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在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应选择促进就业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开展境外劳务输出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日本战后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产生了严重的公害教训,因此公害是日本环境思想的原点。在所有的环境问题研讨中,人们对公害的研究最为透彻,日本的环境政策基本上是建立在对公害考量的基础之上的。日本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也将此问题作为马克思学说新的发展方向。为此,全面回顾并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海瑾 《学海》2006,(6):164-167
经济增长必然需要一定的能源消费,国际上通常用一定经济时段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动情况来综合分析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变动的情况以及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情况。通过对我国1990-2004年十五年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比较分析,发现近几年来我国能源消费增长快于经济增长,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合理。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学海》2016,(6):78-85
本文试图从经济增长动力的视角寻找"中等收入陷阱"的发生原因。利用世界银行的数据,本文首先比较了在中等收入阶段持续增长的国家和被"中等收入陷阱"锁定的国家在经济增长动力要素方面的差异。其次,从制度层面对经济增长动力背后的激励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和新时期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潜在动力进行了评估,并就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由辽宁大学日本所召开的“战后日本40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8月15日至18日在沈阳举行。与会者共70多人,其中有四位日本学者和一位香港学者。这次会议的显著特点,其一是国际性。召开日本问题研究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在我国这是第一次.会上海内外学者围绕战后日本政治、经济、文学,历史、哲学等问题,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加深了对日本同题的认识,促进了学术发展,增进了相互闻的了解和友谊。其二是综合性,在我国,  相似文献   

6.
袁冬梅  刘建江 《学海》2012,(1):33-39
次贷危机以来,美国将制造业重振上升为国家战略,期望以此带动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摆脱危机的困扰。然而,制造业重振正面临资本流入不足的挑战。近年来由于国内经济不景气、美元疲软、全球市场竞争加剧等内外原因,美国吸引境外资本流入已面临困境。为此,美国一是从整体上创造条件,吸引全球资本回流美国;二是通过诸如税收优惠、贸易政策调整等措施,降低本国制造业成本,促进海外跨国公司资本回流。这意味着全球对金融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中美制造业之间的竞争将不断升级。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积极应对来自于美国制造业的竞争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迈入全新的阶段,各项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和升级,而经济增长也由以往的高速发展转变为中高速发展,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经济新常态"形势。西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城市之一,在城市发展建设方面应紧扣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产业升级,依托"一带一路"政策,将自身打造成西部龙头重镇,实现自我发展的良好转型。文章通过政策解读、文献调研等手段,从经济新常态和"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对西安城市建设的转型和发展提出探讨,分析了转型发展阶段西安新型城市建设策略的意义,以及对新形势下城市建设的思考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学海》2019,(6):15-21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治理体系变革经历了前后相继、创新发展的三大阶段:国家总体控制阶段、国家放权改革阶段、特色制度整合阶段。这种变革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是政治领导核心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把握客观要求、转变治理理念的行动结果。当前,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国家治理体系变革仍需要坚持"特色制度整合"的原则,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而调动、规范和统合国家、市场和社会力量,以有效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及其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的学者在对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研究中,发现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日本企业成功的关键。企业文化理论的问世,带来了一场管理革命,不断受到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管...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中技术创新动力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国的经济增长 ,既有量的扩大 ,又有经济系统质量的改善 ,而技术创新的实现会推动经济优质增长 ,这已被世界 50 0强发展历程和业绩所验证。从另一方面看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在分析技术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时 ,做为变量的是技术进步 ,而技术进步又根源于技术创新 ,是多种创新累积性经济体现 ,技术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或增长的基础力量 ,缘于它能提高劳动力上升率以及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和整体使用效率 ,并导致生产要素的组合构象发生变化 ,且这种变化是高价值、高效率取向的。同时技术创新通过影响供需结构变化 ,带动生产结构优化 ,促进经济发展。最后分析了中国在即将加入“WTO”的形势下 ,供需结构矛盾加剧 ,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因此 ,全面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 ,走集约化经济增长的道路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常健 《学海》2007,87(2):93-100
经济增长与分配的不平等之间并不具有直接的互动关系,二者的关系不仅取决于特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而且取决于政府特定的公共政策。导致政府调整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政策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这二者关系对政治稳定的影响和威胁。因此,政策制定者应当将政治不稳定因素的聚集作为调整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的关键性信号。  相似文献   

