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莱布尼茨不仅以他颇具特色的单子论著称于世 ,而且也以微积分的发明者著称于世。他在西方哲学史和西方文化史上 ,乃至在整个人类哲学史和人类文化史上的卓越地位是很少有人能与他相匹敌的。不仅如此 ,他对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超越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同情性理解 ,也是许多西方学者所不及的。当代中国学者越来越重视莱布尼茨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一、莱布尼茨研究与中国社会如果从 1 90 8年郭凤翰所译英国张伯尔的《世界名人传略》将莱布尼茨作为“名人”介绍给中国读者时算起 ,迄今已经有近一个世纪了。这九十多年来 ,中…  相似文献   

2.
莱布尼茨是继笛卡尔之后近代西方哲学史另一位明确主张天赋观念说的哲学家。他在继承笛卡尔天赋观念说基本思想的同时,从许多方面对其加以修正和发展,从而使他的这一理论独具特色、且富有积极意义。但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对莱布尼茨的天赋观念说不仅没有给予应有的肯定,反而往往对其采取了较之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更为严厉的批判或更为彻底的否定态度。鉴于此,本文拟对莱布尼茨与笛卡尔天赋观念说之间的区别加以具体的分析、考察,进而从认识主体性这一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并确立莱布尼茨的天赋观念说在西方认识论史上的地位。莱布尼茨…  相似文献   

3.
德国技术哲学的历史与现状 --访李文潮教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楠 《哲学动态》2003,(10):17-24
20 0 3年 3月 7日~ 15日 ,柏林理工大学哲学系李文潮教授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了题为“德国技术哲学的历史与现状”的学术讲座。该讲座深入浅出 ,全面展现了作为技术哲学发源地的德国的技术哲学历史与现状。李文潮教授系德籍华人学者 ,德国柏林 -布兰登堡科学院莱布尼茨编辑部研究员、爱尔朗根大学客座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为莱布尼茨哲学、 17世纪西方哲学史、佛教哲学、科技哲学、技术伦理、 17世纪基督教传教史。主要论著有 :《佛教哲学思维引论》 (德文版 ,1999) ,《莱布尼茨与中国———纪念莱布尼茨〈中国近事〉发表 3 0 0周年国际研讨…  相似文献   

4.
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体系,在苏联文献中一再详细地阐述过。但是,莱布尼茨作为一位社会思想家却很少为我们读者所了解。其实,社会政治问题在莱布尼茨的著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至有些历史学家首先把他看作是一位政治家,而后才是哲学家和数学家。然而问题决不在于在莱布尼茨的遗著中政治和哲学各占何“比重”,问题在于政治和哲学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莱布尼茨的社会观点是他的整个理论体系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甚至像这样抽象的哲学著作“单子论”和纯粹神学的论文“神正论”,都有其“实用”的社会目的,都是与莱布尼茨的政治纲领相协调的。本文就是打算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和社会的观点之间的有机联系作一番考察。  相似文献   

5.
国际哲学界2002年提出以莱布尼茨为宗的信息哲学(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简称PI)。这门学科本质上属于工具驱动的、器物层面的计算机和网络以及非器物层面的逻辑。由于莱布尼茨的哲学不能脱离东方尤其是中国的思想背景进行理解,因而,将西方提出来的信息哲学置于东方的背景之下进行探讨,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还能够解决信息哲学之所以可能的一个基本问题。一、信息哲学的基础是逻辑的变易性国际计算与哲学协会(IACAP)在追溯其历史起源时的第一句话就说:“计算与哲学的交汇可以追溯到莱布尼茨,即他的‘逻辑演算’和‘加法器’。”(IAC…  相似文献   

6.
一、国际莱布尼茨研究中的一个“痼疾”众所周知 ,由于种种原因 ,对莱布尼茨思想的系统研究 ,差不多是从 1 9世纪中叶以后才起步的。这 1 0 0多年来 ,国际莱布尼茨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是也确实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例如 ,差不多从 1 9世纪末起 ,总有一些学者不断重复印度童话“瞎子摸象”的故事 ,对莱布尼茨的思想缺乏整体的和统一的理解和把捉 ,并以这样那样的方式“肢解”莱布尼茨。早在 2 0世纪初 ,罗素就在其奠基性著作《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中 ,把莱布尼茨“肢解”为“俗人莱布尼茨”与“学者莱布尼茨…  相似文献   

