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谓仁"以及"如何仁"是孔子哲学的核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对仁的界定,孝悌是行仁的始点。克己旨在对以身为中心的致思趋向进行持续否定,净化和纯化人的意志以唤起本有的价值自觉。尽己与推己是克己中形成的自我定向上的成人与成物。在孔子关于"仁"与"为仁"工夫的言说中存在着生存样态与理论上的双重紧张,这种双重紧张同时也塑造了孔子独特的思想品格。  相似文献   

2.
宗超 《孔子研究》2016,(5):27-33
孔子之教,实乃人格之教,以教人求"仁"为最大教义。孔子"仁"的思想源于他"对人性的自觉",即:人性即"仁",它本身就充分自足、尽涵万物,赋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量,故终可与天道合一以"成仁"。孔子之教立足于这种自觉,以教人"下学而上达"为主要内容,欲人于"博文约礼"之中自达"知天命"之境,自悟得"性与天道"的高深道理。孔子以典范人格的身教为教育之最有效的教育手段,而其本人正是最佳典范,他以身作则地为此作了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3.
孔子之教,实乃人格之教,以教人求"仁"为最大教义。孔子"仁"的思想源于他"对人性的自觉",即:人性即"仁",它本身就充分自足、尽涵万物,赋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量,故终可与天道合一以"成仁"。孔子之教立足于这种自觉,以教人"下学而上达"为主要内容,欲人于"博文约礼"之中自达"知天命"之境,自悟得"性与天道"的高深道理。孔子以典范人格的身教为教育之最有效的教育手段,而其本人正是最佳典范,他以身作则地为此作了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4.
援仁入礼仁礼互动——对"克已复礼为仁"的再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援仁入礼 在<论语>中,我们没有看到孔子关于什么是"礼"的论述,没有给"礼"下定义.这可以说是孔子的一贯风格,就如同他从来不给"仁"下定义一样,而只是在对"仁"的具体实践中言"仁",在对"礼"的具体实行中言"礼".  相似文献   

5.
"克己复礼"并非孔子的首创,但他常以此阐发其"仁"的学说,可以说孔子的"礼"就是使天下仁义,它本质上是一种"仁"的存在。同样是讲礼,荀子与孔子相比已经有了显著的不同。孔子言语中的礼、法概念是疏离的,而礼、仁概念是切近的。荀子固然也有一些重视礼的言论,但他对法同样津津乐道。荀子主张"隆礼重法",甚至有时候援礼入法,有时候更是抛开礼专讲法。韩非排斥"仁",剥离"礼"的外壳而阐扬其"法、术、势"理论,主张"一行其法",建构起了比较完备的法治学说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孔子研究者依据《论语》,大体同意"仁"与"礼"是孔子思想中的两个重要范畴。但二者孰轻孰重?它们之间又是何种关系?当下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答案却见仁见智。众所周知,"仁"和"礼"在孔子思想中的地位,大致有三种意见:其一,认为孔子思想中以仁为主,礼只是仁的外在表达。其二,认为孔子思想的中心是礼,仁附庸于礼。其三,认为孔子思想里,仁与礼同等重要,并无主次之分。因此,对孔子思想中"仁"和  相似文献   

7.
释仁     
孔子对于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最重要的贡献,莫过于他创立的仁学。仁简易平实,却境界极高,本旨甚约,却涵义极深。两千多年来,关于仁的争论无以计数,讨论仁的著述汗牛充栋,但始终缺乏一个明确肯定的说法。仁究竟是什么?可以说,这是孔子为后人留下的历史难题。一、孔子之仁与诸德之家孔子关于仁的论述非常多,将这些论述综合起来,逐一分类,就会发现,孔子的仁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首先是非知性。所谓非知性,是说仁不是一种知识。孔子列出了仁的许多表现,但其中从来不包含知识。曾有学者对仁的这个特点提出怀疑,论据是孔子说过“未知…  相似文献   

