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天风》2000,(5)
近年来,教会自养工作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如何解决贫困地区建堂所需资金与神学毕业生的生活困难补助,为此,全国两会于1998年8月专设了“中国基督教教会建设互助基金”(以下简称“基金”),以更好地推动自养事工的发展。1999年6月全国两会颁发了“中国基督教教会建设互助基金”募集及使用条例,该项基金主要由中国基督教自养推进委员会代为管理、操作,目前“基金”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笔者掌握的教会访谈记录和查阅的与自养相关的文献资料,论述中国基督教(新教)教会自养现状,对自养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一些粗浅的思考和建议。访谈案例所涉及的主要是四川和贵州省内的教会,尚缺乏全国性的广泛调研,故称之为刍议。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基督教概况及所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对解放以来中国基督教会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作了简要回顾,重点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督教的变化:包括组织建制,与社会相适应以及神学思想建设几个方面。分析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督教事工在我国历史上得到了空前发展的几个主要原因。接着对当前中国基督教会所存在问题作了分析,如信徒文化素质较低,容易接受异端邪说,教会对知识分子缺乏吸引力,推行神学思想建设举步维艰,教内存在的不民主和派性问题,如何对待财富及教会自养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4.
55年前,一场伟大的运动给中国的基督教注入了新的生命和活力,从此,一个被帝国主义利用的“洋教”变成了中国基督徒独立自主自办、自治自养自传的基督教。1950年4月,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的吴耀宗先生同各地部分知名的教会领袖谒见周恩来总理,要求政府协助解决教会面临的困难。三次详谈后,根据中国基督徒在多年前所提倡的自治、自养、自传的方针,教会领袖们决定发起“三自爱国运动”,得到了周总理的赞同和支持。1950年7月,以吴耀宗先生为首的基督教爱国人士在上海联名发表了题为《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的宣言(通称《三自…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国基督教史上,教会合一的问题与教会自立密切相关,换言之,教会合一的前提在于教会自立。1841年,英国圣公会派往非洲的传教士亨利·樊(Henry Venn, 1796-1873)提出了本土教会自养的主张,这一主张后来逐渐发展为系统的教会自立理论,其基本内容为自养(Self-supporting)、自治(Self-governing)和自传(Self-extension)。无独有偶,几乎是同时,远在中国传教  相似文献   

6.
卢庆喜在《天风》2004年第六期撰写文章,认为作为传道人,积极参加神学思想研讨,对开阔传道视野,引导信徒爱国爱教、积极参加三个文明建设都大有裨益。现在的教会特别是农村教会,已经到了非建设或调整神学思想不可的地步了。纵观教会历史,教会是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求得发展的。不然,就会被社会所“遗弃”。基督教三次传入中国,一直都维持着一个外国人宗教的面貌,缺乏群众基础,没有实行自治、自养、自传,更不用说自主自办教会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基督教是在1950年9 月23 日以吴耀宗先生为首的全国1527位基督教教会及团体负责人和信徒发起的“…  相似文献   

7.
李栋 《天风》2018,(9):32-33
几年前在"基督教中国化"这个问题被提出时,我就在思考: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现今中国教会是否在中国化上存在问题?怎么做才叫中国化?三自爱国运动进行了60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运动的深入,在实现了"自治"和"自养"以后,我们又看到了自身讲台宣讲中的问题,即"自传"的滞后与飞速发展的时代的脱节,于是自1998年底又开展的"神学思想建设"提出将"三自"落实到"三好"——这些不就是基督教中国化的深入吗?连学者都认为:"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的主张,也就是基督教中国化最现实的神学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慰问肢体     
《天风》2010,(3):35-35
邵武市基督教东关堂信徒探访在邵武的苗族教会弟兄姊妹,陕西省基督教两会慰问教会前辈和关心基层同工,南昌市基督教两会慰问基层老年教牧人员,  相似文献   

