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8月29、30日,"龙门论道·德润众生——中国宝鸡陇县龙门洞道文化论坛"在龙门洞举行。龙门洞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因长春真人丘处机隐修于此7年,创立道教全真龙门派,从而被誉为龙门祖庭,在整个道教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本次论坛由中国道教协会、陕西省道教协会主办,宝鸡市道教协会、陇县道教协会承办。论坛开幕式于29日在龙门洞景区上善广场举行。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出席并致辞。蒋坚永副局长在致辞中指出,在丘祖修行地举办此次论坛,回顾龙门  相似文献   

2.
正8月29-30日,"龙门论道·德润众生——中国宝鸡陇县龙门洞道文化论坛"在龙门洞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道教协会、陕西省道教协会主办,宝鸡市道教协会、陇县道教协会承办。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出席并致辞。本次论坛內容丰富,包括名人访谈论道、道文化论坛、纪念龙门山场创立835周年暨丘祖行宫落成庆典、道教养生斋体验、道文化笔会、道文化演出等活动。龙门洞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因长春真人丘处机隐修于此7年,创立道教全真龙门派,从而被誉为龙门祖庭,在整个道教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3.
全真道是大金定间成阳人王喆(号重阳)所创立的一个道教派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甘水仙源录》云:金大定中,王重阳“聚徒宁海州,立三教平等会,以《孝经》、《心经》、《老子》教人讽诵,而自名其教曰‘全真’。”王喆的七位弟子:马钰(丹阳)、谭处端(长真)、刘处玄(长生)、邱处机(长春)、王处一(玉阳)、郝大通(广宁)、孙仙姑(马钰之妻,号清静散人)合称“七真人”,亦即“北七真”。元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汉族的统治,大力扶持全真道,邱处机又仿效佛教,建立了全真丛林制度。  相似文献   

4.
重阳阁位于土地洞的山崖之上,坐落于一个八米见方的石砌高台上,站立台上,可俯视陇县城区全貌,领略千川风光。由重阳阁再上一个台阶,还有一排洞府,据说是王重阳弟子当年隐居辟谷之所。陇县药王洞近临县城,依山傍水,整个道院由数层台地组成,苍柏葱茏,翠竹嫩龙翔道院位于浙江省椒江市白云山上,风景秀丽,环境幽雅,为台州地区著名的道教胜地。龙翔道院初名龙翔庙,原建于海门凤凰山北面,到请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建于海门十字马路东首江边,故旧时亦称“江  相似文献   

5.
北七真     
道教全真道尊奉的北方七位真人,均系王重阳嫡传弟子。因对全真道的传播和发展作出贡献,被尊为真人,并得列元世祖的诏封。他们是:马钰,字玄宝,号丹阳,原名从义、字宜甫。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人。创全真遇仙派。著有《洞玄金玉集》,《神光灿》《渐悟集》等。谭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原名玉、字伯玉。山东宁海人。创全真南无派。著有《水云集》等。  相似文献   

6.
陕西是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早在周平王四十三年(公元前七二八年),老子为关令尹喜说五千文就是在今陕西省周至县的古楼现说经台。道教庙宇称“观”,就是以楼观得名。东晋时期的楼观道,唐代的钟、吕金丹道,宋初的陈抟,南北五祖,开创全真派的王重阳、邱处机、郝大通、刘长生、马丹阳等,都曾以陕西为活动中心。大重阳万寿宫是全真“祖庭”,现存的三十一通碑石是研究全真教的瑰宝。邱祖龙门派、郝祖华山派,是以陇县龙门洞和华阴县的西岳华山得名。终南山素有“神仙窟宅”之誉。故陕西道教宫观林立,历史上出了不少有名的道教学者  相似文献   

7.
在北京西便门外有一座古老的道教宫观,久住北京的人们——“燕九”游人都知道它就是白云观。白云观是“全真第一丛林”,又是道教北七真中开创龙门派的丘长春真人(丘处机)的藏蜕之地,所以它还是极负盛名的全真道教“三大祖庭”之一。  相似文献   

8.
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马钰在家乡宁海三教堂与众人相会时有感而作《归山操》。此诗成文之初即竞相传颂,影响广泛,不仅道家典籍对其全文载录,相关人士还将其刻石以传不朽。山东流传至近现代的《归山操》石刻共发现三例:其一为青岛崂山华楼宫碧落岩处的《丹阳真人归山操》题刻,由元代崂山道人云岩子刘志坚刻于至元二十八年(1291);其二为潍县玉清宫《昆嵛山马真人琴曲归山操碑》,丘处机书,金代都尉唐括元义立石,前定海军节度副使吴似之作跋,立于金大定戊申年(1188);其三为烟台市牟平区范园遗址的《琴操归山操》碑,由马钰故友州学正范怿主持镌刻并作跋,立于金大定甲辰年(1184),最为古老。马钰作《归山操》寓有归真之意,此诗既是他晚年对人间世事的深沉思考与忧虑,又是他对道术修行的真切感悟和对修道成真的憧憬。  相似文献   

9.
马钰(1123-1183),山东宁海(今山东烟台牟平)人,原名从义,字宜甫。师从王重阳后,王重阳为之改名钰,道号丹阳子,又称山侗。在全真教中,王重阳创其始,至丘处机而达鼎盛。而在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的就是马钰。马钰在全真教中的作用与地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一马钰在王重阳逝世后,赴长安打开局面,开创了陕西基地,奠定了全真教在整个西北地区的基础。王重阳在1167年(金世宗大定七年)七月创立全真教,1170年(金世宗大定十年)正月在回陕西的路上仙逝于南京(今河南开封),那时,全真教创立仅两年多,陕西的局面尚未打开,全真教能否兴…  相似文献   

