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你高谈阔论、忘乎所以时,你该怎么办?当他人遭遇尴尬时,你该怎么办?当他人不理睬你时,你该怎么办?当他人轻蔑你时,你该怎么办?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是处理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其实,把这四种基本关系搞清楚了,也就拥有了交际的基本法宝。一、把自己当成别人平素,我们对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过错总能找到借口,甚至预先就轻易地原谅了自己的过错。这时,如果我们把自己当成别人,给自己一个旁观的眼神,你就会意识到:目中无人、忘乎所以、抑郁寡欢、乱发脾气,都是一种交际错误,需要尽快加以改正。具有这…  相似文献   

2.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或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每天,我们总是不断地从自己或他人那里接受各种暗示,这种影响有时会给我们带来喜悦和信心,有时又会令我们感到郁闷不安。学会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乐观地面对生活,使自己变得更快乐!以下是10个快乐的自我心理暗示法:1.经常用肯定句对自己说话。你在对着镜子试新衣服,售货员一定说:“太合适了,这是最新的款式,穿上它让你显得高贵大方。”你的信心就会大增,越看自己穿新衣的样子越顺眼。如果她对你说:“还可以吧。”你就会犹豫起来,肯定的说法与…  相似文献   

3.
据说日本人是世界上洗澡次数最多的人。早上洗澡提精神,工作时干劲十足;晚上泡澡消除疲劳,有助于睡眠,还可以洗去心中的不快,使人得到放松。洗澡除了能使机体得到水的冲刷、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外,还有更多也许你意识不到的作用。首先,当你走进浴室时,面对洁白的墙壁、浴具,且只有自己处于一处、没有任何干扰的空间时,你会有一种安全感。其次,当洁净的清水从头到脚浇过你的身体时,除了洁身去污外,还让人感到“心灵的净化,凡尘的离去”。欣赏裸露的身体同时,也许你会由衷感叹到“身外之物有何用,重要的是自己的身体与灵魂”。第三,在公共洗澡间…  相似文献   

4.
清静独居     
一个懂得清静独处艺术的人,不仅能减少一些处世产生的浮躁,而且还能从宁静的环境中领略到涉世的快活,人也变得成熟且培养出独立的性格。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一些人怕孤独,这种恐惧驱使人往喧嚣和人群里钻,嘴巴不停地说话,即使所说的话毫无意义。孤寂和嘈杂不是我们仅有的选择,我们能够培养一种内在的独处和静默,会使我们脱离孤寂和惧怕。孤寂是内在空虚,独处是内在的丰满。 毛斯达卡斯博士说:“孤独是使人们追寻了悟和产生灵感的一种能力和资源。”孤独是一种发现在咄咄逼人的紧迫危机中,尽管别人给你安慰与同情,你会感到完…  相似文献   

5.
现在在高校学生中,流行玩“碟仙”、“笔仙”、“筷仙”等与鬼神有关的游戏。在玩“碟仙”游戏中,三四个人呆在寝室里,拉灭电灯,点上蜡烛,把一个碟子倒扣在画在一张白纸上的八卦图上。在八卦图周围罗列一系列问题,并附上答案。然后一人口中开始念念有词:“碟仙,碟仙我们真诚邀请你,请你显灵吧。”当玩游戏者感觉有些异样时,便开始问一些问题,如:碟仙你若显灵,请在“是”上划√。这时,玩游戏者就会体验到一种神奇的力量支配着自己的手,不由自主的在“是”上划√。玩游戏者还可以问碟仙的性别,自己的前途好坏等问题,在游戏接近尾声时玩者说:“碟仙,辛苦了,请你  相似文献   

6.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语言特色。“你长得很革命,”那是遥远的老话。很多时候,你的落伍与傻帽,往往就体现在语言上。当你走在街上,向一位姑娘问路时,如果还正儿八经地叫“同志……”她可能不会太热情地帮你的忙;要是换了个词“小姐……”她可能一下子变得温柔起来,详细地给你指明方向。●“策划人”’的词意,以前可能是“特务”、“反革命分子”、“搞阴谋诡计者”等。现在一般是指有创意的人、卖点子的人、做广告的人。当今表扬一个人很勤奋,他会将信将疑;说他聪明,他不反对;说他有“创意”,他会高兴地说“过奖”了!●“对不…  相似文献   

