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积家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8):1139-1144
在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杨玉芳研究员和《心理学进展》主编隋南研究员两位先生的共同促成下,《心理科学进展·民族心理学专栏》面世了.作为组稿人,受编辑部之邀,为这一组文章写一个前言. 一 民族心理学研究是心理科学研究的应有之义.在心理学建立之初,冯特就花了近20年的时间完成了10卷本巨著《民族心理学》(Folk Psychology),内容涉及语言、艺术、神话、社会、法律、文化和历史.冯特将"民族"理解为种族共同体,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心理学一样,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个体心理学以个体为研究对象,民族心理学以群体为研究对象;个体心理学研究人的简单心理过程,民族心理学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和计划全称为"和计划心理学院",是成功之道教育集团精心打造的心理学专业培训品牌。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心理学课程及服务。经过近10年的循序发展,学员遍布全国23个省市,近100门各类精品心理学课程,近100名由国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心理学会社区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筹)首届学术会议于2015年9月18日至20日在苏州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心理学会社区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筹)主办,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省心理学会社区心理学专委会、苏州市心理学会承办,江苏省心理学会协办。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心理学"为宗旨,以"和谐社区的心理学研究与实践"为主题。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相似文献   

4.
西方写作心理研究及教育实践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教学心理学是近一、二十年来在西方得到迅速发展的一个研究领域,同它的母体学科—教育心理学以往限于对学习与教育的一般原理的探讨不同,教学心理学深入到了学科、课堂、个体,通过对学生某一学科学习过程和个别差异的科学描述,去设计教育条件以推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就使得心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距离越来越近.教学心理学带来了学科心理研究与实践的空前活跃和繁荣,本文仅就我们所接触到的资料对西方写作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做一介绍,以期对我国的这方面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全球化强调心理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目的是构建大一统的全球化心理学。心理学本土化遵循"一种心智,多种心态"的研究原则,是以社会历史文化为依托建立本土心理学的过程。在心理学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学术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削弱了非西方心理学的话语权利,遏制了心理学本土化的发展,造成心理学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为了消解这种冲突,应该基于文化的视角提出心理学全球化的研究原则以有利于其发展。  相似文献   

6.
原军超 《法音》2012,(12):38-42
美国肯·威尔伯是当代著名的超个人心理学家和理论心理学家, 他的意识理论对超个人心理学产生重要影响,并成为该领域的理论基础,其甚至被称为"意识领域的爱因斯坦",而整合心理学的提出则在更大范围的汲取了东西方的心理学、哲学和宗教的理论成果, 形成一套层次分明互相交涉的统一体系。人本心理学被称为行为主义和弗洛伊德心理学之外的"第三种力量"。超个人心理学则被称为继人本心理学之后的 "第四种力量"[1]。肯·威尔伯的工作主要以创造一个以心理学、神秘主义、现代主义、经验科学、系统论连贯为整体的"意识的完整理论"为主。  相似文献   

7.
李季湄 《心理科学》2001,24(4):454-457
以1913年桑代克的三卷《教育心理学》的出版为诞生的标志,教育心理学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近百年来,教育心理学领域中众多著名的学者和各种理论流派的各种观点、各种假设、各种实验结果彼此交锋对立、彼此批判质疑、彼此互补融合,构成了教育心理学复杂曲折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8.
文化心理学的思路与范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化的关注是近十年来心理学发展的重要特色之一。本以化心理学的发展为主线,分析了化心理学产生的理论基础、研究领域以及与中国化有关的一些问题。这些分析能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化对人的心理与行为所具有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苏俄心理学是现代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近一个世纪来,苏俄心理学不仅对我国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也从理论与实践双重层面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近现代中国心理学是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传人的,曾面临多种发展的可能性,但最终在西方强势话语下选择了追随西方心理学传统的路径.这突出表现在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化和专业化上.而这也正是世界主流心理学走过的道路.问题是这种做法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应该引起今天关心中国心理学前途的人们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熊哲宏 《心理科学》2005,28(6):1510-1511
如果从1967年U.Neisser出版《认知心理学》算起,以“信息加工”概念为核心或标志的所谓“认知心理学”或“信息加工心理学”,迄今已近40个年头了。这种信息加工心理学,由于以计算机为“隐喻”(认知心理学史上称“计算机隐喻”:心理之于大脑,犹如软件之于硬件),以H.Simon和A.Newell的“物理符号系统假设”(“PSSH”)为基础理论,以“人脑-机器的功能同一”(俗称“人机类比”)为方法论,并以其对高级认知功能(思维、问题解决、推理、决策等)强劲的解释力,而一直在当代心理学中独领风骚,以至被称为认知心理学的“经典范式”。这里的“经典”至少意味着,这种范式是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  相似文献   