7.
人们通常把康德看作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但从海德格尔的相关反思和他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整体评判来看,莱布尼茨思想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具有非同寻常的内在关联,理解这一关联具有重要意义。海德格尔并非从一开始就认识到这一点,而是在本己思想的推进中逐渐"发现"和"定位"了莱布尼茨思想的关键位置。在海德格尔看来,莱布尼茨哲学不仅传承着古代哲学传统,而且通过其转化工作构成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开端根据。对海德格尔这一"发现"和"定位"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莱布尼茨与康德哲学的关系,进而全面理解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之路: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工作乃是以"根据律"问题为基本形态的对哲学传统问题的继承与转化。  相似文献   

8.
陈修斋先生早在40年代末就撰写了长篇论文:《黑格尔对莱布尼茨思想中矛盾律与充足理由律二元并列问题的解决》,开始致力于莱布尼茨哲学研究。数十年,他翻译了《人类理智新论》等书,写了《莱布尼茨哲学体系初探》等近20篇莱布尼茨哲学思想研究的力作,对于在中国开展、深化莱布尼茨哲学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到了晚年,陈先生的莱布尼茨哲学研究终成体系,并富于拓新。遗憾的是,陈先生因病魔缠身,未能亲自将这些研究成果撰写成书。先生去后,他的学生段德智根据先生准备成书的写作提纲及写作思路,对其留下的成稿略加调整、删增,形成了…  相似文献   

9.
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莱布尼茨专业委员会举办的首届国内“莱布尼茨学术思想研讨会”于 2 0 0 3年 3月 2 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参加了会议。莱布尼茨作为近代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 ,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国际莱布尼茨思想研讨会已经在国外举办多次 ,因此 ,本次国内的莱布尼茨学术思想研讨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成立的“莱布尼茨专业委员会”开启了与国际莱布尼茨研究沟通的一个主渠道 ,并为今后国内的莱布尼茨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华全国外国哲学…  相似文献   

10.
当代著名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克里普克 (SaulKripke)一反自康德以来流行的关于先验必然命题和后验偶然命题的划分 ,提出了先验偶然命题和后验必然命题的新观点。此观点在西方语言哲学和科学哲学界引起极大震动和热烈讨论。直到今天 ,这两种划分之间的关系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澄清 ,本文试图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向前迈进一步。一、评蒯因对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之区分的质疑关于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 ,在哲学史上可以追溯到休谟和莱布尼茨。休谟关于观念间关系与事实之间的区别 ,莱布尼茨关于理性真理与事实真理之间的区别都预示着康…  相似文献   

11.
罗素于1900年发表了《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判性解释》,尝试把莱布尼茨哲学当作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解释。这种解释是逻辑主义的,声称莱布尼茨的整个形而上学都建立在其逻辑学的基础上。尽管这种观点在近几十年受到了一些挑战,但至今仍是英美学界对莱布尼茨的主流解释之一。本文试图  相似文献   

12.
书讯     
由李文潮和H .波塞尔教授主编的《莱布尼茨与中国———〈中国近事〉》发表 3 0 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于 2 0 0 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697年 ,莱布尼茨发表《〈中国近事〉》一书 ,1997年在德国柏林召开了有关该书的第一次国际会议。几乎所有研究莱布尼茨的国际学者都参加了该次研讨会。本书就是该会议的论文集 ,内容包括《〈中国近事〉》的背景 ,莱布尼茨与在华传教士的关系 ,莱布尼茨对中国社会和中西文化交流、《易经》和儒家思想的看法 ,以及《中国近事》的影响。该书适合哲学工作者、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者以及大学生阅读 …  相似文献   

