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师范生心理素质的结构及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研究以山东师范大学和鲁东大学7个不同专业的1000名大四学生为被试.运用师范生心理素质问卷进行正式测试,采用Amos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师范生心理素质的合理的结构应是一阶九因素二阶三因素的结构,数据与理论模型拟合较好。结果还表明,男女生在非权势性因素的得分差异显著,文理科学生在责任心和客观性因素的得分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借鉴国内外心理健康素养量表的概念框架与设计理念,编制符合我国当代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且便于在学校开展测量的心理健康素养量表。采用基于前人研究编制的52项条目的高中生心理健康素养量表和作为效标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接近全国普通高中水平的两所学校的高中生开展调查并回收有效问卷798份,经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分析,该量表最终条目为23项,分为知识、态度、行为/技能与表现三个维度,且信效度良好,可以较好地评估我国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3.
鉴于免费师范生的特殊性,有必要对其教师职业认同进行科学研究。本研究在前期调研与访谈的基础上,对北京某高校284名免费师范生进行问卷测试,编制了《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并重新选取168名免费师范生施测,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技术对量表进行结构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包括内在价值认同、外在价值认同、意志行为认同三个维度;(2)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相似文献   

4.
在文献查阅、访谈、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网络行为自我调控量表》,量表的六个维度:网瘾认知、卷入性情绪自控、网络卷入体验、网络行为调控。该量表具备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以青少年病理性网络使用量表(APIUS)为关联效标,发现网络行为自我调控水平与成瘾倾向呈显著负相关,成瘾组与非成瘾组在自我调控量表得分上差异显著,支持了量表的实证效度。该量表经进一步检验和完善后可作为评鉴青少年网络行为自我调控能力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5.
师范生心理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梁宁建  殷芳 《心理科学》2000,23(3):315-318
用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的量表研究师范生的心理素质,表明师范生心理素质内涵丰富,包含人多内容,不同成分有着不同的贡献率,其中具有相对突出的重要成分是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认知方式、元认知、智力和教育实践和知识。  相似文献   

6.
旨在编制适合中国成年人的一般自我概念测量工具。通过理论分析,建构了一般自我概念的四个维度,包括积极性、清晰性、悦纳性和调节性,并据此编制了中国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分别选取北京地区450名和400名大学生进行预试和正式测试: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建构的一般自我概念四维测量模型结构合理,拟合良好;项目及信效度分析表明,量表各项目区分度良好,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因此,该量表可作为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和自我心理健康素质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学习成功感量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访谈、开放式问卷等的基础上,自编了中学生学习成功感量表,并对上海市随机抽取的642名中学生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该量表的49个项目均有较好的区分度;四个分量表之间的相关表明该量表的建构是正确的;因素分析表明成功感分量表可以分为:与学习本身有关的积极情感、与他人有关的积极情感、满意感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四个因子;该量表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评鉴中学生学习成功感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
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评价量表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Cropley编制的"创造性教学行为自评量表"(CFT指标)对321名小学教师进行初测,选取难度在0.20~0.80之间、区分度在0.40以上的28个题项组成"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评价量表"。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该量表由学习方式指导、动机激发、观点评价和鼓励变通4个维度构成。对592份"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评价量表"有效数据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来评价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初始问卷编制、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程序,编制普通高校大学生综合国防素质量表,并进行了相关实证测量。结果显示,量表有8个维度共35个题项。量表的α系数和重测信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指标要求,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聚敛区分效度与校标关联效度,可用于大学生综合国防素质的测量。测量结果发现,大学生综合国防素质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与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的编制   总被引:78,自引:0,他引:78  
以社会刻板印象和社会赞许性为基础编制了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同时使用正性和负性量表,测量了380名大学生。结果显示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运用此量表将大学生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未分化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男性中分别占24.7%、15.4%、31.5%、28.4%,在女性中分别占22.5%、28.0%、25.0%、24.5%。该研究与西方已有同类量表不同之处在于引入了负性量表,文中对其作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教师心理素质的隐含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张承芬  张景焕 《心理科学》2001,24(5):528-532
