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08,(1):48-48
邓福村牧师赴港出席葛福临布道大会2007年11月27日至30日,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驻会副主席邓福村牧师赴港出席葛福临布道大会有关活动。在28日晚上假香港大球场举行的奉献礼上,邓牧师代表中国基督教两会致辞。他指出,中国教会与葛培理牧师一家保持着跨越世纪的长期友好关系和亲切感情。葛福临牧师追随葛培理牧师的佳美脚踪,在香港举办市道大会,愿上帝大大赐福给他。邓牧师还向葛福临赠送了玉杯,祝愿大会福杯满溢。邓牧师同时指  相似文献   

2.
梁福寰牧师离开我们快一年了,我们一直在怀念他,牧师的音容笑貌不断出现在脑海中,他生前与我们相处的经历犹如昨天发生的事一样。 牧师病重期间我曾陪伴过他。当时有许多同工和弟兄姊妹来探望他,除了询问病情  相似文献   

3.
常乐文 《天风》1995,(2):7-7
这是30年前的事了。那时我正在师范学校读书,学校的北邻便是全县最大的基督教堂。由于我常去做礼拜,所以跟住堂的潘明道牧师很熟。1964年冬季的一个主日,在做完礼拜后,我便来到潘牧师房中,跟他攀谈起来。他顺手从书架上拿下一本陈旧的杂志给我看,并介绍说:  相似文献   

4.
陈丰盛 《天风》2014,(3):22-23
<正>两位可爱与可敬的长辈,彼此间相敬如宾,举手投足间尽显默契……姚民权牧师与师母吴亦侬老师曾经执教于华东神学院。姚牧师的《新约神学》课程,将深邃的新约神学讲解得浅显易懂,让我获益匪浅。虽没有听过吴老师的课,但在与她的相处中可以感受到她的和蔼可亲,令我肃然起敬……从1998年入学华东神学院到毕业后至今,16年来,我已经记不清去过姚牧师家多少次。但我记得每次去他家,总是给我一种被爱、被接纳的感觉。每次去他家之前,我总会打电话,吴老师总会说:"我们欢迎你来!"从2002年开始,我跟姚牧师有了更多的交流与沟通。当时,我写了第一篇比较长的论文,是我花了半年时间完成的。写完之后,我交给姚牧师,请他指教。姚牧师仔细地读了我的文章,并很认真  相似文献   

5.
欣歌 《天风》2007,(19):26-27
心理咨询是面时面的一种交流,当倾述与倾听变成由一根电话线两端形成真情效应时,尽管凡纳牧师是一位盲人,但他能想像倾述者在电话中获得力量和鼓舞时的那份激动。坐在记者面前的凡纳·考斯勒牧师(Werner Kovsten)声音浑厚而富有磁性,他说,我一直服侍于一群那些需要关爱的人。从1956年开始,当他耳闻许多年轻人存有自杀念头时,凡纳牧师便开始以一天24小时全天候服务,为那些心灵需要关怀的人服务。  相似文献   

6.
我所认识的王冬碧老牧师,似乎平淡无奇,却在我的心中成为一座仰之弥高的丰碑。王冬碧牧师安息主怀已经两年了,至今仍觉得他的笑貌慈容就在眼前。2010年2月他以近百岁高龄辞世时,由于工作原因未能赶回去与老人作最后的辞别,成为我此生憾事。在我心中,老牧师是永  相似文献   

7.
我读到1997年第一期《天风》上的讣告:“全国两会委员、湖南长沙市三自主席李雍吾牧师于1996年11月1日安息主怀,在世81年。”当时,我非常难过,眼睛一直盯着他的名字足有2分钟,我真的不敢相信,这位爱主的老牧师这么快就离我们走了。 一、初次相识 我是在1991年认识李牧师的,那时姑婆婆住在长沙教会办的老人之家,因她当时身体很软弱,就写信来希望我能去照顾她几天。到了长沙后,姑  相似文献   

8.
陈丰盛 《天风》2015,(4):52-53
盛足风牧师曾是浙江教会的著名领袖。1914年,他出生于宁波象山的一个基督徒家庭。1936年,毕业于武昌华中协和神学院。1941年1月,由循道公会宁波教区按立为牧师,并先后在宁波江北堂、开明讲堂、象山县新桥村晨光堂、宁波锡安堂、江东堂、百年堂等担任牧职。盛牧师曾任循道公会宁波教区主席,历任浙江省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宁波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他从青年时期开始便热衷于写作。直到1993年5月退休后,盛牧师仍勤于笔耕,他的《祈  相似文献   