13.
康德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Ⅰ.康德的哲学思想体系康德(Kant,1724-1804)处在德国启蒙运动的高潮,他的历史背景和文克尔曼与莱辛的基本上还是一样。但是由于当时德国政治分裂状况下各小国和小城市的闭塞孤陋,康德突出地脱离了现实。再加上当时德国大学在莱布尼茨、沃尔夫派理性主义哲学统治之下,哲学的研究一直充满着玄学思辩  相似文献   

14.
17和18世纪的欧洲哲学对中国哲学感兴趣不是偶然的。这件事与法国启蒙学派的唯理论和反基督教理论,以及德国的自然神论之互相渗透,有着关联。中国哲学对这些思潮具有吸引力,首先是因为中国哲学与当时开始的唯理论形而上学关系之间有内在的亲密关系。这些关系我已顺便在研究中国哲学对莱布尼茨影响时加以证明了。两派地理上相距遥远,但按其本质来看别是相近的潮流,它们的会合具有一定的特  相似文献   

15.
1697年,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G.W.Leibniz)编辑出版了一本题为《中国最新消息》的小册子。书中收集了葡萄牙耶稣会士苏霖(Jos6Soares)和其它传教土有关中国的报道。在该书前言中,莱布尼茨评价了中西文化的不同,认为中国儒家强调伦理,注重实践,西方文化则擅长抽象,侧重理论;中国文化注重观察,西方文化则提倡思辨。基于这一分析,莱布尼茨主张中西双方应该取长补短,共同努力,促进世界之统一与联合。《中国最新消息》发表在“礼仪之争”日趋白热化之际,莱氏之用意不言而喻。在前言中,莱布尼茨再次为耶稣会士中利玛窦一派的…  相似文献   

16.
拉里·劳丹(Larry Lauday,1941— )是当今西方科学哲学界颇有影响的后起之秀。七十年代以来,他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全面阐述其科学哲学思想,不仅使西方哲学界评论蜂起、褒贬不一,而且在中国哲学界也引起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和注意。总的说来,对劳丹科学哲学思想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劳丹的科学进步论问题科学进步问题一直是科学哲学界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劳丹本人把解决科学进步问题看作  相似文献   

17.
李华 《现代哲学》2023,(1):86-93
莱布尼茨前定和谐系统是与笛卡尔派的偶因论和斯宾诺莎的唯一实体说鼎足而立的近代实体学说。莱布尼茨对实体的新规定,赋予自然应有的尊严,解决了被笛卡尔搁置的实体沟通难题,也对当代许多哲学争论有所启发。然而学界尚未足够重视的是,前定和谐系统的拱顶石与源头是上帝。只有理解上帝与受造世界之间在普遍秩序和逻辑结构上的一致性,才能达到对前定和谐系统的整全把握,在上帝的合理性与自由之间不致偏执一端,也才能避免肢解与片面利用莱布尼茨哲学的窠臼。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演化的内在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哲学范式不是指某种具体的哲学分析方法,而是指哲学的总体性的活动方式,涉及到哲学理性活动的各个基本方面,是指哲学理性分析、反思和批判活动的最基本的方式和路数。在很多时候,对于哲学研究而言,重要的不仅在于研究什么,更在于如何研究。我们发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演化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不同哲学范式的争论和分歧,而这些又与哲学史上的不同范式的影响直接相关。一、西方哲学史上两种不同的哲学范式对于发端于古希腊的西方哲学史,人们或者按照编年史的方式区分为古代哲学、中古哲学、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的演进过程,或者按照哲学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9.
中国哲学的开山者老子,其学说不仅在中国有着巨大影响,而且一直影响到集西方古典哲学之大成的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这听来似乎令人难以置信。黑格尔在其哲学体系中,既充分吸收了古代西方的哲学思想,亦明显受到中国古代道家“形上学”思想的影响。他在《哲学史讲演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叔本华的着重强调,"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成为两种针锋相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叔本华主要站在个体的立场上,强调"痛苦"在一般生存中的支配地位,进而批评乐观主义主张的"最好世界"。实际上,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的大全一体哲学已经包含着对于叔本华的批评的回应。本文试图表明,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的乐观主义哲学不仅可以包容,而且可以克服叔本华的悲观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