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城市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推动力,是衡量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通过研究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明确其重要作用,提出环境设施设计在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中的功能定位,同时通过对江苏泰州城市文化的总结,明确通过环境设施设计提升泰州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软实力"是指以精神文化为资源和载体对相互关系中的对象的影响能力、方式及其效应,因此亦可称之为"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应当恰如其分地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创新和传扬;加强社会道德建设,提高国民素质与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大力发展健康良好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3.
王馨 《美与时代》2014,(10):14-14
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只有文化才能突显城市特色。个旧历史时期积淀下来的戏剧文化是个旧地方文化最有代表性的一块,也最能彰显个旧城市的品质。戏曲文化是一种文化的软实力,通过这种软实力的发展,对个旧城市品质的提升是一种促进。  相似文献   

4.
周琪 《哲学研究》2012,(6):121-123
<正>在全球化进程中,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由经济领域向政治和文化领域推进,并聚焦为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因此,在全球化境遇下建设中国文化软实力,成为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任务。1. 中国文化软实力 "何为"? 文化软实力指与经济、军事等 "硬实力"相对的国家实力形  相似文献   

5.
文化遗产是提高城镇建设水平的重要资源优势,而借由艺术的路径能够将这种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切实做好区域景观要素的艺术史信息保护与管理,并通过智慧型科技平台将其融入城市文化的展示之中,可以营造出传统遗产价值与现代社会功能互动共荣的公共美学空间,促进城市居民的身份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在习近平文艺思想和互联网思想的指引下,深入探索"艺术城市"与"智慧城市"的互动机制,创建一系列个性鲜明、风格独特、技术先进、媒介发达的城市品牌,既是中国特色"美丽城镇"建设的发展目标,亦是强化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以及提升地方政府文化治理能力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6.
复合式城市更新正成为新一轮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有力抓手,从城市公共空间着手,探索"小尺度介入、渐进式发展、大范围影响"的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活化模式,寻求城市小型公共空间的艺术"针灸"活化、历史聚落公共空间的艺术保护活化、消极公共空间的艺术再生活化的策略和路径,对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城市的创新驱动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现代城市建设需要有凸显文化品位的新形象,这是城市发展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动力。改革开放的经验向我们证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族元素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助推力。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文化软实力的博弈中脱颖而出,需要的是我们找准文化定位。云南省红河州最大的优势资源就是丰富多彩的民族元素,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旅游资源的开发,红河州正在以打造"文化强州"战略为指引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一、在城市形象建设中融入民族元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江苏文化实力实现了巨大提升,但文化实力中文化软实力并没有与文化硬实力实现同步、快速、健康地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否能快速提升,已经成为事关江苏是否能全面实现“两个率先”目标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江苏文化软实力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扬弃文化传统、优化文化生态、创新文化建设、推进文化惠民和做强文化产业等既符合江苏省情,又符合文化软实力建设规律的主导型策略.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地铁正处在快速发展期,作为公共文化艺术的新载体——地铁空间,对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对于彰显地域特色、引导市民行为和推动城市文明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以西安地铁为例,在分析其空间艺术装饰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地铁公共文化艺术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旺  吴玉屏 《美与时代》2020,(2):111-112
2022年北京与张家口联合举办冬奥会申办成功,为张家口地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张家口也将展现冬奥会文化品牌的魅力,展现区域的风貌,体现良好的国家形象。这将直接拉动京津冀一体化,增强交通、文化、教育、旅游等多个方面的联系,实现张家口城市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张家口打造成具有文化感、奥运感、国际和世界性、带有地方体育冰雪文化特色的新型城市。多元的民族文化及民间传统文化成为张家口文化的"名片",张家口城市文化定位具有深厚的城市历史文化资源、鲜明的地域特色文化、理想城市价值认同及冬奥会城市发展的目标规划,使得加强张家口地域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成为重要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软实力的现代化建设背景下,公共空间艺术文化的营造成为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雕塑小品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极具代表的艺术形式,是整座城市发展的见证,是城市文化内涵的符号象征和标志。文章分析中国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雕塑小品发展现状,总结雕塑艺术品对城市空间发展的作用,并对雕塑小品在未来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当下随着城市化及文化全球化的发展,继承与发扬城市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越发重要,文化也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一种体现。文章通过对古城西安特色商业街区北院门历史文化商业街的调研及分析,探究如何应用装饰纹样等文化符号在当下文化趋同化的背景下发展、展现地域民族特色文化,体现城市特色,为未来城市商业街的风貌展示及地域文化展现做出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哈佛大学的政治学博士约瑟夫·奈最早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软实力”这一概念。软实力,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的,指一个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在笔者看来,软实力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产业往往是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助推器,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更是如此。湖州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富集的城市,在融媒体时代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从湖州实际出发,充分挖掘湖州丰富的文化资源,增强地方特色,强化城市特征,将传统特色文化与城市发展多元融合,凸显城市文化特性,突出特色小镇创意元素,加大文化创意力度,塑造城市文化品牌,优化整合传播策略,增强品牌溢出效应,不断提升湖州的形象传播力和文化软实力,推动湖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与文化高度融合的新经济时代,当代世界文化发展趋势表明,文化不但具有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国民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提高全民创新能力,支持民族优势产业发展的作用。从这个参照来解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目标,可以证明,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全民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从而支持中国的优势产业,使文化在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开拓中国的创造性未来。  相似文献   

16.
国内区域文化发展战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文化发展战略反映着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公共管理者的认识.在我国,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经历了一种从高度同质化到有区域特色,从增加财政文化投入、强调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到推进文化创新,从强调文化自身建设到推进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提高文化竞争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以文化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这样一种公共政策思想的演变.这种演变的价值指向是"人本、创新和多样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11年7月2日,为推动世界城市建设,积极探索提升北京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路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市属建筑伦理学学术创新团队与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在  相似文献   

18.
杨琛 《美与时代》2023,(8):108-112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不断扩大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布局的加快,国际化发展为城市和城市群、城市圈突破发展瓶颈,面向新时代探索新发展的新维度提供了历史机遇。以中原城市群为例,试分析探索文化国际传播软实力对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提出通过实施中原文化、黄河文明国际传播系统工程,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当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首先,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一种科学的、先进的现代社会理论,具有宗教神学所没有的开放性和传统无神论所缺乏的现代性;第二,马克思无神论是凝聚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力量,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中国政教和谐与宗教健康发展的思想保障;第三,从国际层面来看,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与中国文化传统深度契合,形成一种以人文关怀为特质的文化软实力,这种文化软实力可以化"文明冲突"的戾气为文化交流的祥和。  相似文献   

20.
张曼 《美与时代》2023,(2):85-87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重视文化软实力,老旧社区是城市历史文化最好的展示窗口。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城市中心老旧社区与周边快速发展的区域形成鲜明对比,老旧社区的建设往往被忽视。现以郑州市二七老城区王立砦社区与建新街社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国内外社区建设理论,阐明郑州老旧社区文化景观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结合社区老旧景观理论,对“河医片区”王立砦、建新街社区的现状进行实地调研,总结现存文化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上,立足郑州本土文化,从景观要素、文化展现、视觉效果、空间功能等方面提出社区文化景观更新设计的策略,如提供休闲空间、改善环境、展现社区文化魅力、增加居民参与性等,以此更好地展现老旧社区文化景观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