8.
郑炳心 《管子学刊》2013,(3):55-58,77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深深融人中华民族的内在心理与灵魂之中。从《论语》分析。孔子一以贯之的就是真情实感,这是源于生活的包含理性思考的情感。在此基础之上,孔子建立了以“仁”为灵魂,以“礼”为形式,“仁”与“礼”相互作用的文化心理系统。这一系统建立在人性之上,源于人的道德实践活动,源于日常生活世界的塑造。儒学重人生追求而贴近生活,同时强调生命的体验及其内在圆融性,蕴含着积极的生存智慧与开放性。它表现为中华民族乐天知命、自强不息的乐感文化,在今天依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对孔子"仁"的理解多使用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总体说是必要的,但对于深入了解孔子言说的意义仍嫌不够。本文试图以孔子说"仁"为实例,分析认识其基本内涵,并由此揭示孔子言说方式的基本特征。本文认为,孔子关于"仁"的论说虽有分析的余地,但本质上还是象征性言说。作为象征性言说的仁,虽可理解为忠恕、亲亲为始的仁民爱物原则,或理解为一切全德的总和,但仍只是对人类基本处境的一种述说,其难言的一面与宗教宣道式言说一样,永恒存在。孔子言说的实质,在于将普遍宏大关涉人类基本处境的问题以每个人熟悉的方式加以提示,从而启发人的智慧。  相似文献   

10.
孔子“仁义”观的内在结构、普遍价值及现代补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在《论语》中所提出的"义"与"仁"具有普遍的伦理学价值。"义"是规范伦理学的核心概念,"仁"是美德伦理学的核心概念,从"义"到"仁",孔子奠定了伦理学的逻辑基础。立足当代语境,需要对孔子的"义"与"仁"做必要补充:用"个体生命权利"观念补充"义",用"同命意识"补充"仁",如此方可使孔子伦理学符合当代现实语境,具有更坚实的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东亚的"仁"学思想史中,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说是朱子之前的最高峰,是二千年来中日韩各国儒者"仁"学论述之源头活水,极具关键性之地位。自孔门以降,儒家"仁"学义蕴丰富,理路甚多,孔子"克己复礼为仁"这项命题,极具理论之意趣,亦深具思想史之涵义。历代东亚儒者对"克己复礼为仁"一语,提出深具时空特色之诸般解释,并开发潜藏于其中的哲学问题,揭示了"仁"与"礼"之不可分割性与相互紧张性。中国儒者对孔子"仁"学之新诠,以朱子、杨慈湖、王夫之、戴震最为精彩,尤以朱子释"克"为"胜"、释"己"为"身之私欲",具有指标性之作用。朱子以后的东亚儒者或推衍、或驳斥朱子之说,但都无法跳过朱子的诠释典范。从解释者所依凭的理论背景观之,如果说朱子代表了"理学"的诠释进路,那么杨慈湖、阳明后学诸君子与王夫之可以说是践行了"心学"的诠释进路,而十八世纪戴东原的解释则表征了反宋儒"理"学思潮的兴起。就朝鲜和日本儒者而言,十七世纪日本的荻生徂来与十八世纪朝鲜的丁茶山最称大家。荻生徂来以"纳身于礼"及"以礼制心"解释"克己复礼为仁"说,丁茶山以父子、君臣、夫妇等均尽其分定义"仁",两说虽有所出新,但基本上与清代中国的"礼"学思想相互呼应,可视为东亚近世"实学"思潮在《论语》诠释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彭玲 《美与时代》2007,(7):18-20
"仁"作为孔子的核心思想,含义丰富多端.在孔子那里,"仁"在本性上就具有多样性和当下生成性."仁"的当下生成性说明"仁"是不可被对象化、范畴化,观念化为不变的种属定义的.  相似文献   

13.
脆弱性:科学技术伦理学的一项原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保护脆弱者是儒家大同社会的一个特点.孔子说:在"大同"社会中,"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1].子路问孔子:"愿问子之志",孔子回答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2]孟武伯问孝,孔子说:"父母惟其疾之忧."[3]儒家对于脆弱者义务的承诺蕴含在儒家关于"仁"的概念之中.  相似文献   

