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儿童句法意识、语音意识与阅读理解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小学二年级和四年级儿童句法意识、语音意识与阅读理解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对于二年级学生,句法意识预测了词汇理解和句子理解的成绩;语音意识预测了课文理解的成绩.对于四年级学生,句法意识预测了词汇理解、篇章理解的成绩;句法意识和语音意识预测了句子理解的成绩.结果表明,句法意识和语音意识是影响小学儿童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语音意识对阅读理解成绩的预测作用不如句法意识的预测作用稳定.  相似文献   

2.
口语词汇习得过程中存在语法促进和语义促进效应,而语法又包含了句法和词法。本研究采用优先指向范式考察了语法和语义线索对汉语儿童动词习得的影响。实验1发现, 5岁儿童可以利用单个句法线索词习得动词。实验2发现,4岁儿童可以在增加句法线索词或语义线索词条件下习得动词;实验2a发现,4岁儿童更倾向于将单音节词判定为动词,实验2b发现,在增加语义线索词条件下, 3岁儿童更倾向于将双音节词判定为名词。结果表明,5岁儿童可以利用单个句法线索词习得动词,4岁儿童可以通过多重线索习得动词。本研究拓展了以往关于汉语儿童动词习得的结果,提示语言习得研究应考虑语法线索的独特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儿童句法意识与阅读能力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总结了近几十年来关于句法意识与阅读能力发展关系的研究。首先概括了句法意识的含义及其研究方法,包括口头完形填空、句子判断和句子纠正、错误模仿、分析句法一致性效应和句法启动等,然后总结了70年代以来关于句法意识与阅读能力发展关系的理论及其实验证据,最后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句法启动是指人们倾向于重复使用刚刚加工过的句子类型和结构.本研究运用图画描述范式通过三个实验考察中国4-6岁儿童口语中的句法启动效应.结果显示句法启动现象也存在于中文口语中,同时发现中文特殊句法中有明湿句法指示功能词"把"的词法启动效应.  相似文献   

5.
汉语儿童早期语音意识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四类语音意识任务(音节、首音、韵脚、声调)考察了幼儿园小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汉语语音意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学前儿童的汉语语音意识已经开始发展,其中音节意识发展最早,其次是韵脚意识,声调意识和首音意识的发展相对较晚.  相似文献   

6.
英语学习不良儿童语音能力与阅读理解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了英语学习不良儿童语音能力的发展状况,分析了这些儿童在英语学习中语音能力,句法意识及阅读理解能力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除了在假词拼读能力上存在缺陷外,英语学习不良儿童在其他语音能力--英语语音意识、听觉言语工作记忆及视觉言语工作记忆上均不存在发展滞后现象;在对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预测时,假词拼读、语音意识、句法意识和听觉工作记忆是较好的预测效标。  相似文献   

7.
肖容  梁丹丹 《心理科学》2017,40(2):395-400
研究旨在考察5、6、7、8岁的汉语儿童在偏正、述宾和主谓三种复合词法意识上的发展状况。词法判断任务的结果发现:5岁组三种词法意识之间无显著差异;6岁和7岁组的偏正意识和述宾意识无显著差异,但均优于主谓意识;8岁组偏正意识优于述宾意识,且二者依然均优于主谓意识。以上结果表明汉语儿童的复合词法意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由强到弱呈现出偏正述宾主谓意识的词法结构效应,这种强弱趋势可能与词法独立性和句法独立性之间的冲突以及复合词的中心性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8.
以264名汉语儿童为研究对象,追踪其从学前到学龄低段的语言认知技能和阅读能力的发展,通过多层线性模型探索儿童小学1~3年级阅读准确性和阅读流畅性的发展轨迹,以及4岁时的语音意识、命名速度和语素意识对上述两项阅读能力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阅读准确性在小学1~3年级呈线性增长模式,起始水平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且个体差异逐渐扩大;4岁时的语音意识和命名速度均能预测儿童阅读准确性的起始水平,仅语素意识能预测阅读准确性的发展速度;(2)阅读流畅性在小学1~3年级呈线性增长模式,起始水平和增长速度均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且个体差异逐渐扩大;4岁时的语音意识和命名速度均能预测儿童阅读流畅性的起始水平,仅命名速度能预测阅读流畅性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使用句法错误句子更正任务、阅读理解自信度评定和阅读理解错误觉察任务、完形填空任务探查了初三学生的英语句法意识、阅读理解监控与背景信息利用的关系.被试为武汉市一所普通中学的初三学生.结果发现,英语句法意识、阅读理解自信度、阅读理解错误觉察和背景信息利用之间两两相关非常显著.英语句法意识对英语阅读理解自信度和阅读理解错误觉察有显著预测作用,英语句法意识可以直接预测背景信息利用,也可以通过英语阅读理解自信度间接预测背景信息利用.这些结果表明,英语句法意识既是阅读理解监控的一个显著预测变量,也是英语阅读中背景信息利用的一个重要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4~6岁儿童早期字词意识的年龄差异,拟为元语言意识的多因素模型提出支持性的证据。实验结果表明:4岁儿童的字词意识及5岁儿童的词意识还很不清晰,6岁儿童已达到较高的字意识水平;幼儿在字意识任务上的成绩显著地优于词意识任务。  相似文献   

11.
杨洁  徐芬  任萍  张瑞平 《心理科学》2007,30(6):1418-1421,1396
本研究选取3~5岁儿童为被试,从语音单位和操作水平两个维度研究幼儿期汉语语音意识和英语语音意识的发展。在汉语语音意识的发展上,音节意识先于押韵、首音和声调意识而发展起来,3岁儿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节意识,并在3岁到4岁之间迅速发展。在英语语音意识的发展上,幼儿期的音节意识和末位音位意识先于押韵与首音意识而发展起来,从3到5岁表现出清晰的发展次序。首音意识在幼儿期没有发展。从任务的操作水平看,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语音意识,幼儿在辨别任务上的成绩显著低于分析和综合任务。  相似文献   

