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与曲线柔软、优美、富有弹性的特性不同,折线具有简洁的特点,具有现代感又极具韵律。对于作品来说,折线的恰当运用会产生现代、立体、丰富的感觉,因此折线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广泛。通过对折线特征特点的深入分析,可以使其更加具体地运用在景观设计之中,完善景观设计的艺术处理手法。  相似文献   

2.
<正>一作为社会的人,其人格培养必须是在社会活动中完成的,而经济行为无疑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简单而言,人的经济行为可以定义为在有限的边缘范围内如何获得最大利益。单纯从这个定义出发,佛学倡导的理念似乎与经济学相反。  相似文献   

3.
红尘滚滚,看似不可抗拒,殊不知闭门即是深山,其奈我何?古代把居家修行的人叫居士,文人们也喜欢给自己取一个什么居士的雅号,以表明某种人生志趣。譬如欧阳修就自号六一居士,公退之暇,徜徉在诗、酒、茶、棋、金石铭文之间,自得其乐,可不是闭门即是深山?世事纷扰如麻团,解不开剪不断,这时需要一颗包容淡定的心,像老子说的:"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为天下",虚怀若谷,海纳百川,那点人世的小芥蒂,还有什么不能包容的?可不是闭门即是深山?老子讲"不争",世人常常从消极方面着眼,  相似文献   

4.
正生活中常见一种现象,有的人花了钱就成了上帝,颐指气使,盛气凌人。去吃饭,横挑鼻子竖挑眼;去买东西,把店员吆来喝去;去坐飞机,动辄就要投诉。花钱,是一种行为,从精神上讲或者也是一种快乐。花钱总会得到某种服务,即便是慈善捐款,你也能得到尊敬与掌声。这还不够吗?非要在花钱之前刁难一下  相似文献   

5.
相遇即是缘     
记得初中时,班主任有意拆散我与一位死党,因为她认为同一分数线上的扎堆,只会一起懈怠不思进取,老师极力说服我们的家长,让我们各自与成绩优异的学生相处。后来,我来到了更加严苛的军事化管理的高中,周围的同学机械式的学习让我感到压力和恐惧。这时的我很难得地遇到了一个跟我一样喜欢拿本子记录自己内心世界以发泄心中不满的好友,我们一拍即合。即使后来无数次分班被拆到“天南地北”,最压抑难熬的那段日子,  相似文献   

6.
《佛教文化》2012,(3):71-71
晚年客居泉州的弘一法师,曾与人谈及印光老法师:“余见师一人独居,事事躬自操作,别无侍者等为之帮助。直至师年八十岁,每日仍自己扫地、拭几、擦油灯、洗衣服。  相似文献   

7.
无嗔即是戒     
“无嗔即是戒,心净即出家。我性与汝和,一切法无差。”拾得笑曰,驱牛出,乃呼其前世僧名,牛即应声而过。“前生不持戒,人面而畜生,汝今招此咎,怨恨于何人?佛力虽大,汝辜于佛恩。”——《传灯录》  相似文献   

8.
对境无心,心不为外境所扰,一切自然而然,就可达到禅的境界. 一位很有修为的居士,去拜访一位禅师.二人见面之后,谈禅论道,非常投机,不知不觉已到了午饭时间,禅师便留居士用餐.用餐时,禅师发现侍者端上来的面一个碗大些一个碗小些,他就把其中大些的碗推到居士面前,说:"你吃这个大碗的."  相似文献   

9.
正冬深,夜归人群的熙攘往来中,一位骑着三轮车的女人,穿戴严实,难掩一日劳作后的疲惫。她的一只手捧着一束百合,那团白,如月华,又如清辉,暮色中惊人眼目。借着那团皎白,女人的眉目也明晰起来:那是一副波平浪静的面孔,有过岁月深耕过的痕迹,却无惧无畏,万山如夷。即便被生活覆以困顿与劳  相似文献   