14.
"仁之方"的实施原则是孔子所倡导的恕道,"恕"通常表现为"推己及人"。而"推"是内在仁心表现于外的方式之一,它能够成立是基于孔子行仁的特点,即孔子重视内在仁心对事物的直接反应。因此,"仁之方"的生发不是基于孔子对外在事物的分析,而是源于他内心对事物"肯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仁”是古代儒家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春秋时代的许多著名人物,如管仲、子产、晏婴等,孔子都只肯定他们各自的长处,而不认为他们已经达到“仁”的境界。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司马牛向孔子请教“仁”的含义,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訒。”(《论语·颜渊》)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说话谨慎,不轻率地发议论。这样看来,似乎“仁”的含义又极其寻常了。所以连司马牛也奇怪地追问道:“其言也訒,斯谓之仁矣乎?”孔子回答说:“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意思是有仁德的人说话时首先考虑到实践,考虑到实践就必须认真,不能敷衍凑合,这样,他说话怎么会不谨慎呢!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其中孔子和谐社会思想最具代表性.“仁”与“和”是孔子儒学思想的核心理念.“仁”是人际关系的价值核心,“和”是社会政治的价值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说,“仁”与“和”是孔子和谐社会思想的两大基石.孔子以“仁”为基本内核、以“礼”为外在实现形式、以“和”为内在精神风韵的和谐社会思想,倾注着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等重大问题的无比关切,饱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无限憧憬.今天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目标也是为了实现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说,孔子以“仁”、“和”为核心价值理念的和谐社会思想对当代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罗鑫 《天风》2022,(3):50-52
成语"克己复礼"出自《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也是孔子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论语·颜渊》中记载,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颜回请教孔子:"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回听后对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决心按照先生的话去做."  相似文献   

18.
孔子是儒家学派性说的首倡者。他认为,性是人初生的原始状态,与生命有关,而生命的起源,与天有关。天能以气生物,故人性自然含气。同时在孔子的视野中,人的欲求通过心的役使,凭借气(血气)表现出来,为此孔子发明了"戒"的工夫。"戒"凸显的是心与气的关系。孔子还提出,性之善恶与后天礼乐驯导("习")有关。孔子推崇善美之乐,认为这类乐能激发人性中的积极内容,同时提倡"不食"原则,旨在约束消极之气对人的影响。这便是孔子以气论性的思想逻辑。遗憾的是,孔子并未对人性进行善恶属性辨别。这是他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孔子不仅从正面对仁的内涵作出了规定,还从否定的方面对仁进行了规定,即通过"不仁"和"鲜矣仁"来彰显仁的标准和境界。从否定的方面来看,仁的内涵和标准可以表述为:其一,仁不含任何功利的目的;其二,仁不能仅满足于洁身自好;其三,仁排斥任何虚饰。凡不符合这三条标准的思想和行为,可称为"鲜矣仁",即不符合仁的精神实质,尚未达到仁的标准。从否定的方面探讨孔子对仁的规定,可以为理解仁的思想内涵、指导人们"为仁"、"求仁"提供一个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成德成圣是孔门教学的核心内容。孔子成德思想的内容和逻辑进路以孔子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最为概括而精要。在孔子思想中,成德成圣的逻辑进路,是"道"→"德"→"仁"→"艺"还是"艺"→"仁"→"德"→"道"?宋儒朱熹与近人钱穆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与可比性。在孔子的成德思想体系之中,"志道"居于最高层次,"据德"是"志道"的基础和根据,"依仁"则是"据德"的主要途径,"游艺"则是居于最底层,是实现前三者的入手处。孔子之学为"下学上达"之学,他自述的进学、成德之历程正是这一学宗的生动体现。"道"、"德"、"仁"、"艺"四目在层次上是有高低的,是按照"道"→"德"→"仁"→"艺"之高低次序而列。与其"下学上达"之学宗相符,其成德进路应为"艺"→"仁"→"德"→"道"。这是一个从"实"走向"虚",从"现实"走向"理想境界"(达道)的"下学上达"的成德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