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阿根廷神学家斯坎诺内著作的分析,讨论了解放神学的基本脉络,特别指出六八年世界范围内的革命这一事件对解放神学的重大意义,在教会内部则是有着长久历史的社会教义传统本身可以提供对解放神学的支持,这在解放神学的方法论问题上尤为重要,而在方法论上的不同使得第二代解放神学有别于第一代解放神学.最后笔者吁请关注六八年,关注拉丁美洲.  相似文献   

2.
从广义的角度看,“解放神学”可以涵盖“黑人神学”、“女性主义神学”甚至“同性恋者解放神学”等等,因为后者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拉丁美洲的“解放神学”的启迪与影响,而逐步出现了“黑人神学”、“女性主义神学”等神学思潮。本文所探讨的主要是指狭义上的“解放神学”,即由拉丁美洲发展而来的“解放神学”。那么,什么是解放神学呢?解放神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拉丁美洲出现的一种神学思潮,是一种宏大的社会运动的神学表现,是对社会实践的反映和对社会实践的神学反思。“穷人的苦难与解放”是其神学的主题。它是一种涉及到了主教、神父,也涉…  相似文献   

3.
巴勒斯坦解放神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地出现的基督教解放神学的最新表现形式,受到拉丁美洲解放神学、反殖民主义运动和民权运动的启发及影响。以色列国家的建立,导致巴勒斯坦基督徒面临着严重的身份危机与信仰危机。巴勒斯坦解放神学关注和回应本土基督教徒的忧虑与希望,试图以基督教神学为基础,寻求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出路。巴勒斯坦与以色列长期流血冲突的历史和现实,当地多元宗教并存的社会环境,使巴勒斯坦解放神学与本土社会处境密切结合,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民族性,是“处境化神学”与“本土化神学”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基督宗教和马克思主义的对话,特别分析拉美解放神学在人类灵性方面的价值贡献,指出解放神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  相似文献   

5.
仲伟良 《学海》2003,1(6):61-67
解放神学有关“穷人”、“行动者”、“解放”等要义的意识形态问题 ,提示宗教不仅是人从当下境遇生发的终极追求 ,也是人 (以团契方式践履 )的现实关怀 ;作为遭受殖民统治、反对独裁与“资本”奴役 ,争取民族国家权益 ,瞩意宗教革新之特定地区特定历史阶段所形成的社会思潮 ,解放神学在与各色各样意识形态的冲突和对话之间 ,体现了基督宗教多元发展的文化—政治神学转向 ,其富有特色的释经原则、信仰理解和教会运动 ,别开生面地诠释了一些为无神论者所忽略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影响深远地透析出源于宗教政治中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6.
从本世纪下半叶以来,社会呈现出特别五光十色的多元化倾向。神学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折光反映,自然也表现出特别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这里简略介绍几种产生于本世纪,并正在发展,尚未完全臻于成熟的神学理论。 1.政治神学。这是一个综合的术语,包括天主教与新教中与政治相结合的各种神学思潮。如解放神学、革命神学、黑人神学、女权神学、第三世界神学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拉丁美洲的解放神学。解放神学主要是天主教神学思想中的一种社会思潮,于60年代末在拉丁美洲得到广泛传播。解放神学要求对社会进行革命改革,使人民从殖民地压迫、阶级剥削中“解放”出来,赞成社会主义。这些解放  相似文献   

7.
张宪 《现代哲学》2003,25(3):42-50
本文以解放神学为例考察了基督宗教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联性,对中国基督宗教的处境化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解放神学是指近二十多年以来,主张天主教应以争取被压迫、被剥削而处于“非人”的贫困中的人们,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解放为宗旨的天主教神学思潮。秘鲁的著名神学家古塔沃·古铁雷斯首先将它命名为解放神学,对其加以倡导并予以全面阐释,随即在拉美各地发展起来。现在已经成为影响广泛生气蓬勃的潮流。  相似文献   

9.
于桂芝  郭瑞涛 《学海》2008,1(3):11-16
社会越是向前发展,人们实践越是复杂,时代变革越是强烈,就越需要哲学,因为哲学是一个时代最精致、最深刻的思想.今天中国人需要的是解放的哲学,是解放中国人精神的哲学.人的精神解放既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是以人的自我解放为历史前提,以人的生活境况为现实依据,以人的精神解放为最终目标和检验标准的.那么,马克思关于人的精神解放理论的实质、路径以及研究这一理论的重大价值又是什么?笔者循着这一研究思想在本文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晨 《哲学研究》2023,(10):38-47
鲍威尔对“人的解放”的研究与他的自我意识哲学紧密相关,普遍、无限、自由的自我意识的实现意味着“人的解放”的实现。马克思在“政治解放”和“基督教国家”两个概念上与鲍威尔的分歧揭开了探析鲍威尔“人的解放”思想的路径——通过扬弃外在的“他律”实现普遍性向自我意识的复归,而普遍性向自我意识复归的实现意味着“人的解放”的完成。因为集合了宗教、国家与经济三种不同的“他律”,所以犹太人问题成为鲍威尔“人的解放”所面临的现实矛盾的集合体。对该问题的分析彰显出,虽然鲍威尔把握住了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但他视自我意识为本质问题这一“颠倒”行为使得他的“人的解放”思想最终具有不可完善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