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标记效应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何先友  莫雷 《心理科学》2002,25(3):279-282
探讨文章阅读过程中文章宏观标记与微观标记对文章不同类型信息保持的影响.包括两个实验。结果表明,文章宏观标记对文章主题信息的保持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而且,这种促进效应可以扩散到从属信息的保持上;文章微观标记对文章主题信息的保持无明显的促进效应,对被标记的文章具体信息的保持则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但不存在扩散效应。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读者利用文章宏观标记建构文章主题的表征,并且以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指导文章信息的回忆;通过利用文章微观标记建构文章具体信息的表征,指导具体信息的回忆。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题的组织方式对文章标记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20名高中生为被试,探讨在有无文章标记条件下,文章主题的不同组织对文章主题信息和文章总命题信息保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文章主题信息的保持上,文章主题的组织方式和文章标记都有显著的主效应,但无显著的交互作用。在文章总命题信息保持上,文章主题的组织方式与文章标记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文章标记对主题有组织文章的信息保持的促进效应大于对主题无组织文章的信息保持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通过三个实验探讨高职生英语阅读的文章标记效应。实验一探讨文章标记对阅读英语长、短文章的影响,结果发现文章标记对英语长文章主题信息保持的促进作用大于对英语短文章主题信息的促进作用。实验二以EyelinkⅡ型眼动仪为工具,考察被试阅读有、无标记文章的主题句的眼动模式的差异,结果发现被试阅读这两类主题句的眼动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实验三考察对被试进行文章结构策略训练对文章标记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训练促进了被试对无标记英语长文章主题信息的保持,研究结果支持策略转换假设。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题论述长度对文章标记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探讨文章阅读过程中文章主题论述长度对文章主题信息和从属信息的保持效果。结果表明:文章主题论述长度影响着文章标记的效应,在有文章宏观标记条件下,文章主题论述长短对主题的通达无显著影响;但在无宏观标记条件下,论述长的文章主题的记忆效应显著优于论述短的主题;文章宏观标记对短主题从属信息的保持存在显著的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5.
文章标记量影响文章标记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文章阅读过程中文章标记量的多少对文章中不同类型的信号保持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有标记的目标句上 ,少标记条件显著优于多标记条件和无标记条件 ,多标记条件与无标记条件之间无显著差异 ;在无标记的目标句上 ,无标记条件显著优于多标记条件和少标记条件 ,多标记条件与少标记条件之间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支持在文章阅读过程中读者是微略性地运用文章标记的假设和交易效应的假设。  相似文献   

6.
国外文章标记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系统地总结了西方文章阅读心理学关于文章标记效应的研究。该文认为 ,西方研究者由于对文章标记缺乏定性分析和恰当的分类 ,该领域的研究显得非常零散、缺乏系统 ,研究结论也有诸多矛盾之处 ,文章标记效应的加工机制问题也存在着严重分歧。在分析了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 ,该文对文章标记进行了重新界定和分类 ,中肯地评价了文章标记对文章阅读理解与信息保持促进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探讨正常与快速阅读条件下文章宏观标记对文章主题通达和文章信息保持的影响。实验以高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结果表明,在文章主题通达上,有文章宏观标记时,正常阅读与快速阅读之间无显著差异;无文章宏观标记时,正常阅读显著优于快速阅读;在文章信息的保持量上,文章宏观标记对正常阅读和快速阅读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据此,我们可以初步得出快速阅读过程是读者利用文章结构信息建构文章结构表征并进行结构搜索加工的过程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采用纸笔呈现和视频显示终端(video display terminab,VDT)呈现两种形式,探讨了认知方式与文章标记类型对文章阅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1)文章标记对不同认知方式的读者影响不同,无论有无文章标记,场独立者对各类信息的保持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而文章的宏观标记能够使场依存者的阅读指向发生改变,场依存者会更加注意与标记有关的内容; (2)呈现方式对文章信息的保持量有显著的影响,纸笔呈现方式下,被试的信息保持量明显好于VDT呈现方式; (3)在VDT呈现条件下,场独立者对主题性信息的保持量显著高于场依存者.  相似文献   

9.
采用测验法,以64名高中一年级学生为被试,探讨文章标记对不同阅读水平学生的回忆成绩和问题解决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阅读水平读者回忆成绩上的文章标记效应不显著;(2)文章标记对于不同阅读水平学生的问题解决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3)不同阅读水平读者的回忆和问题解决成绩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不同认知方式与标记利用意向对文章标记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探讨读者不同认知方式与标记利用意向对文章标记效应影响的实验。实验以初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结果表明 ,文章标记利用的意向对场独立和场依存被试文章信息的保持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文章宏观标记与读者的认知方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在有文章宏观标记条件下 ,场独立被试与场依存被试之间无显著差异 ,在无宏观标记条件下 ,场独立被试显著优于场依存被试  相似文献   

11.
文本阅读中文本表征的意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表征的意识性是文本阅读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问题,该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来自于多年以前研究者就提出的再认双加工模型,该问题研究的主要范式有记得-知道范式、独立记得-知道范式和加工分离范式,三者各有自己的特点,在很多研究中经常结合使用。当前,研究者使用最新的研究范式对文本阅读中文本表征的意识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已经初步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但当前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研究者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2.
Dynamic Text Comprehensio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bstract— Reading is one of the most complex and uniquely human of cognitive activiti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es and factors involved in text comprehension is quite impressive, but it also is fragmented, with a proliferation of "mini-theories" for specific components that in reality are intertwined and interact with one another. Theories of dynamic text comprehension (DTC) aim to capture the integration of these components. They depict reading comprehension as an ongoing process involving fluctuations in the activation of concepts as the reader proceeds through the text, resulting in a gradually emerging interpretation of the material. Features of tex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ader jointly and interactively affect these fluctuations, influencing and being influenced by the reader's understanding and memory of what is read. We illustrate the DTC approach by describing one theory, called the Landscape model, and summarize how its simulations match empirical data. We conclude with some implications of the DTC framework for basic and applied reading research.  相似文献   

13.
This research tes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xt structural variables (on vs. off the causal chain, active vs. static information, and hierarchical structure) and reader perceptions, reading time, and true-false performance for procedural texts. Twenty-four college-age participants each read 3 procedural texts. As predicted, sentences that were (a) on the causal chain, (b) active, and (c) associated with task steps were read more slowly and judged to be more important (p < .05). The results were similar to those previously found with narratives, except for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variable. Also as predicted, tex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such that as the variation in the type of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text increased, relationships with the structural variables increased.  相似文献   

14.
黄洁华  莫雷 《心理学探新》2003,23(2):23-25,44
研究了文章结构清晰度对文章修改的影响。高低水平的作者各分别修改结构清晰度不同的材料。实验结果表明,文章修改质量的水平差异显著;文章结构清晰有助于修改者在修改过程中建构文章的整体模式,从而促进意义错误的修改。文章结构清晰度对修改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工作记忆资源的分配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文章阅读过程中结构因素对文章信息保持的影响作用。包括两个实验。实验 1探讨阅读文章结构是否清晰及主体对文章结构是否有清晰的把握对文章信息保持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 ,阅读的文章结构越清晰 ,主体对文章结构把握能力越强 ,越能促进文章的信息保持。实验 2进一步探讨文章的结构清晰及主体对文章结构的清晰把握促进的是何种信息的保持。结果证明 ,结构清晰与否促进的是文章的主要信息的保持 ,而对文章的细节性信息促进作用不大。本研究结果表明 ,文章的结构因素对阅读保持有促进作用 ,主要是促进文章的主要信息的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