9.
《天风》1998,(12)
1、8月12—15日,以我全国两会曹圣洁牧师为团长的中国宗教代表团(另有佛教、伊斯兰代表等)一行5人参加在挪威奥斯陆举行的“宗教或信仰自由会议”。 2、应德国基督教教会与差传协会邀请,全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秘书长邓福村牧师于9月7日—11日赴德出席该协会1998年大会,后顺访德国教会。此次邓牧师应邀出席其年度大会并以“中国教会生活——浙江基督徒生活的经历”为题作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10.
教堂幽默     
正我跟不住牧师为新人证婚,按照程序,一般新郎与新娘的回答很简单,只要说"是的"或"我愿意",但居然也有例外的。请看这个证婚案例:牧师问新娘:"你愿一生都爱他吗?"新娘答:"是的,我愿意。"牧师又问:"今后无论他去哪,你都愿意跟他到底吗?"新娘迟迟不答,牧师再问,新娘只好摇头苦笑。牧师惊奇地问:"这是为什么?"新娘答:"牧师,他是一个邮差,我跟不住啊!"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20,(2)
正2019年5月2日,美国著名作家、牧师、圣经学者沃伦·威尔斯比(Warren W.Wiersbe)与世长辞,享年89岁。威尔斯比的著作影响了数以千计的牧师,他也因此被誉为"牧师的牧师"。著名布道家葛培理称他为"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解经家之一"。1929年,威尔斯比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东芝加哥。1951年,他被按立为牧师,他曾在东芝加哥中央浸信会教会、  相似文献   

12.
杨友文 《天风》2008,(19):12-13
牧师夫妇,山根牧师在此牧会已40年了,他很热情地解答我提出的所有问题.该堂已有58年历史,是战后由当地日本人建的.有30多名信徒,老人居多,不参与任何教会事工,山根戏谑地说从写周报到打扫厕所都自己干.  相似文献   

13.
赵鑫 《天风》2014,(8):46-47
约拿单·爱德华 兹(Jonathan Edwards,1703-1758),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个牧师家庭,1720年毕业于耶鲁大学.他在纽约担任了一小段时间的长老宗牧师,之后又重返耶鲁大学任助教.1 727年,他在马萨诸塞州北安普顿成为副牧师,1 729年升任牧师.爱德华兹具有卓越的才智,广泛涉猎了当时的哲学与科学著作,对洛克和牛顿钻研尤深.  相似文献   

14.
骆振芳 《天风》1994,(12):34-35
4月21日晚六时半我所乘的中国民航飞机抵达伦敦希思罗机场,这是我第一次踏上英国的土地。阔别43年曾教过我新约的英国老师李霖朴牧师(Rev.Philip Lee—Woolf)特来飞机场接我。他恐怕离别多年认不出我来,手中举着一个大纸牌,上面用英文写着“欢迎骆振芳教授”几个大字。他已经是78岁高龄。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07,(5)
北京市基督教丰台堂献堂2006年12月22日,北京市基督教丰台堂举行隆重的献堂庆典。丰台堂2004年5月份破土动工,2006年11月份竣工。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驻会)副主席邓福村牧师代表基督教全国两会应邀莅临祝福。北京市有关部门领导及北京各堂的教牧同工、弟兄姊妹,共计1000多人参加了典礼。邓牧师在致辞中,首先代表中国基督教两会对丰台堂的献堂致以热烈的祝贺并对给予帮助的市区各级领导予以感谢。邓  相似文献   

16.
我认识龙约翰牧师是在1986年,那是第一次和他见面。龙牧师是在我们云南教会享有一定名气的,尤其在我们苗族教会史上不能没有他的名字,是我们苗族弟兄姊妹所尊敬的一位好牧师。忽然他溘然长逝的消息传来后,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与震动,痛惜云南教会失去了  相似文献   

17.
教堂幽默     
《天风》2019,(12)
<正>名字一次洗礼时,牧师按次序为人施洗。临到一个年轻姊妹时,牧师忽然忘记了姊妹的名字,想来想去记不起来,就悄悄问站在一旁的助手。助手指了指说:"口袋、口袋。"牧师便高声说:"口袋姊妹!我奉主的名,为你施洗。阿们。"从教堂出来,那姊妹找到牧师说:"牧师,我不叫口袋。我的名字条在我口袋里!"  相似文献   

18.
张远来 《天风》2013,(12):40-41
不久前,有一位牧师感慨这样一件事:他去一间教会证道,结束后很多信徒纷纷表示自己听了道很有帮助,并向牧师表示感谢。其中一位姊妹上来与牧师交谈,当她了解到讲道牧师是某会中人,便扭头离开,并自言自语说:“想不到某会的牧师也能讲出这样好的道?”  相似文献   

19.
寇建国 《天风》2018,(12):32-33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深受弟兄姊妹爱戴的金毓丰牧师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浓浓的通渭口音、对主的虔诚之爱,依然存留于我和全省教会弟兄姊妹心中。近日整理资料翻到关于金牧师的一些照片和文字。不禁令我回忆起同金牧师相处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20.
龚牧师日记     
当闻讯崇阳教会的牧师龚刚春一心为建堂工作操劳,无法关心自己的家庭,致使心爱的儿子因无人照顾溺水之时,我骑车来到县城建堂工地采访。 我正巧在三楼找到了龚牧师,但几乎认不出他来了。只见他手持铁锹干得很起劲,身穿的灰色衣服被石灰和混凝土染成了花衣,也许没有时间理发的头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