7.
余江 《天风》2007,(13):27
为福音而献身的人,大凡需要经过神学院系统性的造就,此乃若干年可以完成的事;身为群羊的牧者,还必须在教会的实践中造就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是终生需要操练的功课。一、领人归主,先要与主建立良好关系德国当代神学家潘霍华在《团契生活》一书中指出:“不能独处者,不宜参与群体。”他认为不懂得与上帝独处的人,不宜带领信徒。这句话对每一位牧者,是至理的名言。传道人面对的是广大的信徒,倘若不能独自面对上帝,每天与上帝单独地交谈,怎能牧养信徒的灵性生命,带领他们认识上帝?圣经启示我们:上帝是乐意听祷告的父亲。牧  相似文献   

8.
何欣 《天风》2006,(23):40-41
“如果说,我们想获得内心的平安及每一步方向,就必须面对神。我们必须有时间与神独处,寻求他的智慧,让神在他的时刻里对我们说话。”对上世纪的经济学发展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帕累托标准的盛行本身就是一个经济学开始疏远甚至道德考虑的坐标,其直接原因是人们开始怀疑基数效用,实际上当人们开始认可人际间效用不具可比性这一假设时,换一种状态相对于另一种状态来说,有人变  相似文献   

9.
无声的风度     
美国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指出:“我们用声带交谈,但是我们是用面部表情、声调乃至整个身体去表示和传递感情的。”因此,了解和掌握人的体态语言是现代社会交际的基本要求。美国教育家马尼林·梅普勒认为:“如果你能够有意识地‘读懂’别人无意识中表露出来的一些东西,那么,你就能够有效地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体态语言的不同表达方式传递着不同的情感与信息,所以体态语言在不同的情况下,不仅程度上必须有所控制,种类上也要有所选择1.服饰。服饰是一种静态无声的语言。参与劳动时,朴素的工作服,无形中缩短了自己与其他劳动者的心…  相似文献   

10.
自有哲学反思以来,认识人就是一种困难的探索。“我仍然不能认识我自己”——这是苏格拉底遵照德尔斐的神瑜,对这个问题的直率的承认。哲学家历来就认真地以不同方式寻求自我认识,事实上他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最广泛和最困扰人的问题:人是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他的本质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与自己较量     
拳王阿里在自己还不是拳王的时候,经常击打一个重量和形状都和他自己差不多的沙袋。有人好奇地问他:“你为什么做这么一个沙袋呢?”“为了与自己较量,”阿里如实相告,“我只有一次次地从技能、力量和心理上不断地战胜自己,才有可能战胜别人。”后来,当他的拳头终于可以叱咤风云时,他也没有忘记较量自己、战胜自己的信条。阿里在拳击生涯中一共输过两次。据说,在他第一次失利后,他一气击碎了自己的“肖像”沙袋;在他第二次失利后,竟对着镜子中的自己大打出手,结果弄得满手是血,狠狠地给自己一次教训。与自己较量,一次次地战胜自己,也许就是阿…  相似文献   

12.
正村上春树说:"我这个人是那种喜爱独处的性情,表达得准确一点,是那种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每天有一两个小时跟谁都不交谈,独自一人默默地跑步也罢,四五个小时伏案独坐,默默地写文章也罢,我都不觉得难熬,也不感到无聊。"独处如饮佳酿,其中妙处只有自己懂。我觉得独处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审视生活、反省自己和享受孤独的能力。独处的时候,直面自己,直面内心,可以用最舒服的状态来面对自己,所以最  相似文献   

13.
所谓“人缘”,就是指同领导、群众、同事、朋友的关系。在中国这个特别讲求人际关系的社会里,人缘显然成了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那么你的人缘怎么样呢?试试做一个小测试吧,相信会令你对自己做出一个客观的基本评价。测试题:1.你最近一次交朋友,是因为:A.他认为不得不结交;B.他们喜欢你;C.你发现这些朋友令人高兴、愉快。2.当你度假时,你是否:A.希望交到朋友,可是往往很难做到;B.喜欢独自一个人消磨时间;C.通常很容易就交到了朋友。3.你已经定下一个约会,可到时你却疲惫不堪,无法赴约。A.不赴约了,希望对方会谅解你;B.去赴约,但问…  相似文献   