10.
《中国道教》1989,(4):45-47
鹿邑位于豫东平原,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老子故里。由于老子生于鹿邑,故为中国道教发祥地。鹿邑道教人物层出不穷,并为道教所重视,如唐之魏徵在此修道多年,宋之陈抟、元之张三丰、明之王培献等,均在此修道或隐居,特别是全真道七祖之一的邱处机祖师的得力弟子张真人(号谷神子)曾主持太清宫二十余年。自唐宋以来。  相似文献   

11.
1991年春夏之交,我们有幸参访了陕西省西安市八仙宫、楼观台、陇县景福山、龙门洞、药王洞、延安市太和山和佳县白云山白云观等道教胜地。这些宫观悠久的历史,秀丽的自然风光,群众纯朴的信仰和道友们真挚的情谊使我们久久不能忘怀。静谧秀美的景福山 5月下旬的一个清晨,我们在陇县民政局阎林副局长和王建德同志陪同下驱车前往景福山。景福山位于陇山西北段温水乡辖区,属昆仑山脉中支,北接六盘山,绵亘千余里蟠结于陕甘接壤之处。主峰海拔一千九百余米,山势巍峨险峻,山中森林繁茂,奇峰幽洞随处可见,天生一个神仙境界。车驶过温水乡后,便进入崎岖十数里的山间小  相似文献   

12.
丘处机道教思想述评郭武丘处机,又作邱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山东栖霞县滨都村人。生于金皇统8年(公元1148年),卒于元太祖22年(公元1227年)。系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的高徒,“全真七子”之一,继马钰、谭处端、刘处玄等人后执掌全真教,为全真教龙门派...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耀县城东1.5公里的药王山(又名五台山),因唐代道教名士、医学家孙思邈曾隐居此山而得名。山上今有太玄洞、孙真人祠和现代所建“孙思邈纪念馆”,为道教信徒朝拜“药王”的胜地。药王山从北魏始迄于隋,先后凿造了为数众多的道教造像碑,这些造像碑除个别解放前被外国人劫去之外,现大部分尚可见载于史籍方志中,有些碑为陕西省博物馆收藏,从考察道教石刻造像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形  相似文献   

14.
全真教龙门派起源论考王志忠全真教是由陕西人工结于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在山东创立的“新道教”,五十余年后,其弟子邱处机受到成吉思汗的优宠,全真教在蒙古贵族的支持下迅速发展,一度达到了非常鼎盛的局面。到了明代,全真教却相当地沉寂,几不为人所知,与元...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道教全真龙门派祖师邱长春真人诞辰860周年。2月25日(农历正月十九)是邱祖圣诞日,武汉长春观隆重举办系列纪念活动。主要内容有贺寿法会、祈福法会、放河灯及两岸三地道教文化交流会。湖北省道教协会名誉会长李光富、会长  相似文献   

16.
丘处机     
(1148—1227) 金代元初道士。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龙门派开创人。或作邱处机,字通密,号长春。世称长春真人。登州栖霞(今属山东)  相似文献   

17.
简讯     
浙江省温州市道教协会于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廿五日在温州市市郊雪山紫霄道观正式成立。来自各地的七十二名道教界人士,代表一千多名道教徒出席了首届代表会议,中共温州市委统战部季部长、市宗教事务局局长莅临会议并讲了话,中国道教协会发了贺电。(同昌) 陕西省原有全国重点道教宫观五座。最近,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佳县白云山、户县重阳宫、陇县龙门洞等三座道教宫观被  相似文献   

18.
踏着春日的晨曦,信步来到京城西南,街巷深处,隐见一处红墙古瓦、规模宏伟的宫观,一阵清悠淡雅的诵经及钟磬、管弦之声飘然而至,这便是著名的道教丛林——白云观的道士们做早坛功课。白云观是道教全真派的“天下第一丛林”。全真龙门派的祖师邱长春(处机)曾住持这一宫观,他羽化后又藏蜕在这里,故而后世全真派的道教徒尊白云观为祖庭。白云观始建于唐开元年间,是唐太宗为奉祀老子而建,称天长观,金时遭兵火焚烧,大定十四年(1174)重建,先后改称“十方大天长观”、“太极宫”。元代全真祖师邱长春,于1224年入居太极宫,与弟子募化兴工修葺,三年后,宫观殿字焕然一新,元太祖谕旨改太极宫为长春宫。从此,邱长春在此演立龙门之宗。明成祖于永乐(1403—1424)时敕命重修,以处顺堂为中心扩建,始定现在的规模,更名为白云观。白云观的道教音乐,唐代始建之初的情景已不可考。到了金代已有记载,据《道藏》所  相似文献   

19.
道教龙门派源流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龙门派源流考略王志忠语有“龙门、临济半天下”,全真教龙门派自清初以来传播之广与徒众之多,实属罕见,在道教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地位和影响。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对有关史料加以科学的甄别和分析,探讨了关于龙门派的派名由来、创派人以及形成和兴盛的过...  相似文献   

20.
清代龙门道教演派识略王志忠全真教龙门派萌生于明代中晚期,迄乎清初,在该派第七代律师昆阳子王常月的推动下走向鼎盛。王常月也因此被尊为龙门派“中兴之祖”。王常月的传教活动和传戒语录为龙门派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础。龙门派道教迅速发展,高道迭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