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该按矛盾是否一方克服另一方,分为两类:一是共存性矛盾,一是非共存性矛盾。非共存性矛盾是指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总是一方战胜另一方、一方克服另一方、一方吃掉另一方而引起的事物质变。这类矛盾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真理和谬误、科学与迷信、建设和破坏等等。共存性矛盾则没有一方战胜另一方、一方克服另一方、一方吃掉另一方的问题。矛盾双方,在又统一又斗争的关系中,自始至终共存着。它们的对立面斗争,不是采取互相克服而是互相协调、互相促进,因而呈现为另一种形式的互相转化。这类矛盾,如果采取一方克服另一  相似文献   

2.
好事和坏事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对于矛盾双方之间的斗争和统一,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事情不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就完了,更重要的,还在于矛盾着的事物的互相转化。这就是说,事物内部矛盾着的两方面,因为一定的条件而各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了去,向着它的对立方面所处的地位转化了去。”毛泽东同志所说的矛盾着的双方互相转化的关系,同样适用于对好事和坏事的分析。事实上,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就是一直运用这个观点来分析和处理我们  相似文献   

3.
怎样“在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对立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叫正确处理矛盾?从哲学上来说,就是要正确地处理统一和斗争的关系,以促进事物的发展。什么叫统一?什么叫斗争?从矛盾中的一方在争取自己的发展中如何处理同它的对方的关系来看问题,“统一”就是指矛盾中的一方利用(依赖)对方的存在和发展来发展自  相似文献   

4.
本文的中心就是想探讨一下什么是“对抗性矛盾”?它和“对抗”是不是同一概念?如果不是,那末它们之间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对抗性矛盾怎样才能转化为非对抗性矛盾? 一“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外部冲突的形式。这一斗争形式,主要指的最后解决矛盾时所采取的形式。“矛盾论”指出,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要待两个阶级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时候,双方采取外部对抗形式,发展为革命。”当然一些矛盾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多次的外部冲突,这也是“对抗”;但应该把它和最后解决这个矛盾时所必然  相似文献   

5.
对立面之间互相转化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基本过程。它在辩证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目前在转化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焦点是转化和同一性的关系问题。其中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转化是包括在同一性之中的,是同一性的一种情形;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转化不包括在同一性之中,是与同一、斗争并列的。通过不同意见的争论,  相似文献   