12.
任务图式对文章修改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洁华  莫雷 《心理科学》2001,24(2):167-170
本研究探讨任务图式对文章修改的影响。高低水平的作者先完成一个写作任务,再修改文章的初稿。修改时,实验组学生先接受关于正确修改的任务图式指导,控制组学生则直接进行修改。实验结果表明,任务图式指导有明显的主效应,高低水平作者均提高了对字面错误与意义错误的正确修改,而水平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意义错误的修改上。本研究还分析了任务图式指导对修改的字数(包括改变意义与保留意义的字数)、修改的句法水平(包括字、词和句子)以及修改的方式(包括插入、替换、删除和移动句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4-8岁儿童句子可接受性判断能力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以90名儿童为被试,探讨了4—8岁儿童的句子可接受性判断能力。结果显示:4岁儿童已出现了这种判断能力,但总体水平较低;5—7岁儿童的判断能力提高了,但是比较倾向于根据语义标准作判断;8岁儿童的判断能力比较成熟,能兼顾语义和句法作判断,但仍然受其语言和认知水平的制约。研究还发现儿童的这种判断能力存在着极显著的个别差异。  相似文献   

14.
某些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研究者认为,模仿与言语获得没有关系(Slobin,1967).早在六十年代,不少人研究了儿童直接模仿成人句子的效果(Brown,Bellugi,1964;Cazden1965).他们认为,尽管模仿在儿童语音、新词语的获得和习惯语表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并不能说明模仿在儿童句法获得中起作用.Slobin(1967)指出,在某种情况下,儿童能对成人的句子正确地模仿,只是能模仿的这些句子比儿童自发的句子(Spontaneous sentences)稍长或稍复杂些.我们认为,这种模仿能加强儿童的句法能力,因此有利于儿童下一阶段句法能力的发展.近些年来,Bloom,Hood和Lightbown(1974)提供了儿童早期言语发展的证据,表明有模仿倾向的儿童似乎是通过模仿来掌握新的语义句法关系以及新的词汇、习语.有模仿倾向的儿童在语气材料和上下文知识的处理中是积极的.这些研究涉及到句法,也涉及到发展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小学一到三年级81名汉语儿童进行英语、汉语语音意识以及英语单词认读的测试,同时纳入瑞文推理和工作记忆测试作为控制变量,考察英、汉语音意识的不同成分在英语单词认读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汉语儿童的英语、汉语语音意识的各个水平与单词认读相关均显著,但不同水平的语音意识对单词认读的影响作用不同。(2)在控制了非言语智力因素和工作记忆的条件下,只有英语、汉语的音位意识对汉语儿童的单词认读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句子理解的关键——对句法和语义关系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句子理解中句法和语义的关系,传统的模块化观点认为,句法信息优先于语义信息,句法加工支配着句子的理解过程。近期,这种强调句法优先的理论受到了一系列ERP(Event-related potentials)研究结果的挑战,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语义信息对句法加工及句子整合加工的重要作用。基于这些研究发现,研究者提出句子理解过程中句法和语义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一些情况下可能是句法支配语义加工,而另一些情况下则可能是语义引导句法加工  相似文献   

17.
小学儿童汉语语音意识的发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徐芬  董奇  杨洁  王卫星 《心理科学》2004,27(1):18-20
运用纵向与横向研究探讨了小学一年级儿童汉语语音意识发展的过程和小学一、三、五年级儿童汉语语音意识的年级差异。结果表明。在汉语语音意识各任务上,刚入学儿童的反应都处于随机的水平,其后声调意识先于其他语音意识而发展,其次为首音-韵脚意识,音位意识发展得最迟。  相似文献   

18.
实验采用眼动技术实时考察了句子阅读理解过程中的句法预测效应和并列句的结构表征特点。眼动数据分析发现:(1)有无句法预测没有明显影响名词短语区域的加工, 不同眼动指标差异不显著; (2)有无句法预测显著影响被试对包含暂时局部歧义的关键区和具有解歧作用的关键后区域的阅读理解, 首次注视时间、第一遍阅读时间、回视路径时间和第一遍回视率明显减少。眼动研究表明, 暂时局部歧义句子阅读理解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句法预测效应, 有句法预测降低了局部歧义区域和解歧区域早期和晚期加工的难度; 和英语的短语并列优先法则不同, 汉语并列句子的结构表征出现分离现象, 即短语并列和句子并列。  相似文献   

19.
以145名小学一年级儿童为被试,进行为期6个月的追踪,考察了儿童复合、同音和同形等不同层面语素意识与口语词汇的双向关系。结果发现:(1)控制了年龄、一般认知能力、语音意识及口语词汇的自回归效应后,同音和复合语素意识对口语词汇的发展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2)控制了相关变量及自回归效应后,口语词汇能够显著预测复合、同音和同形语素意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句子语境中语义联系效应和句法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俏  张必隐 《心理科学》2003,26(2):289-291
通过对比研究句子语境中句法成分和语义联系对目标词加工的不同影响,来探讨句子语境的作用机制和作用点问题。实验一采用词汇命名任务研究发现,句法违反对词汇命名会产生抑制作用,而语义违反对词汇命名却没有发现抑制作用。实验二利用词汇决定任务发现,句法和语义成分影响词汇决定任务,句法违反和语义违反对词汇决定任务均会产生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句子语境加工中,对内容词语义整合过程中存在一个句法成分的独立加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