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路     
每次到教堂去,我都要思虑该走哪条道,因为有好几条道,然而每一条都有一截好路一截坏路,而且长短都差不多,有时走到这条路的坏路段,便想,也许该走那条路。我想,这就是我们人的局限,于是我祷告主说:“主啊,由于我们是人,便不能选择出最适合我们走的道路,但你却是在上面的,你知道带领我们走哪一条人生道路对我们最合适,最有益处。”于  相似文献   

2.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道德异化赵枫《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个有道德的人。他在汉末军阀混战中处处注意用道德约束自己,这一方面使他把诸葛亮等有德才之士吸引在身边,形成稳固的刘备集团,在群雄角逐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也使他为道德所累,为了道德而不得不在政治上、军...  相似文献   

3.
谨慎小议     
莽撞招损,谨慎受益。古往今来,屡见不鲜。三国时,关羽自恃智勇双全,麻痹轻敌,最后败走麦城。张飞性烈莽撞,御下无方,居然授首于帐前两小兵。惟军师诸葛亮足智多谋,能宙时度势,谨慎行事,终于帮助缺乏实力而又在大败之余的刘备逐渐建立起蜀汉统治。后人说“诸葛一生惟谨慎”,是很有根据的。诸葛亮本人也认为刘备所以信任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由于他能够谨慎。他在《前出师表》中写道:“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可见,诸葛亮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谨慎的典范。是集智慧与谨慎于一身的  相似文献   

4.
刘备三顾茅庐尽人皆知.而民间却还流传着一个关于诸葛亮出山的很有趣的故事.诸葛亮答应出山前提了一个条件,要刘备、关羽、张飞与他对哑对.刘、关不敢应对,猛张飞却不服气上前应对:诸葛亮用手指天,张飞就用手指地;诸葛亮伸出一根指头,张飞伸出了三根指头,诸葛亮拍三下掌,张飞拍九下掌;诸葛亮用手指在胸前画了一个圆圈,张飞却指了指自己的袖简.哑对结束,诸葛亮十分满意地答应出山.  相似文献   

5.
蒋琬的宽容     
正蒋琬(?-246),字公琰,三国时零陵郡湘乡县(今属湖南)人。他随刘备入蜀,其才能受到诸葛亮的重视,任命他为丞相长史兼抚军将军。诸葛亮几次北伐出征,都是蒋琬在后方供应兵源和粮饷。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八月,诸葛亮去世。后主刘禅按照诸葛亮生前的安排,任命蒋琬为尚书令,不久,又让他兼任督护,交给他符节,作为行使职权的凭证。后来又让他任益州刺史,升任大将军,加上录尚书事  相似文献   

6.
生命的过程本求就是随意的。我们日复一日地在路上走着,说不定哪灭在这条路上就会有故事发生。在这条路上,我们会匆匆上下班,匆匆接送孩子,而闲下来的时候,我们会在这条路是散散心。可是,千万不要征每次散步时都幻想着会有一次美丽的邂逅,会有什么故事在树荫下发生。你慢慢地走过那条路,看到的只是美景,  相似文献   

7.
且苟且     
正朱元璋突然之间想吴琳了,干吗想他呀?不晓得,反正是想他了。朱元璋便派了个锦衣卫,千里迢迢,从南京到武汉,一路寻来。吴琳是湖北黄冈人,乡下的。官路好走,路在车上,一站接一站,都是驿站;走在乡村的小路上,牧童的歌声在荡漾,路在哪里?官路在车上,乡路在嘴上。官路是,一间店子都能导航;乡路  相似文献   

8.
德者无敌     
正《老子》中有言:"重积德则无不克。"就是说,不断积累德行的人,无论做什么都没有做不成的。这个理,我信。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样的人,所走的路就是一条正确的路,他确定好方向和目标了,到那里只是迟早的事。有时候,可能走了一段时间了,发现自己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不要着急,那说明:我们该走的路程还没有  相似文献   

9.
假冒的天堂     
正一个男人带着他的狗走在一条风景秀丽的路上。他边走边欣赏路边的景色。忽然,他想起自己早已死了,他的狗也死了多年了。他不知道这条路要将他们带往何处。不一会儿,他看到前方有一座城,城门是金子做的,城墙是珠宝砌的,富丽堂皇,庄严巍峨。城门前有一张桌子,桌前端坐一位漂亮的小姐。他走上前,询问道:"请问,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三国演义》中有“三绝”,即曹操奸绝、关羽义绝、诸葛亮智绝,但很少有人知道诸葛亮智绝绝在什么地方。其实,诸葛亮的智绝就绝在他非常善于借用他人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目的,我们姑且就将这种绝招叫做“借势”吧。 所谓“借势”,就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当自己一方的力量不足以达到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时,借用其他方面的力量来实现自己一方的目标。 赤壁大战前,刘备兵不满三千,将只有关、张、赵云,从新野退出后,几乎连立足之地都没有,被曹操八十万大军追赶,一直逃至夏口。在这种危急情况下,诸葛亮亲自渡江来到柴桑郡游说吴王孙权联刘抗曹,最后形成了刘吴统一战线。诸葛亮借东吴之势,凭自己的聪明才智,竟将不可一世的曹操打的大败。刘备也在这场战争中乘势夺取了荆州,暂时得到了一块立足的地盘。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日常的交谈中,常会把信仰之旅比作走十字架的道路,这是很形象、很真实的。因此,当我们准备走这条路或是已经立志奉献准备继续走这条路的人应多有一份思想,首先应该认清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相似文献   

