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三十年代初,以爱森斯坦等人为代表的苏联蒙太奇学派由于种种原因受到批判,苏联电影学派开始转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与诗意现实主义不同,苏联电影艺术家们不追求华美的形式,而是在当时革命斗争的语境下寻求一种朴实的现实主义风格。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革"前史称"建国后十七年",最初十年,中苏关系友好的社会语境带来了苏联的美学风格和革命斗争思想,在这种感染下,新中国文艺与电影工作者们拍摄出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有血有肉的"人民"电影,史称"十七年"电影。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创作方法时至今日仍然影响着华语电影尤其是主旋律题材电影的创作,但本文仅从典型环境、人物形象、题材风格等几方面谈论针对"十七年"电影美学品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贾樟柯的作品《小武》开始,就掀起了一场"以摄影机表达自我"的独立电影革命风暴。电影《盲井》作为一部独立电影,运用真实的镜头语言和纪实性的拍摄方法,将社会中一些不为人知的黑暗面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但十几年来,中国大陆的独立电影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着,面临着"地下化"和"票房不理想化"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第六代导演应加强对国家广电总局和自己作品的信心,适当采用明星,积极寻找投资者,加强宣传,努力向主流电影发展。  相似文献   

3.
赵颖  陈清华 《学海》2012,(3):176-179
从《小山回家》到《海上传奇》,贾樟柯用10多部电影记录了中国当代变迁,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普通人特别是底层人的命运。与冯小刚、张艺谋等由于影片题材及风格转变而只能贯之以"导演作品"的电影不同,贾樟柯的电影由于一些元素的重复已发展成为一种特有的"类型",而贾樟柯也是目前中国少有的形成自己"类型"的导演。本文从内在观照、风格、表演、定位等方面分析了贾樟柯的电影"类型化"元素,试图为他的"类型"电影研究提供可供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郭海荣 《美与时代》2007,(12):140-143
作为中国新感觉派文学创始人的刘呐鸥,在转身投向电影事业后,以纯艺术的眼光提出"软性电影论",对影片艺术、中国电影描写的深度问题,电影节奏等一系列问题提出颇有见地的看法,并在拍摄中实现自己的理论要求。却在"内容与形式"等问题上与左翼电影人开展了长达数年的理论论战。  相似文献   

5.
2006年,知名导演甘小二拍摄的电影<举自尘土>,用平实的手法记录了当下中国农村基督徒的信仰与生活.对此,甘小二作了如此评价: "影片拍摄的,是肉体的战栗和灵魂的平安.这就是一个普通中国农民基督徒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电影市场很不景气,各大公司都为生存发展而忧心忡忡。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同样陷入困境,为了寻找突破口,公司上上下下费了不少周折,但仍未见起色。这时,有人提议:是否可以以英国间谍"007"为原型,拍摄一部故事片在  相似文献   

7.
上海自开埠以来,逐渐成为近代中国的商业中心,也是美国好莱坞电影输入国内的第一个"码头"。为了在本地宣传和推广好莱坞电影,各影院在广告设计上力求达到多样化,造就了一批极具特色的广告形式。对民国时期上海的好莱坞电影广告设计形式梳理和分析,对当下的电影广告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十七年"时期的中国电影在美学的探讨与发展上曾做出深切的努力,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从"十七年"时期电影民族化发展的角度和战争电影中崇高审美的精神内核为出发点,学习并研究"十七年"电影美学的发展,为中国电影的整体建构起到了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9.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是一位闻名世界的电影导演,尤其擅长拍摄惊悚悬疑片。他深受精神分析学说大师弗洛伊德的影响,创造并完善了悬念的艺术。在他的电影中,巧妙的构思加上令人瞠目结舌的剧情,随处透露的都是他对生活、对大众心理、大众命运的另类理解。他头顶"悬念大师"招牌游戏人间,享受他的电影梦。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给观众创造良好的观影体验,功夫巨星成龙拍戏很少用替身。在拍摄时,成龙曾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受伤。有一次,成龙受邀参加一档观众主要为青少年的访谈节目。谈及他受伤之事时,成龙告诉大家,他全身上下伤痕累累,已没多少好地方了。例如,1978年,拍摄电影《蛇形刀手》时一颗牙齿被踢掉;1986年,拍摄电影《龙兄虎弟》时从树上摔下,导致脑出血,左耳头骨凹陷,碎骨内移,差点儿要了命;拍摄《十二生肖》时,从半空坠落,摔倒在地几分  相似文献   