6.
在《肯定的辩证法》一书中,作者从托马斯主义的立场出发,检讨和比较了哲学史上许多哲学家关于一些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加以折衷,提出他自己的解决意见。他认为存在是超验的、统一的,存在分化为实存,才出现了多样性,矛盾性;而实存的辩证运动,则是调和矛盾,而复归于统一。他说,我们必须知道自己是什么而且为什么生存着,要认识自己的弱点和伟大之点,为此必须严格地确定我们的命运的终局和把我们引向这个终局的道路;只有这样,精神的飞跃才能达到对永恒的掌握。他说这是新的《实践理性批判》,是普遍的道德。马可在此书中大谈其辩证法。他说有各种各样的辩证法,如上帝的辩证法、人的存在的辩证法、物质存在的辩证法、生物的辩证法……等等。他在很多地方讨论了矛盾和统一、多和一、同和异、分和合等等的问题。他根据神学唯心主义的观点和形而上学的方法所作的种种论证,杂采哲学史上各家的学说,折衷调和,毫无新鲜之处;到处充满了诡辩;举具体的事例时则往往很庸俗,例如,他说一个人在生出他的儿子时才成为父亲,所以父亲和儿子在年龄上没有差别…等等。此书本身本无介绍的价值,但我们因为觉得其中讲矛盾问题的地方,其结论实与我国现在的“合二而一”论有共同之处,所以选译了三节,以供读者参考。马可认为赫拉克利特的万物由于内在的矛盾的斗争而永远变化的这种辩证法,使思想无法肯定一个东西因而失去其作用,他说这是痛苦的悲观主义。他也反对巴门尼德的存在不变的观点,因此他主张一种介乎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之间的中庸之道。为此目的,马可把矛盾分为几类。他认为虽然有一类的矛盾中的一方是必然要排斥另一方的(如存在和非存在的矛盾),但其他许多矛盾则不是这样,它们或者总是互相依存,或是彼此共处的。他说,解决矛盾的态度有两种,一种是为了对立面的一方而排除另一方,一种是把双方都维持下来而加以调和;但历史证明,只有后一种态度才是可能的。因此,他认为辩证法的本领就在于研究各种各样的综合,使对立面的冲突变成对立面的综合和调和。他说使得矛盾缓和并最后协调一致的,乃是“纯粹的关系”,关系可以调和一切矛盾。他说,只有矛盾达到调和一致的时候,才保证了肯定性的许多主要因素之间的和谐,所以他把他自己的“辩证法”叫做“肯定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针对Ф.Ф.维亚克列夫的《辩证矛盾的结构》一文(译文见本刊1964年第12期)而写的。作者反对维亚克列夫把矛盾的本质主要与对立面的同一、相互渗透联系起来,把矛盾的本质的表现主要与对立面的相互排斥联系起来。他认为,随着条件、特别是矛盾发展水平的不同,在现象中被提到首位的或者是对立面的分裂为二,或者是对立面的相互渗透。在不够成熟的矛盾中,统一具有更重大的意义,而在成熟的矛盾中,“斗争”具有更重大的意义。他认为“对立面的相互作用”这个命题包含有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思想,抓住了任何矛盾的最本质内容,表现出一切矛盾的一般结构。他认为辩证矛盾的结构中包括:作为矛盾双方的对立面;对立面的统一;对立面的“斗争”;矛盾中统一因素和“斗争”因素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由于矛盾的发展水平和特点的不同而发生的变化。他反对把一切对立面都归结为两极的对立,而认为事物通常只是在其中某些特征方面是对立的。他认为统一有三种表现,即不可分离性、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统一在矛盾中也是能动的本质,而且是冲突和“斗争”的基础。他认为差别是处于可能状态中的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转化为现实的矛盾。他还反对维亚克列夫否认外部矛盾的存在,而肯定外部矛盾是存在着的。  相似文献   