12.
自信的萤火     
《三国演义》里记载过这样一段故事:曹操与文武重臣商议南征.徐庶对夏侯悖说:“今刘备有诸葛亮相辅,如虎添翼。大都督,怎可轻敌。”曹操听之,疑惑问徐庶:“诸葛亮何人也?”徐庶答:“亮字孔明,道号卧龙先生。有通晓天文地理之才,  相似文献   

13.
1.架空刘禅。刘备死后,由于刘禅年幼,由诸葛亮执政。刘禅长大成人后,诸葛亮理应把大权移交给刘禅,但诸葛亮是把军政大权进一步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更派人监视后主的一举一动。令刘禅敢怒不敢言,刘禅想抢回大权,但满朝都是诸葛亮的亲信,只好信任宦官黄皓,造成千古遗  相似文献   

14.
一、牧羊少年的惊世发现 1947年3月,巴勒斯坦一个名叫穆罕默德·伊尔迪伯的15岁的阿拉伯牧童,为了寻找一只丢失的羊,来到死海西北角岸边一个叫作库姆兰的山谷里。他走在山谷里,随手拣起一些石头扔着玩。当他不经意地把石头扔到悬崖峭壁间的一个山洞里时,居然听到了好象陶瓮  相似文献   

15.
“孩子又上网了。”我已经怒不可遏了。一个月之内,这已经是第三次了。我就无法理解,他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回到家之后,照例一顿训斥,并威胁他如果再去网吧就不用回家了。令我吃惊的是,他的反映非常激烈,转身就要走。眼看僵持下去也无益,我只好让妻子叫他别走。晚上,我静下心来思考了一下他近一个月来为什么越来越不听话了?为什么越禁止越不见效果呢?手头上报纸的一则故事提醒了我:古时候,燕国有个叫赵礼的人,他有一块田就在路旁。这条路有一段比较低洼,一到下雨时,路上就积了好多水,泥泞难行。行人便都从他的田里绕着走,踩坏了很多庄稼。为此…  相似文献   

16.
    
昨天的路已经走过因我未曾认识主那上面踩满我犯罪行恶的脚印是一条满了污秽的路心里洋溢着喜乐和平安是一条有依靠有盼望的路今天的路刚刚踏上因多了一位向导明天的路我不知道但是我坚信有了这位真神每一步越走越光明是一条又真又活的路路@王阳  相似文献   

17.
圣召     
敬主教灵跟随耶稣有两条路:一是普通的圣召;二是特殊的高超的圣召。第一条是诫命,人人当守而不宁教不了灵魂,这是一般教友走的道路这也叫圣召。第二条除了守诫命外,还愿意为天主多做一些贡献,为走这条道路天主不命令人,只是劝,所以叫劝谕;在天主圣宠的指引下劝勉那些心胸宽大,志趣高尚,抱有远大理想的青年人走的道路。这条路就是弃家修道,圣神父或进修会。为走这条高超的道路,该有天主特别圣宠的指引召叫,这就叫圣召,所以说圣召有两种。1.圣召的广意:圣召就是天主的召叫邀请拣选的圣意。天主给每一个人指定的定位、身份、…  相似文献   

18.
我念的大学座落在诸葛亮隐居地——隆中山下。学校与隆中风景区仅仅隔着一条马路。刚进大学的第一个周末,我们同乡一干人在一位大二学兄的指引下去游隆中。进大门后走不远,迎面便是一脉青山。山的两翼各有一条小路迤逦而去。学兄介绍说,左边一条通往草庐,右边一条通向躬耕遗址。不管  相似文献   

19.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所以,路是大家的,你在走自己的路的同时,也是在走着别人的路。同一条路,不同的人走,会有不同的经历和感受。这个人走到这里疲惫了,一个小小的土坡,他就会认为这里的路陡峭难行;那个人走到这里,不小心  相似文献   

20.
父亲爱走路。 不管去哪里,不管有多远的路,他总是走着去,决不会坐车。父亲在大冶教书,他几十如一日,从大冶走回家,这样一走就走了几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