12.
区别于心理学的道德心理学,哲学的道德心理学并不以描述和解释心理现象为目标,而是通过研究道德行为的心理基础来理解道德的本质。道德动机问题是道德心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当前对这一问题的基本分析框架是以澄清"欲望"和"理由"这对概念为内在前提,深度考察"欲望"和"理由"究竟哪一个在行动激发和行动者的实践思考中发挥着更基础的作用。这一讨论的实质并非我们能否直接被某些考虑激发起来行动,而是激发行动的考虑在本质上究竟是认知状态还是非认知状态,这也是休谟主义和反休谟主义的根本分歧所在。  相似文献   

13.
近20年来西方积极心理学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曾经吸引过全球人的目光,被誉为是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重要方向。积极心理学主要围绕着“一个中心三个支撑点” 来开展相关的研究,即以主观幸福感为中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制度为支撑点。在强硬的现实面前,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积极心理学也面临着许多困境与挑战。近年来西方一些学者正在寻求突破积极心理学的瓶颈性因素,围绕着“美德、意义、韧性和幸福”这四大支柱打造新的版本,促进积极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和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14.
试论理论心理学及其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理论心理学是近20年来涌现出的新学科。这是一门以理论思维方法对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和规律进行探索的科学,已逐渐汇成为心理学各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理论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就应像理论物理学、理论化学在物理学和化学中一样,是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中一个极为重要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理论心理学并不是抽象的哲学建构,它也十分关注实践应用问题。当前理论心理学在西方已出现了两种比较成熟的行动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5.
咸卦和艮卦的性心理学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学在传统上一向释<咸卦>之"咸"为"感",今人李镜池、高亨、王明、刘正又提出了解释咸卦卦爻辞的三种新说,本文以现代性心理学关于"足恋"的知识为根据指出:咸当训为动,咸卦各爻辞叙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在恋爱中互相抚摩对方身体各个部位直到亲吻的一连串的"镜头"或"场景",王明的解释是最得当的.由于艮卦爻辞与咸卦爻辞存在可以类推或平移解释的关系,本文从性心理学的角度对艮卦爻辞作了相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柯兴勤   《心理科学进展》1988,6(3):93-95
当前世界上共约有1300份心理学及相关科学期刊,每年大约计有3万多篇新心理学文献产生。随着心理科学的发展,心理学文献量将会大量增加,这可从收集世界范围心理学文献的“心理学文摘”收集量近40多年来的变化中推断出来.1940年“心理学文摘”收集6275篇心理学文献,1950年时为6563篇,1960年时为8532篇,1970年为21722篇,1980年时为31592篇,1987年则为35000篇。按这种趋势,到了2000年,心理学文献量可达4—5万篇(见图1)。  相似文献   

17.
管连荣   《心理科学进展》1990,8(2):68-69
在中国心理学会的协助下,由心理研究所情报室负责承担的中国心理学人员数据库建库工作已基本完成,这是中国心理学文献情报方面的一项基本建设,现已可为全国心理学界提供查询、检索等服务.该库共收集了全国共3000多名心理学工作者的资料.为每一名心理学工作者登录的项目近20项,诸如姓名、性别、年龄、职称、专业领域、工作单位、毕业学校、所得学位等.这些资料大部分已输入计算机.所有这些数据均来自中国心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了我国近五年来开展的有关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学术梯队结构及评估的研究,对研究的现状作了理论与方法论方面的分析.文章根据人事心理学、决策心理学和教育管理心理学的新理论与方法,提出以梯队知识结构与专业任务特征之间最佳匹配作为学术梯队效能评估与预测的关健指标的构想,并且讨论了高校学术梯队整体效能评估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脑科学特别是脑成像技术能够无损伤地探测人脑,成为脑功能研究的"显微镜".这些科技的发展对心理学研究具有重大影响.它使得意识能够受到真正科学地研究,促使心理学研究从"计算机隐喻"向"脑隐喻"的转变,并将使心理学理论形态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20.
国内20年来内隐记忆的回顾与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隐记忆是国内20年来心理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经过心理学家不断的努力,内隐记忆的理论构建逐步趋于成熟,研究方法日益完善以至于内隐记忆作为一种特殊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本文通过对近20年内隐记忆研究的状况的回顾,对心理学研究中的这一重要领域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