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探讨正常人与高位胆管癌病人之间的门静脉血流改变,发现两者之间有明显的不同.所以门静脉血流改变在诊断高位胆管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肝门部胆管癌早期诊断困难,易侵犯周围肝动脉、门静脉,根治性切除率低,预后差,5年生存率不足10%。手术是肝门部胆管癌首选治疗手段,术后辅助治疗是否能改善肝门部胆管癌的预后,提高生存期目前尚不明确,本文将就肝门部胆管癌目前的辅助治疗现状做一系统回顾,分析术后辅助治疗之于肝门部胆管癌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胆管癌通常是指起源于胆道系统胆管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通常依其发生部位可分为肝内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和胆管远端癌。其中,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其特指发生于胆囊管开口以上的肝总管和左右肝管的黏膜上皮癌。据文献报道,HCC约占胆管癌的60%~70%。HCC因复杂的解剖位置,又易浸润周围的肝动脉、门静脉以及肝实质,早期不易发现,难以诊断,且患者多因出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将恶性肿瘤直接侵及或压迫肝外胆道致胆汁排出受阻而引起的黄疽称为恶性梗阻性黄疸,根据阻塞部位一般可分为高位胆道梗阻和低位胆道梗阻。高位胆道梗阻多指高位胆管癌,即肝门部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相对复杂,术后死亡率高,而死亡原因多为肝衰竭。肝门部胆管癌的患者常常伴有黄疸,而重度的黄疸又会直接影响到体内多脏器的功能,因此许多学者提出了通过术前减黄的方法来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但是目前对术前是否需要减黄仍存在较大争议,争议来源于减黄对改善患者预后是否有影响。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减黄作一讨论。笔者认为,在一定的减黄指征下选择合适的减黄方式,减黄时间,将有益于改善患者的脏器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但目前还需要多中心合作的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确定减黄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5.
癫痫诊治中医患同盟建立的实践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肝硬化者行超声检测,预测食管静脉出血,结果显示,出血组门静脉及胃左静脉管径均增粗,但胃左静脉更明显,门静脉血流速减慢而胃左静脉增快;出血组胃左静脉均呈离肝血流,其分流指数明显增大。胃左静脉的管径及血流速与门静脉比较具有显著的变化,其分流指数和血流方向在预测出血方面具有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肝硬化者行超声检测,预测食管静脉出血,结果显示,出血组门静脉及胃左静脉管径均增粗,但胃左静脉曼明显,门静脉血流速减慢而胃左静脉增快;出血组胃左静脉均呈离肝血流,其分流指数明显增大.胃左静脉的管径及血流速与门静脉比较具有显著的变化,其分流指数和血流方向在预测出血方面具有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肝门部胆管癌发生部位和生物学行为较为特殊,是当前肝胆外科医师关注的难题之一。老年人因合并症多,手术耐受力差,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外科医生们在面对老年肝门部胆管癌病患时,需要慎重考量治疗策略。本文就目前老年肝门部胆管癌治疗相关的几个问题,重点是外科处理方面,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8.
通过肝脏的血流由于肝前、肝内或肝后性梗阻而引起门静脉压力超过 10~ 12mmHg者 ,称为门脉高压症 (PVH )。门脉高压症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和对再出血的预防。治疗的目的是通过药物作用降低门静脉和曲张静脉的压力 ,从而减低曲张静脉的血管壁张力 ,防止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药物治疗在门脉高压症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用唯物辨证法方法对血管活性药物治疗门脉高压症的观点加以剖析 ,对提高我们临床治疗及辩证思维水平是有益的。1 血管收缩剂和血管扩张剂是矛盾事物的两方面血管收缩剂的作用 :研究证实 ,肝硬化门…  相似文献   

