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到4月11日《杂文报》7版凡夫唐的文章《我“迷信”吗》,我不禁哑然失笑,你又学习算命,又抽签拜神,还请道士招魂开路,超度亡灵……你要不算迷信,世上还有什么算迷信?《现代汉语词典》的“迷信”条的注解是:“1.信仰神仙鬼怪等,2.泛指盲目的信仰崇拜。”这两条你都够格,你是当今中国的标准迷信人。  相似文献   

2.
“迷信”这个词广泛地被人应用,大概不是从“文化大革命”之后开始的。虽然“破除迷信”是当时人们的口头禅,但是那多指“现代迷信”。其实,“破除迷信”已经是将近一百年的老生常谈了,迄今人们一听到自己不能相信的事物还喜欢用“迷信”二字驳斥对方,或指责对方的愚昧,而且还喜欢在前面加上“封建”二字,名曰“封建迷信”。要是你反问一句,“什么叫封建迷信?”他也许干瞪眼,说不出什么道道来。因为总爱指责别人搞迷信的人,往往迷信自己就是真理的化身。  相似文献   

3.
认主近主是信仰的基础朱月山认识真主,真主是独一的。古兰云:“你们所当崇拜的,是唯一的主宰: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他是至仁的,至慈的。”(2:163)“真主,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他是永生不灭的,是维护万物的。”(2:255)“真主秉公作证:除他外...  相似文献   

4.
常常有人问:“你们民宗委是管民族事务的好理解,管宗教就不好理解了,宗教不就是迷信吗?迷信的东西直接取缔行了,还怎么管理?”确实,宗教与迷信是一回事还是有区别,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分清楚什么是宗教,什么是迷信,它们之间有何共同点和特殊点、区别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如何走出专制与民主的对立,特别是走出对于民主政体的盲目迷信和崇拜。对于一个社会制度的评判标准是正义。民主政体是不是等于正义的社会,或者接近正义的社会呢?西方的苏格拉底与中国的墨子对此持怀疑态度,并给出了他们的理由。  相似文献   

6.
迷信与习俗     
2014年新年刚过,网上曝出:五台实验小学校舍建设竣工,校长某某某举行“谢土”仪式。一时议论纷纷,有说是迷信,有说是习俗。我儿认为是迷信,但义说服不了习俗一方,想让我写一篇文章,议论一下这个问题。我当即回答:认为是习俗的虽有一定道理,但实际上是不折不扣的迷信。这需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邪教以神道惑人则天下乱矣”。邪教“法轮功”与世界上其他邪教组织一样,以起初为了搞“教主崇拜”而竭力地神化李洪志自己,逐渐以宣扬迷信,诋毁社会、诋毁科学的反社会、反人类、反科学的种种罪恶行径。到最后设立和发展邪教组织,欺骗、诱导痴迷者走上邪路,至终自戕毁灭的可悲下场,与传统宗教提倡的敦品励  相似文献   

8.
宗教和迷信都是在有神论的基础上产生的.都相信和崇拜超自然力量,因此有一定联系。但从本质上说,两者又有着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9.
一、迷信内涵及其本质 迷信是指非理性的、无根据地盲目信仰和崇拜神仙鬼怪等超自然物的行为和思想,是“相信不该信的东西”。中国社会的迷信思想比较深厚。胡适说,中国百姓“天旱了,只会求雨;河决了,只会拜金龙大王;风浪大了,只会祷告观音菩萨或天后娘娘;荒年了,只好逃荒:瘟疫来了,只好闭门等死;病上身了,只好求神许愿”。迷信活动和迷信思想形形色色,古代有图腾崇拜、巫术、解梦鬼神、相术、占卜、算命、风水、拆字、祥异、择吉、符咒、求雨等等。 迷信的本质是非科学的,是愚昧无知的表现。迷信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原因、认识原因和心理原因等等。 从历史角度分析,迷信思想、巫术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些思维方式不科学。何祚庥在《追踪到公审——胡万林事件采访内幕》中认为,“为什么反对伪科学有较大的阻力。中国社会的历史本来就是个封建社会,迷信思想本来就有比较深厚的传统。不仅在老百姓中,在相当一些干部里面,  相似文献   

10.
封建迷信是指带有封建社会印迹,以对超自然力量的盲目信仰与崇拜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方式。封建迷信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即迷信观念、迷信行为和迷信活动。迷信观念是个体对于鬼神、命运、因果报应等的经验性理解和盲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与个人崇拜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在这个问题上会提出不少疑问:诸如毛泽东在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是很谦虚谨慎的,是反对个人迷信和个人崇拜的,为什么到了晚年又提倡和欣赏个人崇拜了呢?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批评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错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都是肯定的,并表示要吸取斯大林的教训。为什么时隔不久,毛泽东也重复了与斯大林相类似的错误,不仅没吸取教训,相反越来越厉害的搞起个人崇拜来了?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者,他一直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坚持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如何解释他晚年的主张“搞一点个人崇拜”的心理?这些问题与矛盾,存在于毛…  相似文献   

