作者意图的同时,也必然要加进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因此,对歌唱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时候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歌唱者音不准、节奏不稳,旋律演唱生硬,缺乏美感,这都与歌者本人音乐知识和音乐修养有着…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自然包含着声乐的源流。音乐起源于劳动,而音乐的最早形态又是声乐。严格地讲,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就是从原解的劳动而产生的“号子”开始萌芽,到歌、舞、乐三结合的原始音乐形式的形成,后又演变成歌舞和各种戏曲、杂剧、曲艺及民歌等等,直到歌唱活动成为一门单独的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声乐钢琴伴奏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声乐演唱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演唱者的亲密合作伙伴,更是其客观的艺术指导。笔者通过对声乐钢琴伴奏定义和特点的深入解析,深刻揭示声乐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关系,根据声乐钢琴伴奏在音乐表演和对声乐演唱的艺术指导作用,指出了声乐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心理状态在整个歌唱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歌唱心理是成功演唱的前提,歌唱活动时心理因素将直接影响到其技巧的发挥,因此,心理素质的锻炼与声乐演唱技巧的训练同等重要.了解学生演唱时的各种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训练,有利于学生在声乐方面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声乐艺术是最易触动人的情感的一门艺术,它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够产生非凡的艺术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声乐艺术的美学规律,把精妙绝伦的演唱技巧完全融于丰富的音乐表现中,在忠实于原作精神的同时,充分发挥独创个性,牢牢把握作品的时代特点和民族风格,力求演唱的作品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9.
赵旭峰 《美与时代》2014,(3):140-140
作为与戏曲相结合的音乐,中国戏曲音乐与其他形式的音乐艺术的区别,在于它体现着适应戏剧的要求,要为表现戏剧人物、推动戏剧情节发展营造情感氛围服务。它是一种戏剧化了的音乐,同时也是区别一个剧种与另一剧种的重要的标志。这种戏曲音乐有自己特有的结构形式、表现手法、艺术技巧,具有强烈的民族民间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
民族声乐教学中有非常多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歌、艺术歌曲、创作歌曲等,这些歌曲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艺术魅力。不同民族声乐的演唱对于声乐教学者、学习者、演唱者等都具有了解不同民族特色的桥梁作用。《山西牧歌》作为一首改编创作歌曲就是其中之一,通过民族声乐教学中《山西牧歌》的学习演唱能使我们更多更好地认识"山歌"及山西民歌的艺术特色,这对于民族声乐教学中山歌和山西地方特色的把握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化的多元发展催生了声乐艺术的多元发展,以往所谓"纯粹"的演唱方法和分类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艺术家在不同的演唱形式和唱法之间获得了灵感的冲动和创新的喜悦,突破了原有界限之间的结构限制,将不同音乐元素、音色的表现、表演手法及风格等进行融合调适,创作出了更多新颖时尚的演唱形式和风格,使得声乐艺术更加丰富多样,为公众提供了更多的审美选择。  相似文献   

12.
歌唱心理在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耘 《美与时代》2006,(11):87-88
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歌唱的各种技能技巧,而容易忽略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心理因素,即情绪、性格、意识等对歌唱的的影响。教师在声乐演唱与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不仅让学生掌握声乐这门艺术,而且还要让学生尽可能地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创作和表现声乐作品。  相似文献   

13.
声乐教学不单纯是发声技巧训练的教学,应该与乐理、视唱练耳、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曲式分析、和声、形体动作等理论知识的教学紧密结合。声乐教师应把讲授音乐理论知识与传授声乐发声技巧结合起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东西方文化碰撞以及西洋声乐艺术的传入,造成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土""洋"关系的微妙融合,以致于建国初期出现了"土洋关系土洋唱法的激烈争论"和五六十年代关于"洋为中用,土洋结合"的探讨;今天,我们面对土洋结合起来的演唱方法--也是被人们称之为"千人一面"的唱法,应该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到:她是经过了几代声乐工作者的艰苦探索和实践,其中包含着几代音乐工作者辛勤的汗水甚至是毕生精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一个涵盖极广的艺术概念,它的内涵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多彩.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情感表达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具有真实性、含蓄性、创造性的特点.因此,把握这些特点,对我们在了解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把握民族声乐作品的风格,加深对民族声乐作品的理解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前提下,承认西方音乐渗透的客观性与合理性,从教材体系的构建和应用开发上来继承、发展中华文化是切实可行的。落实到声乐小组课这个问题上,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材的开发与应用:第一,打破传统观念,大幅度提高中国传统声乐作品学习的质量,使之系统化。第二,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增强教师的传统文化意识。第三,传统声乐作品在声乐小组课中的应用与开发。优秀的声乐教材应体现音乐的艺术审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和声音训练功能等。因此,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在民族音乐文化中选用和发掘声乐教材,使民族声乐作品在教学中逐步系统化。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但也应该看到其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由于对传统诗性文化认识的缺失造成的创作中的问题。我们一方面强调中国民族声乐要想走向世界,就必须要坚持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另一方面我们却又在热衷西方音乐文化的语境中悄然地稀释和边缘化自身优秀的民族文化,如何解决好这一矛盾,正是当下中国民族声乐发展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欣赏声乐演唱时,观众不仅希望欣赏到美妙婉转的歌喉,还希望看到有协调优美的肢体表演与之相配合。那种只重视声乐演唱技巧,却忽视舞台表演的演唱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只有将听觉美与视觉美进行巧妙的结合才能真正带给观众以震撼。因此,舞台表演对于歌唱演员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而"神形兼备"是声乐演唱者在舞台上表演的最高境界,是演员最具感染力的体现,要真正熟练地做到"神形兼备",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对音乐进行分析,这是基本前提;(二)要注重角色体验,促进情绪融入;(三)注重表演的规范训练;(四)进行大量观摩,积累审美经验;(五)大量演出,积累演出经验;(六)添加"声音调味剂",进行情感的释放。  相似文献   

19.
戏曲文化是中华艺术的一块璞玉,是音乐、舞蹈、表演、叙事、美术、音乐、舞台、服饰等多种艺术的有机融合,并且具有良好文化环境,与多种艺术相互碰撞。时至今日,戏曲仍旧以其丰富的艺术元素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艺术工作者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由于特有的民族性、审美性和观赏性,戏曲中丰富多彩的故事可以作为我们动画创作、推动动画产业发展的素材宝库。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族音乐的体裁多种多样,不同体裁的音乐除了拥有自身的个性外,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共性。戏曲音乐作为戏曲这一综合性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拥有自己的特性外,还与其它体裁的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戏曲音乐与民间歌曲、戏曲音乐与佛教音乐、戏曲音乐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与说唱音乐进行对比研究,可以看出中国多种民族音乐体裁间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各体裁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