12.
高光、李真、马鸣和王昌远主编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结构研究》一书,即将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全书30万字。作者追溯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关于阶级矛盾学说的创立与发展,对这一学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实践进行回顾和反思。尔后,对我国当今社会的结构和矛盾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 (一)该书不是重新划分阶级,而是对我国剥削阶段消灭后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和重新组合进行了考察和研究。该书认为,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在总的低水平的基础上又处于多层次、不平衡的状态,这决定了现阶段经济结构中呈现四种经济成分:(1)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13.
经济高速增长导致了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又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社会陷入"经济增长-环境危机"的悖论之中: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并存.因此,必须实现伦理学范式转型,树立生态伦理价值观,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岑志强 《美与时代》2004,(11):43-45
人类的建筑从采集渔猎早期的掩体需要到农耕时期的体现身份象征的文化内涵,从"工业革命"后的"简约主义"到现阶段的环保意识和诗意栖居发展的趋向,室内设计在其中已逐渐形成一个新兴行业的成熟阶段;我国的建筑文化历代也形成了各时期的风格,从秦、汉、唐、宋、明、清到民国初期和新中国早期的十大建筑也都体现了各个时期的室内设计特点;然而现时期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却看不到具有时代文化内涵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在健康权保障体系中,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的失衡是导致现阶段我国公民健康权不平等的关键。而作为一级经济主体的医疗机构,在促进卫生资源配置和享用的公平性作用上,则是无效率的,因此国家应积极运用法律、政策等外部手段,实现其协调性的复位,以服务于建设和谐医患环境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蒋静 《美与时代》2014,(4):40-4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园林工程建设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园林绿化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园林工程建设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园林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更是突出。  相似文献   

17.
对美国和日本长期照护保险的筹资结构、筹资机制、公平性做比较分析,借鉴经验探索我国发展长期照护保险的筹资方式。日本长期照护保险是社会保险,相较于美国的商业保险,筹资结构更稳定。日本现收现付制与美国完全积累制的筹资机制风险都较大。从覆盖范围看,日本长期照护保险更能体现公平原则。而从使用规模看,两者都不能很好地体现公平原则。我国长期照护保险的建立应适应社会经济性质,资金的筹集应以财政为主,个人为辅,采取部分积累制,注重公平性。  相似文献   

18.
刘述良 《学海》2013,(1):29-39
中国改革失衡所带来的社会结构差,使我国顶层政治制度的设计与调整显得迫切.考虑到顶层制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首先将包容性治理确定为中国未来政治发展的方向,以包容性理念和制度群的视角来分析和评判中国既有政治改革和当前面临的问题.随后,本文分析了制度互动的结构,提出制度有效性定理、制度有效全结构原理和制度协同律.最后,本文根据顶层政治制度包容性要求、制度互动、制度有效性定理及两个引理,就中国顶层政治制度设计的主要议题展开讨论,以期在理论上回应我国顶层政治制度的变革要求.  相似文献   

19.
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源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和热切关注。该理论产生的背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 ,人类已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果。传统发展强调人均GNP的高速增长 ,为经济增长而生产和推销产品 ,造成过度地消耗自然资源 ,也脱离了经济活动应服务于人的目的。其实 ,发展应该包括人和社会的发展 ,不仅仅是经济发展、高度的技术和现代化 ,也不是西方化 ,人的发展应该是发展的核心内容和最终目的。经济发展应该与文化发展和人的发展相适应。美国科学家卡普拉呼吁“全面调整我们那目光短…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四化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其内部结构也日益多层次、多极化。分析我国现阶段工人阶级的结构,有如下几个问题需要探讨。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时期的工人阶级? 恩格斯曾经指出:“无产阶级是指现代雇佣工人阶级,现代雇佣工人是没有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