12.
神父一日     
“神父”一词意译于外文,其拉丁原文是Pater, 英文是Father,这两个外文词都是“父亲”的意思。在讲英语的国家,就称呼神父为“Father”,是一种尊称和爱称。我们中国教会为什么在“父”前又加了一个“神”字,称为“神父”,这里不作什么考据,大概是为了区别于自己的生养之父的缘故吧。不过,加上一个字而称为“神父”后,则较明显地表示出这样的一个群体的身份:与“神”有关,而与真正的“父”则无关,因为他们是一群独身者。由此可见,“神父”是与神,或者同宗教活动有关的人。那么,欲说“‘神父’的一天”,我想,实则是说神父…  相似文献   

13.
一、现代科学家的迷信 迷信是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的盲目崇拜,在这种力量面前,表现为短缺或失去理性思维能力的迷执,所以显得异常愚昧。这种情况在科学家中相对不多,但绝对数也不小,有些还是在科技史上的顶尖人物。恩格斯在《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一文中,仅列举英国的科学家就有我们熟知的弗兰西斯·培根和伊萨克·牛顿,以及与恩格斯同时代、与达尔文齐名的生物学家阿尔弗勒德·拉塞尔·华莱士,以发现化学元素铊和发明克鲁克斯辐射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威廉·克鲁克斯;此外,德国有天体物理学家策尔纳,奥地利医生和解剖学家加尔等。其实,这种例子是不胜枚举的。在我们国家也不乏其人。 总起来说,近现代科学家的迷信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第一,对当前的超人崇拜,胜过对传统的上帝崇拜;第二,对现实人的超能力的信仰,胜过对上帝万能的信仰。所谓“超人”,这里指具有“超能力”的人;所谓“超能力”,有的叫做超心理学、心灵学、灵学、唯灵论,即通灵术,在当今的我国,则名之为“特异功能”,指谓的主要是两类  相似文献   

14.
在台湾部队中,禁忌很多,迷信盛行。特别是空军中,禁忌更多。听起来,有的令人啼笑皆非。吃鱼不改“翻” 海军中最耳熟能详的禁忌就是吃鱼时不能翻过来吃。因为翻鱼的翻和翻船的翻是同一个字,据说,说了“翻”就预示着可能会翻船,因此“翻”这个字是海军中绝对禁用  相似文献   

15.
田素良 《天风》2001,(9):42
华东神学院毕业十余载,皆在穷乡僻壤的农村教会中事奉神,农村教会的信徒,热心爱主事奉的精神可嘉。但他们的信仰基础差、底子薄,诸多信仰、崇拜方式带有“迷信”色彩,对此我们广大教牧人员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在普通逻辑中,人们通常以“或者”这个语词作为表达选言判断的逻辑联结词。 在选言判断的语言表达中,人们有时也仅用“或”这个字来联结选言肢,这时的“或”是“或者”的省略,其含义与“或者”相同。但要注意单独使用“或”字的语句,并非一定表达选言判断。如说:“无产阶级或工人阶级是大公无私的”。在这句话中,语词  相似文献   

17.
团中央宣传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近期对不同地区的2710名大中学生就偶像崇拜现象的调查表明:被调查的青少年中,有50%的人承认有过特别喜欢、崇拜某个“明星”的经历;有34.5%的人承认自己正在崇拜某个“明星”。在崇拜的偶像中,99%以上是影视界和体育界“明星”;68.3%的学生崇拜活着的“明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迷信     
一种观念认为,如果是不合乎理性的,如果其发生是出于对不知道的某种东西的恐惧、或者出于无知,它就会被称作“迷信”。从骨子里说,当人们说迷信时,它实际已经暗指了某种对于不可见的未知的东西的信念。这种信念还包含另外一层意思,即通过某种东西或  相似文献   

19.
“封建迷信”是我国的习惯称呼,它主要指世俗的鬼神迷信,既不包括宗教迷信,也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迷信古人”、“迷信书本”、“个人迷信”等等。对待封建迷信的政策与对待宗教的政策是有区别的。对待宗教是贯彻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而对于封建迷信则是坚决取缔和说服教育的问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某些偏差,正是由于未能正确区分  相似文献   

20.
“元神不灭论”是李洪志歪理邪说的深层“理论”基石。戳穿“元神不灭论”,李洪志就会原形毕露,他度人上天成神的臆说就会不攻自破,“法轮功”神坛也就轰然坍塌了。“元神不灭论”是形神关系问题的一个说法,与之对立的是神灭论。在中国历史上,思想家们围绕着形神谁决定谁,神灭与神不灭,以及与此紧密相联系的鬼神迷信与反鬼神迷信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历代无神论者前赴后继地坚持战斗,给神不灭说以沉重的打击。如汉代王充高扬“生无不死”和“死不为鬼”的思想,有力地批判了迷信观念。南朝范缜撰写《神灭论》,提出“形质神用”的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