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仰的力量     
“认主独一”的信仰,为我们确定了人生的方向,就像一盏明灯在“顿亚”的漫漫旅途中把我们的心照亮。有了信仰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就会意志坚强。有了信仰在嫉妒和诽谤面前就会心胸坦荡。有了信仰在荣誉和成绩面前就会谦逊礼让。有了信仰在工作和事业当中就会埋头苦干自觉向上。有了信仰面对坏人坏事就能挺身而出勇敢坚强。有了信仰面对歪风邪气,就能大义凛然,坚决抵抗。有信仰的人远奸近贤,品行优良。有信仰的人尊老爱幼,道德高尚。 有信仰的…  相似文献   

2.
晓望 《天风》2005,(8):20-21
神学思想建设是教会对社会的回应,是激发教会、信徒能更地多关心有需要的人群。与己和谐、与人和谐是我们深度信仰生活化的自然果实,真正融入社会,并在社会中切实活出我们的信仰。  相似文献   

3.
神学与信仰     
肖奕星 《天风》2002,(1):58-59
如何理解神学与信仰的实践关系,我们必须很好地思考。笔者就此谈及一点个人粗浅的看法。一、神学是为信仰历来神学都是为信仰服的,而信仰也离不开神学。只有正确的神学思想,才能引导我们的信徒和教会有一个正确、完善的信仰,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我们所信仰的上帝,更好地理解我们的现实人生。以至使我们的信仰不会偏离真理,避免走向异端。正  相似文献   

4.
林玉解 《天风》2013,(9):34-35
圣诗在我们的信仰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圣诗具有怎样的功能?学习圣诗能带给我们怎样的益处?一、圣诗具有怎样的功能? 香港《圣诗人》一书曾如此阐释圣诗:“圣诗是教会的宝贵财产。圣诗阐明信仰、唤醒灵魂、滋润生命。  相似文献   

5.
各位弟兄姐妹,我们信仰的是谁?是天主。天主是什么?“天主是爱。”(若一4:8)不论我们信仰时间的长与短、信仰程度的深与浅、信仰地位的高与低,如果我们没有把握住信仰的精华之所在,那么,我们的信仰可以说是一种形式或不负责任的“偷生”。我们信仰天主,而天主...  相似文献   

6.
顾云涛 《天风》2002,(7):50-51
上帝的创造与救赎是基督教中两个重要的教义。创造和救赎是三位一体上帝的工作,是我们基督徒的基本信仰之一,是完整的统一体。如何看待上帝的创造与救赎的关系是目前中国教会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一、轻创造重救赎而产生不良的信仰状况从目前中国教会信徒的信仰情况来看,造成了一些信仰上的误差与偏见。在信徒中出现了极端的个人主义功利色彩的信仰。具体而言,信徒最关心的是自己的罪是否能得到上帝的赦免,自己的灵魂是否能得救。将拯救仅仅归结为个人的得救,一种带有功利色彩与个人主义色彩的信仰。这种罪恶观导致了一种误解,即把基督教仅仅看作是审判的宗教,将上帝视为审判官。拯救、灭亡、天堂、  相似文献   

7.
《天风》2004,(12):14-15
"告诉我们的同胞耶稣基督的故事以及我们为什么要信仰耶稣基督,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基督教能对社会稳定、经济建设有帮助,这样基督教能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8.
王三元 《天风》1995,(1):41-43
“初信栽培”栏1995年仍将刊登以造就初信的弟兄姊妹为对象,在信仰上属于基本常识,在写作上能深入浅出的文章,希望能对读者有帮助,并支持办好本栏目。 本期刊登的王三元牧师《信仰的根基》一文,是初信者必须搞懂的问题,这一问题上的偏差,已经给教会带来不少混乱或分裂,但愿我们能明白圣经,把信仰建立在牢固的磐石上。  相似文献   

9.
文殊信仰是佛教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这一信仰形态历史久远,信民众多。文殊菩萨作为中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被认为是智慧的象征,而佛教的般若思想又是这一智慧的主要内容。文殊信仰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中的表现形态是有差别的,对这方面内容的梳理和分析在佛教研究中很有意义,能为今天我们正确理解和对待佛教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民间信仰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正确处理好民间信仰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大事。要正确处理好民间信仰问题,首先必须对民间信仰的现状有个正确的估计和了解。为此,我们到湖南省浏阳市北盛镇进行了专门调查。一、北盛镇民间信仰的基本情况这次调查我们主要对民间信仰的基本类型、民间信仰者的关系及组织状况、民众参加民间信仰的活动情况、民众参与民间信仰活动的目的、民众在参与民间信仰活动方面的开支、民众对民间信仰的基本看法与态度等问题进行了结构式问卷和走访调  相似文献   

11.
促进和平     
倪光道 《天风》2005,(6):6-7
既然我们所传的是“和平的福音”,所信的是和平的神,和平的君,所受的是结和平果子的圣灵,我们怎么可以不重视促进和平呢?怎么可以不结出和平果子呢?果我们不能促进和平,不能结出和平果子,能像个天国的子民吗?能像个神的儿女吗?能问心无愧吗?所以说,促进和平是我们基督徒在实践自己的信仰。  相似文献   