9.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指上皮细胞失去原来的极性,转变为间质细胞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上皮细胞的标志物E-钙黏蛋白表达下调、间质细胞标志物波形蛋白表达上调,因此也称其为上皮间质转变的重要标志及特征。上皮间质转化参与了多种恶性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胆管癌是肝胆恶性肿瘤中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其临床症状表现的较晚,大多数情况下已失去了手术的最佳治疗机会。如何认识胆管癌的发展过程,并寻找早期的预警指标,对于胆管癌患者来说EM T 的发生以上皮细胞标志物的减少、间质细胞的表型增加为特征,严重影响着胆管癌患者的肿瘤进展过程及预后,对EM T 的研究将有助于寻找新的抗癌靶点。  相似文献   

10.
比较大隐静脉腔内激光疗法(EVLT)联合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术式的临床疗效。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8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180例,采用EVLT的90例患者为激光组,采用传统高位结扎剥脱治疗的90例患者为对照组。激光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数目及出血量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体VCSS计分差值、CEAP分布改变无差异,但伴静脉性溃疡病例,激光组VCSS计分差值优于传统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无差异。EVLT联合高位结扎术综合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术式,伴有静脉性溃疡的病例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1.
探讨鼻咽癌患者常规放射治疗(CRT)与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疗效和常见副反应,为鼻咽癌患者放疗方法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5月行CRT和IMRT的初治鼻咽癌患者共56例,比较IMRT和CRT组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晚期放射性损伤.IMRT组和CRT组在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急性毒性反应如:口干、吞咽疼痛、听力下降、皮肤和黏膜反应的发生率CRT组高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损伤中口干、皮肤纤维化发生、吞咽困难等方面CRT组高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视力下降和脑损伤的发生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RT技术相比较,IMRT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急性毒副反应和晚期损伤的发生率,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QOL).  相似文献   

12.
采用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astrointestinal quality of life index,GIQLI)前瞻性测定45例微创内引流一期缝合术与42例开腹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在术前、术后2,4,8,12周的生存质量值。结果显示微创组较开腹组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和生存质量提高,微创手术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发现,IgG4相关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系统多器官,目前研究提示IgG4相关性胆胰疾病主要有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和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前者是一种免疫发病机制未明、生化学特点以及胆管影像学表现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相似,对糖皮质激素应答良好的疾病.后者临床表现为复发性胰腺炎、梗阻性黄疸,伴胆管、涎腺等其他器官受累.实验室检查血清和组织学IgG4明显升高.影像学表现为胰腺呈“腊肠样”外观,伴主胰管弥漫不规则狭窄,同样对激素治疗敏感.二者常同时受累、关系密切,易误诊为胆管癌、硬化性胆管炎或胰腺癌,本文将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一介绍,供临床诊治参考.  相似文献   

14.
门脉高压症治疗观点之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有分流术与断流术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这两种方法从治疗机制上看是矛盾的,用对立统一观来认识这两种手术的联系并揭示门脉高压外科治疗发展的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探索产科领域的百慕大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往往在妊娠晚期发生胎儿猝死,但机制尚不清楚.孕妇和胎儿体内高浓度胆汁酸水平是ICP的显著临床特点.胆汁酸对实验动物心肌细胞具有毒性作用.深入研究胆汁酸对胎儿心脏的毒性作用,有可能揭示胎儿死亡之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回顾性分析237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的资料,探讨ERCP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显示十二指肠乳头位于憩室内41例,十二指肠乳头位于憩室旁196例;胆总管结石位于上段25例,中段131例,下段81例;胆总管直径小于1.0cm23例,1.Ocm~1.5cm89例,1.6cm~2.0cm106例,大于2.0cm19例。均经ERCP治疗成功,因此ERCP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并胆总管结石,可操作性强、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感染的防治策略可概括为:增强机体免疫力,重视无菌操作,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积极治疗出现的感染。常见术后感染包括:膈下积液、脓肿,自发性腹膜炎(SBP)或腹水感染,门静脉血栓性静脉炎,切口及其他部位感染,真菌感染,脾切除术后爆发性感染和脾热。  相似文献   

18.
超声显像诊断肝癌经历了简单描述其回声特点、这些声学特征瑟病理的联系,阐述肝癌血供到从恶性肿瘤侵袭性的角度来理解肝癌原发和继发性超声征象等的认识层次不断深化扩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