11.
武珊  郜瑞 《美与时代》2007,(2):110-112
手机电影是一种新颖的拍摄与制作电影的方式,是一场新的电影革命.每个人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拍摄与制作电影.手机电影是电影制作的一种平民化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面部自然肤色色域范围及典型肤色色样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仲贤  孙秀如 《心理学报》1997,30(4):337-344
分别采用一自Au-CH-1型自动测色仪及一台302D型自动测色仪对中国人的面部自然肤色,从新生婴儿直至老年人的色度特性进行了广泛取样的测定。测定人数共1668人,其中新生婴儿至2岁幼儿508人:3-17岁的儿童及青少年548人;18-78岁的成年人及老年人612人。被测者的籍贯包括26个省市,除汉族外,还包括蒙、臧、维,壮等17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被测人数约占总被测人数的6%。首次确定了我国人的面部自然肤色的色域范围及皮肤反射率的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具有我国人典型自然肤色色样一套。所得结果已被应用于电视、电影、摄影及照明等部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传播能力的提高,微电影悄悄崛起。手机、相机等能拍摄视频的设备越来越多,再辅以一些图像编辑软件后,普通民众就可以更加如鱼得水地制作自己想要的作品。微电影绝对不是网络上粗制滥造的短视频。作为新兴事物,微电影与传统意义上的电影既有其不同之处,也有相同之处。一部优秀的微电影在故事内容、叙事节奏和时长上都有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野生动物电影纪录片的制作者——德瑞克·朱伯特和贝弗利·朱伯特夫妇,从年轻就一直居住在非洲博茨瓦纳的野生环境中,长达30年。在拍摄过程中,不管画面怎样惊心动魄,他们始终不去介入,只专注于拍摄。有人曾这样问朱伯特夫妇:"当肉食动物在捕杀弱小动物时,你们也眼睁睁地看着,不上去帮一丁点忙吗?"朱伯特夫妇的回答是:"是。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无动于衷’。"一句"无动于衷",朱伯特夫妇的行为让很多  相似文献   

15.
电影拍摄将一系列互不关联的要素进行组合,将人眼和摄像机镜头合二为一,从而把人们引入一种更深的知觉。"知觉"由此越来越倾向于艺术与科技之间的渗透。作为合成中介的电影就如同炸药般具有潜在危险性地浓缩着宇宙,碎片的散播、特写的空间、慢动作等促使我们看到了事物新结构的外观、表皮与边界。以建筑和电影类比的方式,基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异样性"理论(1),探寻建筑的生成过程及其空间的异样性与多维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高子文 《学海》2012,(3):172-175
贾樟柯一直被认为是"民工导演"。他用纪实与虚构相结合的电影手法展现了当下中国人与环境的冲突,人与环境的合谋,以及人对环境的抗争。通过文本解读,本文细致分析了他的电影中的这三方面内容,并同时指出贾樟柯电影观念的嬗变。从《二十四城记》开始,他的电影从个体关怀转向了文化思考,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其社会批判的尖锐性。作为导演的贾樟柯却实现了他从电影"民工"到"传奇"记录者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新城市电影形象地诠释了处于边缘文化状态的中国第六代导演的艺术风格.这种类型电影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城市为拍摄背景,以城市生活为叙事空间,以城市各色人群为表现主体,以城市人的矛盾情感为精神内核,真实地勾勒出都市人群的日常原生状态并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18.
"恐怖电影"已经成了马徐维邦身上一个重要的标签,1937年《夜半歌声》上映,在恐怖片极度匮乏的一个年代,该片为中国的类型电影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直至今日,中国电影已过百年,当我们重新回过头来再看《夜半歌声》,会发出一种疑问:这部片子到底恐怖在什么地方?作为中国恐怖片的鼻祖,马徐维邦对中国电影史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但放在当下的语境中看这部电影以及导演本人的艺术风格,其"恐怖性"正在逐渐缩小甚至去除了"恐怖性"。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走向国际”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人一种根深蒂固的情结,从而为处在这一时期的中国大陆电影提供了一种国际化语境,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大陆电影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艺术策略。本文主要从美学的角度思考中国大陆电影在当今世界电影格局中的地位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且分布地域广泛,我国学者对中国少数民族基督教史的研究,通常都是以区域史的视角展开,也有一些属于专题史或个案史,这符合中国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国情。将某一民族基督教的传播历史,置于特定的地理区域,通过区域"小历史"研究进而推动整体"大历史"研究。为体现学术界已有成果的区域研究规律,同时兼顾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规律,我们以东北、华北、西北、东南、中南、西南六大区域为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