12.
信仰是信心的仰望,信仰是遵行,信仰是听从,信仰是言行的准则,它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目的、生活方式。信仰基督是人类最崇高的信仰。我们得着圣经,千千万万神的儿女,高唱信仰基督的颂歌,无论任何困苦、危难、逼迫或诱惑,都无法阻挡我们追求真理、真道,跟随主耶稣基督,永葆灵命青春的步履。  相似文献   

13.
<尼西亚信经>以"我们信……"开始,然后申明大公教会对天父上帝、耶稣基督、圣灵的信仰."信"是基督徒生命的关键,因为我们是基于上帝的恩典,透过信仰为我们死而复活的主耶稣基督,让我们得以称义(罗1:17;3:26,28),与上帝和好(弗2章),我们可以得救,得着永生(约3:16).对上帝及耶稣基督的信仰是基督徒安身立命的基础.在谈论各教义课题之先,要先谈谈什么是信仰."信仰"一词有两种用法.按第一种用法,信仰是名词,指所信的内容,可说是基督教信仰的教义.基督徒相信上帝创造世界,相信耶稣基督拯救我们脱离罪恶和死亡的权势,相信圣灵在教会和信徒生命中工作等,都是信仰的内容.教会聚会中的唱诗、讲道、祷告、礼仪,以至教会提供的各种教导,以至神学工作者的著作等,都涉及以不同方式表达的信仰内容,而<尼西亚信经>就是对基督教信仰内容的权威性表白.信仰的内容乃是教会对信仰的对象--三一上帝--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5,(9):24-25
这个专栏过去三期探讨了《尼西亚信经》的第一段落,谈论了我们对天父上帝的信仰。今期开始我们进入了《尼西亚信经》的第二段落,这段落论及我们对主耶稣基督的信仰。相比起其它段落,第二段落篇幅明显最长。这个不难理解,因为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就在于对耶稣基督的信仰;这是我们信仰的独特性。我们基督徒不只是“信上帝”的人,更是“信耶稣”的人,是基督的  相似文献   

15.
神学浅议     
一什么是神学?什么是神学?圣安瑟伦在回答这一问题时说:“神学是寻求理解的信仰”。这一定义有助于我们了解神学的本质。首先,这一定义表明神学是信仰的活动。就是说,神学是一个以信仰为中心的活动。因此,我们有理由承认,神学应当发生在信仰团体中。所谓信仰团体,是指彼此生活在一起,并有共同信仰的一群人。  相似文献   

16.
在我的牧灵生活中,常有人询问信仰价值的问题,有人甚至反问我:你为什么要信教?信仰对你而言,占个什么样的位置等?在回答时,为节省时间我只能言简意赅说明问题。可是这的确是一个对我们众人,尤其是对信徒和慕道者都必须经验和明确的人生问题,它也是我们认识信仰、实践的关键。因为,只有我们深入了解了信仰的真谛之后,我们才会将生命的色彩活得灿烂,同时,对生活才会有方向、有目标,才会坚持不懈地沿着这条充满荆棘和鲜花的人生之路前进,直到获得永生的幸福——天国。 那么,幸福与信仰有何关联呢?下面是我自己的一点体会和认…  相似文献   

17.
信仰是人们对某种思想或宗教的信奉、信服、尊从、皈依.信仰有思想信仰、政治信仰、宗教信仰、道德信仰、法律信仰……信仰有自信、自尊、自爱、自强的信念特征.信仰有积极的信仰和消极的信仰、正确的信仰和错误的信仰之分.针对现在“信仰缺失”的现象,我们要在全社会加强信仰教育,大力彰显信仰之美、高扬信仰之美,从而坚定对真、善、美的信仰,坚定对科学和真理的信仰,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06,(7S):F0003-F0003
一些美国观众观后表示,以前只是听到,或看到一些在中国没有宗教自由的报道,今次能在美国观展,使我们直接了解了中国基督徒也能与我们一样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教会以圣经为基督徒信仰指针,对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许伦胜 《天风》2009,(3):6-7
信仰是我们每个人个体的事,是每个人内心的追求,是对永生生命的关切.然而当这内在的信仰外延在人的生命之中时,就必然与人的各方面生活发生密切的相连.因此,信仰与生活是一个人手的两面,信仰体现在生活之中.每个人的生活层面主要包括:家庭、工作、社会.或者说家庭、工作和社会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三大层面,信仰需在其中体现.  相似文献   

20.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5,(5):22-23
《尼西亚信经》以"我们信……"开始,然后申明大公教会对天父上帝、耶稣基督、圣灵的信仰。"信"是基督徒生命的关键,因为我们是基于上帝的恩典,透过信仰为我们死而复活的主耶稣基督,让我们得以称义(罗1:17;3:26,28),与上帝和好(弗2章),我们可以得救,得着永生(约3:16)。对上帝及耶稣基督的信仰是基督徒安身立命的基础。在谈论各教义课题之先,要先谈谈什么是信仰。"信仰"一词有两种用法。按第一种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