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个谜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这是什么? 也许有人会猜:这是镜子。可我却要告诉你:不,这是“生活”。为什么?因为,如何看待生活,与人的主观世界关系极大——你愁眉苦脸地看生活,生活必定愁眉不展;你爽朗乐观地看生活,生活就肯定阳光灿烂! 尤其有趣的是,笔者闲时钻研法国文学时,居然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人觉得每天都生活得不开心,没有丝毫的快乐可言。于是,他就去请教一位德高望重的哲人。哲人把一只竹篓放在他的肩上说:“你背着它上路吧,每走一步要从路边捡一块石头放在里边……看看是什么感受?”那个人虽然大惑不解,可还是按哲人说的去办了。可刚走了百步,他就感到背负太重受不了了,因为竹篓里已经装满了沉重的石头。  相似文献   

3.
欢笑     
史牧 《天风》2001,(12):52-53
有些老朋友对我说:“你们信耶稣上帝的人在平日生活中常常很会笑的,看上去一定心里充满了欢喜快乐,这大概就是信仰的力量吧?”闻言,我笑答:“是吗?嘻,真是这样吗?”有位说下去:“有一回我问那位同事,难道你生活中没有烦恼的事情困扰你?她收起笑容严肃地说:不,人嘛,免不了要苦恼伤心,老实告诉你,我也会哭,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持快乐,你必须注意如下几个禁忌,如果你一条也没犯的话,相信在生活中,你会是一个很快乐的人。“杀手”一:完美主义虽然,对美好的追求是人之常情,但若是过了头,就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的烦恼。完美主义者凡事都要求完美,凡事都要追求最好。殊不知追求完美很多时候会给自己带来不快乐,甚至会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有一位女士,她是个在卫生方面有完美倾向的人。每天,她都要把家里彻底地打扫一遍,门窗桌椅,任何一个小角落都不放过。床单被套每星期都要换,每一次洗手都要抹三次以上的香皂,每一次吃完饭,都要把碗洗净后放在锅里蒸煮半个小时。别…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持快乐,你必须注意如下几个禁忌,如果你一条也没犯的话,相信在生活中,你会是一个很快乐的人。   “杀手”一:完美主义  虽然,对美好的追求是人之常情,但若是过了头,就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的烦恼。完美主义者凡事都要求完美,凡事都要追求最好。殊不知追求完美很多时候会给自己带来不快乐,甚至会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有一位女士,她是个在卫生方面有完美倾向的人。每天,她都要把家里彻底地打扫一遍,门窗桌椅,任何一个小角落都不放过。床单被套每星期都要换洗,每一次洗手都要抹三次以上的香皂,每一次吃完饭,都要把…  相似文献   

6.
有不少这样的人:天赋不错,学习努力,环境优越,具有一定的能力,可在人生的道路上,常常碰壁。这是怎么回事呢? 缺乏明确的目标:日本当代著名作家小林久三将人的理想、目标,形象地比喻为“梦”。“梦”就象人们心目中的一块绿洲。如果没有它,人的一生就会枯燥乏味,就会变得象沙漠一样荒寂。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国物理学家肖洛荣就曾说过:“我不求知道一切,只求发现一件。”无论你有多大的能力,一旦你将它分散在许多目标上面,难免顾此失彼,建树甚微;反之,即使你能力很小,但如果只集中在一个目标上,就会创造出惊人的奇迹…  相似文献   

7.
从某种角度看,跳槽是一件好 事,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如果 在一个单位继续呆下去,的确没有 什么前途可言,选择跳槽不失为一 种明智的行为。浪漫的诗人曾说: “变是永恒的,是快乐的,是新鲜 的。”跳槽为积极上进、追求事业成 功的人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一个人的才能往往在变动中,就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因为变逼着你去思考、去适应、去挖掘潜能、去全力以赴,你跳槽生活的一个月也许是你过去三年都经历不到的,但跳槽的果实不一定都是甜的,它更多时候是苦涩的。但为何还有那么多人要频频跳槽呢?因为很多人会自觉不自觉…  相似文献   

8.
快乐是幸福生活的核心和精髓,人人都渴望快乐,都希望天天有个好心情。但生活中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你认真工作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你的工作调动,眼看就要成功却前功尽弃;你的职称眼看到手,却因为意外而泡汤;你的孩子学习不好,让你十分恼火;你的家庭总是因为一些小事而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你做了好事,人们却认为你是在讨好别人。总之,你每天都可能碰到让你烦心、揪心的事。因而总有些人常常感到烦恼、压抑、枯燥、无聊,整天闷闷不乐,有的甚至患了抑郁症。故有人仰脸问苍天:“快乐在哪里?”我替苍天回答:“快乐就在你心中。”  相似文献   

9.
每天他都开足马力,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似的,并且总乐哈哈的。有人问他:你这源源不断的动力究竟从何而来?你的快乐之源又在哪里?他笑着回答:只因为我有大目标啊!目标远大,动力就足,这当然是对的。他的宏大目标就是改变全球人的生活,可不要说,他就是一心要把他的产品打到全世界去,而最为紧要的,就是要从感谢别人出  相似文献   

10.
我非常喜欢这样一句歌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常常想,一个人只要能够时刻这样想,赠人玫瑰,自己因而也满手余香,那他在生活中就不会常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他必定是家中常高朋满座的那种人。什么是朋友?朋友就是那种在你快乐的时候可以与你共同享受快乐,在你痛苦的时候可以分担你的痛苦的人。当你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他像你一样沉浸在幸福之中;当你遭遇困境厄运,他同你一样悲痛忧伤。不论你遇到什么事情,你时刻都会感觉到在这个社会上你不是一个人在孤立无助地生活,你时刻都在另一双眼睛的视野里,你时刻都在另一颗心…  相似文献   