9.
马宏志 《天风》2004,(10):22-23
教会如何回应这个全球化的现实?"富裕"和"贫穷"是否都应该是教会的主题?教会自身又如何自养?教会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做如何回应?如何从教会的层面去理解消费主义?在维护正当的经济秩序方面,教会如何从基督教伦理的角度作出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9,(10)
<正>1950年9月30日,吴耀宗、陈崇桂、江长川、鲍哲庆等40位教会负责同工借《天风周刊》的"宣言专号"向全国基督徒发出"教会革新"的号召,庆祝国庆1周年。在该期的社论中说:"爱国民主的中国基督徒面前的特定使命……是努力完成中国基督教的革新,在新中国建设中,负起我们特定的责任,努力建设自治、自养、自传的中国本色教会。在庆祝国庆1周年纪念时,中国基督徒数千人连名签署,发表了'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文件,明确地指出了今后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应走的道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教会合一运动继续发展,其中尤以宗派间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最为显著。抗战爆发后民族主义的空前高涨促使中国基督教界更加关心社会新秩序的建构问题,而宗派间合作则被视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教会外民族主义对于中国基督教之于抗战救国的有用性诘问促使中国教会推动合一运动;中国基督教民族主义推动教会合一以使基督教有助于抗战建国。教会内外这两种民族主义共同推动了抗战时期的教会合一运动,尤其是宗派间事工性合作。  相似文献   

12.
陈丰盛 《天风》2018,(7):63-63
1954年7月22日至8月6日,中国基督教第一届全国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被称为"中国信徒在解放后挣脱帝国主义的束缚,为了建设自治、自养、自传的教会而召集的中国基督教第一次全国性的会议,也是中国基督教历史上空前广泛的一次大团结的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共232人,代表全国各地62个教会及团体。会上,吴耀宗先生作了《中国基督教三自革新运动四年来的工作报告》,提出"号召全国信徒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号召全国信徒,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宗教》2022,(4):77-77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是中国基督徒在新中国成立后,为摆脱教会的半殖民地洋教形象,实现“自治、自养、自传”,团结全国基督徒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积极参加国家建设的爱国爱教运动。1950年7月,在吴耀宗倡导下,基督教界发表了《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宣言,简称《三自宣言》,号召基督徒拥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相似文献   

14.
今天,中美两国基督教领袖聚集在这里,以今日中美基督教会为主题,就教会发展、牧养事工、神学教育、义工培训、社会服务等进行交流,对政教关系、教会在当今社会担当的角色等展开讨论,彼此分享,增进理解,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借此机会,我就美国教会朋友关心的有关中国教会的几个问题谈些看法,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5.
王永明 《天风》2001,(1):26-27
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是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的初衷,也是五十年来中国基督教办教的经验总结。 一、独立自主是办好教会的前提 基督教在中国经历了艰难历程后发展,主要得益于吴耀宗先生倡导的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即自治、自养、自传。所谓自治,就是在中国教会和教会事业的管理上摆脱西方传统,建立适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信徒们需要的制度、典章、仪式。  相似文献   

16.
<正>在江淮大地上的基督教会里,正在形成一种新的风尚。他们把传统赞美诗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微风皖韵。对于中国基督徒而言,"教会我所依,教会我所爱,自治、自养又自传,合一道路圣灵带""我爱中国基督教会,教会是金灯台,合而为一彼此相爱",这些是再熟悉不过的传统赞美诗歌和信仰表达了。然  相似文献   

17.
本刊前几期已经讨论了讲台工作、教会传道人的问题、教会的团结同心问题、青老交接问题。也分几期讨论了教会组织与管理的各方面问题。我们认为,这些专题的讨论都是属于“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这一大的任务下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相信已经引起了同工们的注意。 本期起我们刊出有关教会自养方面的文章,作为交流和探讨,盼望读者留意。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20,(10)
正2020年是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70周年。在70年的具体信仰实践中,中国基督教的自治、自养、自传原则,体现了中国基督徒爱国爱教的核心价值,奠定了中国基督教处境化传扬道成肉身基督福音的重要基础。自治、自养、自传原则更是为了办好中国教会,落实在治好、养好、传好的美好见证中。治好,就是加强教会的治理,  相似文献   

19.
读《天风》上刊登的有关教会自养工作及如何关心传道人的生活问题等文章,深有感触。我想以我的处境和感受为处在“困苦中的约瑟们”说几句心里话。  相似文献   

20.
忠信 《天风》1997,(3):23-23
读《天风》上刊登的有关教会自养工作及如何关心传道人的生活问题等文章,深有感触。我想以我的处境和感受为处在“困苦中的约瑟们”说几句心里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