8.
"无效治疗"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治疗和无效治疗是矛盾的统一体,互相依存又相互转化。分析了种种无效治疗的表现形式、出现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关于矛盾的对抗性和非对抗性问题,“文化大革命”前曾进行过讨论。近几年讨论中提出了区分矛盾的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以及斗争的对抗式、非对抗式是否必要?究竟什么是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矛盾的对抗性、非对抗性同矛盾的斗争、否定、质变的形式到底是什么关系等问题。下面,我们就这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矛盾必须通过斗争来解决。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无不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共产党人的任务就在于揭露反动派和形而上学的错误思想,宣传事物的本来的辩证法,促成事物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工农兵群众和革命干部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运用唯物辩证法,克服了重重的困难,变困难为顺利、变被动为主动、变歉收为丰收、变落后为先进、变坏事为好事、变失败为成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三、构成文艺审美特性的一对矛盾,相互依存,矛盾统一的关系 任何事物的特有本质,是由构成该事物的一对矛盾相互依存与矛盾统一的关系决定的.因此,我们要考察构成文艺的一对矛盾,各有什么特点,"每一个方面在对立中究竟占有什么确定的地位"[7],它们又"各用何种具体形式和对方发生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关系"[8],两者又如何转化和统一为有优美形式的艺术形象,发挥它激起人们美感的特有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乌杰同志在《系统辩证论》一书中,提出系统辩证论的四条基本规律,即整体优化律、结构质变律、层次转化律、差异协同律。其中,差异协同律是“系统物质世界最根本的规律,也是系统辩证论的中心规律”(《系统辩证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0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这涉及到对差异、对立、矛盾及矛盾斗争的一系列基本范畴的理解,涉及对立统一规律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必须认真讨论。在此,我对“差异协同律”发表一些不同的意见,望能得到批评指正。什么是差异?什么是差异?乌杰同志说:“差异是指系统整体…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在苏联和一些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内,进行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性质和作用问题的十分活跃的讨论。这个问题之所以十分重要,首先是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需要。社会的发展是一定矛盾的不断发生、发展和解决以及在新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矛盾,等等。因此,起着探照灯作用、照明着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应当经常分析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上产生的矛盾。在个人迷信时期,哲学—社会学研究的这个重要部门曾被忽视了。十分自然,反对个人迷信的斗争把有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许多重要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提到了首位。我们的哲学战线——指的是对于矛盾问题的各个方面的探讨——不论在对我国社会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译自作者所著的《对立面统一和斗争的规律》一书,该书共三章:一、对立面统一和斗争规律的本质,二、对立面统一和斗争规律表现的各种特点,三、对立面统一和斗争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作用。这里选的是第一章中的一节。其主要内容如下: 辩证矛盾是现象和事物中内在地相互制约着的力量和趋势的统一和斗争,它的本质是通过一系列业已定形的范畴如“矛盾”、“对立”、“差别”、“冲突”等揭示出来的。“对立”是指矛盾的每一个方面,“矛盾”则指对立面之间的关系。“差别”和“对立”表现为矛盾在成熟程度和强化程度上不同的两个阶段。“差别”可以转变为“对立”,“对立”也可以转变为“差别”。“矛盾”与“冲突”不同,“矛盾”存在于整个过程中,“冲突”只是在旧质态向新质态的过渡已成为不可避免的时刻才能来临。也不能把“矛盾”和“不相适应”等同起来。矛盾既可以表现为相适应的时期,也可以表现为不相适应的时期。辩证矛盾的特点就是对立的方面、趋势的统一和相互制约。对立面统一是辩证矛盾的最重要的特征。“对立面的统一”和“对立面的同一”并不是完全相等的。“对立面的同一”是指对立面相互转化,而“对立面的统一”则指内部对立面的相互制约、一致、同一和均势。对立面的统一不能与对立面的斗争、相互否定分开。事物和现象的对立、对立方面和趋势的斗争是发展的动力。对立面的统一是相对的,斗争是绝对的。但不能把列宁关于统一的相对性这句话运用到辩证矛盾的一切形式上去。对立面的统一要求以事物和现象发展中的一致、平衡或稳定的因素为前提,这种统一是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但是作为对立方面和趋势相互制约的统一就不是暂时的、易逝的。辩证矛盾的最重要特征是对立面的相互转化。但应该注意到,不是一切对立面都能相互转化。辩证矛盾的每一个对立面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一个方面的作用是要保持事物或现象的某种状态,另一个方面的作用是要消灭这种状态。一个表现为肯定的方面,另一个表现为否定的方面。但这种划分是有条件的。矛盾的同一个方面在一种关系里、一种意义上既可以作为肯定的因素,也可以作为否定的因素;既可以起保守作用,也可以起革命作用。矛盾的发展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发生或形成、发展或积累、克服或解决。因此,在处理矛盾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它处于什么样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作者自称在本文中要从辩证法规律的一般内容和表现特征相统一的观点,从辩证法问题的现状和历史相统一的观点,探讨对立面的统一及其在矛盾中的作用问题。作者叙述了黑格尔和列宁对“统一”、“同一”、“同等作用”等概念的理解,并得出结论说:在唯物辩证法中,统一、同一和同等作用这些概念被用来表现对立面的规律联系的特征,它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反映了同一种联系的某些不同的细微差别和方面,没有对立面的同一和同等作用,也就没有对立面的统一;对立面的统一、同一和同等作用始终是具体的、活动的、有条件的和相对的。作者以很大篇幅论述统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对性问题。他不同意М.Ф.沃罗比耶夫(参见本刊去年第十一期)和М.Н.鲁特凯维奇等人的见解。他认为: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辩证关系,是它们在斗争基础上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种相互作用中,斗争决定着每次统一的变化和最后命运,统一反过来也在每个特定场合下决定着斗争的具体形式,并成为矛盾的一种运动形式,斗争是相互作用的决定性基础,是发展的原因,而统一是矛盾中的被决定的因素;统一在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它既可能促进发展,也可能阻碍发展,既可能成为解决矛盾的手段,也可能成为妨碍矛盾得到解决的因素。作者认为必须把发展的泉源和发展的动力区别开:发展的泉源处于对象的内部矛盾之中;动力则是解决内部矛盾的手段,是矛盾自身产生出来的。阶级斗争是对抗性社会发展的动力,而社会差别的统一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运动形式,是解决矛盾的主要手段,是比阶级斗争强大百倍的动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发展的泉源也是斗争,不过是特种的斗争,是反对一切陈旧的、过时的事物的斗争。  相似文献   