14.
勇敢挺身而出:不论身处什么状况,对自己不知该说什么而感到困窘是无妨的;让我们想帮助的人知道我们的感觉,也是无妨的。甚至可以老实地说:“我不知道你的感觉,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但是我真的很关心你。”即使自己对这样的表达觉得可笑,还是可以让对方知道,你不急着“现在”和他交谈。  相似文献   

15.
必言 《天风》2003,(6):30-30
圣经上曾说:“原来我们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雅3:2)可是谁又能制服自己的舌头呢? 今天晚自习结束时,突然班上两位同学吵了起来,原因是因为其中一位同学说另一位同学在别人祷告时看英语书。两个人就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你是什么东西,我……”另一位言:“你是什么东西,我要你管……”两人互不示弱。同学好多去劝架,才平息了……  相似文献   

16.
敏感的伤害     
华遇事偏爱往坏处想,总是警觉地审视着自己的周围:看到别人在一起交谈,便疑心是在说自己的坏话;就禁不住搜肠刮肚地想象人家会说什么;担心女儿早恋,便严密监视和检查女儿的所有信件,偷看女儿的日记,悄悄地在女儿后面跟踪,只要女儿和人说话就提心吊胆;当有人赞扬华时,便盯住别人看,即使没能看出异样来,还是坚持认为是图谋不轨;华在和同事闲谈时,说了一句他认为不该说的话,便一直记挂在心上,三番五次地找同事“认错”,没想到却把同事给说恼了:“你何必呢,对于这件事我根本就不介意”;当领导夸奖华时,便担心是“笑里藏刀”的“信号”,一惊一乍地等待着“不幸”的降临……有段时间,华茶不香饭不思,因为他感到主管这两天对自己感觉特别,  相似文献   

17.
认识自己     
你认识自己吗?其实每个人都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但答案却总是很模糊。有时似乎很了解自己,有时却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干什么,甚至会产生一种疑问:我到底是谁?正因为你是人,所以才会思考这个问题。动物永远不知道它是动物,而人的智慧就在于自己知道自己是人。人是个微妙存在,他必须与现实、超我、本我作一生的斗争。要承认人都有两个“我”:一个住在大门内,一个住在大门外。住在大门内的是具有一定良知,符合一定常规,有一定道德的“我”;而住在大门外的是不符合常规,与传统道德、教育相违背的“我”。两个“我”时常在门口徘徊,都互相羡慕对方。但在他们之间除了那道门,还有个铁石心肠的门卫,24小时看管着,不允许他们互相串门。但当人一旦  相似文献   

18.
自我意象是20世纪心理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心理学家马尔慈认为:人的潜意识就是一部“服务机制”——一个有目标的电脑系统,而人的自我意象,就犹如电脑程序直接影响这一动作机制的结果。如果你的自我意象是一个沮丧的失败者,你就会不断地在你内心的“荧光屏”上看到耷拉脑袋的自我。反之,如果你觉得你是个总统,你便能成为一个总统。这种自我意象就是自己的“标签”。美国一著名心理学家说:“心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按照标签所标定的去塑造自己。”你的“标签”会直接影响你的成败,“成也标签,败也标签”。我们在漫漫的人生路中,用好自己…  相似文献   

19.
当城市的伤痛浮现于繁华,当女人的幸福脱离于享乐,你是否发现一种属于城市的“心”流感正在蔓延……症状一:同居的越来越多,爱情却越来越少描述:小区的高楼大厦栖息着一对对故作老成的小鸳鸯,似乎每个人都心满意足地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我们可以和许多人有感觉,然而却越发恐惧婚姻,不能踏实笃定、心甘情愿地只爱一个人;有能力营造千万种浪漫,却没有信心营造一份平实的生活;可以肆无忌惮地同居,却不敢用心用情地谈谈爱情……分析:“只爱一点点”的现代爱情宣言一下子把甜蜜局限在情窦初开的青春岁月,有了情、有了性、有了模拟的婚姻——同居,…  相似文献   

20.
“他病重在榻,耶和华必扶持他;他在病中,你必给他铺床。”(诗41:3) 在教会里,常常听到有人染上疾病,也常常去医院探望病人,甚至我们自己也曾生过病。那么,为什么会生病呢?导致人生病的原因有6种: 一、违背神的命令 摩西告诉我们:“这书上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