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道教文化之旅》大型系列丛书以100所正式开放的道教宫观为对象,每册介绍一个宫观。向社会人群提供优秀的道教文化"产品",有利于提升道教形象、扩大道教影响。为打造道教文化精品,满足信教群众及道教文化爱好者需求,中国道协研究室以道教宫观为研究对象,推出《中国道教文化发现之旅》大型系列丛书,并在近日由华夏出版社出版发行,向社会大众提供了一系列优秀的道教文化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根抵全在道教”。道教文化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文化,已深人进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传统生活及传统思维方式之中,道教文化已在中国民间习俗的方方面面打下深深的烙印。在传统节日中,在居家行旅的日常生活中,在生老病死的人生驿站中,无不有道教文化的斑斑痕迹。 一、岁时节令的神灵传说 中国民间保存有各种各样流传已久、相沿成俗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及其相关的风俗习惯与道教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是源于道教的传说,甚至纯粹是道教节日。现将目前尚存并在民间仍有一定影响的岁时节日中有关道教传说标举如下,…  相似文献   

3.
道教生命哲学是道教重人贵生的思想主张在哲学领域的集中体现,是道教哲学的核心内容。以此关注道教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影响,将有助于认识道教的思想实质是什么,以至中国文化生生不息、枝繁叶茂的思想根源何在。李刚教授所著《何以"中国根柢全在道教"》(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11月出版)通过  相似文献   

4.
论鲁迅的道教文化观--从"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认为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了解道教 ,就无法真正认识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但道教对国民精神和心理的影响 ,消极的方面是主要的 ,它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些腐朽、消极、愚昧和落后的方面 ,长期以来对中国国民精神和信仰世界的形成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论断 ,主要从否定的方面表达了鲁迅的道教文化观。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道教》日译本序任继愈世界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影响着世界广大地区的群众。中国也有三大宗教,即儒教、佛教、道教,这三大宗教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它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家庭生活。佛教、道教、儒教在隋唐...  相似文献   

6.
正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将于2020年适当时候在道教圣地——江苏省镇江市句容茅山举办。这是中国道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举办的国际性道教盛会,是弘扬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和道教文化的重要平台,是目前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性道教文化交流盛会。为配合办好这次盛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国道教悠久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探索道教中国化新路径,发挥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时代正能量,经商定,中国道教协会和中国宗教杂志社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映道教悠久历史文化和当代风貌的书画摄影征集活动,从中精选优秀作品,汇编成册,同时在论坛期间特举办道教书画摄影精品展。  相似文献   

7.
卿希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道教研究学者、道教史及地方道教研究的开拓者和引路人,不但重视中国道教的研究和发展,而且还更为关注地方道教及地方道教史的研究,对中国道教和地方道教的研究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思想史纲》《中国道教史》《中国道教思想史》《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等著作,不但促进了中国道教的研究和道教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于地方道教的研究和地方道教文化挖掘、开发、应用及其经济文化建设等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探求卿先生在中国道教史的研究方法、体系构建和践行指导,对于引领地方道教文化及其地方道教史研究,践行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实事求是的学术品格,史论结合的文风文采,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粹,促进道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等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道教发源于中国、传播于世界,道教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次道教论坛以"行道立德,济世利人"为主题,体现了道教的基本教义和核心理念,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人类和平、发展、合作,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  相似文献   

9.
文摘     
道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现代价值卿希泰在2006年第4期《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发表文章《道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现代价值》。作者从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柢就在道教”这一论题。一、道教的思想来源是多方面的,它对中国古代的许多传统文化都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这些古代文化思想,汇集在道教之中,并借道教的经典存留下来。二、道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过巨大而复杂的辐射作用,留下了深刻影响,其中某些影响至今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构成中仍然…  相似文献   

10.
正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拟于2020年在道教圣地——江苏省镇江市句容茅山举办。这是中国道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举办的国际性道教盛会,是弘扬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和道教文化的重要平台,是目前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性道教文化交流盛会。  相似文献   

11.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民众思想是产生道教的基础 ,而道教自产生之后便渗透到中国民众底层 ,以其宗教形式、精神、思维方式比起国本位的儒教更多地支配着中国百姓生活及民俗文化。中国戏曲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其源起与民间宗教的祭祀有着密切的关联 ,受道教的影响极为深刻。在闽台文化这个中华文化的子系统中 ,道教对闽南戏曲的影响更为深远 ,乃至产生由道士演出的“打城戏”。本文拟从史学、哲学、社会学等角度对道教与闽南戏曲的种种关联进行一番梳理 ,并试图以此探索闽南人的思想文化特点。一、道教和福建道教中国道教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责任。道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道教优秀文化,也是两岸道教界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道教是中华文化土壤孕育出来的传统宗教。千百年来,道教文化与儒家和佛教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社会发展、学术思想、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各方面均产生了重要影响,给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打上了鲜明烙印,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由于道教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和影响,使得阿昌族文化也受到了道教文化的浸润。阿昌族聚居区的玉皇会便是中国西南边疆多元文化空间的一个典例。  相似文献   

14.
1、道教产生于中国 ,在历史上影响波及朝鲜半岛和日本 ① ,在近现代还传播到欧美等地。对道教在中国宗教史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定位 ,已有许多前辈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阐扬。但从我们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感到 ,把道教作为一个特有的宗教文化现象加以研究 ,无论对于道教本身的认识 ,还是对于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都是应该引起我们关注的一个视角。2、在许多人的印象中 ,道教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比较起来 ,是个体系庞杂、支脉繁多的宗教 ,此种观点 ,可以元代学者马端临为代表 :“道家之术杂而多端 ,先儒之论备矣。盖清净一说也 ,…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编辑部、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西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四川外语学院加拿大研究所发起,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研讨会自1987年11月10日至14日于四川成都举行。有29个单位50余人参加。会上,代表们各抒己见,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现将讨论的主要内容整理、综述如下: 1、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这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道教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出来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提交研讨会的论文指出,鲁迅先生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相似文献   

16.
道教作为传统文化的一支,长期参与着,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绘画领域也不例外。无论是道教本身用作宗教目的的绘画,还是以道教神仙形象和神话为题材的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均占着独特的地位。而在中国的山水画中,及其某些环节上,也深深地刻有道教的烙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巫术对思想方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教文化,亦可简称为巫文化,并列于佛教文化及道教文化等宗教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现象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中国巫术在中国文化形态的构成中,占有不容忽视的位置,同时亦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巫术,对思想方面予以巨大的影响,尤其对于后起的阴阳五行思想、道教思想及佛教思想上,打上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18.
寻找和确立道教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点□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植根于中华沃土的中国道教,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近两千年来,曾对我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道教文化中许多优秀的内容至今仍在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  相似文献   

19.
道教内丹学是道教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中国宗教、哲学、文学、中医等传统文化均有不容忽略的重要影响.对内丹学充分研究和认识,是正确理解中国文化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20.
廼贤是中国诗史上唯一的葛逻禄诗人,在当时诗文声名极大。他浸染于道教文化,和玄教大宗师吴全节等高道相交甚善。道教文化影响着廼贤的价值理念、生活方式,丰富了他诗歌的主题。廼贤常选取“山”、“鹤”等凝聚着道教文化的意象;诗中清奇的神仙境界,时寄退想。延贤的涉道诗篇,反映了元代道教盛行的一些情况;见证了色目人溶于中原文化,受到道教影响的史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