本研究旨在运用隐含研究方法揭示教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及其结构。为此,本研究进行了一个预备测试与3个正式测试。研究结果表明:①创造性,责任感,教育效能感等21项特性是教师重要的心理品质;②在这些心理品质中,客观公正性、移情性、角色认同、有恒性、监控陛、责任感、非权势等11项心理品质被教师、家长、学生共同认定为最重要最基本的心理品质;③人们心目中教师心理品质由工作动因,工作行为、行为调控三个维度构成的;④综合三项测试结果,本研究认为教师心理素质是由3个维度、10项基本特性构成的。此外,文章还分析了这一结论与以前研究结果的关系及隐含研究方法对于该项研究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基于具有良好全国代表性的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数据库,使用多水平建模,分析了来自全国100个区县421所学校的心理环境特征对10826名小学4~6年级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途径及其发挥作用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4~6年级学生学习动机和态度及学业成绩中分别有10.0%和33.3%的变异来自学生个体以外的学校因素。(2)在控制学生年级、性别、家庭背景和学校所在地、师资、学校学生总体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等基本特征后,学校总体和学生个体知觉两个层次的学校心理环境对学生学习动机和态度的影响均显著大于其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与个体知觉到的心理环境相比,学校总体心理环境对学生学业成绩的作用相对较强。(3)学校总体心理环境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受到学校所在地、学校师资水平、学校学生总体社会经济地位的显著调节。学校总体心理环境对处于师资水平较低、平均家庭年收入较低学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具有相对更强的保护作用;对处于农村、师资水平较低、平均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相对更强的保护性作用。上述结果表明,学校总体心理环境对学生学业表现具有重要影响,个体知觉到的心理环境仅部分中介其作用;且学校总体心理环境对学生学业表现的作用强度受到学校所在地、师资水平和学校学生总体社会经济地位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从青少年学生的评价看教师的人格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焰  黄希庭  阮昆良 《心理科学》2005,28(3):663-667
本研究以班为单位,要求1594名大、中、小学生采用《青少年学生评价教师人格特质形容词捡核表》对自己理想中的教师人格特质进行评定,结果显示学生们对教师人格特质的评价维度是:高尚/进取、慈爱/公正、客观/求真、外向/开朗、退缩/粗暴、内向/怪异、损人俐己,前四个维度是学生们喜欢的,后三个维度是学生们不喜欢的。学生们对教师人格的评价存在着年龄、性别和学科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以84名初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单因子协变量分析对教师期望的改变对初中生自我价值感及动机信念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教师期望的改变对初中生总体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及个人取向特殊自我价值感有显著影响。(2)教师期望的改变对初中生逃避型自我取向及社会效能—同学社会效能—老师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徐速  朱燕 《心理科学》2001,24(1):35-38
本文研究了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的信念与归因.学生自我的信念与归因以及师生归因的比较,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在教师和学生的信念中男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占优势。但在归因领域里却没有发现显著的性别差异。(2)对最好的学生,教师倾向于努力归因;对最差的学生,教师倾向于基础归囚。(3)最好的学生自我归因时倾向于基础和方法归因,最差的学生倾向于努力和方法归因。(4)师生归因维度上的一般趋势:造成数学学习成功的原因比较稳定、内源、可控;造成数学学习失败的原因也倾向于内源,但比较不稳定,不可控。(5)师生特定归因中的差异广泛存在,建议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6.
A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examined the impact of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 on rural teachers' attunement to student social dynamics, and the influence of teacher attunement on students' school experiences. In intervention schools serving Latino and White rural early adolescents, teachers (N = 14) received training on social dynamics and aspects of early adolescent adjustment; control school teachers (N = 12) received no training. Social cognitive mapping procedures assessed and compared students' and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peer groups; structured observations assessed teachers' management of social dynamics. Students (N = 225) self-reported their perceptions of the school social-affective context.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schools differed on teacher attunement and management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Students whose teachers were more attuned to peer group affiliations evidenced improved views of the school social environment.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attunement as an element of teachers' invisible hand, and for teachers' role in promoting productive contexts for students during the middle school transition.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幼儿教师职业压力、心理资本和职业认同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机制,随机选取川渝两地幼儿教师328名,用幼儿教师工作压力源问卷(KTOSQ)、幼儿教师职业认同问卷(KTPIQ)、教师心理资本问卷(TPCQ)和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量表(KTOWBS)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幼儿教师职业压力是风险性因素,降低其职业幸福感.心理资本是保护性因素,提高其职业幸福感,且心理资本的保护作用主要表现为直接效应;(2)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在职业压力和心理资本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以上研究结果对保护和提高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教师课堂信息表征对知觉加工能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80名20~40岁小学教师进行实验室实验与心理测验,探讨小学教师表征深度对不同类型课堂信息加工速度和判断准确性的影响,并对部分参加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访谈。结果表明:表征深度对课堂信息加工速度有显著的影响,对课堂信息判断正确率没有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访谈结果与实验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对6203名参与过不同形式的社会服务实践的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中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实践的现状及其对公民行动意向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我国中学社会服务实践的质量各维度差异较大,内外调控、深化与拓展、课程关联和自主性得分依次显著降低。(2)中学生参与的社会服务实践在城乡、学校类型、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学校类型和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城市、示范学校、低年级的学生参与的社会服务实践的质量较好,示范学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低年级阶段。(3)中学生的社会服务实践经历影响其公民行动意向,而社会服务观念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高质量的社会服务实践经历有助于改进中学生的社会服务观念,进而增强其公民行动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