16.
在承认经济在矛盾中一般地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的前提下,也承认政治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经济起决定性的反作用,这究竟是唯心论还是辩证唯物论?我认为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必须认清以下三点: 一、政治在一定条件下的决定性的反作用,是不是客观地存在着的? 放眼全球,我们就会看到,在当今世界上,存在着各种类型的国家。只要我们稍加分析,就可以依据这些活生生的事实,提出一些那些认为政治在任何条件下和任何意义上都不  相似文献   

17.
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是唯物辩证法同形而上学长期斗争的一个根本问题。“四人帮”形而上学猖獗,竭力鼓吹“斗争哲学”,把这一问题歪曲、篡改得不成样子。为了彻底批判“四人帮”的谬论,拨乱反正,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对这一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 一、矛盾的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任何矛盾都具有的两种根本属性。这两种属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的本质联系。同一性是包含着对立面的差别和斗争的同一性,斗争性是在对立面同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篇探讨辩证矛盾的结构的文章。本刊已经发表了两篇有关这个问题的译文(参见本刊一九六四年第十二期Ф.Ф.维亚克列夫的《辩证矛盾的结构》和一九六五年第八期С.Г.鲍尔赫夫的《关于辩证矛盾的结构问题》)。作者认为在辩证唯物主义教科书中一般采用的那种把矛盾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差别,②差别转变对立,即发展了的矛盾,③矛盾的解决)是根据马克思在《一八五七——一八五八年经济学手稿》中的一个思想来的,但是对这个思想作了不正确的理解,因而在上面提到的三个阶段中,“双重的有区别的存在”和“矛盾”(马克思语)都不见了。作者认为马克思在那部手稿中表述的矛盾的结构“显然是同黑格尔的图式相似的”(黑格尔的“本质篇”),但究竟相似到什么程度?联系这个问题,作者在本文中对辩证矛盾及其结构这个问题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探讨。文章分三部分,分别地谈到黑格尔、马克思和列宁是如何理解辩证矛盾及其结构的。最后,他得出五点结论。请见本文第28页。作者在文章末尾,指出罗森塔尔在他的《马克思的〈资本论〉中的辩证法问题》一书中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在阐述矛盾的结构时,都没有谈到矛盾的内在水平和外在水平、每个矛盾发展的特点等重要问题。而这个缺点已被发现。例如Ф.Ф.维亚克列夫的著作和文章就谈到了这个问题。作者也不完全同意维亚克列夫的看法,认为他把对立面统一的意义夸大了。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矛盾的主要内容已从阶级斗争转变为先进与保守的斗争,改革则是先进与保守之间斗争的主要领域,也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场哲学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今天面临着的哲学问题,有可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彻底化的问题。唯物主义观点不彻底和辩证思想不彻底,是一个已经明显而且对我们的事业起很大妨碍作用的问题。在改革中强调“与彻底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哲学界对有关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问题有: 一、任何矛盾都有主次之分吗? 长期以来,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不论什么矛盾,矛盾双方都是不平衡的,必有主次之分,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主要依据是,无论什么矛盾,都有两个方面,两方面在矛盾中的地位是不同的,总有一方居于主导地位或支配地位。矛盾有主要方面,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重要原理之一。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