11.
快乐在哪儿?     
有则寓言。 花天酒地的国王总是郁郁寡欢,便亲自外出寻觅快乐的人,当他看到一位穷苦的农夫正在放声歌唱,就问:“你快乐吗?”农夫回答:“当然快乐。”国王颇感费解:“你这么穷,也能有快乐?”农夫回答:“我也曾因为没有鞋穿而苦闷沮丧,等到  相似文献   

12.
快乐生活,人皆向往,你天生就这么忧郁吗?若不是,就赶快行动起来!做做这套“快乐”健心操。它会重塑我们的心灵,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前,我觉得快乐只是属于那些“幸运儿”,她们往往带来顺利,爱情美满,生活优越。可有一  相似文献   

13.
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确实,语言是一柄双刃利剑,善用者能横扫千军、杀敌致果,拙运者则磕磕绊绊,因辞害意。而在这个世界上,你几乎找不到一个不希望别人给自己美好祝愿的人。且不说我们常常会忘记给别人一个真挚的祝愿,就是有这种想法,表达出来的话语也往往辞不达意,甚至会愿望与效果南辕北辙。由此可知,不仅批评人要讲艺术,恭维人也有艺术性。 恭维人要看情景。著名语言学家孟君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个四十多岁的副教授在除夕之夜对他说:“将来我写缅怀你的文章,我就……”在孟君先生明确表示不快后,他还是说“我说这话你又会不高兴了——以后我写回忆你的文章……”他每次这样说,孟君先生心里真的不高  相似文献   

14.
与人交流时,不仅要动嘴,而且要注意你的身体语言。有时,你的身体语言会比口头语言传达出更丰富更精彩的内容。微笑卡耐基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令人深思的话:“不论你到何处,以愉快的心情,甜美的微笑去招待每个你认识的人,诚恳地与人握手,不要怕表错情,也不要忌恨人;时时想着快乐的事,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充满乐趣,自己的目标已唾手可得……请记住:常带微笑。”真诚的微笑是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拒绝的。微笑总是会让人如浴春风。任何时候都要记得把微笑带给身边的人,微笑不但会让别人心情愉快,也会让自己获得快乐。在与他…  相似文献   

15.
时不时的有网友这样问我:"你快乐吗?"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很快乐。""你很幸福是吗?""是的,我很幸福。""那你能告诉我幸福是什么?快乐又是什么吗?""心是快乐之根,幸福只是一种感觉,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都想拥有快乐的生活,但是生活总是不能尽如人意,很多时候老天就像在你和快乐之间设置了一堵墙,你想翻翻不了,想绕绕不过。你是多么想拥有一根魔杖能把困难的墙变没,可是没有魔杖的你做了什么呢?坐在墙角黑暗的影子里,孤独地饱受着失望的折磨,感觉没有快乐的生活是多么令人窒息?拥有快乐比你想的更容易。不用去攀爬那堵让你绝望的墙,既然你无法顺利地走到快乐身边,干吗不邀请快乐来找你,让它到你家来做客呢?要知道快乐  相似文献   

17.
郭为 《天风》2016,(12)
正懒惰是最容易被低估的罪行。它使人麻醉,生命逐渐失去动力,终归要挨受饥饿、捆绑和死亡。你的日子再差,也绝不会差到神的恩典触摸不到的地步。而你的日子再好,也绝不会好到不需要神恩典的地步。什么时候我们开始为自己的名誉地位烦恼,什么时候我们就已经离基督徒的身份越来越远了。当你了解到你生命的每一刻都活在一位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造物者的视野之内时,生活就会成为一个值得敬畏的任务。有些人以为的自由,其实是牢笼,他们所寻得的快乐,最终会成为对忧伤的拥抱。一个不喜爱敬拜上帝的人,说明他爱的还不是上帝。  相似文献   

18.
父母总把孩子放在自己的掌心,孩子却渴望一片自己的天空。“关怀”或者“关心”别人,一直被认为是好的行为,你把它们和“强迫症”连起来,好像关怀、关心别人倒成了问题了?家长爱孩子,才会去关心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这还有错吗?对孩子所有的关心爱护,有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幸福。你要爱孩子,就要让他将来生活得好。你要让他将来生活得好,就要让他有生活的能力,有足够的经验。要让他有足够的经验,你现在就不能剥夺他获得经验的机会。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关心。有个17岁男孩的家长说:“我的孩子特别傻,什么都不懂,所以我必须得替他…  相似文献   

19.
微小 《天风》1996,(6):7-7
“基督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神啊,祭物和礼物是你不愿意的,你曾给我预备了身体,燔祭和赎罪祭是你不喜欢的。那时我说:神啊,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来10:5—7)这段经文,是基督关于他道成肉身的一个祷告;这个祷告,说出了基督到世上来有一个目标:就是要成全神的旨意。基督到世上来有一个目标,我们生活在世上,也都应该确立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一旦我们有了人生目标。  相似文献   

20.
如果你正在等待幸福,那么你已经错过它了。 在我作了关于幸福的讲座后,听众中的一位妇女站起来说,“我真希望我丈夫也来听你的讲座。”尽管她非常爱她的丈夫,她解释说,但和一个不快乐的人相处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位女人促使我把我一直探索的东西──认真对待幸福的理由──用笔写出来。我告诉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尽可能地在我们的配偶、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朋友面前表现得快乐。如果你不相信我说的,那么问问孩子,有一位忧郁的父亲或母亲是什么滋味。或者问问父母,如果他们有一个不快乐的孩子,他们会遭受怎样的痛苦。我不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