10.
张九成在二程和谢良佐的基础上提出“仁即是觉,觉即是心,因心生觉,因觉有仁”的思想。以觉为心的本质属性,将心与性(仁)连接起来,一方面解决了仁性从潜在到现实何以可能的问题,另一方面将心(或觉)上升到了本体的高度,心之所以在造化和认识宇宙上具有决定性意义,完全在于心之“觉”,从而开始了心学的创立。因为以心为本,所以他强调“正心”之学,以唤起时人麻木的心灵。张九成“觉即是心”的思想无疑受到了禅宗的启发,但因此断定其学为禅学却是不恰当的。正确认识张九成的“仁即是觉,觉即是心”思想,对于重新认识心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佛教文化》1995,(5):31-32
海河之畔,继大型佛教史诗交响乐《东方慧光》首创之后,又出现了一件弘扬佛教文化的盛事。这便是“天津市缘诚文化艺术交易中心” 于七月十七日剪彩开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周绍良、中国宗教学会理事王志远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佛乐专家田青等一行三人应邀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2.
13.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西迁移驻重庆。以战时首都之尊,重庆迅速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指挥、文化教育等中心,同时也成为全国的佛教中心。佛教人士发扬慈悲济世的大乘精神,实践太虚大师所倡导人生佛教的"今菩萨行"理念而奋起救国,或捐献钱物支持抗战,或组织救护队救死扶伤,或远征印缅,或多方宣传抗战……屡受政府嘉奖和社会褒扬,其中又以慈云寺僧侣救护队最为活跃。他们将出世的解脱目标与入世的社会责任相统一,脱下袈裟换战袍,舍生忘死救护难胞,成为大轰炸中一道特异的风景,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及现今的启示意义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贺城先生说过这样的话:“知行合一与说王阳明的名字可以说是分不开的。王阳明之提出知行合一说,目的在为道德修养,或致良知的功夫,建立理论的基础。”(《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第130页,下引该书只注页码)贺先生并就“知”与“行”以及它们的“合一”关系作了独到的阐释,当然,这种阐释是一家之言。笔者以为,阳明代表东方人的形上智慧的思想方法集中体现在“知行合一”学说上。知与行是儒家道德实践的一对重要范畴。在儒家哲学中,知行问题所讨论的是道德知识与道德实践的关系问题。一般说来,知是一个标志主观性的范畴,行则是主…  相似文献   

15.
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与国内社会急速转型的变革催生了"当下即是"思维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蔓延和认同,弱化了民族优秀道德意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的主导地位。大学生道德教育应从接受者的主体需要角度耦合大学生的期待视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从塑造大学生道德品格的角度凸显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生关系,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场域挖掘娱乐化环境的积极因素与道德教育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天主教》2004,(6):46-46
枢机团团长拉青格枢机,昨天在圣伯多禄大殿举行了一台追思弥撒,追悼先教宗保禄六世和若望保禄一世。拉青格枢机在弥撒讲道中回忆说:“教宗保禄六世和若望保禄一世,以宗徒的勇气,坚强了他们的弟兄。”“教宗们坚毅不摇的信德是有形可见的磐石,教会便是建立在这磐石上”。  相似文献   

17.
平衡与不平衡的问题,对于唯物辩证法理论的研究,对于具体科学的研究,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如何理解和处理国民经济的平衡与不平衡,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过去,由于对平衡与不平衡的意义和作用研究不够,处理有误,造成了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平衡     
平衡,是事物存在的一种条件。比如杂技,就是许多人喜爱的平衡艺术;又如高楼大厦,是因为地基的平衡,才有高大挺拔的壮观;还有宇宙星球之间,由于引力的平衡,使得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 平衡,还是一种美好的境界。生态平衡了,就会风调雨顺;人的营养平衡了,身体健康就能  相似文献   

19.
平衡     
平衡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智术。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讲究平衡艺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讲究平衡智术。小到家庭,大到国家,都时时需要平衡优化;小到城镇,大到宇宙,都处处需要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平衡     
整个世界是平衡的,整个世界又是不平衡的。不平衡,是浮于表面的现象;平衡,是沉在内部的结局。因此,我们能够看到的,更多是不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